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九十四回

作品:《锦缎程

    第94章 第九十四回


    辰时便要出门了。


    林未州跟在他的身后, 陆世宁说起他读书的事,问着他读过什么书,现在还看什么。


    沈娘子是也催促他读书上进, 一再告诫他,要多学学陆世宁的刻苦劲。


    林未州嫌弃他开始啰嗦了, 推着他赶紧上路, 别误了时辰。


    “陆哥哥,还是赶紧走吧, 省得耽误了功夫。”


    一家人都来送, 沈娘子带着禾儿就留在屋内, 就说见不到这样分离的场面, 还是不见的好。


    陆世微提醒陆世宁她昨夜跟他说过的话, 一定要说到做到, 可不能只是口谈。


    陆世宁点点头,只说他都记得的。


    就送到了家门口, 陆世宁劝着她们还是不要再送了,免得他再担心。


    宋南锦一直跟在他身边一语不发, 等着陆世宁跨出了家门,她难得又添了一句, 说, 东西都给他收拾好了, 还备了点在路上吃的东西,要他记得按时吃饭,按时喝药。


    都是些早就说顺口了的客套话, 陆世宁看着她, 也连连点头。


    夫妻分别时,总是还要说些难舍的话。


    陆世微往旁边站了站, 将最后的这会子功夫留给了宋南锦和陆世宁。


    只是,这两人之间,是话少些。


    “家里的事都放心吧,可不要那么挂念。”


    “嗯。”


    陆世宁身着官服,刚刚宋南锦也看了好一会儿。


    见着帽子还理不好,宋南锦又上前了几步给他理了理衣裳。


    “走吧,别误了时辰。”


    陆世宁说着是与赵大人同行,已经听得巷子外的马车声了。


    “好。”


    陆世宁移开了眼神,说着就要上车走了。


    可是没那么亲热,陆世宁连她手都没牵一下,已经拉着自己的外袍,就直接上了马车。


    十焉看了一眼陆世微身边的黄昏,朝她点头示意,她也是有些放心不下他。


    马车上牵的马已经叫过了几声,宋南锦和陆世微瞧着陆世宁的马车走出了巷子,直到见不到马车影子了,才回了家。


    陆世微不时的来瞧了瞧宋南锦的脸色,可是看着还算好,没什么难过的。


    “未州在家里再玩些日子吧,汴京还有好多好玩的。”


    宋南锦对着林未州说话,陆世宁告诉过她,沈娘子,姨母还肯来见他成婚,是个稍亲近的长辈。


    自然她是该好好对待的。


    “嫂子,我也想在汴京再多待时日,可是我娘就说出来太久了,怕我爹念叨,还是要回去了。”


    “没事的嫂子,未州以后还会再来的,我也要来汴京考功名,要像陆哥哥这般上进。”


    “那好吧,你和姨母有主意就是。”


    “多谢嫂子了。”


    “既然是要回家去,我还得给你准备些东西也带回去。”


    “呃,嫂子,这就不用了吧?”


    “当然要啊,这是给长辈的礼,自然不能少。”


    宋南锦心里盘算着这些事,前几日听得她们不多待就要走了,早就叫筠诸和枕簟去准备了。


    陆世宁对她们的态度那是极好的,虽然她也很疑惑,为什么成婚之时,未见着陆家的其他人,陆世宁也没跟她解释,不过她也懒得去问了。


    “今日有上好的青鱼送来,午饭的时候再多添一道鱼吧。”


    陆世宁走了已经有五日的光景了,沈娘子也要来告辞,带着林未州和念禾就要回福州去了。


    这走的是水路,坐的是商船,宋家也有货船,宋父告诉了底下的人,要路上多照应着她们些,不光是宋南锦准备好了东西给她们,就连家里的大娘子也多添了一份,说是作为亲家的心意。


    沈娘子忙说这趟来的可太值了,见着姐姐的孩子成家立业,她也是放心了。


    宋南锦和陆世微一直送她们上了船,走了好一会儿,宋南锦带着陆世微才说要回家去了。


    “哥哥走了好几天了,嫂子想他吗?”


    宋南锦挽着陆世微慢慢的走回家,这日头还好,还想多晒晒太阳。


    宋南锦只是浅笑,说着心里也是担心他的安危,不过想来也不会有事,是与人同行,况且他要去的应天府也不算太远。


    陆世微还没跟她说,哥哥发誓许诺不会带人回来的事,陆世微也是担心宋南锦会多想,还没开口。


    “也不知道哥哥到了那边,会不会


    被刁难?”


