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四眼铁包金

作品:《从无到有

    值得一提的是,沈青在大队后舍,还碰见江风了。


    江风貌似对‘农业’很感兴趣,他与学生们围坐成一个圈,热烈讨论着,但...眼珠总时不时往柳苏身上瞟。


    不过,柳苏不咋搭理他。


    沈青和李坚聊完,拐进了茅草屋。


    他挑了两本书,一本讲动物的,一本讲建筑的,方去找许毅借机子。


    还真别说,用机子,就是快。


    不到两小时,就全部脱完了。


    高粱籽,扬去空壳,装进麻袋,搬进了仓库。


    高粱穗,绑了几个笤帚、锅刷,剩下的当柴火烧。


    除此之外,他还加班加点,把剩下的鸭毛,都处理干净了,并打算抽空送去许家寨。


    还用鸭羽+铁圈+塑料块,焊了一个毽子。


    白色,不耐脏,还不喜庆。


    沈青便去豆子家,摘了一些木耳菜种子。


    纱布一包,丢进蒜臼内,捣出汁液,将毽子染成紫色。


    沈小花拿到毽子,如获至宝,和小美在院子里踢一个小时,都不带停的。


    ……


    10月16日,电工发完电本,收拾东西,前往下一个村子。


    些许顽童捏着滑石,在电线杆上乱画。


    如!


    牛、花、草、鱼、火柴人,画风...抽象且难看。


    大人呵斥一声:干嘛呢?


    顽童们就撒丫子狂奔,去另一条路上继续画。


    下午,为庆祝家里通电了,沈青上街割了3斤五花肉,顺带买了一些蔬菜和调料。


    中途,碰见张叔和李婶,他俩在摆摊卖甘蔗。


    二人询问甘蔗种得怎么样了,沈青称幼苗已有5厘米高了,且株株笔直。


    李婶大赞他有种甘蔗天赋,还硬往车兜放两根甘蔗。


    沈青欲给钱,二人不肯收,他便送几块生姜,再拉车往回走。


    回到小院,卸下货物,绞了四桶鱼食,喂完鱼,太阳已偏向西南,沈青便着手做晚饭。


    两锅同时开动。


    大锅,熬高粱粥,热包子,拿一根甘蔗,砍成40厘米长的小段,埋进‘下灶膛’内慢慢烤。


    小锅,整红烧肉。


    在无油状态下,烧热铁锅。


    五花肉皮朝下,放进锅内,待皮面变得焦黑,撤火取出,用刀刃刮净猪皮。


    整条肉冷水下锅,放点葱姜,大火煮沸后,再煮5分钟,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再切成四方块。


    起锅烧油,油热下肉块。


    小火慢煎,煎到表面微微金黄,夹至汤碗内。


    锅内,只留一点底油,多余的油,舀至小碗内。


    放入冰糖,小火炒化,炒到枣红色冒小泡时,肉块倒回锅内,翻炒至上色。


    添半碗米酒,去腥增香。


    倒一点酱油、醋,炒个2分钟。


    添一瓢水,再撒点盐,倒点香料,小火慢炖半小时。


    末了,揭盖夹出香料,大火把汁熬浓稠了,即可出锅。


    沈青正盛肉时,院内传来了喊声。


    “唔,好香啊!哥,你又做啥好吃的了?”


    很快,沈小花一脸兴奋地出现在厨房门口。


    “拿到电本后,上街割了3斤五花肉,整了一锅红烧肉。来,尝尝看。”


    “安灯了?”


    沈小花激动扫视厨房。


    房顶中央正下方,悬挂一灯泡。


    门旁的墙上,钉一开关,开关下方,有一根长长的尼龙绳。


    她冲至开关旁,“哥,我能拉一下吗?”


    “拉吧。”


    “好欸~”


    沈小花攥住绳子,向下一拽。


    啪---


    开关似铃铛一般,发出一声脆响,紧接着,灯泡射出白光。


    那光,穿透水雾,照亮厨房每一处。


    “咦,光...不黄欸?”


    沈青拿起筷子,插一块红烧肉,“我多掏了点钱,买了4个瓦数大、发白光的灯泡。喏,给。”


    沈小花接过竹筷,小口品尝起来。


    瘦肉,有嚼劲,肉香四溢,还带有一丢丢甜味。


    肥肉,不腻歪,很软糯。


    猪皮,q弹,光滑,一咬就碎。


    “唔,好吃欸。”


    沈小花


    啃得满嘴都是油。


    “有馒头吗?切成两半,夹住两块红烧肉吃,会更好吃欸。”


    “没有馒头,有包子,豆芽粉条馅的。”


    “那也不赖,哥,我先写作业了。”


    “吃完饭再写,安了灯,就不用紧赶着...搬凳子到院外,借助仅余的阳光写作业了。”


    “也对!”


