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于红霞救的另一个...
作品:《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宁家,也就是于红霞救的另一个小孩儿,正是这家的独子。
小孩儿小名叫牛牛,大名宁以恒,他爸爸宁青霖在林业局工作,妈妈林雅雯是县医院的医生,爷爷是电业局的,已经退休了,家里条件可以说非常不错。
于红霞的病例就是林雅雯找人帮忙开的,不然她回不了城。
今天星期天,姜广军过来时,宁家三口正好都在家。
听见有人敲门,在洗衣服林雅雯停下来,擦了擦手,去开门。
见是姜广军,她先是一愣,随后便笑道:“是小姜啊,快进来。”
她没想到姜广军还会来家里。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于红霞也回城了,按理两家之间的牵扯也了结的差不多了。
姜广军突然过来,不会是有所求吧?
想着林雅雯心里有些复杂,姜广军不像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啊。不过她脸上表情控制的很好,没有表现的太明显。
但还是被姜广军捕捉到了,自己这是让人误会了,他假装没看见,笑着进了屋,把带来的东西递给林雅雯。
“雅雯姐,这是猪肉脯,前几天村里逮的野猪,我分到不少肉,吃不完就请黄婶帮忙做成了肉脯,我拿来些给牛牛吃。还有这袋子里的是山野菜,都是新鲜的。”
姜广军来了也不好空着手,带太贵重的东西又不合适,他就拿了两包猪肉脯和一兜子野菜。
“村里进野猪了?伤到人了吗?”林雅雯脸上露出几分担忧,连忙问道。
她家原来也是南岭大队的,后来才搬到县城,家里很多亲人都在南岭大队,知道村里进野猪了怎么能不担心?
“有几个人受了点皮外伤,没什么事,雅雯姐不用担心。”姜广军如实回道。
林雅雯比姜广军要大几岁,闻言松了口气,“没事就好,野猪可凶残了,小时候我记得有一回野猪进村,伤了不少人,还死了一个,真不是闹着玩的。”
姜广军点点头,“雅雯姐今天没上班?”
“我今天轮休,你进来坐吧,我去叫你姐夫,他在书房呢。”
来者是客,不管心里再怎么不舒服,林雅雯面上还是保持着基本涵养,请姜广军坐,她先去沏茶,再去叫丈夫。
“姜叔叔好,
我婶婶呢?她怎么没来呀?”原本坐在沙发上看小人书的牛牛,见到姜广军立马放下书,礼貌的问好。
他今年九岁了,已经上三年级了,见到姜广军很亲热,还特意问起于红霞。
“婶婶回京市了,现在在一家幼儿园上班,正在复习准备参加高考,没时间过来。”
姜广军笑着打量牛牛,这孩子长得很漂亮,白白净净的,就是有点瘦,知道感恩。
可能因为当时救了他吧。
打那之后对他媳妇就有一种很自然的亲近感,每次见了他都会问起。
林雅雯沏好茶端过来,问道:“红霞找到工作了?她身体怎么样?”
“找到了,已经上班有一段时间了,身体还行,回京市后我们找了位老中医给开的方子,调养了一段时间感觉还不错。”
“那就好,我还惦记她呢,年纪轻轻的可别留下病根。”
林雅雯语气真切,她关心丝毫不作假,她比谁都希望于红霞健健康康的,不然他们要愧疚一辈子,救命之恩永远也偿还不完。
她不是怕还恩情,而是不想被迫还,更不想成为一种包袱,甩不掉的那种。
说来那次也怪她,回老家参加堂弟的婚礼,天晚了就留在老家住了一宿,结果没看好牛牛,让牛牛第二天一早偷跑出去了。
还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里。
堂叔家的小孙子为了拉牛牛上来自己反倒被拽进了水里,
大河那边很偏僻,周围没有几户人家,加上又是早上,要不是于红霞那天刚好要去县城看考场,路过大河,听见孩子呼救,两个孩子都得没命。
救命之恩,她是非常感激的,让她倾尽所有钱财都可以,因为于红霞可不止是救了牛牛一个,还等于救了她全家。
她结婚十几年就生了牛牛一个孩子,牛牛是宁家唯一的孙子。
何况她婆婆心脏不好,万一牛牛出了事,她婆婆在那么强烈的刺激下肯定也活不了,她就成罪人了,会愧疚死。
所以事后她才那么主动的想办法帮忙于红霞回城,好偿还救命之恩。
“小姜过来啦。”宁青霖从书房里出来了,他三十五六岁,是林业局副局长。
这人很有能力,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见到姜广军十分客气。
“村里开始种地了吧?”
