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作品:《锦缎程》 第49章 第四十九回
过了这午后, 这雨也是停了大半,只还剩下点雨水的馀迹。
这柳媒人上了韩家的门来,听着又是一桩这样好的婚事, 又有钱可赚,自然是很高兴的。
“这位官人娶的还是宋家的大姑娘?这倒是个可说的好事了。”
前些年各家又有多少上宋家去提亲的, 这做媒人的还是多少知道的。
“这么些年了, 她终於是得了个如意郎君。”
陆世宁听着她这般说,已经起了疑心, 为什么每次提到宋南锦, 他们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还是说着私下有什么别的言论, 他是没有听过的。
陆世宁有些谨慎, 也不是说听了什么闲言碎语, 就要犹豫不娶了, 只是他曾写过退婚书,不知道这也是不是有些不好的影响。
如果真的是因为这个的话, 那他也是实在对不住她。
还是说这些年真的是发生过了什么,让她背了些不好的名声?
陆世宁刚听完这柳媒人说的那些该走的流程, 别了一分心思来想着她。
她是经历了什么,或是有些难听的话, 污了她的耳朵?
但归根到底, 还是他的问题。
陆世宁先叹了口气, 这有许多的事儿,还得去问个清楚。
筠诸惦记着让宋南锦再回去休息休息,可是姑祖母却是要拉着跟她说好半会儿的话。
真是没得闲处, 看着宋南锦这略显疲惫的神情, 还真是好难说。
“锦儿,这家里, 如今却还是你在管事的吗?”
“是。”
姑祖母刚用完饭,正喝的一杯新茶。
茶杯刚放下,这姑祖母的神色却是没那么轻松。
“这,你父亲可是怎么想的?该是要成婚的人,又怎么还能叫你这么劳累?女儿家是还要准备自己的嫁妆的。”
若是不带上厚厚的嫁妆,又怎么保证自己以后的日子过的舒坦。
汴京就是这规矩。
“爹自有考虑吧,我也尚还不知。”
如今看着宋南锦这么忙着还管家,这家里的大娘子倒是还清闲些,姑祖母心里有些不快。
又是为着那一双自己的儿女,她眼看着宋南锦的婚事已定,她自然是该着急些的。
“等会你父亲要是来了,我该跟他好好说道才是。”
宋南锦在旁坐着却是未出声,该不该她管,她现在是已经不在意了。
学了这么久的管家之事,该是往后应付陆家也是绰绰有馀的。
才闲聊不多久,这家里的大娘子也是过来给祖姑母请安来了。
“是侄媳妇怠慢了姑母,还望姑母见谅。”
“无妨,先坐吧。”
这雨桐阁,是离大娘子的住处稍稍远了些。
“正好你来,我正有事儿要与你说说。”
底下的人刚给大娘子来上了茶,大娘子是还没喝上一口,就转过脸去听着训话。
“姑母请说,侄媳妇听着的。”
“这锦儿该是要成婚的了,这女儿家要忙着自己的嫁妆,自然也不可多劳累了,这管家的事儿,就还是不要再让锦儿做了吧。”
祖姑母也没弯弯绕绕的,直接就挑明了心意,她知道,宋南锦不仅是要受着家里的劳累,就连着郡王府也是不会给她什么好脸色,或许嫁去了陆家,日子能好过些。
“这,”
大娘子才说了一个字,这自然也不是她说了算的。
“姑母见谅,管家一事,是官人亲口说的,我也不好违背官人的意思。”
“若说要分担,我自然也会体恤锦儿,也是见不得她多劳累,时时都帮衬着的。”
“这管家一事,要从锦儿的肩膀下卸下来,怕还是要问过官人的意思才好。”
“这个不难,我等会儿再与他一并说了就是。”
姑祖母心平气和的又喝了一口茶,听着大娘子这样说,话里还是没半点推卸之意,她还是满意的。
“那就听姑母的。”
大娘子朝她点了点头,是又看了一眼宋南锦,该是这样做的,名义上,她还是大娘子。
“还有一事儿,”
姑祖母的话还没尽,还有关於宋南锦嫁妆的事儿。
“你现在是家里的大娘子,该是为着锦儿的婚事早早做起准备来。”
“你虽然不是锦儿的亲娘,可是郡主已经去了,你这名
义上的大娘子,还是得多替她考虑着。”
宋南锦稍低了头,半天都没搭话,她已经没了亲娘,更失了亲弟弟,除了父亲能送嫁,也就是这名义上的这大娘子了。
可是,这么多年了,宋南锦却是从未叫过她一声母亲。
她叫不出口,每每想着以往的事儿,她这心和嗓子就像是被糊住了一般,是难以言明。
宋谨时的事儿,更是她们宋家与郡王府的隔阂之在。
她左右为难,夹在这中间,是有苦说不出。
“是,侄媳妇会做准备的。怎么说,我也是锦儿名义上的母亲,该是为她做的。”
