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三十五回
作品:《锦缎程》 第35章 第三十五回
三月探春四月雨。
翌日一早, 大娘子就带着家里几位姑娘出了门。
是要去城外的寺庙看看,近日科考,肯定城内和城外来上香祈福的人都多。
走的时候, 三驾马车前,都还挂着灯。
赵娘子和宋云锦也出了来, 好不容易出来透透气, 赵娘子也说,给陆官人做了几个福袋祈愿, 也是尽了点心意了。
宋金知靠在大娘子的肩头上, 是还有些瞌睡, 她哪里想着来给陆世宁祈福求愿, 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就是想着可以出来玩玩。
她也还是没有带着雪罗出来, 有些远,怕那个小家夥受不住。
宋南锦和陆世微坐在中间的那辆马车上, 说说笑笑的,没半会的时间就到了。
今日是顺道来上香的, 主要是出城来看看。
山前下,寺庙旁, 还有很多的卖香卖纸的人。
大娘子从家里是带了东西来的, 又怕不够, 还是去买了点。
山前的那条山路上,可是挤着了好几家的马车。
曹家的,白家的, 还有顾家的, 也都出了来。
景云寺,位於南山处, 寺庙前,还有三处有着一百一十八级的青石阶。
这是彰显信客们的诚意。
等着爬上了这最后一阶时,这古寺的面容也都呈现出了来。
接着走,就是大三间的宝殿,单檐歇於山顶。
这大圆柱上的一抹红漆很是惹眼。
木构的建筑,全然的衬出了这一派的质朴和本土之色。
大殿之内的三面墙壁上,还刻有一幅幅古画,更有些神仙人物的绝妙风姿,甚是有些名气。
大殿之后便是佛堂,有着几十僧人正在里面敲木鱼诵着真经。
宋南锦和陆世微下了车来,一袭青衫随行而动,今日画的这眉,似带着些远山作画的意味。
“这景云寺的杏花也慢慢开了。”
她下了车,先往这山头的西边看了看去,就在景云寺的西边禅房处,杏花刚挨近了禅房边生大而立的一棵大榕树。
她望着那头的杏花多看了两眼,陆世微也顺着她的眼神看了过去,是山头点翠,粉白交晖。
这等闲情雅致,今日果然是没有白来。
她在心里记挂着这样的景象,看清了各物的位置,等陆世宁考完了,想让他画一副出来,就凭着她的口述。
大娘子挽着宋金知先上了去,回头还喊了喊这两位看得入神的小姑娘们。
沿着这稍陡峭的石阶,这天边随着时辰,也染出了淡淡的绯粉色。
这里,山外,少了人满如患,多了份寂静古朴。
山后深藏的一处古钟,早已报了晓,也像是个隐世於山林又独立的云淡君子吧。
宋南锦提了提裙摆,牵着陆世微也上了去。
景云寺后山的景色也十分美,韵姿盛於春日,也可吸引众人驻足赏看。
有一处叫清泉湾,就是由山间而下流淌的泉水形成的。
冰凉清澈,鱼欢於其中,游动姿态也甚是可爱。
“要上香,是要给文殊菩萨多上几柱的吧?”
“都说,只有这个菩萨才是求科考运的。”
那还有文昌帝君,先秦时就有的。
《楚辞》中曾云,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终神以并毂(gu,三声)。
战国时期的文昌,为掌管行旅的星神,配有众神及扈从随行左右。
文昌星也因为科举,逐渐成了主章功名文运的利举之神。
大娘子也说要先去替陆官人求个好文运,先往大殿去了。
宋南锦先擡头望上看了一眼,这青石阶很长啊。
幸好还没下雨,要不然踩在这青苔上雨天行走更是不大便。
筠诸和枕簟跟着她们,叫着姑娘要注意脚下。
赵娘子带了自己做的福袋来,等会就去那棵大树上挂去,再系上祈福带,红带子好一片,更是鸿运当头了。
今日是个好天气,莺语都多了些。
这好一抹春色,醉美的却不是这山林之景,而是涂脂擦粉的各位俊俏小娘子们。
山下,还有骑着毛驴喝酒的雅士先生,更有清俊的风流少年,骑着骏马,戴着帽衫,一路赶了来。
文人娘子,追逐春光,呵喝驰骤,竞争俊逸。
那些娘子姑娘们的小轿上,还都插着鲜花,甚是美妙
。
宋金知看着上面有卖胭脂头粉的,就要多踩两阶急着赶上去看,大娘子嫌她没规矩,硬拉着了她。
“先去拜了真君神仙再说。”
大娘子在她耳边重重的念了这一句,说完便回头来望了后面的姐妹俩一眼。
“你长姐官人的事儿要紧。”
今日还是科考的日子,文昌君的座下香火正旺着呢。
“好。”她也不是不分轻重,就是贪玩性子大了些。
不管是为着什么出门来,大娘子是觉得是个好机会到处相看的,山底下曹家和白家的马车也在。
她要是不矜持些,怎么看各家年纪正好的少年郎呢。
也是家里的长女要嫁个像陆世宁这般的才人,这不一下就把宋父看女婿的眼光不知道擡高了多少。
大娘子也是怕自己选的人更是入不了宋父的眼。
