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六十八回

作品:《锦缎程

    第68章 第六十八回


    宅子的事儿已经开工, 陆世宁这几日不是在欢善楼里作画就是去苏槐巷那边随意看了看。


    十焉一直都在那边盯着,最近的事儿是多了起来,他想着自己只顾着宅子的修缮, 担心陆世宁身边这会儿没有人。


    有时候陆世宁做事过於专心,要是没有人提醒他, 他都不会多在意自己吃饱没。


    四以还未抵达汴京, 就是姨母那边也还没有回信来。眼下这情形并不是很好,陆世宁挂心着这头, 又要操持着那头, 也是劳累。


    陆世宁和顾字成在房间里喝过了一盏茶才又下了楼去。


    顾字成说自己还不大方便出去, 也就不跟着他出去看看了。


    陆世宁很明白, 他自己有自己的考量, 他就听他的就是。


    临近谷雨, 是春雨又多了起来。


    陆世宁今日出欢善楼的时候,曹庭之的马车就在外面等着他。


    他没有下车来, 陆世宁是看见了他身边常跟随着的那个随侍。


    “我家公子就是专门等着陆公子来的,陆公子请上车吧。”


    他往日来找陆世宁要么是喝茶喝酒, 就是谈诗买画的事儿。可是近日陆世宁都不得空,哪有其他的心情去做些另外的风雅。


    陆世宁本想婉拒, 但是曹庭之已经掀了帘子探出了头来。


    “陆兄?今日跟我去城外上个香礼佛吧?”


    陆世宁不知他为何要说此事, 倒是这么被他一提醒, 陆世宁还想起,之前也还打算再去给父母添个灯上柱香的。


    “今日天气虽然倒不是很好,眼看着这是要下雨的样子, 但是, 去城外春日赏雨,不也是个好兴趣吗?”


    上一次见他急匆匆的回去, 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的,可是曹庭之如今这般自然的神色,倒是淡定的很。


    “我知道你近日有些忙,但是人总也要休息的啊。”


    是说的很有道理,陆世宁想了半会儿,也还是上了马车,跟着他去。


    街边还是干的,估计这雨还远的很。


    “上一次见秉斯那样匆匆而去,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吗?要紧吗?”


    该关切的还是得关切,陆世宁和曹庭之有着同窗之谊,后又觉得是相谈甚欢,一见投缘,是这交情深厚了些。


    但是陆世宁始终记得彼此的身份,对着他,还是有些客气。


    “其实没什么,是他们大惊小怪而已。”


    “那就好,万事安宁最好。”


    “那秉斯今日怎么想着出去上香礼佛了?”


    “家中母亲身体有些欠恙,想着这会儿出去上个香求个平安康健。”


    “秉斯是一片孝心,既如此,相信令堂很快就能恢覆的。”


    陆世宁坐在一侧,宽慰着他,应该也不是很严重。


    清风吹起了马车上的帘子,时而能看见街边的街景,春日里花开的多了,长街上卖花卖柳树圈的也多了起来。


    “秉斯今日出城去,怕也不是为令堂上香祈福这一件事儿吧?”


    刚刚跟他说话的时候,陆世宁其实能听得出来曹庭之话里并不轻松,这脸色里其实也故作了一番愁态。


    他还记得上次元宵节那晚,他那副似有些醉态,但有些清醒的样子,是为着什么事太伤神了些。


    “现在不多出来转转,再等段日子,就要授官了,没那么得闲了。”


    “是啊,眼看着这日子没多少了。”


    “以后我们大家各自忙着,怕是再聚在一起吃酒也难了。”


    吃酒其实容易,只是这目的嘛,可能就没有那样单纯了。


    “陆兄最近在修缮宅子吧?在苏槐巷”


    “是,秉斯如今也知道了?”


    “留心去打听一番,不算难。”


    车上正谈着话,马车已经走出了城外。


    谷雨时节,戴着蓑衣和斗笠的人多了很多,是预见了这雨就要下了。


    挑着菜担子往城里去的人也不少,那青翠的模样,真是好时蔬,上面那有些发亮的小水滴就如琉璃一般。


    刚好,与他们出城的马车是相反的驰道。


    去的是城外景云寺。


    还挺有名的。


    怕是想着初八的浴佛节,山下卖香卖纸钱的小贩又多了很多。


    “很久没有来了,感觉这里的景色是又变得漂亮了很多。”春来之景,向来都很招眼。


    往日里的风景颜色是早就在心


    里忘记了。


    “我倒是第一次来,这里的景色是还很不错。”


    “陆兄是擅作画之人,不知道今日见了这里的景色,能不能就直接画出来?”


