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5章 聪明的杀人犯
作品:《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大年初四的西川,清晨的冷风还裹着春节的余温,路边挂着的红灯笼被吹得轻轻晃动,浆糊粘过的纸边已经发卷,像极了此刻沈青云紧绷的神经。
他刚走出省委家属院的单元门,就见陈阳站在黑色轿车旁,怀里抱着一叠用牛皮纸封好的案卷,鼻尖冻得通红,却还是把案卷紧紧护在怀里,生怕被风吹乱。
“沈书记,省厅凌晨三点传过来的,说是赵国华的详细资料,张厅长让我第一时间给您送过来。”
陈阳快步迎上来,双手把案卷递过去,指腹因为长时间攥着案卷边缘,泛着淡淡的白。
他知道,这位政法委书记昨晚只睡了四个小时,却还是要赶在上班前先看卷宗,心里不禁佩服沈青云的韧劲。
沈青云接过案卷,指尖触到牛皮纸的粗糙纹理,还有纸张里透出的细微暖意。
想来陈阳是一路把案卷揣在羽绒服里捂热的。
“辛苦你了,这么早跑一趟。”
他拉开后车门坐进去,司机老赵已经把暖气开得很足,车窗上凝着一层薄霜,看不清外面的街景。
案卷封面用红笔写着赵国华的名字,沈青云拆开牛皮纸封套,第一页就是赵国华的正面免冠照。
照片里的男人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长方脸的轮廓很硬朗,浓眉下的眼睛透着一股狠劲,右眉骨那颗黑痣格外扎眼,像颗没洗干净的煤渣。他的嘴角抿成一条直线,没有任何表情,完全不像普通罪犯拍照时的慌乱,反倒带着几分挑衅。
“八零年生在川西农村,小时候爱读武侠小说,想当侠客?”
沈青云轻声念着卷宗上的文字,手指在坚持锻炼几个字上顿了顿,难怪这家伙能多次逃脱追捕,体能底子比一般罪犯好太多。
他接着往下看:“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参军两次落榜”,看到这里,他轻轻叹了口气:“少年时的执念没实现,性格很容易走极端。”
陈阳坐在副驾驶座上,回头补充道:“省厅刑侦总队的人查了他老家的邻居,说赵国华小时候就不爱说话,别的孩子在外面玩,他总躲在屋里看《水浒传》,看完就拿着木棍在院子里练武功,谁要是笑话他,他能跟人打一架,下手特别狠。”
沈青云翻到“十六岁因为不当行为被拘留”的内容,眉头皱得更紧:“不当行为?具体是什么?”
“是偷了村里供销社的两把猎枪零件,想自己组装。”
陈阳的声音低了些:“那时候他想要当兵,却被刷下来了,心里不服气,说当不了兵,有枪也能当侠客,结果还没组装好就被派出所抓了,拘留了十五天。出来后他就走了,再也没回村里,跟家里断了联系。”
车子驶过锦城大桥,桥下的江水泛着灰蓝色,没有一丝春节的热闹气。
沈青云看着卷宗里“零三年持枪劳教”的记录,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着:“零三年劳教两年,零七年又因为购枪被查,这家伙对枪的痴迷,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他突然停住,目光落在“参加雇佣军”几个字上,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陈阳,你觉得他像当过雇佣军的人吗?”