好不容易走完了这一长节的青石阶,大娘子也觉得脚有些酸了,身边的小丫头赶紧扶着了她。
这大殿内已经有好些人是来拜过了,香火贡品还多着呢。
大娘子撒开了还拉着宋金知的手,赶紧吩咐人拿东西出来要祭拜上香了。
宋南锦也进了来,跟在大娘子的身旁,也要下跪求拜了。
旁边还有几户人家手里正揣着香,嘴里喃喃的念着什么,这虔诚的模样,都不忍心去打扰人家。
大娘子跪在中间,让人先点了香,正要闭眼向真君求个如意了。
“请真君保佑陆世宁陆官人能一次登科,从此仕途青云直上,保的两家平安,前途无量。”
大娘子心还是好的,先替陆世宁跟真君说了声儿,好吃好喝的都供奉上了,要是还不保佑的话,那就是神仙偷懒了。
说完了陆世宁的事儿,大娘子还是要替自己的两个孩子求个好姻缘好前程。
“希望我儿宋候知也能像陆官人一样,勤奋上学,登入天子门列。”
这句没有念出来,要是都说了出来,神仙或许都不显灵了。
大娘子也揣着一柱香,低头细语还念着什么。
宋南锦跪在一旁,对着这大殿上的真君佛身,也安了心,真诚的希望陆世宁不管这次能不能考中,也能日后事事都顺遂。
上一次她们来添灯,她没有跟着去,今日这般真心,更是希望神仙能多偏爱一些,共渡众生。
刚刚还在拜的人家已经上完了香起身走了,陆世微要求的,除了陆世宁的官运,更是希望他们陆家能够沈冤昭雪,惩治罪人。
她其实都明白了,纵使,陆世宁一直不肯告诉他陆家遭难的真相。
但她心细如丝,早就猜到了。
他不肯说,她也没有告诉他。
陆世微擡眼来望着这严肃表情的神仙真君,她的眼里,也藏着了一丝期待,可是她也明白,事在人为,神仙,只是个心里安慰罢了。
她没有多说,拜完了就直接起了来,看着宋南锦还跪着,自己默默的站去了一旁,没有打扰她们。
半盏茶的时间已经过了去,宋南锦也扶着大娘子起了身来。
“哎,今日为陆官人求过了,也是尽了心意了。”
“大娘子说的是。”
“要不去后山那儿看看吧,现在开春了,花儿也都开了,可以去赏赏花。”
大娘子说着要去看花,宋金知要去殿外看看那些小玩意儿,拗不过她,大娘子正犹豫不决。
“这样吧,大娘子和三妹妹去看看那些小东西,我和赵娘子她们去挂福袋吧。”
只好分作两拨,宋南锦说自己会看着妹妹们的,还有赵娘子这个长辈在,也不会逾矩。
也好,大娘子点了头,其实只要宋南锦一提,她还是会答应的。
等着赵娘子也拜完,大娘子跟宋金知已经出了殿去,筠诸见着人还未走,又上前跟她问了句,
“姑娘,今日既然来了景云寺,要不,也给郡主娘娘添个灯上柱香?”
她只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也没有别的意思。
“今日还是算了吧,娘亲的牌位并没有供奉在这儿。再者,我们今日来是来求别的,还是先放过神仙真君,我们也不要太贪心了。”
宋南锦轻叹了口气,想想还是算了。
现在又非清明中元,还是不要费这般心力的好。
提到了郡主娘娘,陆世微在一旁听着没有吱声。
她小的时候也还不知道宋南锦的身份,郡主娘娘,更是很生分,没那么熟悉。
眼见着宋南锦的脸色有些不大好了,陆世微上前跟她笑着说要去跟赵娘子同去系福袋了,让姐姐赶紧跟着去。
这景云寺她还从未来过,不知道哪里还有好风景呢。
她试着转移宋南锦的注意力,想让她开心些。
自入了宋家,她还听说过,宋家曾经,还有位二公子,也就是宋南锦的亲弟弟,宋时谨,可惜早逝了。
自此,宋家里无人再敢多谈宋二公子的事儿。
至於郡主娘娘为何去世,她也无从得知,只是发觉,宋南锦提起了郡主娘娘,脸色很不好看,除了伤心,还有些莫名的意味。
她也不好再多说,只是拉着宋南锦出了去。
最近这里来往的人多,山下堆着的马车都快成一串了。
赵娘子请了人将自己亲手做好的这几个福袋都挂在寺里东边那颗最大的榕树上,这棵大树,怕是也有百年了。
万千的福袋和红带子都已经陪着它有很久了,旧红暗淡了去,新红又添了来。
宋南锦跟她们一同站在这大树下,望着这上千根的红带,心里有阵落寞。
“希望陆官人,能得一个好前程。”
赵娘子人温婉,说话也温柔,脸上虽还有几道细纹,但人,还是美的。
她穿着素净了些,平日里也只念念佛经。
“多谢赵娘子为我家哥哥祈福系带,世微记得这番情意的。”
陆世微给她行了礼,按照礼数说,她日后也算是他们的长辈了,陆世宁跟她就见过了一面,她还有这番心一直记得的,世微很是感激。
“世微姑娘不用客气,这是好事。”
“是。”
“还得替全家求个平安。”
赵娘子又要去系一根红带,宋南锦只是在一旁看着她们忙活,心里在想着其他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