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于红霞的心都偏移...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于红霞跟公婆带着孩子到双梧胡同时,晚了姜广军一步。
他已经到了,并且已经将东西搬进了屋,速度够快的。
徐家,徐大爷徐茂生,徐大妈肖秀芬,以及他们的大儿子徐景全都过来帮忙,东西又不多很快就搬完了。
姜广军请他们进屋坐会儿,他们也没进,摆摆手回去了。
姜凤淑跟李昌顺一人牵着个孩子,进了大门,然后开始四处打量。
这院子一看就没有他们住的那处大,但只有三户人家,每家的人口都不多,确实是清净,这点最好。
房子是两间,有近四十平方,赶上家里宽敞了,门窗和玻璃很多都是新换的,连门都被仔细修理过,很是齐整。
屋里光线也好,不像家里的小隔间那么昏暗,常年都见不到阳光,人多转不开身。
这个房东阚老师,眼下能有一套这么大的房子,以前没准是个富家子弟。
不过说起阚老师,好几天没见到人了,姜广军刚才还特意问徐大妈。
徐大妈说阚老师去津市看闺女了,得些日子能回来,不然他们搬家这么大动静阚老师早出来帮忙了。
两人打量完院子牵着孩子进屋,挨个房间看了一遍,李昌顺对身后的姜凤淑道:“这房子不错,广军一个月五块钱花的值。”
他刚才里里外外都看过,“卧室里缺个立柜,孩子也得打张小床,椅子太少了点。”
李昌顺念叨着,同时也在心里盘算,要尽快帮广军置办齐这些家具,太空旷了。
姜凤淑一直没说话,她从打昨天晚上开始心情就不好,广军说的那些话戳了她心窝子,她回房反思了半宿,觉得广军说的没错,她意识里确实一直偏爱的是广成。
对广成的事比广军上心,没办法,广成从小养在身边,又是她第一个孩子,感情深。她以为自己一碗水端平了,可偏爱早刻在骨子里,成了一种习惯,有时不知不觉就带出来了,她自己还意识不到。
等过完年广成他们搬出去住,不在身边了,或许会好一些吧。
唉~儿女都是债啊。
姜凤淑在心底叹了口气,没听李昌顺念叨,转身来到厨房门口。
见于红霞正有条不紊的归置着厨房里的东西,便问道:“你们没准备
别的粮食吗?”
“还没来得及呢,广军说这两天先吃大米,等他有时间去黑市看看。”家里目前只有大米,别的粮食一点没有,姜广军这两天实在太忙,没时间去黑市买。
再说要不了几天,就到下月初了,她跟孩子们就有商品粮吃了,不去黑市也行。
再说他们手里还有不少粮票,没有大米也饿不着。
至于蔬菜,早上搬家时她婆婆给装了五颗白菜还有几斤土豆以及一些萝卜干跟咸菜,要给拿粮食姜广军没让,家里粮食是有定量的,给了他们,家里就不够吃了。
大杂院的邻居们知道他们要搬走了,也送了一些菜。这个季节青黄不接的,市面上新鲜蔬菜几乎看不到,即使有大棚蔬菜,一般人也买不着,或者贵的离谱,现在每家吃的菜基本都是去年秋天储存的。
姜凤淑听完沉默了一会儿,伸手从兜里掏出一沓钱来,递给于红霞。
“老二媳妇,这钱你收着吧,我跟你爸早商量好了,补贴给你和广军一笔房租钱,这些年你们两口子在乡下也挺不容易的。不过你放心,家里房子是广军的,这个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你们姥姥临走前特意交代过。”
等她死了房子自然就是广军的。
于红霞不想要,这钱太烫手,被卢美芳知道不一定要怎么闹呢,“不用了妈,我们有钱,广军现在一天能赚好几十。”
姜凤淑却不容许她拒绝,直接把钱塞到她兜里,声音还是那样冰冷,“给你就拿着,别想些没用的,不行你就当是我补给皓皓的压岁钱吧。”
以前皓皓小,过年也不回来,压岁钱都省下来。现在回来了,当然要补上。
姜广军打外头进来了,听着他妈说的话笑了,朝于红霞眨了下眼睛。
“媳妇,咱妈给的你就收着吧,今天是咱们乔迁之喜,全当咱妈给包了个大红包。”
傻媳妇,给钱还往外推,干嘛不要?那么厚一沓子估计能有二百,老太太这回是真割肉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昨晚他就酸了几句今天他妈就给钱了,看来之前他太好说话,总是不争不抢的,才会没人在意。
姜凤淑冷冷的瞥了他一眼,道:“你放心吧,我保证让你大哥搬出去,以后不管他们了,别说我偏心。”
一个个都说她偏心,可她真的从来没故意偏过哪个孩子。广成是因为生的早,占了个长字,得到的关爱就多了一些,运气也好当年没赶上下乡。
结婚后一直在他们身边生活,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感觉要比其他兄弟姐妹们过得好,其实往深远了说,广成太平凡了,没什么大出息,一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有什么好攀比羡慕的?
