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潇潇雨下(二)...

作品:《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护国寺出现这样的事,魏次辅上书派兵在护国寺巡逻,这样能保证护国寺周围 的安全。毕竟护国寺是国寺,再加上官员的家眷,百姓都爱去护国寺求神拜佛,要是出了岔子会引得人心惶惶。


    文武百官对这件事的态度出奇一致他们都同意并支持魏次辅。


    武明帝准了魏次辅的折子。


    吕侍郎叹息,他有几个相熟的同僚家中的妻儿就没有逃脱,现在整个人都失魂落魄。吕侍郎对吕锦看得更紧了,还招了精壮的仆从随行保护他。


    同时对崔子期的感激更上一层楼。要不是崔子期及时救了吕锦,他跟夫人也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吕侍郎同聂尚书在一块时,总会不经意间提一提崔子期的名。


    同朝为官,做到侍郎,尚书这个位置的人都是人精,聂尚书自然懂老友的意思。聂尚书心中嘀咕,崔大人都避嫌没有跟他说儿子的好话,吕侍郎对崔子期倒是很赏识。


    吕侍郎在吏部任职,掌管天下官员任免,考核,吏部是天下第一有权势的部门。


    聂尚书想到传闻崔子期救了吕锦又觉得合情合理。


    另一边吕锦在家休息几日身子已是大好,侍从端来汤药,吕锦喝完后吃了一块蜜饯。


    "少爷,等会儿郎中会来诊脉。"


    吕锦点点头,“我知道了。”


    郎中来给吕锦诊脉问了吕锦几句,"吕少爷现在已无事,只需注意不要受凉即可。"


    吕锦:“这汤药还要喝么?”


    “不用了,是药三分毒,吕少爷多注意休息,身子就会自愈。”郎中说话极为讲究,不是一个乱开药的人。


    寻常的大夫要是听说病人心中不安,总会开一些药叫人吃着。吕锦不喜欢喝药,药味很重,整个屋子都是气味。


    他闻言松了一口气,“多谢大夫。”


    郎中走后,吕锦让人准备热水,洗漱后换了妥帖的衣服起身出门。他在家里待得有些腻味,有几个相熟的哥儿还来看过他,只是吕锦当时没心力便没有跟他们多言,现在想起来平添几分歉意。


    改日要办个小宴,请他们过来玩玩。


    吕锦出门到正堂就看见吕夫人跟裴夫人在说话。


    “你身子怎么样?”吕夫人急忙问道。


    “大夫说已是大好,这几日一直闷在家里,我想出去走走。”


    吕夫人说道,“出去走走也好,带上家仆一起去。”


    等吕锦走后,裴夫人赞道,“吕少爷出落得越发好了,之前你不是一直在给他相看么,怎么最近没动静了?”


    “我现在哪还有心思相看,等过段日子再说吧。”


    吕夫人心中早有盘算,她是想安排一场吕锦跟崔子期的相亲宴,看看这两个孩子能不能凑一块。找裴夫人过来也是为了跟崔夫人搭上话。裴夫人社交圈子广,跟贵夫人们都有交情,找她是最靠谱的。


    “老姐妹,我拜托你的事还要你多费心。”吕夫人说道。


    裴夫人笑道,“放心吧,这事我一定办妥。”


    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繁荣,吕锦置身其中觉得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他依昔还记得在竹林中的危机,现在重新沐浴在阳光下,远处满是人烟,让他的心也安定下来。他走进人群。


    吕锦在家里被父母宠爱,他在街上耍了几日又请了好友来府邸开宴已经彻底恢复过来,但他知道还有一件事他还未做。


    他还没有去崔府登门道谢。明日就是休沐日,吕侍郎打算带着吕锦一块去崔府道谢。吕锦轻巧的从床上下来,他打开衣柜找到那半截袖子。


    刚开始这袖子上还有泥点和泥手印,吕锦让人把这半截袖子洗干净收进衣柜,他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娘说了他一直扯着崔子期的袖子不让人走,崔子期只好把袖子割下来离开。


    吕锦想到这场景脸上一红,他还是要脸的,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扯着一个男子的袖子,让他心里发慌。


    袖子留在他这里,他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总不能把这袖子扔了,这毕竟是别人的袖子。要是留在房里,这又成不清不楚了。吕锦想了想打算明日带着这半截袖子还给崔子期,让崔子期自己处置。


