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回

作品:《锦缎程

    第85章 第八十五回


    成婚前的日子过的真的是算快的, 这眼一晃,这就已经是五月十五这天了。


    每月初一十五本就是个好日子,出门来上香的人只增不减, 今日按着规矩,陆家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去催妆礼。


    陆世宁今日早起时, 便听得了柳媒人来敲了陆家的门。


    她穿着深红色直领对襟喇叭袖褙子, 下着一片式绿色百叠裙,肩披红帔子, 头戴桥梁式珍珠钗, 珍珠帘红绸带, 一副金项牌。


    还簪了朵粉色花。这喜庆的很, 还以为是今日就要成婚了呢。


    陆世宁迎着她进来, 又听着她说着该办的规矩东西, 只是点头。


    反正什么规矩,照做就是。


    “今日是十五, 是个好日子,看着日头也好, 陆官人这婚事还真一个个的好兆头。”


    “柳媒人话说的对,今日是要世宁送去催妆礼吧?”


    “陆官人还记得, 就是不知道陆官人准备好没有?”


    “已经备好了, 就等着柳媒人代行成婚礼了, 世宁这婚事,还要多多劳烦柳媒人了。”


    陆世宁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红包来要塞给她,这收了钱, 才好办事。


    “哎哟, 陆官人这是太客气了,我讲了这么多的亲事, 还没见着像陆官人这般讲礼的,还是这般有福气。”


    “这婚事成了,我也算是沾了进士官人的喜气了。”


    她嘴上推拒着捧着他说,陆世宁也知道这都是些客套话,她还是高高兴兴的都收了。至於这催妆礼,陆世宁先头按着汴京的规矩已经备下了,沈娘子也看了几遍,也是觉得没什么大的问题了。


    催妆礼,也就是些,花髻,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花粉盒等嫁衣脂粉一类的礼品,收了催妆礼,女方家也会回礼。


    陆世宁前几日一直忙着送帖子,还去看了看林侧柏,他虽然这次并没有考中,但是好歹也到了会试,他虽糊涂过一阵,后还是下定决心再考。


    陆世宁亲自去给他送了请宴贴,林侧柏是真的说着羡慕,陆世宁的才学,真是他难以一时相比的。


    真是天外有人。


    这又授官娶妻,真算是个人生至幸了。


    陆世宁差点出神,将东西交给柳媒人后,又送了她好一段路。


    大娘子在家也念叨着这点规矩,也备好了回礼,就是些金银双胜御,罗花幞头,绿袍,靴纺等物。东西选的都是最好的,宋南锦没有多过问。


    这家里近日是来了不少的亲戚,姑祖母都在,大娘子娘家的人也都在,宋南锦这几日要早起去问安,那些姑姑嫂嫂,小姑娘女眷们,跟着她们说话,都要费好大的功夫心力。


    这头上,这手上,这耳上,要戴的东西,各位长辈姑娘们都给了一圈,昨日跟她们说完话回去的时候,宋南锦手上戴了可有五六个玉指。


    姑祖母又给了一盒北珠,宋南锦忙着推说已经太够了,日后留给两个妹妹们做嫁妆也行。


    宋父又给了她好些字画古玩,封了得有四五个箱子,他自己给的这些,都是以前郡主娘娘说过喜欢的。


    好些古玩金石,都是郡主娘娘和宋父一起买的,都随着她去,也是合了郡主娘娘的心愿。


    加上折现的钱,也有将近万贯。


    宋南锦的松筠院,那是没有个空隙,从她现在开始要用的东西,那是还将她日后生活的,教养孩子可能需要的,还有置办生辰宴,以及晚年寿终要用的东西,都置办齐当了。虽说宋父是喜欢陆世宁,也是相信他的人品的,但是对於姑娘家,这丰厚的嫁妆就是在夫家的底气。


