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十六回
作品:《锦缎程》 第36章 第三十六回
没看多久, 身后有个小丫头的声音正叫着宋南锦。
声音有些陌生,但宋南锦又觉着有一丝熟悉感。
她缓缓的转过了头,正看着一个比她还低一个头的小姑娘垂手行礼叫着她的名字。
陆世微也转了身来, 看见了这个小丫头,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吧。
但穿着可是不一般, 这衣服的料子也非寻常人家能买的起的。
“请问是宋南锦宋姑娘吗?”
她有些稚嫩的童声, 喊着宋南锦的名字,她只疑惑了半会儿, 很快的就明白了。
“宋姑娘, 我家夫人有请。还请宋姑娘下山去说会儿话。”
宋南锦顺着她站的位置, 往山下瞧了瞧, 她该想到的, 她们也会来。
只点了点头, 宋南锦就要跟着她去了,陆世微瞧着她要走, 及时的拉住了她的衣袖,问着宋南锦要不要她跟着去, 她有些不放心。
宋南锦只轻轻的拍了拍她的手,轻轻的笑着, 示意她放心。
她要见的人, 是她的亲眷, 怎么会伤害她。
至少,这大庭广众之下,能干什么。
又要走下这青石阶, 每走一步, 宋南锦的心就收的越紧,她的步伐没有那么轻松。
那小丫头走在她前面给她引路, 她的步子倒是要快些。
下了山,小丫头又绕过了一片桃花林,就在一处卖茶水的地方,那儿坐着一位老夫人,还有一位稍年轻点的女子,立在了她的身边。
那老夫人还在品茶,正端着这茶碗细细的闻着,好一阵还带着桃花香的好茶啊。
只不过,这样简单的散茶她这样尊贵的人家可是喝不惯的,就她这身绸缎和头上戴着的钗饰,和后面等着的十几个小厮丫头,宋南锦刚刚离远些看着,早就知道是谁了。
宋南锦也没带着筠诸和枕簟来,但是赵娘子见着她走了,又没有带人去,还是叫这两个小丫头跟着去了。
刚下了山,见着宋南锦去的方向,看见了那家的马车,这两个也都明白了是谁,都止了步,等在这儿静听桃花绽开来。
两驾马车头上挂着的牌子,都写了王府二字。
这位老夫人,便是南安郡王老夫人。
也就是郡主娘娘的亲娘,宋南锦的外祖母。
宋南锦还是收住了那张有些难看的脸,努力的撑出了笑来,给她行了礼。
“南锦给外祖母请安了,望外祖母安好。”
她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她。
见着宋南锦来了,她也没有就转眼来看她,只是闭眼还在赏着茶。
好一会儿没说话,宋南锦就在她身旁站着,行礼的手还没放下,她早就猜到了还是会有这出,也没多恼怒。
刚刚候在她身边的那位稍微年轻点的女子就是她的媳妇了,也是宋南锦的长辈。
宋南锦一到了这儿,她也就跟老夫人行礼退下了。
这气氛不是很好,至少与这春日美色不大相配。
“外祖母最近身体可还好?前些日子南锦给您送的节礼可还喜欢?”
她问的时候也很小心翼翼的,怕触怒了她。
“行了,免礼吧。”
说完,宋南锦垂下了手,站直了些。
“那些东西,我知道是你送的。”
没回答她的问题,宋南锦也习惯了,每每都是这副样子,但又说不了是在故意刁难她。
说好听了些,是在教她规矩。
“不知道外祖母叫我来是要说什么?”
宋南锦倒是差点忘记了这次是她主动先来叫她的,那是肯定想说些什么。
虽然,可能不大好听。
“我听说,你少时订过亲的那位小郎君叫陆什么的,已经上了京来?”
这是问到了陆世宁身上了,宋南锦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
“是,他这次上京来,是赶考的。”
宋南锦还是乖乖的回答了她的话,毕竟,就算她不说,她们也会去调查的一清二楚。
又何必遮遮掩掩的,大方承认了就是。
“上京赶考?怕也是要来与你成婚的吧?”