“种着呢,大队买了拖拉机,我现在是驾驶员。”姜广军道。
“那挺不错啊。”宁青霖笑了,由衷的赞了一句。
然后跟林雅雯隔空对视了一眼,听姜广军这么说,他们一家现在过得不错,那他今天来能有什么事?总不会就是过来串门的吧?看着又不太像。
姜广军知道他们夫妻心里在猜疑自己,也不绕弯弯,直接说道:“是林大叔让我来问问,村里供电的事,从过完年就开始传,但一直没有准信。”
这事宁青霖还真知道,他父亲是电业局的,他很肯定的回道:“电业局已经在统筹了,马上就会安排人下去,放心吧,不会太久的。”
“那就好,我也没别的事,大队想搞副业,一时又没什么好计划,就想着先把电通了,有电才方便。”
宁青霖点点头,“你们是该琢磨搞搞副业了,抓农业生产没错,首先要保证大伙吃饱肚子,但光指望地里那点出息不行。像东湾大队的腌菜厂就不错,你们也可以往这方面研究研究,或者发展一下养殖业。”
宁青霖虽然不懂,还是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
姜广军也是这么想的,南岭大队地理位置太偏了,加上山路十八弯,搞副业交通方面就是一大难题。
又没什么特色,跟其他生产队比没一点优势,想要上面扶持很难,除了搞养殖业和种植些经济作物,没别的好出路。
听说大队要搞副业,一旁的林雅雯也上心了,她说道:“我有个同学父母是省农大的老师,需要的话,小姜我把联系方式给你,不管是搞养殖还是种植,农大的老师都可以帮忙提提建议。”
“好,谢谢雅雯姐。”姜广军感激的道谢,他们缺的就是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建议,不然要走很多弯路,真的是求之不得。
林雅雯摆摆手,找出纸笔,写了一串电话号码跟地址给他。
“那我就不打扰了,大队还忙着呢。”供电的事得了准信,没别的事,姜广军把纸条收好,起身就要走。
宁青霖急忙将他拦住,“再忙也不差这会儿,吃了饭再走。”
林雅雯也跟着挽留,“我这就去做饭,刚才看你带来的荠菜不错,咱们中午包饺子吃。”
“不了,我得
回去了,大队长还等着呢。”姜广军不想留下,要不是大队长让来,他今天不会上杆子过来让人误会。
好像要挟恩以报似的,让人感觉很讨厌,所以没事儿还是赶紧走吧。
牛牛坐在一边,正吃着猪肉脯,嘴里含含糊糊的,“姜叔叔,这个好好吃,谢谢你。请你留下吃饭吧。”
姜广军笑了,这小家伙,鬼精鬼灵的,还爱笑,笑起来脸上有一对小酒窝,很可爱,让他不禁想起自己儿子皓皓,平时瞧着乖巧听话,实则皮的很。
宁青霖跟林雅雯也忍不住乐了,“这个小吃货,小姜,你就留下吧,吃完饭再回去。”
“留下吧,姜叔叔。”牛牛过来拉着姜广军手,不让他走。
姜广军弯下腰,摸着他头,“好,叔叔听牛牛的,留下吃饭。”
“还是我们牛牛厉害哈。”林雅雯打趣了一句,然后拿起一片猪肉脯,咬了一口。
有一点点咸,但越嚼越香,因为给孩子吃只撒了芝麻,没放辣椒,这东西当小零食吃或许下酒菜都挺好。
“这个真好吃,黄婶的手艺真不错。”林雅雯递给了宁青霖一片,让他也尝尝。
“这东西要是批量生产,肯定会很好卖。”林雅雯让姜广军也吃。
姜广军摆摆手,他这两天吃了不少,有些吃腻了。
宁青霖点点头,“恩,确实好吃,还有营养,又容易储存,就是成本太高了。”
“也是,猪肉可不好买。”
姜广军笑了笑,心道,这一家三口都是识货的。
这野猪肉脯他是专门做来给自己媳妇孩子吃的,用的都是真材实料,能不好吃吗?
其实猪肉脯想批量生产也不难,只要搞个养殖场,将生猪业发展壮大,解决了最关键的原材料,做起来就容易了。
林雅雯坐了会就去厨房了,她先和面,再把早上买的肉拿出来剁成馅,牛牛主动过来帮忙摘菜。
宁青霖也挽起袖子,他是个脾气非常好的人,没什么官架子,平时在家也会做饭。
主要是林雅雯工作有时忙起来顾不上,只能他来。
姜广军很有眼色,也洗手过去帮忙一起包饺子。
林雅雯的父亲是县公安局的,不过已经退休了,母亲年轻时是十里八乡有名
的大美人,据说当年上门提亲的人踏破门槛,后来嫁给林雅雯的父亲。
林雅雯遗传了父母容貌上的所有优点,人长得很端庄秀丽,跟宁青霖还是高中同学,两人感情一直不错。
就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