    宋南锦生怕后面还有,这几日吃完饭便早早的溜了回去,说自己还要绣东西,日后好用。


    只要少跟他们再说话,她的院子就还能喘口气。


    五月十七。


    明日就是要成婚的日子,陆世宁今夜和他们吃了饭,突然想溜走,可是姨母将他拉了回来。


    现在一家子的人都看着他,他脸色虽是不难看,但是也看不出他是个真高兴的样子。


    林未州调侃了他一句,他不像是要娶新娘子的,像是去考试的。


    沈娘子坐在主位上,掩口笑,没搭话。


    念禾还扒拉着碗里的吃食,陆世微坐在她身边,一直给她夹着菜。


    她也没有帮陆世宁说话。


    陆世宁被他们一群人瞧的有些不自然,手上的小动作可是一直不停,但是面上还淡定的很。


    “都


    是按着规矩来的,我这叫不喜形於色。”


    “等你娶娘子了,你也是这样。”陆世宁反咬着他,林未州可是朝他嘁了一声,说着他要是娶了自己喜欢的娘子,自己高兴的会好几晚都睡不着。


    成婚前一晚,自己都会手舞足蹈的。


    陆世宁说着什么不喜形於色,他可是不信的,还说是什么成熟。


    陆世宁轻轻咳了两声,是在掩饰着自己的心情。


    他自小便端着,就算是到了这个节骨点,也还是要告诫自己,谨慎谨慎再谨慎,他如今行走在刀刃之上,自然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事。


    沈娘子瞧了瞧陆世宁的神色,也不管他到底是如何想的了,只又对着他道,


    “成家立业了,就是真的大人了,不要使着小孩子的脾气,未来娘子和妹妹都依靠着你。”


    “是,姨母说的是。”


    陆世宁边听边点头,他还能受着长辈的训诫,也算是幸运。


    “你爹娘虽然都不在了,但是也不要忘记你爹娘以前对你的教导,要谨记在心。”


    “是,世宁都记得的。”


    “你新办的这宅子,就是还缺一个替你料理家事的娘子,你安定了,陆家的人也都放心了。”


    陆家的人,提起了他们,沈娘子是提及了陆家长房一辈的人。


    她都知道了陆世宁的事,他们怎么可能还不知道。


    沈娘子昨日看宴请单子的时候,就是没有陆家那边的人,她旁敲侧击的问了陆世宁一句,他也是只言片语,道不清楚。


    这之间肯定是还有事,但是她不大清楚其中的缘由。


    陆世宁听着姨母说到了陆家,担心她疑心揣度什么,又解释说,


    “姨母,我之前给陆家的人写过信的,他们没有给世宁回信来,世宁也不勉强。”


    “毕竟还是陆家的人,他们这样,也是苛待了你,哎,”


    沈娘子又是要叹气,陆世宁宽慰她,只要姨母在,他也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的。


    陆家的人,今后再怎么会对他,他也不会再多计较。


    陆世微端着鱼粥,正喂着念禾,她也听着的,只是没插话。


    鱼粥的味道很好,厨房里请的那小厨娘,手艺极好。


    “其实世宁也没对他们多期待,我还担心要是他们来了,这场子上或许还不好看呢。”


    要是又故意为难他,这不是光打了陆家的脸,还是宋家的。


    陆世宁不得不顾忌,沈娘子也觉得有礼,这是大事,也不能因为自家私事就耽误了这婚事。


    她放过了这个节骨,也没再多说了。


    陆世宁劝着他们都早些睡吧,明日估计都会很忙,没休息好可不行。


    刚刚席间,大家都是高兴的,陆世宁附和着他们,也多喝了几杯酒。


    已经有了点醉意,但是心里却还是很慌,他现在睡不着,想出去转转。


    找好了借口,陆世宁坐在书房外的亭子里,没有点灯,就看着这宅子里的各处景色,那都是自己画出来的。


    但是眼前这般好景色,也没有将他的心都定下来。他是故意在掩饰什么,但此刻心里想着念着的,确实是她。


    陆世微用完了饭,带着念禾在自己屋里,本是也想睡了,她哄完念禾,黄昏又轻手轻脚的走了来,是十焉告诉她,陆世宁一直没有回房去睡,他喝了酒,又在吹风,要不姑娘去跟他说说话。


