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八回

作品:《锦缎程

    第48章 第四十八回


    夜色浮华, 正是月当明。


    陆世宁守在书桌旁,还没入睡。


    如今大局将定,却是很心乱。


    眼下却还是要将与宋家的婚事先解决好, 陆世宁还不大懂这汴京里的婚娶规矩,怕还是要去仔细问问才合理。


    虽说宋父也曾是杭州人氏, 但要依着苏杭的规矩来, 是有些不大合宜。


    还是随了汴京的规矩好。


    他却是不大知晓,韩即已经成婚, 他应该是懂得这其中的规矩的, 他们这一圈的人, 也就是韩即先成婚, 他们几个的婚事都还没影。


    果然, 还是有些前人的步子在先。


    他也就照着路借着经验走了。


    这汴京的天真是怪, 这下半夜,这天已经是卷了乌云来盖在这汴京城上。


    还没出门去, 就听得这满楼的风雨的动静有些大。


    天已经见晓了,但是屋子里若是没有点灯, 还是有些暗。


    陆世宁刚醒来,就听得了这窗外的雨落声, 他半睁着眼, 往外瞧了瞧, 是风吹得有些大,这窗户都在作响。


    他先掀了被子,坐了起来, 只是穿了一件单衣, 还是冷得很。


    他体感有些灵敏,感知到了这暗藏於四月春风里的冷意。


    他想起了那件披风, 自己又去找了去。


    四月,该是杏花梨树满吹天。


    这一阵阵的冷春风里的送来的花意春香,很是令人心怡。


    他要去找韩即,不可耽误了。


    十焉听见了里面的声音,是觉着陆世宁该是醒了,掀了帘子,问了他一句,该是喝什么茶。


    “不急,先洗脸吧,等会我们去见韩兄。”


    “是。”


    “公子可要多穿一件,今日吹了风下了雨,是更冷了些。”


    “嗯,我知道。”


    陆世宁换了件单衣,是冷的很,他左肩上的那个剑伤伤疤还是那样明显。


    宋家。


    宋南锦早起还得准备早饭,还要去给姑祖母请安,家里的事儿却是一大堆。


    她挽了袖子,还要亲自给姑祖母端早饭去。


    老人家是起的稍稍早些,宋南锦是晚辈,又是现在家里管事的,自然都是要她做主的。


    为着这自己的婚事操办,宋南锦也想松快些,想把家里的这些事儿都交还给大娘子做去了。


    可是宋父却还没授意,她也还未张口询问。


    还是先这样吧。


    才出了这通向厨房的回廊,宋南锦端着食盘,正是要给姑祖母送去,刚要出回廊,今日这是下了雨,筠诸赶紧给她打着伞。


    这油纸伞是大些,可也只容得下两个人。


    “姑娘仔细脚下。”筠诸正提醒着她,这样事事亲为,宋南锦还是挺爱睡懒觉的,筠诸可是觉得这是真难为了自家的姑娘。


    “姑娘等会请安完了,还是可以再回去多睡会儿的。”


    筠诸的双手拿着伞柄,正撑着这把大伞。


    雨伞盖下的热粥,还冒着热气,带着桃花饼的香气,正随了她去。


    陆世宁已经出了门,雨还大,十焉在旁给他打伞,一路路的走,还是衣袍角边沾上了这混入了泥土的雨水。


    陆世宁刚叫十焉买了点雨前刚出的茶叶来,是有事求於韩即,怎么也要带些礼去。


    韩大人是又出了门去,陆世宁也不大见得着。


    韩即才是刚起,等着底下的人才报来说,是陆官人登门来了,他才急急的穿好衣裳去了前厅。


    陆世宁正端坐着喝过了一盏茶,韩夫人正也要去前厅去看看这今科榜眼,是个好惊喜。


    雨还正大,陆世宁看着那一流顺着屋檐下坠落的春雨水,青瓦白雨,真是个好景致。


    正瞧着有些出神,陆世宁似乎是听见了声儿,回了头过来。


    “是陆官人?”


    先出来的是这位韩夫人,韩即的母亲。


    陆世宁立刻起了身来,给她请安。


    “夫人万安,世宁今日登门,是唐突了些,请夫人见谅。”


    人精神,气质出尘,人也规矩,是个人瞧都会喜欢的。


    “别客气了,陆官人请坐。”


    刚说完,夫人就招呼了身边的人再给陆世宁上茶去。


    茶香再续,陆世宁听话,又坐了回去。


    “陆官人科举名次,真是令人惊喜,我家这小郎君,倒


    是还赶不上陆官人了。”


    韩夫人话里所指,说的,也就是韩即了。


    “夫人谬赞,世宁算是沾了点运气。韩兄是明华仙草,珠玉锦绣,自是有出尘之处是世宁难以赶上的。”


    “韩兄更是得了夫人的养育教诲,可见,夫人也必是这仙草明玉,才有的韩兄这般学识和气质。”


