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回

作品:《锦缎程

    第40章 第四十回


    欢善楼上, 陆世宁站在栏外望着天边,看了好一会儿。


    这是个好位置,汴京城内大半的景色都能收下眼里去。


    之前的那个客栈, 其实也还算好,陆世宁也还住得惯, 之所以花钱要搬到这里来, 大半是为了买个清净。


    以后要长居汴京的,陆世宁正琢磨着要去打听打听如今城内, 特别是宫里的局势。


    汴京也是没有宵禁的, 陆世宁居於其上, 看着下面还如此热闹的场景, 心里也自觉得舒畅的很。


    他去年临冬之时抵达汴京, 这大半年都只想着用功读书, 其实还没怎么真的好好逛过汴京。


    都赞汴京盛世繁华,可他如今居於其中, 还只能凭借着在书里的词句,去描绘一番汴京的样子。


    十焉替他收拾好了衣衫, 又端了药来,还是得喝下, 本以为他是真病了, 但刚刚只是因为做梦, 所以冒了些冷汗而已。


    等着四月雨来,金榜揭晓,他的打算是又往前走了一步。


    他相信自己, 那枝绿柳, 定是带来好运的。


    只站在外面有好一会儿了,陆世宁转身去叫十焉研墨, 这深夜了,他还要读书。


    十焉先端了药来,劝他先喝下,这一浓浓的药味凑近了他的跟前,光是闻着就觉得苦,陆世宁蹙了蹙眉,本能的往后躲了一下。


    “我觉得不用了吧,我又没有真的病了。”


    陆世宁掩着自己的鼻子,这样的药香味,他不大闻得惯,还是世微喜欢这些。


    “不行。”


    十焉看着陆世宁这往后缩的动作,很是坚决的摇了摇头,就是为了他,十焉才煎药煎这么久,要是不喝的话岂不是白费了。


    “公子,这药就当调理身体了,现在虽然开春了,但是夜里还是有几分凉意的。”


    “公子,你又怕冷,这药喝了,还是生暖。”


    这道理说的是头头是道,十焉跟着陆世宁读书,这其中的道理也能捡起几句话说上几句。


    陆世宁还是狐疑的看了那碗药,心在想,这味道,会不会比之前的那些药还要苦。


    十焉是摸清了他的意思,又补充说,


    “公子放心,这药没那么苦,比以往的苦味还要淡些。”


    他又上前走了半步,示意陆世宁还是赶紧喝下才好,要不等会又凉了。


    没办法,陆世宁还是接了过来,喝药前,闭上了眼,捏住了自己的鼻子,张嘴一大口就喝完了。


    但没有蜜饯,十焉忘买了。


    “公子就吃些糕饼压压苦味吧。”


    桌上还放了几味糕饼点心,陆世宁随手拿了一块 ,示意他赶紧研墨。


    先前买的那块新的墨还没用,十焉去找了出来。


    汴京内,官家尚且还安康,无非就是因为皇储的事儿,再加上辽宋之间的战事,如今的朝堂之上,怕也是真刀要见风雨。


    陆世宁却想起了一副景象,自有枯木逢春,山泉流涓,陆世宁在桌上展了一副纸,自己先画了起来。


    是许久都未作画了,陆世宁手有些痒。


    屋里又多点了两盏灯,十焉继续替他研着墨。


    只有黑墨,并无其他色彩。


    白纸黑绘,以最简单的墨笔勾勒出了心中的山河风采。


    一连,画了两幅。


    到三更天,陆世宁才放了笔,将画展於桌上,自己又睡了去。


    韩宅,韩即刚沐浴完,先回了自己的书房。


    刚回书房,还没多坐一会儿,他的随侍小厮便进了屋来。


    “公子,这便是城内要售出的几处房屋住宅了,附上了宅子的画图,小的们已是搜查有好几日了,去市坊内探查了许久。”


    陆世宁拜托他的事儿,韩即也上了心来。


    他曾经也问过陆世宁,何不一开始就在汴京租了房子搬进去,这么久了,他一直住在客栈里,还是很不方便的。


    陆世宁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也不好再多问,只是应了他的事儿,给他在城内四处看看。


    他或许是才来汴京不久,不大熟悉。


    “行了,下去吧,我自己再看看。”


    他自顾的看起了那些图画来,这院子其实结构也差不多,就是在位置和大小还有价钱上有些不同,韩即知晓陆世宁并非是那起有数十万贯家财的人户,但是买个一般点的宅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得先替他挑挑,再去寻个机会问问他的意见


    。


    正自己的看着,他们递上来的是有五处,韩即看了前三个,还是觉得这城东南方苏槐巷的这座约莫三进的院子好。


    那边人家要少些,倒是也图个清净。


    韩即将油灯拿近了些来看,仔细的看了看这院子的分局结构,陆世宁是杭州人氏,应该是喜欢园林结构的。


    汴京城内修缮的瓦匠,也还要找一家靠谱的来。


    正瞧着出了神,俞娘子悄悄的推了门进了来。


    她还端着一碗甜汤,直走近韩即的身边来,他还未擡头。


    “官人看的这么用心,小心伤了眼睛。”


    这一声儿软语,韩即也及时的擡起了头来。


    “你还没睡?”