    沈小花欢快的回了卧室,沈青则继续盛肉。


    须臾,饭菜全都端上了桌,高粱粥、包子、红烧肉、烤甘蔗。


    “咦?”


    沈小花坐在桌旁,好奇地望着那表皮微黑、散发甜味的甘蔗。


    她伸手欲拿,沈青却伸筷,挡住了去路。


    “怎么了?”


    “甘蔗,刚从灶膛内刨出来,很烫的,想吃,先削皮,晾一会再吃。”


    说完,起身翻出张叔送的削皮刀。


    “哥,甘蔗太烫了,戴上皮手套再削吧。”


    沈青摇了摇头,“皮手套,是为了削山药、拾板栗买的。它呀,怕烫,一烫就软。”


    沈青抄起干毛巾,裹住甘蔗的一端,拿到门口去削。


    斜刃贴紧黑皮,用力向下一划。


    嗖---


    一长条黑皮,脱离茎杆,飞落到地上,露出白里透黄的茎瓤。


    沈青继续挥刀,削掉所有硬皮,且,两端各砍除0.5厘米,概因横截面沾满了草木灰。


    接着,用同样的法子,又削了三根甘蔗。


    沈青坐回桌旁,沈小花笑道:“哥,我听同学说,青山上的野板栗,开始往下落了。啥时候有空,带我一起去捡呗。”


    栗子,能卖钱,也能自己吃。


    捡时,还能凭借运气,搜罗到别的东西。


    如,蘑菇、野果、鱼虾等。


    那种探索未知宝藏之感,特别让人着迷。


    沈青垂眸思索。


    早上刷牙时,衣摆上移,露出了后腰,微风一刮,冷嗖嗖的。


    刷完,伸手往后一摸,冰冰凉。


    照这个天气变冷速度,要不了多久,就要起霜了。


    林有祥猜错了,洼水里的菱角,估计霜降之后才能采收。


    不过,有异能傍身,可以缩短菱角成熟时间。


    “行吧。下周末拉车带你去,怎么样?那时候,拐枣也已经变甜了。”


    “啊?”沈小花蹙着眉,“那要等好久,到时候...地上会不会只剩空壳子啊?”


    “不会,漫山都是板栗树,哪可能会被人全捡完?


    再者说了,板栗并非一股脑全落下,而是,今天落一点,明天落一点。


    下周去,之前落的,壳子已经晒裂了,脚一踩,手一抠,捡得又快又稳。”


    “那行~”


    沈小花杏眼弯弯,拿起筷子开动。


    包子咸香,高粱粥软糯,红烧肉软烂不腻,烤甘蔗...让人倍感惊艳。


    温热,甘甜,润喉,含有一股嚼香。


    而且,蔗渣不黏舌苔,轻易就能吐干净。


    饭罢!


    沈青寻一杆秤,给鸭绒称重,一斤多一点。


    “哥,称它干嘛?”


    “天气渐冷,该准备棉服了。明天去趟许家寨,把鸭绒给妗子送去。”


    “棉服!”


    沈小花趴在麻袋上,原本鼓囊囊的麻袋,迅速变得扁不拉几。


    “真软,用鸭绒做出来的衣服,穿着一定很舒服。”


    说完,溜回西厢房,拉灯写作业了。


    沈青收拾完,也回了卧室。


    他走向床头,摸绳下拽,拉亮了灯泡。


    小狸溜到床沿,伸爪扒拉绳子。


    沈青将其抱起,“老实点,这不是毛球,抓断了,得拉下闸刀,卸下开关壳,才能把绳子装回去。”


    小狸耳朵向后斜扭,似乎...不太服气。


    沈青幽幽道:“烤鸡卵黄,早就吃完了,虾干,还剩二斤,再抓灯绳,我就...当着你的面,旋光虾干。”


    瞬间!


    猫耳直立,小狸一边喵喵叫,一边蹭人小臂撒娇。


    果然,美食,最能拿捏吃货了。


    沈青嘴角轻扬,洗漱一番,便上床睡觉了。


    深夜!


    月朗星稀,微风轻拂树梢,令些许树叶,打着旋儿往下落。


    阿嚏---


    小狸鼻头湿润,缓缓睁开双眼,它被...冻醒了。


    小狸悄没声钻进被窝,丝滑倒下。


    后背,紧贴主人肋侧,脑袋,枕着主人臂膀,在阵阵咕噜声中睡着了。


    ……


    翌日,晴!


    和煦的阳光,普洒大地。


    一群麻雀站在电线上,叽叽喳喳的,不知是闲聊,还是商量待会去哪捉虫子。


    沈青醒来,察觉左边臂膀有点麻,扭头一看,小狸枕着他的臂膀睡得正香。


    “喂,醒醒!”