    这一通夸,这韩夫人可是高兴,自己的儿子经他这么一夸,还真是有了别的见地。


    陆世宁连带着,也将她给夸了一番。只要是漂亮话,谁不喜欢听。


    “陆官人这嘴也是真甜,我这儿子哪有你说的这么好,要是单论功名,还是你陆官人占了这独一份。”


    “听说陆官人是要与宋家结亲了?”韩夫人随即也转了话题,她已经听韩即说过了一些。


    “是。”


    简单一字,她是问什么陆世宁便尽力答什么。


    “这位宋家姑娘可还是贤淑,这家里还管事,偌大的一个家邸,还是能管的下来,这远近都是有贤名的。”


    “可也就是,”


    提到了宋南锦,这从别人的口里,真是不大知道能听出些什么。


    陆世宁心思都上了来,仔细听着夫人刚刚说的话。


    这贤名不贤名的,倒是不要紧。


    他娶她,又不是为着这个的。


    这看人看面,也不能只凭着这一面之词,他自己有分辨力。


    陆世宁认识宋南锦那都是老早的事儿了,别人要是胡说的,他自然也不信。


    夫人刚提到了宋南锦,话锋又是急转,陆世宁正听着她还想接着说什么。


    “算了,不提也罢。这都一大会儿了,他怎么还不来,快去催催公子。”


    夫人使唤了身边的人去催请韩即来,他这又是在耽误些什么。


    陆世宁见着她收了话,也没开口多问。


    宋南锦还未过门,是不大合适多谈论姑娘的事儿。


    话刚歇了一会儿,韩即的脚步声又上了这前厅来。


    “给母亲请安。”


    韩即瞧了一眼正坐在一旁的陆世宁,先得给长辈请了安再说。


    “行了,小儿跟陆官人再说会话吧,我就先下去休息了。”


    “夫人慢走。”


    陆世宁起身行礼说着送她,这下前厅里是只有了他和韩即两人,这气氛都轻松了很多。


    “今日上门,是有些急,韩兄见谅。”


    “无妨,我本也是要去寻你的,昨日放榜,那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也就没顾得上你。”


    刚说完话,外面这雨,更是像泼天一样又卷了下来,那瓦檐上的雨水,一串串的跟了下来,也不多喘口气。


    雨声渐大了些,都要盖过了他们二人说话的声音了。


    “平则等会儿就留下用饭吧,我正好还有些事儿要跟你多聊聊。前些日,刚买了一副冬日雪景画,正想请你来品鉴一二。”


    “这倒是不急,世宁今日是有两件事想求个韩兄帮个手。”


    “你说。”


    “这一来,就是那宅子的事儿,我还是想早早的就定下来,早日立宅。”


    “这二来,就是,我已经与宋家商定了婚事,婚期还需仔细的看看日子。但就是我与宋父说定,这三日后就要上门去提亲下聘,我还不大懂这汴京城的规矩,什么聘礼媒人,还想韩兄能帮忙替我点个明白。”


    陆世宁说这话的时候,那神色是万般无奈。


    本是见着他这般严肃正经,还以为是有着什么十万火急的大事,韩即听后却是只一笑,这不都是喜事吗。


    他这么挂忧干什么


    “平则不要担心,我自然会帮你的。”


    这是头婚,不懂是很正常的,没什么经验。


    “若是什么聘礼媒人的,不如就照着我当初成婚时那样式来吧,这个柳媒人,就是我当初去向我家娘子提亲时请的,现在就去招呼一声儿,也不是什么难事。”


    “若是平则今日不急着走,我现在就派人去请她过来?”


    “听韩兄的就是。”


    陆世宁这下是拿不准的,只得听他的。


    “那好,我这就叫人去。”


    韩即立马招呼了身边的人赶紧跑着去寻,又派了人说去将大娘子请过来,说不得她或是还在屋内。


    “至於那些什么聘礼的,今日就写个单子出来,平则自可去准备就是。”


    “多谢韩兄。”


    陆世宁缓缓起身给他谢了礼,总算是


    有个落定的事儿了。


    “哎呀,平则也要成婚了,又要立宅,这又都考中了进士,真是算得上是三喜临门。”


    韩即说的时候正有笑意,他也知道陆世宁这一路走过来是很不容易的,现在真是守得了云开。


    “是啊,真是很不容易。”


    话刚落,韩即的娘子也过了来,也端上了这一些精致的点心果子,正有一味青梅甜果,合事宜的东西。


    “却是不知陆官人今日也在,我是待客有些晚了。”


    “嫂嫂多虑,是世宁礼数不周。”


    先见了礼,俞娘子却是知道韩即遣人来叫他的事儿,是为着什么置办聘礼的。


    “陆官人且说是为着与宋家的婚事?”


    “是,还要多劳烦与韩兄与嫂嫂,真是罪过。”


    “无妨,就是趁手帮个忙的事儿。”


    “陆官人是杭州人,这是要依着汴京的规矩来?”


    “我,我想着还是依汴京的规矩吧。”


    “那也好,这要是先下聘,是何时候啊?”


    “三日之后,怎么也要先给他们一个说法。”


    原话是这样的,陆世宁也是为着宋家考虑的。


    “是,该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