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投“鸡”倒把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药凉的差不多了,于红霞端起碗,捏住鼻子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她是真不爱喝这中药汤子,喝完后满嘴苦味。


    皓皓捏着颗奶糖,颠颠跑过来,送到她嘴边,“妈妈,快吃糖,吃了糖就不苦了。”


    于红霞本来不想吃,可对上儿子那双清澈无瑕的眸子,心里一顿,伸手接了过来。


    剥开糖纸将糖放进嘴里,浓郁的奶香味在口腔里爆开,于红霞不禁眯起眼,“这糖真甜,谢谢皓皓,妈妈嘴巴不苦了。”


    “妈妈,不用谢。”皓皓开心的笑着,自己也吃了一颗。


    他有五颗糖,上午奶奶给的,他没吃,刚才给妈妈一颗,他自己吃一颗,还有三颗。


    “皓皓,妈妈有糖吃,你也有糖吃,姐姐没有吗?”于红霞低头看着他,脸颊鼓鼓的跟小松鼠似的,很是可爱。


    皓皓闻言看向媛媛,“姐姐,你也想吃糖?奶奶没给你糖吗?”他以为大家都有。


    媛媛摇头,奶奶只给弟弟糖了,没给她,不过她不想要。


    于红霞却道:“糖这么甜谁不想吃?”


    皓皓犹豫了一下,才拿出颗糖递给媛媛,“那也给姐姐一颗吧,再给爸爸留一颗,妹妹小不能吃。”这样他只剩下一颗了,皓皓皱着小眉头,有些不舍得。


    “行,皓皓的糖,皓皓自己分。”于红霞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孩子,她要不说,肯定不会分糖给媛媛,可以给妈妈,但给姐姐就不舍得了。


    媛媛就不一样,她有好东西会先想着弟弟妹妹,从小就非常有长姐做派。


    欣欣也是,很乖巧,很孝顺,两个女儿于红霞不怎么担心,唯独皓皓要特别注意。


    不然就像一棵小树苗,你把它种下了,却不精心照料,及时剪掉多余的枝杈,它长着长着就长歪了,以后成不了材。


    于红霞可不希望皓皓再像前世那样。


    “谢谢弟弟,以后我有好吃也给你。”媛媛小大人似的道。


    其实她上午吃糖了,爸爸给的,现在不想要弟弟的糖,妈妈让弟弟分给她,可能是担心弟弟吃多了牙疼,那她就帮弟弟吃一颗好了。媛媛哪知道妈妈的用心良苦?


    听了姐姐的话,皓皓点了点小脑袋,脸上再没了之前的不舍。


    于红霞摸摸两


    个孩子的头,让他们坐着吃,别乱动,她把棉被缝上,晚上就可以盖了。


    看着哥哥姐姐都在吃糖,欣欣“啊啊”的叫着也要吃,于红霞给了她一块饼干,让她拿着磨牙。


    小丫头会走了,但还不会说话,只偶尔气急了才会喊麻麻,但什么都听得懂,胃口也不错。


    小脸粉嘟噜的,手背一排肉窝窝,眼睛大大,睫毛很长,扑灵扑灵的,以后肯定是个美人,就是不知道便宜了哪个臭小子。


    于红霞想着手上动作不停,低头飞针走线,很快把被子缝好,看着时间不早了,赶紧去做饭。她中午和了一盆面。


    面粉还是二姨拿来的,她掺了些玉米面,放在炕头醒发了一下午,已经发好了。


    她打算蒸包子。


    中午吃的太油腻,晚饭弄的清淡些,包子是白菜木耳鸡蛋粉条馅的。


    包子刚蒸好,姜广军也回来了,正好开饭。可能是太饿了,姜广军夹起个包子几口就干掉了。


    “你慢点吃,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于红霞见他吃的太急,忙把盛好的萝卜汤递过去。


    姜广军喝了两口汤,放慢了速度,“我去给二姨送了车蜂窝煤,又帮别人跑了几趟,今天活多,还都是急活。”


    跑一趟五毛钱,他下午送了六趟,还帮着卸了几回车,五块钱到手了,如果不卖猪肉,让他整天干这个都行。


    “你悠着些吧,咱们又不急着用钱,你犯不着这么拼命似的干活,身体都累完了。”于红霞心疼的劝道,自从回城,她就发现姜广军,行事中带着一股狠劲。


    自己对自己狠。天不亮就去拉猪肉,拉回来卖完不歇着,还要去送蜂窝煤,当装卸工,没一刻闲着,久了身体肯定吃不消。


    “行,听你的,明天下午不去了。”姜广军并不觉得累,就是回来晚有些饿了。


    不过他打算听媳妇的,少挣点钱没什么,不能让媳妇忧心。


    “爸爸,我给你留了一颗糖。”皓皓突然说道。


    姜广军一愣,看向于红霞,见她冲自己点头,便道:“行,爸爸明天再吃,晚上不能吃糖,对牙齿不好。”