    轻轻一推,小狸似无骨头的鱼,猫身晃成了波浪。


    推不醒!


    沈青就直接抽出胳膊,下床来到箱柜旁,观察种在瓷盆内的小莲。


    经过数天的异能洗礼,圆叶繁茂,遮住整个水面,还冒出四个花骨朵。


    四个骨朵,四种颜色。


    粉、白、紫、红,一株多色,蛮让人惊讶的。


    沈青驱动异能,指尖涌出一缕绿流,飘进了瓷盆内。


    霎时!


    小莲动了起来,茎杆摇曳,花苞变大。


    那朵粉色的,噗的一下,就绽开了。


    抱到窗边,细瞅莲花。


    花蕊,是黄色的。


    花瓣,上粉下白。


    阳光一照,竟还泛起透亮的光泽,摸着滑滑的,嗅着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啧,还挺好看的,就是有点小,跟砂糖橘一般大。


    这盆小莲,沈青不打算卖,他想留种培育出更多的小莲。


    咚---


    他将小莲放到窗台上晒太阳,便出屋洗漱、做饭了。


    饭罢!


    沈小花去上学了,沈青则去了豆子家。


    豆子家侧墙旁,堆有砖头、瓦片,他想买一些盖狗窝。


    哗---


    豆子爷握着大扫把,在清扫院子。


    一到秋季,树叶就会往下落,小院一天不扫,就‘脏’得没眼看。


    李乐和李业,蹲在角落里。


    一个,在木板上画线,一个,持锯子锯木板。


    兄弟俩手中的木板,都又小又不规则,应是边角料,被二人拿来练手。


    檐下,摆一摇椅。


    豆子爸躺在椅上,搂着酒葫芦,时不时嘬上一口,瞥见沈青后,直接翻了个白眼。


    怪不得,一进院就闻到一股子酒味。


    “大青~”豆子爷手上动作未停,“吃过早饭了吗?”


    “吃过了。我来是想跟你买点砖头,好给大黄垒个狗窝。”


    豆子爷看向侧墙。


    瓦片,是弯弧形的,砖头,是青色的,绝大多数是半块的,拿来建狗窝,倒挺不错,但---


    “砖头垒的狗窝,结实是结实,但不能挪啊。不妨用木头,板材整厚一点,又结实又保暖,还能随便挪。”


    沈青眼睛一亮,“这注意好,有纸和笔吗?我现画一个狗窝图稿。”


    “有~”豆子爷望向角落,“李乐,去拿纸和笔。”


    “好~”


    李乐火速跑进屋子,拿回指定物件,塞给了沈青。


    沈青握住铅笔,唰唰画了一通,递给了豆子爷。


    “这么快?”


    “嗐,这两天一直在看与房屋相关的书,脑海里模型多,选一个改改就行,能不快嘛。”


    豆子爷接过图稿细瞅。


    纸上的狗窝,像个小房子。


    有屋脊,有斜顶,有四根承重柱,地板距离柱底3厘米。


    四面墙,三面是实的,一面开了拱门,门上安有帘子。


    如此,遮风、挡雨、防潮,全具备了。


    “这狗窝...不赖,大青,我能依照图稿,再多做一个吗?不白用,免你三分之一工钱。”


    “图稿,随便拿去用。除了我,还有谁找你做狗窝?”


    豆子爷摇头一笑,大声‘嘬嘬’了几下。


    很快,一只小狗,翻过门槛,跑了过来。


    小狗,约有巴掌大。


    皮毛,黑色为主,黄色为辅,两眼内眼角上方,各有一圆形的黄斑。


    妥妥的‘四眼铁包金’犬。


    那狗,眼睛炯炯有神,肚子鼓鼓的,一看就知被养得很好。


    此刻,小狗踩着鞋面,扒人裤腿,似想


    扑进主人怀里。


    豆子爷蹲下揉摸狗头,小狗伸舌舔人手,尾巴也摇得更欢实了。


    “村里开大会那天,我领着俩徒弟,去大王庄,跟客户商定家具图稿。


    临出庄前,碰到一扛锄头的村户,问我要不要狗崽子。


    称自家母狗下了5只狗崽,养了一个月,已经送走了2只。


    我正巧想养一条狗,小时解闷,大时看家,多好呐。。


    于是,我拐进村户家。


    这条狗见了我,不叫,还上前扑人腿,很合我的眼缘。


    我就把它抱进车兜,取名为---黄眉。”


    嘬---


    沈青一边轻嘬,一边摊开手掌晃手指。


    小狗注意力被吸走了,不过,它身子往南挪,眼睛却仍盯着主人。


    “去吧~”


    小狗得到允可,火速奔向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