    “秉斯夸张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怕是还要来上个十来八次的,才能都画出来。实在是世宁画技不精,其实也上不得台面。”


    陆世宁知道这个时节不可多说自己的事儿,上一次赏春楼的事儿,他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这画实在是不能多作。


    “哈哈哈,陆兄永远都是这么谦虚。明明有着好一手的画技,可总是故作推脱。”


    “不知道陆兄往日里,是画山水多些还是人物肖像多一些?”


    “都画过,只是都不大精通,只是能大致粗略的看过去而已。”


    他们俩刚走上了那一青石阶,看着那有些生厚的青苔,还慢了几步。


    “这里的山水之色,比城内的更显自然淳天,我倒是更爱这里的美色。”


    提着自己的衣衫,陆世宁和曹庭之走在了前面,十焉和曹庭之的小随侍都跟在身后。


    “说起汴京的春色之景,世宁是还回忆起了江南一带的春色。”


    “秉斯可去过?”


    曹庭之知道陆世宁是杭州人,他说的自然也就是杭州了。


    “不曾。我去过的地方没几个,我是自幼便待在这汴京城里的。”生在汴京,长在汴京。


    “之前我们一起吃酒的时候,我听陆兄说起曾经游历路上的一些见闻,也是觉得新鲜的很。可就是没有亲身经历过。”


    “倒是没有陆兄这般见多识广了。”


    “哪里,我不过只是在几处地方瞎晃荡罢了。各人有各人的天地,有各自的见识,实在可说不上比较,也没有必要。”


    “世宁有位朋友,也是多年在外游历的,要真说着更多的眼界见识,怕是他更多些。”


    “陆兄的朋友都是奇闻见识多的,什么时候让我也能见见,说不得还能听得更多的趣事。”


    “秉斯这是专门来听故事的?”


    陆世宁看穿了他的心思,顾字成就在欢善楼内,要引见一番也不难。


    曹庭之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自己是看多了听多了那些大府和宫内的事儿,也是想求个外面的新鲜。


    没再说话,正听着了山上大殿里的诵经声和敲钟声。


    “其实今日世宁来,也是想替父母来求个福祉,告诉他们一声儿,如今我也已经登科,成了进士。眼下这婚事也要临近,算是两件,他们都愿意听的喜事了。”


    “是啊,陆兄如今是沾着喜的,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算是人生圆满的。”


    “明月有缺有满,水有少有溢,世间上的事儿很少有真的圆满的。”


    陆世宁这般有些遗憾的神色又上了脸,话里也多了几份不如意。


    “是,人生不都是圆满的。”


    走完了这青石阶的最后一阶,陆世宁刚刚说的那句话,是颇得曹庭之的感触。


    他的容色也不大好看,是心里念着了这句话。他也未得圆满过。


    “走吧,我们先去上香。”


    “好。”


    宋南锦和大娘子给姑祖母备好了不少的补品和东西,又使唤了十几个会些手脚的人这才将姑祖母给好好的送了回去。


    要是送些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担心姑祖母。宋父说为了尽孝心,还要亲自送至城外再回来。


    家里还要有人守着,大娘子和宋南锦也就没有出去。


    说着是还有准备嫁妆单子的事儿,姑祖母走之前给大娘子又说了好一番,她眼下操心着三位儿女的事儿,那脸色是不大得意。


    也是受累了些。


    宋南锦那日也听见了的,想着大娘子的心情必定不好,也就识趣的没有多去烦她。


    时不时的,她也还要替她多分担些家里的事儿,虽然她不是宋南锦的亲生母亲,但是自从郡主娘娘去世了,大娘子又成了这家里后院管事的,也还算没有苛待她。


    但也是因为宋父一直偏向她,全家里也没几个敢真的对她多说些什么其他难听的话。


    姑祖母之前是不大常来,但是郡主去了后,她也就是挑着时候有时来看看宋南锦,甚是有些顾惜着她。


    这些,宋南锦都也是记在心里的。


    她已经在家祠内给郡主娘娘上过香了,但是宋南锦还是说等挑个好时候出去,去寺里上柱香添个灯。


    郡主娘娘是夏末时节去的,婚事赶在之前,也算没


    有冲撞了。


    筠诸和枕簟去后花园里收了许多的桃花来,说是来做个糕点吃正好。宋南锦心里还念着那边的事儿,哪有心情吃其他的东西。


    她还告诉了这两个小丫头一声,如果郡王府那边有什么别的动静,要及时的来告诉她,她心里总是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