136章 义士子义,离间之计

作品:《三国:神级军师,从辅佐刘备开始

    “尊驾,便是太史子义?”


    彭泽前往丹阳的官道上,刘备军正在此处停驻。


    因为没带辎重,故而士兵们大部分都在林间休息,用来躲避暑气。


    也是亏得军队不够精良,无论是刘备军还是江东军身上都没几件重甲,大多士兵身着布衣,在这种天气颇为凉爽。


    在收押好了降卒之后,纪晟便在张飞的带领前来到了太史慈面前。


    此时太史慈自然没了出征时的意气张扬,头皮披散,浑身灰尘,又兼身上满是血迹,显得颇为凶悍。


    不过太史慈终于与刘备有旧,不像是其他俘虏的将领,见纪晟前来相问,便昂首道:


    “不错,正是某家!”


    他透过披散的头发盯着纪晟道:


    “尊驾莫非就是那纪晟纪旭升?”


    纪晟闻此,有些惊讶道:


    “将军竟识得吾名?”


    对于自己的定位,纪晟历来都是很清楚的。


    一是无名之辈,二是隐藏后方。


    他能知道太史慈的名声,那是因为太史慈人家早就出名了。


    但太史慈认识他,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可太史慈闻言,却是一阵轻笑道:


    “纪晟之名,如今天下何人不知?”


    “孤身入刘使君营中,硬生生连败曹操数次。”


    “就连曹操都称赞先生才干天下少有,放出消息,若先生肯北投,愿以国士之礼待之!”


    “吾等虽然居于豫章偏远之地,来往却也有客商谈论,如何能不知先生之名?”


    “这...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纪晟一阵摇头便笑,没想到老曹竟然对他如此看重。


    还特地放出消息要让他北投!


    但想想也是,现在老曹还未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远远没有日后曹丞相的猖


    狂,对于天下人才还是颇为渴求。


    不然的话,他多半是和诸葛亮一般被曹操调笑为山野村夫的。


    曹操放出这种消息,未必就没存着离间的心思。


    可惜这等离间对他来说没啥坏处,相反还能给他扬名。


    毕竟,在这汉末,名声可是极为重要的。


    有了曹操背书,他日后也不再是一个山野黑户了。


    想到了这里,纪晟看向太史慈笑道:


    “既然将军也知道在下,那在下就冒昧发问了。”


    “敢问将军可愿投入我军麾下,再与皇叔共叙前缘?”


    虽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想要试一试。


    因为太史慈不同于其他将领,他与刘备是老相识了。


    就像是现在袁绍麾下田豫、曹操麾下的陈群等人,每一个都是与刘备有密切交往,并且失之交臂的大才。


    若是太史慈能投入他们麾下,他们军中就多了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将!


    甚至单论才干,不论武艺,太史慈仅此于关羽。


    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一方大将,镇守一方绰绰有余。


    当然,试试是试试,太史慈也如纪晟所想一般摇头一叹道:


    “当初使君便已经相邀,惜哉刘繇早已劝吾南下,故而未投。”


    “如今得孙郎看重,不计前嫌,委以重任。”


    “虽然眼下技不如人,孙郎即去,可江东基业尚在,怎可再投使君?”


    说着,不等纪晟在劝,他便摇头道:


    “先前听人说刘备麾下纪旭升有经天纬地之才,故能败得曹操。”


    “之前本来不信,现在看来,果然如是!”


    “使君有先生谋划,何愁缺少人才,不差一个太史慈。”


    “此战既是先生谋划,在下败了心服口服,但凭先生处


    置,至于投降之言,不必再言!”


    表完态后,他便将头一撇,不再听纪晟之言。


    纪晟无奈只得令人将其带下去。


    张飞见状,上前叹道:


    “这太史子义为人极为忠义,既不愿降,如之奈何?”


    张飞虽然莽撞,但并非嗜杀之人,对于忠义的人历来敬佩。


    即便与太史慈没多少交往,却也敬佩太史慈的为人。


    而眼下掌军的是纪晟,要如何处置,还需要纪晟来决定。


    不过他话一说完,就见纪晟笑道:


    “子义非是不降,乃是时候未到!”


    “其之所以不降,乃承孙郎之恩,欲报之于江东。”


    “现在江东未灭,不好多言,等江东被剿灭之后,自会归降我军!”