姜广军听出来了,老太太这是还在生气呢,于是上前哄道:“可别,妈,你该管我哥还得管,卢美芳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你要是不管她没了约束,还不得跟没有紧箍咒的孙猴子似的,整天闹腾,我哥可降不住她。”
瞧昨晚那个厉害劲,梗着脖子跟他叫嚣,她要是个男的,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
姜广军说的半真半假的,姜凤淑白了他一眼,对在客厅里看着几个孩子玩的李昌顺道:“走吧,房子也看完了,该回去了。”
说着她就往外走。
她不爱听姜广军跟她俩贫嘴。
卢美芳头发长见识短,是喜欢斤斤计较,可再怎么也翻不出大天去。
李昌顺没动,刚来就回去,多让人看笑话。
于红霞急忙跟出来,好言劝道:“妈,你别听广军胡说八道,中午在这吃饭吧,我二姨一会肯定要过来,我这就把肉煮上。”
早上姜广军留了个猪肘子,还有一些猪零件和猪内脏,今天搬家,自家人热闹一下,就算暖房了。
“不了,你这冷锅冷灶的,还得收拾呢,以后再说吧。”姜凤淑不想留下,觉得太给儿媳妇添麻烦了。
李昌顺过来扯了她一下,“留下吧,咱俩商量商量再打点什么家具,屋里东西太少了。再说今天是礼拜天,回去也没什么事。”
别让孩子失望,肉都准备了,一会大姨姐还要过来,知道他们来了又走了肯定会追家里去狠狠骂他们一顿,没个当父母的样子,孩子搬家也不上心。
听李昌顺这么说,姜凤淑就不走了,挽起袖子进了厨房,帮儿媳妇做饭。
于红霞松了口气,抬手在姜广军肩膀上拍了一下,“你少惹咱妈生气吧。”
婆婆已经做的不错了,比她亲妈强太多了,她知足,遇到个讲理的婆婆,即使偏心大儿子也不会太过分,还补贴他们钱,要是不讲理的,搬出
来也不会消停。
姜广军笑了笑,没说什么,往外面去了,他二姨跟琳琳来了。
人都进院子了。
“二姨,琳琳。”姜广军大步走过去,接过姜凤贤手上的两个袋子。
“广军,东西都搬过来了?还挺快的。”姜凤贤说着进了屋,琳琳跟在后面。
进门就开始甜甜的叫人,“小姨,小姨父,二哥,二嫂。”
李昌顺只是点点头,他一向如此。
姜凤淑难得笑了,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小外甥女很喜欢的,小丫头长得白白净净的,脸圆圆的,特别招人稀罕。
“好孩子,跟媛媛玩去吧。”琳琳乖巧的点点头,进里屋去了。
李广平在后面跟着,对曹琳琳挤眉弄眼的,曹琳琳也凶狠的呲着小虎牙。
他们俩是同龄人,又是亲表姐弟,比较熟悉,在一块没什么拘束。
这不一离开长辈的视线就立马化出原形来,一个比一个顽皮。
几个小的被逗得咯咯直乐,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嘻嘻哈哈,还挺热闹。
姜广军刚放下东西,于红莲跟她对象曲文志到了,他过去跟曲文志打招呼,等人进屋后又给姜凤淑跟李昌顺做了介绍,他们连襟还是第一次见面呢。
等叫过人互相寒暄过后,便分开落座,在客厅里唠嗑。
“姜凤淑,你来的挺早啊?”姜凤贤笑着调侃自己妹妹。
“我儿子搬家我能不早点来?你这都拿的什么?”姜凤淑瞅着地上鼓鼓囊囊的两个袋子,她二姐对广军是真舍得。
“我拿来点粮食,还有一床棉被胎,跟一些家里闲置的东西,想着广军他们能用上就带来了,这过日子零零碎碎的东西一样都少不了。”姜凤贤说着抬头四下看了看。
“这房子真不错。”她今天也是第一回过来。
“是不错,我姐夫呢?”