    韩即推开了面前的图画,俞娘子顺势就将甜汤放在了他的眼前。


    “先喝点东西。”


    “官人这是在看什么?这么认真?”


    她往那些图画上略略的瞧了一眼去,还不知是什么。


    “也就是些院子图画,我是替陆世宁看的。他要买个宅子,以后就要住在东京了。”


    “陆官人?”


    “是啊。”


    这下考完了试,他暂时要住在东京,韩即预计着他和宋家的婚事也快要办了。


    他就等着喝喜酒了。


    “我觉得这苏槐巷这个院子好,倒是蛮适合的。”


    韩即还没喝那碗甜汤,又拿过了那些图画来,给自家娘子指着说了好一些。


    这屋院的装饰修缮,倒是家里的大娘子其实还要懂些,韩即还想着去问问外面的人,倒是忘记了自家的娘子来。


    曾经家里后院修个亭阁什么的,也都是自家娘子操办的。


    “对了,娘子,这要论房屋修缮,我倒是忘记了你比我还要懂些,到时候怕还是要请你帮忙的好。”


    韩即一脸温柔的望着他的娘子,牵住了她的手,是有些恳求。


    “好了,官人有命,莫不敢从。我记得的。”


    “那这陆官人要买哪一户啊?”


    “我还没有拿给他看,还要再商议,暂且不急。”


    “之前官人说,陆官人已与宋家结亲,就是宋家大姑娘,这身份,可不一般啊。”


    “这位宋姑娘可是那南安老郡王的亲外孙女,母亲是昭阳郡主,可惜早逝。”


    “这些不是都知道的吗?”


    韩即也知晓宋南锦的身份,就是这郡王府和宋家之间的恩怨,倒是只知一二。


    “陆家和宋家是旧时故交,所以这桩亲事,也是早就定下了的。”


    “原来如此,我还说这杭州的陆官人怎么会和这汴京内的宋家结亲。”


    宋家还是跟郡王府有瓜葛的。


    郡王府可也是皇亲国戚的一属,当年昭阳郡主要嫁与宋家的事儿,在汴京城内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热论。


    都说是低嫁,怎么会看上宋家这门户。


    俞娘子摇了摇头,又看了一眼那甜汤,说着还是先不要论这些事儿了,先喝东西要紧。


    “对了,三妹妹的婚事,父亲大人说再不久,那杜家的小郎君就要上门来两方相看了,说是要设宴,让我们都去瞧瞧那人到底可不可靠?”


    “官人倒是有时间来吗?”


    俞娘子很是自然的上手帮他理了理头发,还是记得三姑娘的事儿的。


    其实这杜家也是家中韩夫人的一方亲戚,韩夫人选了这个小子,俞娘子听着两位长辈谈论这事时,是觉得韩父似乎是不大满意。


    但是也拗不过自家夫人这对自己儿女婚事十分上心的劲头,还是说先看看,正好杜家也上门来拜访一下韩夫人,顺便就相看一番。


    “三妹妹的婚事,他们已经很上心了,还要我们去干什么。”


    “官人这话真是有些不对,这要是小妹真的嫁给了杜家,就要离开汴京了,我倒是觉得父亲大人好似是不大乐意的。”


    还是要选个在汴京内的人户好。


    说句夸大的话,其实在这一番进京考试的各位学子里,韩父也有心相看,还劝说了韩即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也多留意留意。


    韩父之前还说,陆世宁就很不错,韩父与韩即说时,韩即还有些惊讶,要是自己的妹妹真的嫁给了陆世宁,陆世宁就还是成了他的妹夫了。


    韩即倒是看得清楚的很,陆世宁和自家三妹妹这性子应该不大能合得来,再者,陆世宁陆家曾已经向宋家定亲,只是推迟至今,所以外人不大知道,当时韩父一说,韩即立马就


    否决掉了。


    陆世宁对宋家长女是情根已种,这一点,韩即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又何必再耽误旁人,更破坏了别人的大好姻缘。


    “我到时候会去的,夜深了,娘子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我可能还要再等会儿。”


    “好,记得喝甜汤。”


    “嗯。”