    皓皓一听,很是纠结了一下才把兜里的糖掏出来一颗。


    他以为爸爸不会要呢。


    姜广军只当没看见


    他脸上那心疼的小模样,接过糖揣进自己口袋里。


    然后夸了一句,“皓皓真是个好孩子,还记得给爸爸留糖吃。”


    “嘿嘿。”皓皓咧嘴笑了。


    于红霞给他夹了个包子,叫他吃饭,皓皓就高兴的吃起来,不再心疼糖了。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无声的笑了笑,这小子,原来喜欢听人夸他。


    吃完饭,泡完脚后躺到炕上,姜广军伸了个懒腰,心里感慨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小日子真美。


    可惜他上辈子没过够,就被混蛋老四气死了。


    这辈子早在重生那一天,他就发过誓,一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争取跟于红霞都长命百岁,一起活到老,把几个孩子教育好,看着他们成家立业,也不枉重生一回。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他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不能像上辈子背着债过日子。


    “想什么呢?”孩子们睡了,于红霞把书拿出来打算看会,见姜广军在发呆,不禁问道。


    “没想什么。对了,翠华姨的儿媳妇生了。”姜广军今天下午听他二姨说的。


    生了个大胖闺女。


    “那咱得去看看吧?送点礼。”前段时间帮他们那么大忙,不是一瓶药酒能抵偿的。


    “是得去看看,我明天买只老母鸡送去。”平常东西人家肯定不缺,太贵重的他们又买不起,也不合适,送只老母鸡表示下心意就可以了,还实惠。


    姜广军之前打听过,在黑市一只二年的老母鸡要七八块钱,还有价无市要碰运气,当年的小母鸡便宜些,也要五六块钱。


    明天卖完猪肉去黑市转转,其实最好从乡下买,一次多买几只。


    只是他每天要拉三百多斤猪肉,三轮车上实在没地方。


    再说鸡总咕咕叫,动静大,还臭,不好跟猪肉放在一个车上。算了,他另外想办法。


    于红霞点点头,让他自己做主,然后便低头看起书来。次日,凌晨两点,姜广军就从家里出来了。


    他用了一个小时才到清水公社,肖庆丰在约好的地方等着。


    “姜哥,这边。”肖庆丰从大树后探出头来,打着手电筒朝姜广军招招手。


    他不是一个人,带着他堂哥肖庆国一块来的,两人从树后拖拽出四个大麻袋


    。


    姜广军到跟前也不废话,先对账过数,见没什么问题,才把准备好的钱交给肖庆丰。


    这钱有一半是预付明天的猪肉钱,他不会一次全付了,压一半。


    人家是兄弟俩,他可是一个人来的,这要是不知根知底或者胆子小的,都不敢来,怕被黑吃黑。


    不过肖庆丰这人非常守信用,也不做虚弄假。两头猪,除了不能要的,零零碎碎的都给他装在袋子,一斤肉都不会少。


    姜广军对他很信任,“明天要加一头猪,有结婚的,两头猪不够卖。”


    肖庆丰点点头,他很高兴,明天能多赚几块钱,“好的姜哥,保证没问题。”


    “咱们这两天动静可不小,你们没有被人给盯上吧?”姜广军问。


    “没有,我们已经不找本村人买猪了,杀猪的地方也换了,放心吧姜哥,我们很小心的,不会被人盯上的。”他跟堂哥每天都是半夜起来杀猪干活,就是为了避开人。


    不然天天找人买猪、杀猪,再怎么谨慎都难免露出马脚来。


    最好的办法就经常换地方。


    所以肖庆丰宁可跑远点,不在本大队买猪,改去他媳妇娘家那边。


    姜广军当然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长了,左邻右舍的,保不齐就发现点什么。


    “实在不行就停,千万别冒险。”他这几天赚了不,收手也行,没必要贪财,反正他还可以去送蜂窝煤。


    肖庆丰刚尝到甜头,哪肯放手,“暂时还没事。姜哥,你放心,就算我们被抓了也不会把你说出来。”只要他们不说,就找不出下家,事情就可以往小了处理,到时候还不是随他们怎么编?