    在他看来,太史慈并不是愚忠之人。


    不然的话,被俘虏的第一件事就是求死,而不是好言好语。


    这一次被俘虏之所以没投降,是因为抹不开对孙策的感情。


    可惜孙权终究不是孙策,等到江东真要亡了,太史慈便可以将恩情放在孙策的家小身上,以孙策家小来劝,不愁太史慈不降。


    说了两句之后,他便令人好生招待太史慈,然后招了徐盛前来表彰道:


    “文向此番可算是立了大功啊!”


    “待回去之后,吾亲自为你请功,如今看来,这亲卫是做不得了,可为一将!”


    对于徐盛这一次的作战,着实让纪晟感觉惊艳。


    不仅完美的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沉着冷静,以一千余兵马硬生生击溃孙香五六千人。


    若非徐盛那边打出这等惊艳战果,他们这一战要想获得全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本来是想要让徐盛多磨练一番,但现在这等功劳在前,即便他无视,刘备


    也不可能放过这等独领一军的大将。


    闻得纪晟夸赞,徐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道:


    “军师这话说得,盛哪有什么能力,全亏军师教导得当!”


    他这话虽然是谦虚,可是却也有几分认真的感慨。


    若是他一入刘备军中就领军,当然也能慢慢成长,可是跟在纪晟身边这段时间,他却感觉自己学到了之前无法在兵书上学到的东西。


    可以说没有纪晟这段时间的言传身教,他绝对是做不到这等事情的。


    不得不说,这也是徐盛本身就是可造之材,不知不觉间就学到了纪晟身上远超这个时代两千年的战争观念。


    在纪晟身边呆的越久,他越觉得自己脑袋灵活。


    张飞在一旁见状,一把搂住徐盛的肩膀笑道:


    “你这小子到挺会说话,得了这么大功劳,还在此处卖乖!”


    他与纪晟关系好,自然也与徐盛关系不错,言语之间就像对待小辈一般。


    但他能这么做,徐盛哪敢反驳这个张将军,只得讪讪一笑,随之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忙道:


    “对了,先生,此战末将在彭泽城内斩杀孙香之时,也俘虏了一员小将。”


    “其人名为凌统,年纪不大,武艺却颇为高强!”


    “可惜此人一直不愿投降,还在胡言乱语,该当如何处理啊?”


    张飞一听这话,当即沉声道:


    “既然不降,杀了就是,何必多言!”


    凌统毕竟不是太史慈,他一听其不愿投降,还在乱骂自然不喜。


    而纪晟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凌统,可又是一员江东大将啊!


    年少从军,善养精兵,乃江表十二虎臣之一。


    可惜的是,凌统的爹凌操乃是孙策旧部,要想等其投降


    ,多半也要等到江东大势已去。


    如此思考了一会儿,他突然笑道:


    “你说这凌统是你诛杀孙香之时擒获?其他将领可有见到?”


    徐盛虽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道:


    “正是诛杀孙香之时擒获,当时孙香困在府内,唯有此人再其身侧援救,其他将领均为见之。”


    “想必是破城之时四下逃窜!”


    “身陷险地,不忘救主,真乃忠义人也!”


    纪晟听此,不由一笑道:


    “也罢,既不愿降,且放他回去吧!”


    “啊?要放了此人?”


    徐盛与张飞听着,皆是一惊。


    既然知道凌统勇力,不杀就罢了,还要放回去,这不是放虎归山么!


    可纪晟见状,却是挥手一笑道:


    “此人留着无用,杀之可惜,唯有放回去方有大用!”


    “现在我军虽败了敌军,却还在险地,哪有心思管教此人!”


    “且放他归去吧!”


    或许在二人看来,这是纵虎归山,但是在他看来,这确实一个上好的离间计策!


    因为这一次江东军遭逢了一场大败,无论是周瑜还是孙权都要进行责问。


    而那些将领逃回去,自然会各种甩锅。


    凌统这个被不知生死的将领,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若是这个时候凌统返回,那么事情可就有意思了。


    首先看在凌操的面子上,凌统是不会有事的。


    但是不管周瑜怎么处置,都会让麾下人离心离德,最好的情况就是凌操父子心灰意冷。


    这样一来,放回凌统,反而比关着凌统要来的巧妙!


    如此吩咐了一阵之后,纪晟便让全军修整,准备前往下一站,鄱阳城!


    只要再夺取鄱阳城,那么这一次他们南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