    “世微也担心这个”


    宋南锦是问着了细处,想着陆世宁曾经在外求学的日子,应该也是被刁难过的。


    他一直都是这么过的,想到这儿,宋南锦叹了口气。


    “不过嫂子放心吧,哥哥不是个软性子的人,他能文会武,不会白受欺负的。”


    “他能文会武?我只当看他就是个只会读书的白脸书生。”宋南锦这话里是还有一份惊讶,没想到自己的郎君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哥哥会使剑的,他书房里还有把剑放着啊。”


    “不过他应该是带走了,嫂子现在见不到了。”


    “哥哥要是只会读书,他这一路上怎么保护我们啊?”


    陆世微是瞒住了他身上还有剑伤的事,陆世宁不肯让她跟宋南锦多说那些往事,她也是没有办法。


    “也是,只是见着他不是那起舞刀弄枪的人,我还以为他就是个简单的读书人。”


    “嫂子,哥哥原先在潭州岳麓书院读书的时候,骑马射箭,投壶打球,都是拿得起来的。”


    “只是他现在不爱玩罢了,他更喜欢作画。”


    “小时候哥哥可以握着画笔在书房里坐一天,书房里存了上百张画,可惜现在都已经没了。”


    陆世微说到这里还有一丝惋惜,那么多的东西,都没了。


    “我知道。我记得那时候,婆婆还说,要不是见着我来找你哥哥玩,你哥哥那闷葫芦性子,也是没几个他的玩伴能把他叫出去的。”


    “那时候,婆婆说要我最好天天都去找你哥哥玩,让他别老是窝在书房里,书房可就是他的卧室了。”


    宋南锦也回忆起了那点小事,陆父和陆母是真喜欢她的,那时候就说定了要她当媳妇。


    “诶,对了,世微,为什么成婚的时候,我没见着陆家其他的长辈呢?就来了个姨母。”


    “见着姨母,其实跟你们也不是很亲厚。”


    宋南锦挽着她的手,边走边说,陆世微有些支支吾吾的,陆家其他的事,有些覆杂,她也记不得大致的了。


    “嫂子,这些事,世微不大记得了。小时候在陆家,也不是很清楚与其他人的事。”


    “不过,哥哥曾经说,与陆家大房的人,似乎关系不是很好,所以也没叫他们。”


    “至於姨母,是世微跟她不是很亲而已,姨母是嫁的早,与我们家来往也是跟我娘走动的多。”


    “应该哥哥印象是更深一些,所以哥哥跟姨母更亲近些罢了。”


    陆世宁这辈是二房的人,他是二房的长子,陆父与大房之间的纠葛,陆世微是不大清楚的。


    “哦,是这样。”


    “算了,回头我问你哥哥就知道了。”


    家族里的这点子事,宋南锦也能猜的几分,何况,她也是如此。


    宋南锦还是带着陆世微先回了家,她还得打理她的事,她的嫁妆里陪嫁来的田产,铺面,庄子,她还得回去仔细打理呢。


    陆世宁一行人歇息在驿站,虽然是五月了,进了初夏的日头,到了晚上,还是会起冷风的。


    陆世宁是一年四季都害冷,就是到了夏季,他也还要多披一件衣裳。


    “赵大人先坐吧,让他们去弄。”


    陆世宁觉得鼻头是还冷的很,赶紧捧上了热汤碗,在这里坐了好久。


    赵大人有了年纪了,也是觉得赶路有些伤筋骨,可不如陆世宁这样的年轻人身子骨好。


    “哎,见着陆大人这般青年才俊,我也是真的发觉我是老了啊。”


    突然这般伤感,陆世宁是想起了赵大人是为何出汴京的了。


    “赵大人是我朝重臣,一心都是为了朝廷,就算是老了,也是值得我们爱戴的良臣。”


    “再说,我们都会老,赵大人又何必这般感伤。”


    陆世宁还出言宽慰着他,见着他的样子,陆世宁是恍惚间想到了他的以后。


    “哈哈哈,陆大人可不用这般安慰我,我是老了,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也不知道当时和王相在垂拱殿为着改制一事撒口互骂时,他也是不是能看见我头上的白发?”