“他出门还没回来呢。”凤贤从包里拿出特意准备的瓜子跟糖,放到桌子上让众人分着吃。
于红霞陪长辈们说了会话,就去厨房做饭了,锅里肉快熟了。
于红莲跟进来帮忙,“姐,买这么多肉啊?这得花多少钱?”
“没花多少钱,你姐夫从乡下弄来的。”于红霞悄声说了姜广军倒卖猪肉的事,她
没瞒着妹妹。
于红莲点点头,“回头我让曲文志也帮忙联系联系找找买家。”
说完她又很佩服的道:“姐夫脑子灵活,总能琢磨办法挣钱。”
“还不是没办法了,之前买工作我们手里钱花差不多了。不过也就年前这几天,管得不严。对了红莲,你结婚要用的东西准备了吗?”于红霞说着话已经洗完米把饭煮上了。
还好有个备用的炉子,不然一口锅又是做饭又是炒菜的太慢了。
“该买的都买完了,我们不打算办酒席,我婆婆说把钱补给我们。”不办酒席就省了不少事,她拿着钱攒着,等姐姐考上大学好顶她替幼儿园的工作。
于红莲是比较务实的,她贴着于红霞耳边道:“姐,爸妈听说姐夫不回城可生气了,还骂你们俩傻呢。”
于红霞翘起嘴角,揶揄道:“没实惠可捞能不生气嘛?不理会他们,爱咋生气咋生气去,反正我穷富跟他们都没关系。”
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私凉薄,对自己亲生的女儿视如草芥。
可于红霞理解不了,尤其在做了母亲之后,女儿也是她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来,用心养大的,轻贱自己的女儿,跟轻贱自己有什么区别?
于红霞不屑的冷哼了一声,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糟心的事,专心把饭菜做好。
她一共准备了十个菜:酱肘子、糖醋里脊、红烧猪肝、油炸花生米、肉炒山芹、白菜木耳、手撕猪心、
溜肥肠、凉拌猪耳朵、辣炒肺片,各个色香味俱全,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人多,客厅的八仙桌有些挤,姜广军去徐家借了个小炕桌,于红霞带着妹妹跟几个孩子坐到炕上去吃。
姜广军特意叫上徐家人过来一块吃,可推让半天,徐家只来了父子俩。
于红霞找了只盘子,夹了一些菜给送过去,肖秀芬很是不好意思。
她让自家儿媳妇装了几个鸡蛋跟刚出锅的馒头,还包了个红包。
这年头可没有去别人家白吃白喝的,就是喝暖房酒也得随个份子钱。
不过于红霞坚持没要红包,鸡蛋跟馒头收下了,以后来日方长,不用这么丁是丁卯是卯的,她也是觉得徐家人不错,值得用心交往,不想计较太多。
男人凑在一块喝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