“必定是厚厚的嫁妆,连着官人的意思是,要将家里的这一半产业,也添在锦儿的嫁妆单子里。”
这一半的产业,每年的银钱纳入,也合约将近万贯。
这还只是一项。
这便是宋父明确说过的意思,大娘子只能听着。
姑祖母听后很满意,照着宋父的意思,这还很是不够。
“那就好,锦儿这婚事是慢待不得,那陆官人虽说不是什么豪门高贵人户,可是如今高中金榜,人品端正,我瞧着也是很满意的。”
“可是,不管是嫁去哪家,这面子上可是一点也不能含糊,若是嫁过去了,还要受气,那也可不嫁。”
“这嫁妆就是女儿家的底气,要是没这些傍身,指不定男方家是要多说些什么。”
虽说见过了陆世宁的样子,祖姑母虽是满意了,但是这婚嫁往后的日子,现在却还是说不得的。如今,也还是只有在这些事儿上多加些厚礼。
要是之后真出了什么事儿,不管怎么样,至少还有个可以傍身的东西。
“陆官人若真是个会心疼人的,我也就不担心。”
“锦儿,如今一人要出了这宋家,若是全家都不使力操办重视起来,那该叫汴京的人笑话了。”
“若是郡王府的人也不上心,那更要做好体面,让他们都看看,锦儿是不需要攀着他们郡王府的名头嫁出去的。”
“陆官人这是今科榜眼,也是为我们宋家争了一口气。”
“这往后的日子,还是且走一步看一步的。”
“是,姑母说的是。”
“我定会好好办起来,不会叫别人见了笑话去。”
大娘子是心里压了块石头,深深的吐了口气。
“大娘子是要劳累了,也要注意身体,养好精神。”
“是,多谢姑母关心。”
“不过,这既然是说到了婚事,这家里其他儿女的婚事,大娘子可要多长个心眼,仔细看过了。”
姑祖母是又提到了大娘子的这一双儿女,这与之相比较下来,是很不争气的样子,大娘子也稍稍底下了头,有些羞愧。
是没教育好这两个调皮的,她也是没有办法,若是她催的太急,也怕是会适得其反。
要说做大娘子,她不是极好的,但也是尽了力。
“姑祖母放心,我自然会仔细看过的。”
她也早就有意,也已经是在相看别家的公子姑娘们了。
只是,若是要还像照着陆世宁这样子的再找一个,是还有些困难,再者,宋金知这还是孩子心性,她还是不大放心她嫁了出去。
是怕她要受欺负的,还是再等两年的好。
“好了,都说了这半会儿的话了,大娘子去请赵娘子和云锦她们过来吧,也是许久未见了,我这侄媳妇,也还是要说说两句话的。”
“是,我这就去请。”
大娘子起身又说要先下去,宋南锦在这儿坐了好一会儿了,是有些腰疼。
“锦儿?”
祖姑母又叫着她,差点没回过神来。
“是,姑祖母有什么话?”
“我记着我那首饰里还有个南珠钗子,下次来也给你带来,一并给了你做嫁妆。”
“姑祖母这,锦儿有些受不起,家里会准备好的,姑祖母还是就别给了。”
刚刚说的那一番话,宋南锦听了已经是很欣慰了。
若是郡主娘娘还在世,也是这般维护她的吧。
“诶,这点礼,给了你,也不是什么大事。我自己的儿女们都已经是成婚了的,也不用再准备嫁妆了。”
“这南珠也不能随意就搁置了,还是给了你好。”
“是,锦儿就多谢姑祖母了。”
“哎,你也是要嫁出去的人了,也是要进了别人的家门去。”
“
我之前听你的父亲说,陆官人的父母已亡故了,家里如今就剩下了他和一个妹妹,或许,锦儿过去了,也没有那么受累了。”
“是。”
“姑祖母是活了这把岁数了,见过了不少嫁进了别人家的女儿们,该是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也是享福。”
“这公婆叫站规矩的还是得站规矩,没个好日子。”
“陆官人是杭州人氏,如今家里只有两人,锦儿这腰板也能挺的直一些,我也是不大担心你会受些无辜的气了。”
“是,姑祖母考虑的是这个理。”
宋南锦这婚事,倒像是个来撑场子的,目的却也不是那么的纯粹。
“都说了这么久的话了,锦儿该去看看家里其他的事儿了,不如姑祖母再多休息会儿,锦儿等会儿再来请姑祖母一同用饭”
宋南锦说着就起了身来,想先退了出去。
姑祖母也点了点头,是有些累了,刚说了好一长段的话,又要多喝两口茶来润润嗓子。
得了应,宋南锦规规矩矩的退了这雨桐阁。
没说去找宋父,她还是在廊下自己歇了会儿。
陆世宁在韩家用过了午饭,又听了柳媒人给他交代的该注意的事儿,这一件件的,十焉恨不得直接写下来。
连跟着陆世宁一样,他自然也是不大懂的。
“三日之后,我必定是来寻陆官人的,到时一起去宋家下了聘礼送了聘书,这事儿,外人不也是就知道了吗?”