老夫人这脾气,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改,宋南锦现在就算想叫苦,也没有办法。
“是。”
虽然,具体的婚期还没有定,但是宋父的意思还是要早早完事才好,免得夜长梦多。
宋南锦回
答的很简单,她问什么她便答什么,会不会生气的,也不是她能决定的。
“你那位陆官人,如今还在科考,现在又未可知能不能一举考中,要是没有功名,家世还单薄,真不知道,你那位父亲是看上他哪儿了。”
这老夫人的话里还有几分不屑,陆世宁的家世,她也早打听完了,如今无父无母,做了个浮萍游草,要是还没有功名,这哪里般配啊。
就算,因为郡主娘娘的事儿,她不大怎么喜欢宋家,不大怎么喜欢陆世宁和自己的亲外孙女宋南锦,可是为着脸面和尊贵,她还是想来劝劝她。
毕竟,如今外人,还是不知道之前已经下了婚书,还是有回转的机会和馀地的。
她今日来,就是抱着了这样一个心思。
虽没有挑明,但是宋南锦还是听了出来。要是单论家世,她厚着脸皮要加上郡王府的名头,她的确也是贵女,可是,说不要她们的也还是郡王府。
自然,她也算不得是什么贵女了。
陆世宁也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公子,她也不觉得哪里不般配。
就算如今按照她的想法,宋南锦找了个什么公侯世侯家的公子,她也还是会这么说的。
针对的不是事儿,而是人,宋南锦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娘亲在生前,就已经给我定下了这门婚事,她觉得般配,南锦也自然是这样觉得的。”
宋南锦还是要搬出自己的娘亲郡主娘娘来,她要是想破坏这门婚事,那就是犯了郡主的忌讳。
没有办法,宋南锦也是怕她会对陆世宁做些什么,才又拿郡主来说事。
果然,老夫人听见了郡主这两个字后,也收住了嘴,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外祖母今日找南锦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吗?难为外祖母还惦记着南锦的婚事,等成亲之时,南锦还请外祖母过来观礼。”
她又屈身来行礼,是面子上都做足了。
没得到便宜,老夫人丢下了茶碗,就说要走了。
起身的时候,她的媳妇赶紧来扶着她,宋南锦也想上前去,但是,又怕她嫌弃不满。
“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只丢下了这句话,老夫人已经上了马车去,那碗茶,她都没喝一口。
只是,温度没了,连茶香都淡了。
看着郡王府的马车走远了,宋南锦才敢放松来喘口气。
自己的手心还是出汗了,见着这老夫人的面,宋南锦是感觉到了有几分的压迫感,她不喜欢宋南锦的娘亲,不满意她嫁给了宋家,可是她们都忘记了,宋家曾经对他们也有过恩惠。
但这点小小的惠却,他们又怎么会放在心上呢。
宋南锦自觉很是落寞,心也有些低沈,已经没有了刚刚那般的心情。
同样一直往这边瞧着的筠诸和枕簟两人,见着她们已经走了,也小跑着跟了过来。
“姑娘!”
她们跑过了桃花林,喊着她,朝她招手。
宋南锦收了神,左右一望,正循着声儿传来的方向。
是筠诸和枕簟,宋南锦还有些庆幸不是大娘子她们或者是陆世微,她更是听不得刚刚她们说的话,怕是会多心。
“姑娘?没事吧?”
宋南锦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
“姑娘,刚刚是郡王府的人吧?”
她们也看见了马车上挂着的灯笼上写的字,猜到肯定是又说了些什么不大好听的话来。
“今天这件事不许说出去,更不许在世微面前提起。”
“刚刚你们俩,没有听见什么吧?”
宋南锦立马看向了她们,逼问着她们有没有听见一字半句的。
她俩直摇头,双手都摆了摆,表示没有。
“我们俩还隔着那么远呢,什么也没有听见,只知道是郡王府的人。”
“行了,回去吧,她们该等久了,会起疑心的。”
宋南锦已经不想再继续说这件事儿了,立马又要上山去。她们肯定还没下来,还要留着吃斋饭的。
宋南锦下山来又上去,得费半个时辰的功夫,赵娘子她们系完了红带,还是说去寻大娘子她们去。
大娘子又听说有个小丫头叫走了宋南锦,还是说要派人下来去找找的。
小厮刚要去,宋南锦带着筠诸和枕簟又回了来。
她们都歇在西边一处卖汤的小摊处,宋南锦收拾好了心情,跟了来。
“大娘子。”
“哎哟,我还说派人去寻你呢,姑娘这是去哪儿了?”
“呃,刚刚李家的大姑娘叫了人来寻我,李娘子也在,就去山下跟她们说了会儿话。”
“李家姑娘说要给家里的老夫人绣件好看的衣裳,是问我针法呢。”
宋南锦编了个理由,给圆了过去,宋南锦的绣法好,四邻之内的闺阁女儿们都知晓的,大娘子也没起其他的心。
“哦,是这样。”
“是南锦忘记了遣人来跟大娘子说一声,是南锦的不是。”
她跟大娘子解释了好一通,又要给她行礼谢罪了。
大娘子没多想,劝着她可不用这样做,不是什么事儿。
筠诸和枕簟在身后,低头也没有多说。
看着她们在这说了好一通,宋金知听着也觉烦,举起了手里刚刚买的那根发簪,冲着宋南锦说道,
“怎么样?宋南锦,觉得这好看吗?”
她的这副样子那样明媚,这才像是如沐春光的人。
她高高举起了那根簪子,还摇晃了几下,听着她这样直叫大姑娘的名字,大娘子转头来盯了她一眼,眼神不大友好,随口又说,
“没规矩,怎么叫的?”
“长姐,看这根簪子好看吗?”
“好看。”
宋南锦只略略的粗看了一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样式都没有看清楚。
宋金知得意的收起了簪子,又叫花阴赶紧给她戴上,大娘子一直劝着她要端庄些,今日可有好多公子郎君出来踏春呢,叫她把注意力该放在这上面,大娘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喝了好大一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