    “就是看见了,心里也要说我这个老东西都有白头发了,还要跟他较劲呢。”


    赵大人轻声出了笑,像是在自嘲。


    “赵大人与王相,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官家。”


    陆世宁知晓如今朝堂之上的纷扰,可是现在也有心无力。


    “想当初,我也是中了


    二榜进士,入了集英殿。在大殿之外,遥望官家的身影,没想到啊,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如今一拨一拨的后生都起来了,我是身子骨老了,心也要老了。”


    “陆大人是一甲进士,今科榜眼,我观你的面相,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啊。”


    “赵大人客气。我也不过是承父遗志,报效朝廷罢了。”


    “陆大人是杭州人?我依稀倒是还记得。”


    “是。”


    “家父就是前杭州知州,陆明清。”


    “哦,也是,我瞧你这气度,也不像是寻常家的孩子,原来也是个贵公子。”


    “果然啊,你父亲也是为官的人,你现在也是为官的人。”


    赵大人还想添一句陆家门风好,又觉得显得有些巴结,又住了嘴。


    还是这碗汤好,喝进胃里面,都暖暖的。


    “陆大人此番调任去应天府,也是占了个好地方,应天府这块,官家还是多重视的。”


    “便是今科的状元探花,也是要调任地方官职的。”


    “都是官家的意思,身为臣子,自当遵从帝令。”


    “陆大人若是上进刻苦,没两年便可调回汴京,你也不用孤家寡人一个在外自己守着过日子了。”


    赵大人在路上见着是只有他一个人,自己的亲眷都没带上,猜着是家人都留在了汴京。


    赵大人是过来人,也是无意间在提点他,他相信陆世宁不是个甘居於地方之位的人。


    “多谢赵大人之言,世宁都记在心里的。”


    “陆大人的文章好,文采也好,之前我们几个在宫里便也是听得那几位大学士在夸你,说你的作画也好,书法也好,都堪上佳。”


    “其实也可居状元之位,只是官家的心思,总有变数。”


    赵大人是呷了一口热汤,话里似乎是还透着几分遗憾。


    陆世宁只是笑笑,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他还挺知足的。


    “都是往日里的勤奋,我也是时时都不忘家父留给我的话,时常谨记在心。”


    陆世宁觉得自己是有些上头了,说到了自己家的事,刚刚还忘记提醒自己该少说些。


    还要接着赶路的,陆世宁先说要去休息,怕家里人惦记,还要写信回家。


    赵大人笑他是个多情的性子,才走没几天,这就又惦记上了,还是个多情的小郎君。


    院子里的石榴花是开的正娇艳,宋南锦记着陆世宁走之前跟她说的,这陆家宅子修缮一事,她那夜为了看明白陆世宁画好的那布局图,点灯到了四更天。


    他画的是很好,还在画卷中写清了各处该有的东西,可宋南锦毕竟吃不透他的心意,他的想法,她光是看这画,也不是完全就能懂的。


    还是要他亲口讲给她听才好。他置办的这宅子,虽说是没有宋家大,但也是因为人少,现在就她们二人在家,也是用不着太大的地。


    陆世宁要布局的院子格局,那可是一步一景,宋南锦有时候还分不清各处的屋子回廊。


    这样的布景,就是跟小时候待过的陆家很相似。


    走之前,陆世宁跟宋南锦说过,还要好好照顾世微,她虽然是大了,也要劝诫她,多读书,把性子修的沈稳些。


    宋南锦知道世微常常在屋里看医书,她想着,她既然爱看,也有这门手艺,陆世宁也未尝阻止,也就放她去了。


    她还说,宋家还认识家中有一位在宫中做御医的明家,若是世微想真的学学医术,还可以去明家请教。


    陆世微看诊的手艺,也是早些年拜的一位隐世的高人学来的,她只是用来寻常看诊,还没说要涉及到宫中的御医,她可是不敢高攀。


    而且,太高调了,陆世宁也不喜欢。


    他是个不喜张扬的性子,要是过火了,说不得要将她的医书都给丢了。


    宋南锦听她讲的有道理,也没再多言。


    陆世微果然是很听陆世宁的话,宋南锦见她是还有几分怕,跟家里的宋候知和宋金知一样,只要见着宋南锦了,也是心里有几分不自觉的害怕的。


    或许这就是作为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们的天生压制吧。


    宋南锦还苦恼自己手里陪嫁的庄子田产铺面,就算是嫁出来了,这账本也还是跟着她不走的。


    这已经到了六月时候,宋南锦收到了陆世宁的信,说他已经平安到了应天府一地,一切还算顺利,切勿多挂念。


    家中也暂且无事,她提笔回信去,也是报着家里的平安。


    院子里起着好大的莲花香,是院子里那口池子里的满塘莲花盛开了。


    好看得紧,陆世微想起陆世宁教她画莲的日子,就在自己屋外的廊下搬了书桌椅子,就要来学画莲花,希望陆世宁归家的时候,能夸一句她笔下的莲花都要比往日里画的更好了些。


    陆宅是还清净的,宋南锦也是觉得这日子,安静祥和,也就是郡主娘娘生前希望宋南锦以后能过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