“是,媒人说的是这个理。”
“那平则也可放心了,如今有媒人做保,办好了聘礼,若是还需要人去陪,我也可去做个男傧相。”
“是,世宁正是要考虑这些。”
“行了,三日之后,陆官人就等着去就是了,今日这事儿商量好了,我也就是先回去了。”
已是吃过了一盏茶,柳媒人待了大半会儿,看着天色晚了,说着就要回去。
“多谢柳媒人,这点花钱,就当是个请喝茶的了。”
陆世宁叫着十焉将备好的花钱给柳媒人,这是该给的酬劳。
这收了钱,办的又是喜事,哪里都是开心悦颜的。
“好好好,那就多谢陆官人了,这定是一门好姻缘。哈哈哈,我就等着喝这个喜酒了。”
揣好了钱,就要走了。
“去送送柳媒人。”
“是。”
韩即叫了人去,却还劝着说要陆世宁再多留一阵儿,看了画再走,可是天色也渐晚了,这头上的黑云又是压了过来,陆世宁眼瞧着只觉得胸口有些闷,还有去周家的事儿,感谢教书的莫先生。
“世宁叨扰多时了,可是万万再留不得,不然,就是讨人嫌了。”
陆世宁苦笑了一番,韩即听了却是不悦,这是哪里的话,再吃顿饭的功夫也要不了多久,等会再遣人送他回去就是。
他是谨慎敏感些,韩即也明白,他时刻都用规矩二字框着自己,一时间也是卸不了,他还是明白的。
“也罢,我就放了你去,等你这些事儿都忙完了,我们再好好吃顿酒,说说话。”
“好,就这样说定了。”
拱手告辞,陆世宁出了韩家,还是回了欢善楼去。
这走回去的路上,陆世宁这嘴皮子也不闲。
“十焉,记得去准备礼,我们明日还要去周家,去见见莫先生。”
“是。”
天还只是多了一抹的暗色,还稍亮。
“公子要不先吃了饭再回去吧?”
也正是饭点了,刚吃了那么多的点心果子,陆世宁还是不怎饿。
“我心里有个疑惑。”
慢慢的走回去,陆世宁是还想着刚刚那件事的疑点,到底是为什么。
“公子是想什么?”
十焉是不解,看了他,又多问。
“为什么他们一提到宋姑娘,总是那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是想说些什么?”
“不会吧,公子是想多了。”
“不会的。一人不足信,可是他们都是这样,就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或是因为我?”
“因为公子?这又是为何?”
十焉更是不解了,这跟陆世宁有什么关系?
“或是因为我曾写过退婚书,让别人误会了。”
刚走过卖簪子的小摊,陆世宁又快忘记了买簪子的事儿。
这是信物,陆世宁还是没有想好。
“这退婚
一事,不大会让别人知道的吧,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是什么好事,是不值得说的。
“再说了,当时公子也是无奈才写的退婚书,公子那时不也是很难受的吗”
那一滴滴的眼泪难道是白流的了?
“或是还因为些什么别的?宋姑娘不是跟郡王府有关系吗?或是这里传出来的。”
十焉是随意说的,可是却点了他。
郡王府,这里的内情倒是不知了,陆世宁也是打听不得,这是高门贵户,皇室宗亲,他哪里能攀得上的。
再者,无端招惹,是会生出什么些是非来。
“公子是想去打听一番吗?”
“这怎么打听,私底下议论人家姑娘的事儿很是没有道理。”
或是,他去问过宋父也就知道了。
“还是先将这两件事儿都办妥了,自然什么闲言碎语就会消失的。”
“若真是因为我,还是得我来解决才是。”
陆世宁想了最坏的结果,是有些担心她,一个姑娘家,无端遭受些流言蜚语,是有些不大能承受的住。
他想见见她,想问个清楚,但是,机会还没到,这也不是什么好时候。
只得望了望天,再细细谋划着。
天色又沈了许多,夜市也正开,陆世宁和十焉只在街边吃了碗面,就回了去。
今日这夜,是黑得深了许多,走近那些小巷子间,还能多听见几声猫叫,却是与往日不同,似乎多了几分凄厉。
有些渗人,夜色很浓,是看不清是只白猫还是黑猫。
混着叫卖的声,猫儿乱叫的声音自然也没那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