    瞧着他那模样,是心里念着什么事,或许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些。


    陆世微放了扇子,想了想,叫黄昏去端完解酒汤。要是没有个好的由头,她这就显得太刻意了。


    五月的风吹的可是没有冷,稍稍带着点清爽,不算太冷,但是陆世宁是个怕冷的人,要是这一下就感上风寒了怎么办。


    这可是不大祥的。


    陆世微左手端着一碗解酒汤,右手提着一盏灯,慢步往陆世宁这位置赶了来。


    夜凉梦水,陆世微赶来的时候,还沾上了一身的花香。


    陆世宁就坐在亭子里,这里一点灯光都没有,陆世宁自己用手枕着,趴在石桌上,他也不嫌凉。


    不知道他是不是睡着了,陆世微走来的时候,他是没有点反应。


    陆世微放了灯盏,将解酒汤端上了桌,这瓷碗和石桌触碰到的声音,才将他唤了起来。


    陆世宁是将睡半睡的,看见了陆世微,眼里还很惊讶,还没问着她为什么还没休息。


    陆世微对上他的眼神,也没有先开口。她先将那碗解酒


    汤推到了他的面前,说自己往里面加了点饴糖,味道也不苦。


    陆世微以前给他调的药,那不是很好喝的。


    “哥哥喝了不少的酒,先喝点这个吧。”


    陆世微就在他面前坐了下来,也不问,他为什么要待在这儿。


    陆世宁看着这碗褐色的汤药,好半天都还没喝。


    “其实我喝的酒不多。”陆世宁小声说了一句,他的意思就是,其实他不需要喝这个。


    “明天就要成婚了,要是睡过了可不好,哥哥还是喝了它,多清醒清醒一下脑子吧。”


    陆世微可不轻易放过他,还是朝着他使了使眼色,还是要喝的。


    这碗解酒汤,还冒着热气呢,陆世宁拗不过她,端起来没几口就喝了个干净。


    陆世微一直盯着他将这碗解酒汤喝完,等他缓了缓才又对他道,


    “哥哥是睡不着吗?”


    这会子这边安静的很,已经是将近子时,夜深露重的,陆世微是真的担心他会受凉,刚刚那碗其实不是什么解酒汤,是驱寒的药。


    “没有。”


    嘴上还要狡辩着,陆世微借着那一盏点点灯光,只能瞧见他一半的神色。


    陆世宁稍稍的垂了头,只是说着自己无事。


    “这几天家里都在忙着操办婚事,其实世微没觉得哥哥有多高兴,是真的不喜形於色吗?”


    陆世微擡眼来仔细瞧着他的表情,眉眼间,藏着几分疲态。


    “我们是亲兄妹,哥哥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说的?这会儿也没有其他人。”


    他明显是心里还藏着话,陆世微多问了两句,但是话里也没有在逼着他,他要是实在不愿意就算了。


    “我只是觉得,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陆世宁像是被她说动了,只要不是陆家往事,他还是会跟世微说的。


    “没反应过来?可是,就算哥哥再没有反应过来,眼下也已经到了这节骨点了。”


    “哥哥总不可能,到了明天了,还说自己没有反应过来吧?还是说,哥哥其实反悔了?”


    “没有,我没有反悔。”


    陆世宁这话接的很快,他也擡了眼来看着陆世微的神色,他反而还是有些心虚。


    “哼,要是哥哥真的说自己反悔了,那还真是无情无义。”


    陆世微这话说的有些重,可是不惯着他。


    “我无情无义?你就是这样看我的?”


    陆世宁苦笑了一声,她以前可从来没有说过这话。


    “世微只是这样说说,哥哥也没有这样做啊。可不用再多心。”


    “那世微也不知道哥哥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瞧着哥哥的神色,真的有些不大正常。”


    “姐姐是哥哥多年喜欢钟情的人,现在眼看着都要成为陆家的人,哥哥的娘子了。可真的不是该像未州所说的那般,兴奋得手舞足蹈吗?”


    “哥哥也是太淡定了些,连笑都没几下。”


    “为什么你们都要问这个问题?”陆世宁右手撑着自己的脸,就放在桌上,满眼疑惑的看着她,姨母她们也是这样说的。


    “我只是,不大习惯而已。”


    陆世微说完后,陆世宁缓了很久,才开口吐了这句话来。


    “不习惯?什么不习惯?”