陈阳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不像,雇佣军讲究隐蔽和效率,不会光天化日在储蓄所开枪,还抢十七万现金,这太扎眼了,像是故意跟警方对着干。”
“跟我想的一样。”
沈青云合上卷宗,靠在椅背上,脑子里回放着案发现场的监控画面。
赵国华持枪的姿势虽然熟练,但逃跑路线却很随意,没有避开所有监控,反而留下了几个模糊的身影,像是故意留下线索,又像是根本不在乎被人看见。
“他要是真当过雇佣军,不会这么蠢。所谓的雇佣军经历,要么是他自己吹的,要么是别人故意传的,目的就是让警方觉得他专业,从而判断失误。”
车子快到省政法委办公楼的时候,沈青云突然开口:“陈阳,你去跟省厅说,把赵国华过去所有的案子卷宗都调过来,越详细越好。特别是他每次作案后的撤退路线、藏身地点,还有警方当时的排查方案,我要一份不落。”
陈阳连忙点头:“我现在就联系张厅长的秘书,让他们尽快整理。”
他看着沈青云凝重的侧脸,心里明白,这位曾经的一等功获得者,已经开始用罪犯的思维推演案情了。
………………
下午两点,省政法委沈青云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细长的光带,光带里浮动着细小的灰尘。
办公桌和沙发上堆满了卷宗,从一四年第一次持枪抢劫,到三年前湘南的连环枪击案,足足有二十多本,每本都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
红色是死亡人数,蓝色是作案地点,黑色是逃跑路线。
沈青云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放大镜,盯着一张湘南劫案的现场地图。
地图上用红笔圈出银行的位置,蓝笔描出赵国华的逃跑路线,最后在一个废弃的纺织厂画了个圈,那是他当时的藏身地。
“你看这里。”
他指着纺织厂的位置,对刚进来的陈阳说道:“银行在市中心,纺织厂就在银行后面两条街,走路只要十分钟。当时警方以为他会往郊区跑,调了大部分警力去堵高速口,结果他就躲在眼皮子底下,躲了三天才走。”
陈阳凑过去看,恍然大悟:“难怪当时湘南警方搜了半个月都没找到,原来他完了一手灯下黑的把戏!”
“不止一次。”
沈青云又拿起一叠监控截图,最上面一张是赵国华在电影院门口的照片。
那是他一六年作案后拍的,戴着鸭舌帽,手里还拿着一张《湄公河行动》的电影票根。
“他每次作案后,都喜欢去人多的地方,电影院、菜市场、火车站,越是警方觉得不安全的地方,他越敢去。因为他知道,警方会先排查偏僻的地方,不会想到他敢混在人群里。”
他翻到赵国华妻子的询问笔录,上面写着“他总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还说警察都是按规矩办案,只要反着来,就能躲过去”。
沈青云冷笑一声:“这家伙把警方的办案流程摸得透透的,甚至比有些年轻民警还清楚常规排查路线,所以才能一次次逃脱。”
陈阳微微点头,很显然非常认可沈青云的话。
两个人正说着话,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张宏图打来的。
沈青云接起电话,还没开口,就听到张宏图带着怒气的声音:“沈书记,我们被耍了!那混蛋根本没进山!”
“慢慢说,怎么回事?”
沈青云靠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着膝盖,他心里其实早有预感,赵国华不会按常理出牌。
现在张宏图的这个电话,恰恰印证了他的猜测。
“技术部门凌晨恢复了南丰区一个便利店的监控,拍到赵国华昨天下午五点半进了电影院,买了一张《流浪地球》的票,一直看到晚上八点才出来!”1
张宏图的声音里满是挫败:“我们昨天把所有警力都调到了城郊的山里,还联系了军区和武警帮忙搜山,结果他在电影院里舒舒服服看电影,这简直是挑衅!”
沈青云的手指停在膝盖上,心里反而松了口气。
果然和他分析的一样,赵国华就是在跟警方玩心理战。
“宏图同志,别生气,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沈青云的声音很平静,缓缓说道:“你想想,他每次作案后都要做一件反常规的事,一四年作案后去吃了碗牛肉面,一六年作案后去电影院,一九年在湘南作案后还去菜市场买了菜。他就是要让警方觉得不可思议,从而打乱我们的排查节奏。”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张宏图的声音渐渐冷静下来:“您说得对,是我太急了。那现在怎么办?山里的警力要不要撤回来?”
“撤一半,留一半继续搜。”
沈青云顿了顿,说出自己的计划:“表面上我们还是按搜山的节奏来,让赵国华以为我们还在围着山里转;暗地里,你把撤回来的警力调到南丰区,分成十个小组,乔装成社区网格员、环卫工人、便利店店员,重点排查南丰区的老小区、废弃仓库、地下室,特别是案发地周围三公里内的地方。”
“您觉得他还在南丰区?”
张宏图有些诧异,不解的问道:“他作案后已经在南丰区待了一天,就不怕被我们发现?”
他是真的万万没想到,沈青云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警方针对这种案件的搜查可是十分严格的,尤其今天还是春节期间,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案件,整个西川的公安系统都被动员了起来,不夸张的说就连路边的狗路过,都得被警方盘问一番的。
这种情况之下,赵国华难道还敢继续留在南丰区,难道他就不怕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