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问题的根源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


    赵煦看着群臣沉寂。


    他就摆摆手,道:“卿等遇到困难了?”


    范纯仁等人集体俯首而拜:“臣等死罪,辜负陛下期望……”


    这个事情,其实大部分人一开始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侵街而已?!


    拆掉就行了!


    再辅以严刑酷法,严厉监督。


    这汴京城里,天子脚下,那些商贾、小民还能翻天?


    可他们了解了这其中的麻烦和棘手后才知道。


    这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涉及侵街的,不仅仅是外戚勋臣和商贾百姓,这样对士大夫而言,不算麻烦的群体。


    不夸张的说,几乎整个汴京城的人,都或多或少的牵扯其中。


    何况,官家的要求,还是那么的离谱。


    不烦百姓,不损小民之利。


    于是,通过了解之后,便是苏辙、程颐这种最初满脑子汉唐京师幻想的人,也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赵煦微笑着,说道:“卿等何罪之有呢?”


    赵煦说着,就看向了吕希哲,微笑着,将吕希哲和章持,依然赶去当记录员。


    然后,他才说道:“既然是遇到了问题,也遇到了困难……”


    “那卿等,就当对朕直言不讳,将问题和困难说出来……”


    群臣再拜俯首:“陛下仁圣……”


    赵煦就开始点名了。


    “邓学士,学士是先帝词臣,也是朕之臂膀,就先从学士开始……”


    “说说看,学士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什么困难?”


    邓润甫深吸一口气,起身后,来到厅中。


    他看了看赵煦。


    少年官家,端坐着,一脸认真的看着他。


    这让他很有压力,只能低下头去,道:“奏知陛下,臣不敢欺瞒……”【1】【6】【6】【小】【说】


    “臣这数日来,在学士院、崇文院中与范学士,一同查阅了诸多历代公文,并历代开封府上奏奏疏……”


    “禁军以及皇城司亲事官、亲从官等诸指挥之眷属之舍,历代以来,多有侵街……”


    范纯仁连忙出列,躬身拜道:“此事,确如邓学士所言!”


    这正是让经筵官们棘手的麻烦,但只是其中之一。


    即使如此,也足够了!


    赵煦看向带着御龙直,在议事厅上戍卫的燕援。


    “燕指挥!”


    燕援立刻跪下来:“臣在!”


    “两位学士所言之事,燕指挥可知晓?”


    燕援恭恭敬敬的答道:“启奏陛下,此事乃是朝政,臣乃武臣,不敢多言!”


    “朕特许卿言之!”


    燕援抬起头,道:“奏知陛下,确有此事!”


    这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


    历代以来,都是这样的。


    现在还算好,要是仁庙景佑之前,在京禁军多达十余万的年代。


    禁军军营附近,密密麻麻,都是侵街的房子。


    直接把原本宽敞的道路,变成了小巷。


    赵煦微笑着问道:“为何?”


    燕援直接答道:“城狭人多,禁军将士及其家眷子孙,繁衍传承……原来的军营不够住了,将士们又买不起房子……就只能在军营附近建屋而居,久之……便成了今日……”


    赵煦点头,道:“果如此,此朕之责也!”


    “朕来解决!”


    禁军将士们,都是忠君爱国的。


    他们只是想有一个家!


    他们有什么错?


    燕援再拜,恭敬的退下去。


    而那些戍卫在议事厅的御龙直们的眼中,都流露出感动的神色。


    虽然,这個事情和他们无关。


    他们的俸禄和赏赐,还有他们的身份,都足够让他们和他们的妻小,住在专门的官廨里。


    可天子对禁军将士们的爱护,却是实实在在的。


    可官家,既然连那些不曾见过的禁军,也爱护有加。


    对他们这些,日夜侍卫的忠心心腹,还能差?


    赵煦看向经筵官们,问道:“诸卿,还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吗?”


    吕大防起身,拜道:“奏知陛下,臣在查访之中,得知汴京城中,诸邸店也多有侵街……”


    邸店是皇室的产业。


    邸店的租钱收入,更是宫中妃嫔的脂粉钱的主要来源。


    邸店侵街,自然是相关官员,为了多赚钱,好供给宫廷开支。


    毕竟,他们负责的是大内。


    在掌管邸店的汴京店宅务面前,开封府?


    真的不够看!


    赵煦点点头,道:“此事,朕会给店宅务下诏,下次再议之时,朕会命权提举店宅务章縡以及提点店宅务等与会……”


    邸店的麻烦,是皇室创造的。


    当然,只有皇室能解决。


    其他人都不行!


    “陛下圣明!”吕大防惊讶的看了一眼那位少年官家。


    其他大臣也纷纷拜道:“陛下圣明!”


    这个事情棘手就在于,除了天子,没有人可以动。


    而哪怕是天子,要动这个事情也很麻烦。


    两宫慈圣,倒还算好。


    关键是宫中那些先帝妃嫔、皇子、公主还有仁庙的诸位妃嫔们……


    她们若是短了供给,闹将起来,两宫怕也会头疼。


    也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还有吗?”赵煦问道。


    群臣互相看了看,这个事情他们知道,但不好说。


    最后还是苏辙和程颐,毅然决然的起身,来到厅中,拜道:“启奏陛下,当是在京诸司场务了……”


    这可是个大雷!


    店宅务,还只是和大内妃嫔有关。


    可在京诸司和场务,就直接就是皇帝的个人产业。


    譬如说,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在京城的那些作坊。


    天子不下诏,谁敢碰?谁能碰?


    赵煦听着,假意沉吟片刻,好像做了很大的挣扎和心理斗争一样,才道:“此事,朕会给入内内侍省下诏……”


    “下次议事,会命宋用臣等与会……”


    想了想,赵煦接着道:“无论是店宅务也好,在京诸司、场务也罢!”


    “朕在这里与诸卿表个态度,一旦拿出了决策,做出了决断……就要严格执行!”


    “朕会遣御史监督,还会让诸官,定期上报相关整改进度……”


    这些是皇家的事情。


    理论上,外廷是很难插手的。


    赵煦的这个表态,等于宣告,以后御史台是可以监督皇室产业,至少可以在侵街这个问题上监督、弹劾。


    这对所有文臣士大夫,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于是,人人都是欢喜不已,纷纷拜道:“陛下圣明!”


    赵煦则是微笑着,看着他们,继续问:“还有没有?”


    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