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

作品:《开局盘点十大女诗人

    西晋


    看着天幕中汉末时候的战乱,北方不少世家大族也在哀叹中,收拾东西准备南迁。虽然时人安土重迁,然而战乱所致,能逃生便已是万幸。彼时,晋元帝率领文臣武将一起往南迁移。


    琅琊王氏的府邸中,王导和儿子王悦下了最后一盘围棋,不过片刻王导就想要悔棋。


    他儿子按住棋子不让父亲悔棋:“父亲,你可是大人,怎么能悔棋呢。”


    王导看着聪慧的儿子,笑道:“这样啊,那就算了。”


    等到天幕开始亮起,王导心中有忧,从汉末到现在都没几年和平。而今,南迁为了躲避北方的纷争,可是战争何时才能平息呢?正如,蔡文姬对苍天的疑问,这些无辜人又为何遭遇这种灾祸呢?不过是乱世人命如草芥。


    “父亲,要不让你一子?”王悦乖巧道。


    王导欣然一笑:“好孩子,下完这盘棋,我们就收拾东西出发了。”


    “我到时候想和羲之坐在一起。”王悦并不知道父亲的担忧,只当出远门。


    王羲之也是王导的堂侄,与王氏家族一起南迁。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而后唐安史之乱,北宋灭亡,每次战争兴起的时候,为避灾祸,便有汉人南迁。


    东汉


    汉朝末年,民不聊生,朝廷内宦官和外戚集团互相争斗。而平民百姓病饿而死的人比比皆是。而得了病只能自生自灭的流民,得了张角的符水和道术治疗。有的人活了下来,有的人死去。但是,凡是活着的人无不感念张角,毕竟天子也不关心他们的死活。


    看到天幕中,汉末的惨状,他们的表情仍然是麻木的。毕竟如今的生活已经是挣扎求活,说不定等不到天幕中的那天,他们已经死了。


    “姐姐,我好饿。”尚且不过五六岁的男孩衣衫褴褛,向唯一的亲人撒娇。


    而他口中的姐姐身形消瘦,脸上也看不出任何少女的娇憨,唯有那双眼睛透着不认命的光:“我等会给你找点吃的。别着急,过几日我们就有吃的了。”


    过几日,黄巾军就会攻打附近世家,这样他们就有粮食吃了。


    小男孩不明白,不过开心地笑了:“太好了,那我们又能吃饱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灵帝时期,张角创建了太平道,暴发黄巾起义,众多民众纷纷响应。纵使张角身死,黄巾起义仍然持续了三十多年。中央下发军权给地方,也造就了兵力割据,乃至后面军阀混战,促使东汉灭亡。


    【这里要介绍一下,掠走文君的其实是董卓的胡兵。但是当时的士兵跟大家如今认识的人民子弟兵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对如今的和平习以为常,也对如今军民和谐习以为常。毕竟,我朝军纪严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每次遇到地震洪水,看到军队,我们是觉得终于有希望了。而且,抗震救灾结束后,百姓也是箪食壶浆,送别军人。


    可是,在那个年代,兵匪不分,掠夺百姓财务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董卓旗下的胡兵更是军纪涣散,就连皇帝的命令对他们而言也无用。董卓自己管理军队的时候,就曾杀人取乐。董卓死后,其部众汇合十万人,攻破长安,杀王允等公卿百官和长安民众万余人。


    这期间劫掠百姓,再抢夺财务,对他们而言是常事。而且两年后,长安再次被攻,又遇到天旱饥荒,乃至人相食,白骨堆积。富庶的关中之地两三年间,再无人烟。除此之外,也有大批的文献帛书被破坏。】


    听到军民和谐,不少朝代已经是非常惊讶。而且抗震救灾在古代一直是大难题,不管洪水还是地震,均是天灾。黄河水的治理耗费的不是一代人,而且连续几个朝代都难以抗衡。


    洪水过后还经常有瘟疫,结束之后如何赈济灾民也是大难题。每次灾祸之后,社会秩序崩溃,抢劫偷盗乃至于杀人都是常事。若是没吃的,不仅家财耗尽,或者卖身乃至于互相贩卖子女作为食物都不罕见。


    “他们是怎么管理军队的?纪律如此严谨,连一点财物都不贪吗?”