    陆世宁双手也放在桌上,守着他继续问。


    “就是,比如说,你本来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但是你往后又要跟一个人相处生活,从此以后你和她的生活,完全的就融为了一体。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一个最好的方式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陆世宁慢慢的道明白了自己心里的顾虑,他的左手四根手指头正敲着这石桌面,他又害怕自己刚刚说的那些其实世微听不大明白。


    陆世微盯着她的眼睛看了很久,抿了抿嘴后,也跟他道,


    “可是,哥哥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啊,还有世微啊,我们不是一直在一起吗?”


    “都是家人,有什么不同?”


    “那可不一样,我们之间是兄妹情,是亲情,可是跟宋姑娘那不一样,那是别的。”


    “我也不能拿我对你这套去对待哥哥的娘子啊。”


    “昨日还是宋姑娘,明日就是宋娘子了。”


    这转变,那是天差地别。


    “世微明白,那是爱情。”


    陆世微接着他的话又继续说,她以前也看过不少话本子,是能明白的


    。


    陆世宁转头一笑,叹了一声。


    “反正其他的世微也不大明白,就知道宋姐姐以后也是陆家的人了,家里多了亲人,也热闹些。”


    “哥哥刚刚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处理以后会遇到的事,世微是觉得,这本来就只是哥哥心里的假想。”


    “哥哥以前曾说,人生里遇到的事,就是无法预料的,不是每一件都在自己的手里掌控着的。我们陆家,不也是这样的吗?”


    “人家都说,夫妻一体,那以后的事,哥哥还想着自己一个人担了不成?那姐姐算什么?她难道不是陆家的人吗?哥哥怎么不多考虑一下姐姐?”


    “既然不知道该怎么相处,那就慢慢相处啊,反正你们成亲了,日后机会多的是。”


    “哥哥现在,不用这样多想,就算今天晚上哥哥一夜不睡,想不通这个问题,但是明天不还是要去拜堂吗?”


    “你是真的长大了,有时候我还是拿你当小孩子看。”


    陆世宁听着她的话,也点了点头,是有些道理,但是这些事,都还是要他自己去处理的。


    “我明白了,夜深了,还是早点回去睡吧。”


    陆世宁起身来扶着世微起身,想送她回去,起了冷风了,还是回去好。


    陆世微察觉到他不想再谈下去,也作罢,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


    “行啊,哥哥也早些睡吧,世微自己回去就是了。”


    陆世微从他身边抽离来,自己又重新那起那盏灯,出了这亭子。


    陆世宁感觉身体有些暖,这下才意识到刚刚自己喝的那碗药,可能不是解酒汤。


    看着她的背影,这才满意的笑了几声,自己又回了书房去。


    “且走一步看一步。”


    他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宋南锦一直跪在祠堂,跪到了子时末,筠诸和枕簟都在外面守着,劝了她好几次。


    郡主娘娘和宋谨时的牌位上,又添了新的香。


    宋南锦已经跪了两个时辰了,跟他们说了好半天的话。


    就是要出嫁了,自己其实也舍不得他们。宋父身边的人,吏稀过来瞧了一眼,没多久,宋父也到了家祠。


    看着宋南锦还跪着那儿,宋父慢慢的走了进来,没有叫着她起来,宋父也在她身边跪下了。


    “跟你娘和弟弟说了这么久的话了,还是早些回去吧,不要耽误了明日的时辰。”


    宋父也对着头上的诸多祖先牌位拜了三拜,请求祖先们都要保佑明日的成婚顺利。


    “是,我知道。”


    宋南锦虽然嘴上答应着,但是她可还是没有起身。


    “若是娘亲还在,亲眼看着我出嫁了,那该多好。”


    家祠内本就带着一种严肃端庄的宁静,这是种归心的抚慰。


    夜深,更是静,两人间的呼吸声也能清楚听见。


    宋父垂了眼,默不作声。


    “爹,娘去世这么久了,这么多年,您心里,也没好受过吧?”