    他乖巧的朝她点了点头,会喝的。


    韩即是越看这苏槐巷的这户院子感觉越是好,虽不是很好的地段,但也还算得上是划算点的精致了。


    陆世微守着之前陆世宁给她的东西,只是包了起来,她还没有拆开了看,或是极为重要的东西,陆世宁跟她说过,先不要拆了来看,陆世微还是听话的,一直放在隐蔽的位置,时时都惦记着的。


    今日吃饭间,听了一耳朵,这家里的意思是要给宋南锦备下嫁妆了,陆世宁倒是跑得快,可是这头已经开始准备了。


    可还未听说定下婚期,陆世微也是觉得这件事陆世宁做的很不对。


    他怎么能这么不管不顾呢。


    但是她现在见不着他的面,又不知道他在干些什么,就算是自己着急,可是这成婚的又不是她。


    愤愤的,陆世微在心里已经说了陆世宁一千遍一万遍了。


    正打算这让黄昏去递信,她想见见陆世宁,该跟他说些事儿了。


    也正巧,黄昏刚敲门要进屋来,说是家里的大娘子请她过去,要问些什么。


    不用说,肯定是问陆家的一些事儿了。


    陆世微本想推脱,这些事儿该陆世宁来说的,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姑娘是想什么?”


    见着她神色不大对,黄昏多问了一句。


    “没什么,就是想着什么时候去见哥哥一面。”


    “那姑娘什么时候想好了,黄昏就去递信给公子?”


    “嗯,我再想想。”


    “先过去吧,免得大娘子等久了。”


    “是。”


    她临出门前,还加了件披风。


    拂浓阁,大娘子和宋金知也在阁内。


    里面摆了五六桌的料子首饰,这架势,是翻了一遍仓房吧。


    陆世微有些惊讶,这么多东西,阁内点了一屋的灯,十几个丫头围着,很是热闹。


    “哟,世微来了?快过来,给你看看这料子能不能做件衣裳。”


    大娘子又走了过来拉住了世微的手,这些都是为了给宋南锦准备嫁妆,特意去翻了一番,大娘子也想着开春了,都要给家里的姑娘们新做几身衣裳。


    宋金知已经跟她讲了好几次了,金明池还会有好些玩耍的聚会,要是不穿的好看点,又怎么和那些别家的小姑娘小娘子们争奇斗艳呢。


    陆世微没这个心思,她一向喜素净,对这些没多大奢求。


    “大娘子好意,世微谢过了,只是世微,觉得白受恩惠,却是於礼不合的。”


    “哎哟,都是一家人了,哪里需要这么客气,穿的漂漂亮亮的多好啊。”


    大娘子已经扯了一块珊瑚红色的料子来在她跟前比对着,又说这颜色是多衬得人有精神劲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样艳丽的颜色,陆世微只觉那么一眼惊艳,终归还是不大相称的。


    “大娘子,世微想着过几日出去寻哥哥,想着跟他说些话。前几日他走得太快,世微还没来得及跟他多看一眼。”


    世微及时的提了出来,看得出,大娘子这会儿的心情很好,就顺势提了。


    “行啊,什么时候想去都行,我叫人给你准备东西,到时候一起带过去。”


    “对了,世微,你也告诉你哥哥一声儿,要是忙完了手上的事儿,就又到家里来,我们也好商量商量这婚事啊。”


    陆家父母已经故去,这件事,也就是他陆世宁一个人来商议了。


    世微赶紧点了头,说自己会提醒他的。


    还是能出去看他,世微松了口气。


    “哎,要是等着我这未来姐夫忙完了事儿再来商量,说不定这夏天也要过去了。”


    “这金榜还未发,着什么急啊。”


    宋金知已经手拿着好几串首饰了,这嘴上却还有空。


    “有你什么事儿,自己选衣裳去。”


    大娘子回头去多说了她一句,就这些东西还堵不住她的嘴。


    “大娘子莫怪,三姑娘这是真性情,很可爱的。”


    世微替她解释了一番,其实她说的也没错,倒是不去敲打一番陆


    世宁,看他是真的要拖下去。


    他怎么这样啊。


    拂浓阁的灯还未歇,这些丫头们手里拿着这一件件料子,大娘子细细的看了好一会儿,她们还在选着,但是大娘子没有叫宋南锦过来。


    陆世微也看了一圈,倒是也没问是怎么姐姐没来。


    黄灯依旧,世微的心已经飘出了宋家,她其实还不知道陆世宁已经搬到了欢善楼去,或许,陆世宁也是想避开一些人吧。


    欢善楼,陆世宁还正写字,十焉给他研好了墨,就又去熬药了。


    药香混着外面传入的箫声,陆世宁的心还是定的很。


    一字一句,墨浸白纸,心传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