    “而且军纪如此严明,那么令行禁止,战斗能力应该也非常强。”


    彼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军队杀敌的时候,纵容属下抢掠财务,也是激励他们作战勇敢的手段。而且,因为军饷发放不及时,或者克扣军饷导致导致军队哗变的情况也时有存在。


    “或许他们那时候也屯田?所以军费充足,因此军队管理的时候,对于掠夺百姓财务也好管理。”


    可是就算如此,他们也不明白为何军民关系会这么和谐。就算将军管理部下非常严明,而且军饷供应充足,可是军民关系也很难做到箪食壶浆。毕竟,古代的军纪是对长官和律令的服从。对百姓而言,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明朝


    宋朝军纪不严,而且军队内贪污也非常严重。提起军纪严明,那就是岳飞的军队了。毕竟他们能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因岳家军屯田以供粮草,而岳飞以身作则,不克扣军粮,并赏罚分明。


    朱元璋唯一能想到过往,也就是岳家军能够做到这样。明朝对军队和军饷筹措方式就是依靠屯田。一部分军人专门屯田,提供军队的军饷和粮食。


    “看来后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呀。欺负百姓算什么东西。”


    听到天幕中提及的民不聊生,朱元璋也感同身受,毕竟他也是农户出身。而宋元开始,佃农就多了起来。他们被债务所迫,卖出或者放弃土地后,只能租地主的田地来种,所受盘剥更加严重。


    “为什么这些贪官污吏,这些豪强怎么都杀不尽呢?”朱元璋喃喃道。


    此时,他挚爱的马皇后已经离开,心爱的太子朱标也已经去世。唯有他血红着眼睛,杀了一批批贪官污吏,豪强恶霸。哪怕把他们剥皮点天灯,也永远有人接着贪污,接着弄权。


    三国


    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程度,刘禅派人探望,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这些年,刘禅一直尊敬诸葛亮,按相父所言安排政事,君臣相得,全然信任。然而,人力终有尽,一如当年刘备于白帝城病逝,如今诸葛亮领兵北伐也未能匡扶汉室。


    安排好此后接替的蒋琬等人,诸葛亮也听到天幕说起汉末旧事,仿佛间又回到青年时期:“董卓之死,王允被杀,那时候我还在襄阳隆中。”


    没有听清楚的姜维,上前道:“丞相,您还有什么嘱托?”


    “等我死后,秘不发丧。你们整顿军马,撤退回蜀。”诸葛亮勉强清醒过来,吩咐道。


    箪食壶浆以送王军。当年,主公刘备离开荆州的时候,不少百姓也是拖家带口跟随而来。天下谁不想太平安享?诸葛亮本想匡扶汉室后,还能躬耕于襄阳。然而,此生三国纷乱,英雄美人迭出,万古长新是山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蔡文姬被胡兵掠去蛮荒之地,整整十二年。寻死不能,求生也看不到希望。她也曾质问上天,为什么会遭遇这种灾祸。每每想到父母和家乡,她的心中就无比怀念,哀怨和叹息也无法停止。


    如果有远方客人来此,她就非常欣慰的,想要问问自己故乡的消息。可是,他却并不是同乡,如何能知道?而感念父母的文姬却不知道,她父亲已经去世。在外流落的这些年,家和亲人是她支撑的支柱。


    在文姬被掠走的前后,她父亲蔡邕被王允所杀。当年董卓窃位司空的时候,听说蔡邕才名,将他征召至麾下。为笼络天下才子,董卓对蔡邕几次升迁,随汉献帝迁都长安。


    王允灭董卓后,蔡邕跟他讨论起董卓,为董卓叹息。而后被王允问罪的时候,蔡邕曾恳求哪怕收到砍断双腿的惩罚,以求能够完成汉史。因蔡邕的才名在外,也有很多士大夫为他求情,却让王允更加生气,最终杀了蔡邕。】


    汉朝


    解忧公主在前一位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之后,被汉城帝派到乌孙国。而她也深知此去,便回不了故乡。如今,在距离家乡千里之远的地方,看到讲述蔡文姬的天幕,解忧公主也忍不住泪流。此生,她是再也见不到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