    父亲上门道谢,自然会带礼品。这礼品是父亲的心意,吕锦想自己也该带点礼品给崔子期。他喜欢养花,做花茶,所以给崔子期包了三盒自己做的花茶。


    澜意的口味挑,他喝这花茶也觉得挺好的,吕锦因此对自己做的花茶信心十足。


    翌日,吕侍郎就带吕锦去崔府道谢。他们先递拜了帖子,崔大人跟崔夫人还有崔子期都在正堂。


    “吕大人太客气了。”崔大人笑着迎吕侍郎进来。


    “这是礼数。再说实在是太感激贤侄救了小儿。”吕侍郎同样也是笑着的。


    吕锦进屋先给崔家父母见礼,崔夫人认得吕锦,以前未曾仔细打量过,因裴夫人的话,这次仔细的打量起吕锦。


    吕锦面容淡雅,姿态从容,瞧着就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哥儿。崔夫人让吕锦坐下跟他好好说了阵话。


    “你读过什么书?”崔夫人是书香门第,家中的崔子期是二甲进士,她给自己找儿媳妇自然也是更偏向于学问多的人。


    吕锦如实说话,读了《史记》,《战国策》,《诗经》….


    崔夫人心中惊喜不禁说道,“好孩子,你竟读了这么多书。”


    崔子期在一侧端着茶杯喝茶,闻言也有几分诧异。他知道吕锦是一个聪慧的哥儿,没想到他还看了这么多书,他看得懂吕锦的未尽之意,这可能还是他看过的一小部分书,崔子期对吕锦心中起了敬佩之意。


    崔子期以前参加宴会也跟吕锦遇见过,双方态度淡淡的,没有多大的交集。崔子期在护国寺看见吕锦的另一面后倒是对他印象深刻。


    吕锦今日穿戴整齐,锦衣华服不像在竹林中的泥人一样,唯有那双眼睛还是一样的亮,崔子期禁不住多看几眼。


    知子莫若母,崔夫人虽跟吕锦说着话,还分了心力在儿子身上,瞧见儿子有些注意到吕锦,她心中好笑。


    她想了想吕锦的家世跟性格,她也是极为满意。两个孩子都到了适婚的年龄,有裴夫人在其中牵线搭桥,崔夫人明白吕夫人也有这个意思,崔夫人也想撮合两个人。吕侍郎跟崔大人聊得好,崔大人请他们留下来用了午膳再走,吕侍郎应下来。


    “天气好,我们去花园的亭子里坐坐吧。”崔夫人带着吕锦跟崔子期去亭子里。


    “我记得厨房新做了糕点怎么还没有端上来,你们先坐着我去看看。”崔夫人让想起身的崔子期坐下,自己翩然离去。


    崔子期跟吕锦坐一块,两个人还有些尴尬。吕锦先开口说道,“崔大人对我有救命之恩,多谢崔大人。这是我自己做的花茶,一点心意还请崔大人不要嫌弃。”崔子期让身边的长随把三盒花茶收下。


    崔子期打官腔:"吕少爷不必多礼,身为刑部员外郎,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另外还有一样东西归还给崔大人。”吕锦把一个布匹包起来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推给崔子期,他说话间低头不去看崔子期。


    崔子期纳闷不知道什么东西还要包裹得这样严严实实,他也没有东西留在吕锦那。


    “吕少爷客气。”


    崔子期还是应承下来。


    崔夫人让丫鬟提了糕点过来,她看见两个人坐在一块也没说话,她坐下后就问吕锦一般在家做甚?


    “看看书绣花,闲暇时还会去郊外骑马。”“你还会骑马?”吕锦:“好友喜欢骑射,我便也学了一些。”崔夫人跟吕锦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来,吕侍郎跟吕锦用了午膳就离开了崔府。崔子期正要回屋去被崔夫人叫住了。


    “客人一走你也要走了?”


    崔子期一听就坐下来陪着母亲,“我看母亲跟吕少爷说得挺开心的,我这个大个人杵着母亲也没怎么跟我说话,我这不是怕招嫌么?”


    “我看你巧舌如簧,在吕少爷面前却一言不发,只会低头喝茶成了一个木头人。”崔夫人数落崔子期。


    崔子期说,“毕竟是未出阁的哥儿,我怎好跟他说话。”


    “那要是成亲的哥儿你便能说话了?你这辈子还想不想娶夫郎了?”


    崔子期被自家亲娘一顶,心里也是为难。他知晓母亲在给他相看,但这跟吕锦又有甚关系。崔子期低头就瞧见右手虎口的伤疤,这伤疤还是崭新的。被那哥儿还狠狠的咬了一口。


    “这也不能大白日的让我跟他坐一块说话,我先回屋了。”崔子期说不过崔夫人,他自己溜走。回到屋子崔子期打开吕锦送过来的花茶,他低头嗅了嗅挺香的。之前混着泥水抱着吕锦,崔子期一直都很嫌弃,现在看吕锦穿着干净,心里才好受些。他光是从护国寺回来就洗了三次澡,不然他会一直觉得身上有泥巴味。崔子期把花茶收起来,好奇拆开小包袱。