    宋南锦望着那些牌位有些出神,嘴里是不自觉的问出了这话,这个时刻,只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罢了。


    “你娘地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其他的话都说不出了,也只能再说些这么安慰人的话。


    他猜到了宋南锦对着以前的事,是放不下的。


    这么多年,为着她的婚事,可是没一刻松懈过。宋父本想着她当初嫁去杭州,也能落着一个清净的日子。可是,世事难料,陆世宁如今成了这般,她还是要留在汴京,这样也好。


    “如今你的婚事落定,爹心里最大的那块石头也落地了。”


    “可惜你的弟弟,要是他也还在,家里会更热闹的。”


    他的孩子,她的弟弟,也已经去了这么多年。


    “本来还想着谨时到时候背着你出门,想来是没机会了。”这话里满是遗憾,宋父也不止的叹气。


    但是又怕惹着她哭,宋父还是站了起来,扶着她起身,还是不要哭了,这是喜事,不该这般沈重。


    “早些回去睡,明日就要嫁出去了,该高兴才是。”


    宋南锦的脸色还是平定的,但是宋父突然一下上了头,跟她没交代几句,又急急的转了身去,宋南锦擡眼来瞧了一眼,是眼里漏了点泪花。


    他心里压着,她也不好直说。


    “乖,早些回去睡,明日,高高兴兴的出门。”


    高高兴兴的出门,宋父没有直视着她说,多多少少,带着点哽咽。


    宋南锦双手相互掐着,大拇指那侧,起了点红印。


    她也在压着心里的苦。


    或是,过於高兴的情绪。


    夜深里的石榴花,慢慢的垂了头去,似乎也是困了。


    各自都回了屋,没再多言。


    五月十八,卯时。


    陆世宁起的很早,家里也是早早的就点上了灯,沈娘子先是去了一趟厨房,告诉后厨的人早些准备早饭,这次婚宴,请的是四司六局的人过来操办。虽是时间上有些急,但是他们的服务很好,很全面,这场婚宴还是能办的下来。


    这请客宴席,也是有很大要求,怎么安排位置,该上什么口味的菜式,还是专业的人更懂行情一些。


    婚服就放在了书房,陆世宁先是去了家祠里给陆父陆母上了三柱香,又说了一刻的话,才又回去准备沐浴换衣。


    念禾这小姑娘,昨日里见着家里是张灯挂彩,披红彩缎的,也是好一阵兴奋,叫着世微姐姐赶紧起床来。


    林未州也在各处帮忙看着,这里到底安置好了没有,这花放的到底合不合适,他收起了玩闹的性子,也正正经经的帮忙掌着眼。


    他倒是有些忘了,前日里在那莲花池边放着的钓鱼竿还没收好,不过他也已经是将它抛之脑后了。


    家里的人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各自都在办事,脚下是要生起疾风了。


    筠诸昨夜给宋南锦端了碗安神的汤药给她喝,今早便是卯时一刻,筠诸见着屋里还没有亮灯,也直接推开了这屋门,去叫着姑娘起床来。


    家里的人都起的很早,姑祖母和那些姑姑嫂嫂们都已经穿戴好了,一会儿就要过来看姑娘了。


    宋南锦却是睡的有些沈,筠诸收拾了帷幔,往被子上拍了可是好几下,宋南锦嘟嘟囔囔的回了一句,还是没有清醒。


    “姑娘,今日成婚啊,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睡了,等会家里几个嫂嫂姐姐们都要过来看了。”


    “赶紧起,姑娘!”


    筠诸又要来扯着她的被子,掀了一半,宋南锦就只穿了单衣,生生的感觉有些冷,要不是听见屋外似乎是大娘子身边的人也来叫了,宋南锦估计还想再躺一会儿。


    “姑娘,这是什么时候了,家里的猫儿都起了,赶紧的。”


    枕簟已经端了热水进来,也过来催着姑娘,她从前几日开始,又是犯了贪睡的毛病,今天怎么还这样。


    “姑娘,赶紧起,吃了早饭,沐浴换了衣裳,还要跟姑祖母去说话呢。”


    枕簟去开了屋里的窗,又点上了好几盏灯,昨夜放在柜台上花瓶里的那枝石榴花,正是个美人娇艳的模样,跟今日的喜庆正好配上了。


    “姑娘啊,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