    “行,只要你敢干我就敢跟着,我这边你不用担心,不过还是那句话,一定要保证质量,不然出了问题咱们谁也跑不了。”


    姜广军一直很谨慎,猪肉好坏用眼睛能看出,但不保准,以防万一还是再三叮嘱肖庆丰。


    “放心吧,姜哥,我这些天也学了不少看猪的本事。”他都有经验了,买猪之前先打听好,但凡有一点毛病的都不要。


    姜广军点点头,“行,你们回去注意安全,黑灯瞎火的。”


    说了会话就分开了,姜广军一路猛蹬,回到市里累了一身汗,天也要亮了。


    他不敢多耽搁,赶紧去送肉,他那个贪吃弟弟李广平在国营饭店门口等着他呢。


    姜广军去送肉,李广平看着车,依旧呵欠连天的,但眼睛一直四处转着,瞅着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此时还不到五点,国营饭店才开始做早餐,姜广军这肉送的及时。


    等给国营饭店送完,再去给预定的个人送,肉就不剩什么了,不用去黑市蹲摊。


    今天要的最多的就是姜凤淑的徒弟小张,他弟弟结婚要四十斤猪肉,还帮了联系了两朋友,各要五十斤。


    他们提前交了一半定金,还说一事不烦二主,让姜广军再给弄几只鸡。


    姜广军只能说想想办法,没说死。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只要有肉根本不愁卖。


    今天比昨天还早了半个小时,姜广军将弟弟打发回去,一个人去了黑市……


    铜钱胡同这边,姜凤淑起来时,卢美芳已经把早饭做好了。


    “妈,广平还没起来?”卢美芳以为小叔子这个点没起来又在睡懒觉,就随口问了一句。


    今天家里少了几个人,没了之前的拥挤,卢美芳心情好了,感觉空气都清新许多,可惜这种舒服日子过不了几天。


    她从昨晚一直试着讨好姜凤淑,希望她能网开一面,哪怕多给些房租也行,不要让他们搬走。


    姜凤淑连头都没抬,“不用管他,又不上学,爱睡就睡吧,你把饭留出来。”


    她知道广平跟他二哥卖猪肉去了,不到五点就走了。


    反正卢美芳不可能去小叔子房间,姜凤淑就瞒着她,担心她“狗肚子里存不了二两香油”,知道后出去瞎说。


    卢美芳也没多想,吃完饭就上班去了。


    而姜广军在黑市里转了一圈,发现老母鸡又涨价了。他忍痛花八块钱买了只不错的老母鸡,用袋子装好,拎着去了机械厂家属院,找到米翠华家。


    听见敲门,米翠华开门见是他,嗔怪了半天才收下,还要留他吃午饭。


    姜广军哪好意思留下,借口自己还有事,赶紧走了。


    李广平惦记吃肉,早上欢天喜地的回来了,于红霞也没吝啬炒了一大盘子。


    他吃的心满意足,二嫂做饭就是好吃,这两天他都吃胖了。


    吃完饭睡了


    一觉,姜广军说今天不去送蜂窝煤,果真没去。


    他骑着三轮车,溜达到了京市北郊,一个叫魏家村的地方,现在应该还叫前进大队,村口有一棵古槐树,好几百年了。


    他记得这村子里,有好多人家偷着养鸡的,他前世来过几次。


    那时于红霞生老四早产,九死一生,身体空的厉害,为了给她补身子,他经常来这边找人买老母鸡,在村子里买比黑市便宜,一来二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跟这村子里几个人熟悉了。


    姜广军想着进了村,然后直奔村尾,来到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门前,轻轻扣了几下这家的木头大门。


    此时天色已经接近傍晚,寒风掠过,炊烟袅袅的,村子里很多人家已经开始做晚饭了,村道上除了偶尔几个还在玩耍的孩子,没什么人。


    听到动静,屋里很快有人出来了,是位头包着藏蓝色围巾的老太太,她身子佝偻着,背上一个鼓鼓的大包,手里拄着棍子,颤颤巍巍的来到大门口。


    见外面来的是个陌生人,没立马开门,“你找谁啊?”声音嘶哑,一脸的警惕看着姜广军。


    “大娘,我是市里来的,家里的鸡换吗?”姜广军忽略掉老太太眼底的探究,直接说明来意。


    老太太眼神浑浊,打量了他半天,才低声道:“家里有两只鸡,还留着下蛋呢,不换。”


    市里常有人来村里换东西,她知道,不过一般都去村头那几家换,很少有来她家的。


    老太太觉得姜广军有问题,不想跟他换。


    “大娘,我表弟媳妇生孩子,托我换两只鸡,咱家不换,你帮我打听打听,村里谁家换,我保证不让你白帮忙。”


    姜广军说的情真意切,转眼功夫就给自己杜撰出个表弟来。


    “你进来说吧。”不等老太太答应,又打屋里出来个少了半只手臂的男人,看年纪是这老太太的儿子。其实姜广军认识他,这人是魏宏盛,原来在大队开拖拉机的。


    可惜断了一只胳膊,大队赔了一笔钱全被媳妇卷跑了,孩子也不要了。


    前世他们打过几回交道,姜广军知道他的一些底细,不然哪敢这么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