    小包袱里只有一截干净的绯色袖子。


    崔子期未打开包袱前心中还有期待,看见包袱中的半截袖子手指一顿。他未曾想到包袱里竟是这被自己斩断的半截官袖。


    上面的泥点已经没有了,崔子期伸手去摸袖子,朝廷的袖子有金色花纹绣着,丝缕交缠。这本是他已舍弃的袖子还被人洗干净送回他身边。


    崔子期不懂吕锦如何想的。


    袖子是吕家侍从洗干净的,上面的香气跟吕锦身上的香气如出一辙。崔子期未刻意去闻,只他天生对气味敏感。


    他这样的人就不该做刑部官员。


    崔子期走神了一会儿,意识又落在这半截袖子上,他把袖子跟抓小狗一样把它拎起来面无表情的扔进衣柜里。


    那件没袖子的官袍他已经命人烧毁了,现在这半截袖子没有归处,去他衣柜里吃灰吧。


    ……


    崔子期刚从刑部大牢出来,有皂吏殷勤的给他撑伞,“今儿下午,崔大人好生歇息,我叫几个人去买了酒肉过来。”


    崔子期漫不经心的说,“还在上值就让我犯戒。”


    皂吏说道,“今天下午也没事了,大人吃点酒肉也不碍事。”


    崔子期不是因循守旧的人,皂吏一看崔子期没反对就知道崔子期也想吃些酒肉。崔子期已经学会从刑部大牢出来后就用些饭食。


    这折腾犯人也是一件费力气的事。自打崔子期来了刑部,刑部的衙役还要负责把大牢的走廊扫干净,不然影响刑部形象。万一侍郎,尚书,或是皇子皇孙来此地,看见一片杂乱,这也不好。


    他扯了一张大旗,他的顶头上司根本不在意这些小事,任由他折腾。他吃了酒肉去大理寺。在大理寺把时间都耗完了,崔子期心安理得的下值。


    “刚来的时候雨已经停了,这雨又下起来了。”崔子期没带伞。


    大理寺的官员给他递了一把伞,崔子期拿着伞走进雨中。他独自来大理寺的没带下属,这次来大理寺只是说明一些事,不必有下属跟着。刑部做事办事要讲究证据,一般是两个人出行,不然就没有证人。


    崔子期撑着伞走过街道,路过金衣阁时下意识就会多看几眼,毕竟是自家产业会多几分关注。这一看正好对上一双含着秋水的眼眸。眼眸的主人也有些诧异,冷静的冲他颔首。


    崔子期撑着伞看见吕锦站在金衣阁该是在躲雨,他脚步一顿拐弯进了金衣阁。


    掌柜见崔子期来了,立马迎上去,“东家你怎么来了?”


    崔子期吩咐:“随便来看看,你去寻一辆马车在门口候着。”


    崔子期去寻吕锦,吕锦看见崔子期有几分紧张,“崔大人。”


    他应一声,等掌柜说马车准备好了,他说,"我送你回去吧,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吕锦想了想,“多谢崔大人了。”


    吕锦坐上马车,侍从坐在一侧,崔子期寻了一地坐下。马车在动,崔子期有些无聊的把目光投向窗外。


    “……崔大人右手的伤疤是怎么来的?”吕锦偶有印象他被救时咬了什么柔软的东西。


    崔子期没想到吕锦注意到这处伤口了,他抬起右手给吕锦看,“不小心被人咬了。”被崔子期这么一说,吕锦仿佛晴天霹雳,他的脑海里浮现一些画面。还有侍从在,吕锦不好再问崔子期,只是耳朵跟脸全红了,跟煮熟的螃蟹一样。吕锦在外人面前一直冷静自持,现在脸上爬上嫣红,眼眸羞愤至极。崔子期把吕锦送到吕府后,让马夫送他回府。崔子期一个人在马车上,手指掐了掐右手的虎口,“真不争气,被人一咬就记住了。”他后仰靠在马车上,倏然想到吕锦突然变了脸色,红着脸颊低头羞赧。他还未见过吕少爷这样的,怎么也觉得对不住他。崔子期想到自己把右手的虎口抬起来给吕锦看的神态,伸出手捂住自己带着笑的脸。这是故意叫人想起来,让人不好意思,还是在捉弄人。兼而有之,崔子期记得疼,让这伤疤的主人仔细瞧瞧,看这主人下了多大力气才留下了这么重的痕迹。


    啧,这么重的伤疤估计以后都要留在他虎口了,他那以后还怎么说媳妇。


    旁人都会嫌弃他的伤疤,觉得他容貌有瑕,觉得这伤疤见不得人。还有那断掉的官袍袖子,崔子期本来去礼部领官袍就领得勤,礼部的官员看见他就烦。毁了一件官袍,他又去礼部领了一件新袍子。


    官员的官袍颜色、面料、款式都有朝廷严格规定,容不得半分差错。官员自行制衣也是要拿“补子”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