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九十五回

作品:《锦缎程

    第95章 第九十五回


    陆世宁只到应天府, 与赵大人就此分别了。


    赵大人走之前,还多提醒了他一句,陆世宁是生人也是新人, 免不得要受一些老官员的欺瞒和刁难,告诉他眼光要放长远些, 可不要拘泥於这个地方。


    陆世宁深谢他的提点之恩, 三两句话,便点明了他往后的前程。


    陆世宁早先便换上了常服, 或是日子没对, 陆世宁和十焉是自己走进了南京城, 还没透露出自己是来此任职的通判陆大人。


    他不想张扬, 还是打算自己就去了府衙报到。


    “我朝有四府, 除了开封府, 还有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 再有,就是这个南京应天府了。”


    陆世宁只身着一件黄白游长袖, 外搭一件深青色圆领袍,脚上一双皂靴, 头戴一翘脚幞头。


    还是素雅低调的很。


    他走至了城门外, 擡头来见那城墙匾额上写的南京二字, 心里吐了口气。


    这是他做官的第一任地方,自然是有意义的。


    “十焉,我们进城吧。”


    “是。”


    “这里还有个十分有名的应天府书院, 得朝廷赏识, 听说不少大臣们都曾来过这里讲学,回头有空了也去看看。”


    陆世宁还记得这个, 心里惦记着还能不能遇见些有名的夫子先生。


    他之前在潭州读书的时候,也听说过这书院的大名。


    “大人,我们还是先赶紧安置好落脚的地儿吧。”


    十焉瞧着这日头,已经是临近了正午,该是歇息用饭的时刻了。


    “好。”


    陆世宁牵着马儿,就要朝着应天府府衙的方向走,但他还不大熟路,还得去问问路人。


    陆世宁带着包袱,就要去问路。


    这城墙边做生意的小百姓不少,陆世宁看了一圈,将马儿的缰绳放到了十焉的手里,要他先等等,他去问问。


    他寻得了一个卖菜的老人,陆世宁正了正自己的衣冠,就要走去询问。


    “打扰老先生了,可问一句,这应天府府衙公堂是往哪边走啊?”


    “那边。”


    这老人还低头理了理自己的菜,听着他这般问话,随手给他指了个方向。


    “多谢老先生了。”


    陆世宁才一转头,就听的一阵急促袭来的马蹄声正是往城门这处赶来。


    “驾!驾!都给我让开!滚开!”


    陆世宁急急的又退回到了这大街后,还没看清这为首骑马的是谁,已经要掩口来避避这马儿疾驰过扬起的尘土。


    骑得这样快,是还惊扰到了这些小百姓。


    这搞的大街上是人仰马翻的,陆世宁还没见过这样的阵仗,是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


    “哎哟,这又是那知府家的二公子吧,总是见他这样猖狂。”


    陆世宁听得周边人等着那驾马的人走后,才是说了这一句,不过该说的都说了,心里的不满也发泄了,还是赶紧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头,该去卖菜的卖菜了。


    虽然这里是不比汴京,但也是好一派繁华。


    知府家的二公子?陆世宁还去查过,如今任职於应天府知府的大人是姓陈的。


    不过现在想的这么多也无用,还是要赶紧去报到才是。


    陆世宁擦干净了自己衣服上的灰土,还是牵着马儿继续往街上走了。


    应天府的风光,陆世宁之前也未见过,一时有些贪看。十焉多提醒了他几句,陆世宁收了眼,这才发觉已经见到了府衙的牌子了。


    可是他这耳朵却是一时都没个清净,这会子又听得好一阵喧扰,是个妇人的声音,陆世宁寻声看过去,只见那妇人周边围聚的人是越来越多。


    那些挑菜卖花的,都要路过先放放担子来听一听,看一看。陆世宁擡眼望过去,依稀见的那妇人是身着白衣,在那嘶吼。


    说着什么丧尽天良,欺骗拐卖良家女子,陆世宁只是听了个大概,具体的还是听不大真切。


    十焉见着这日头,怕是误了时辰,上前去催促陆世宁还是赶紧去府衙报到才是,这样的事可不稀奇,他们过去几年一路上见着打幡求灵的可不少。


    十焉拉着他的袖子就是要走,还看个什么。


    陆世宁背好了包袱,也说要离了眼。


    这会子人声混杂着,有几声叫着陆大人的声音又传了来,陆世宁怕是自己听错了,转眼去四处瞧了好一圈。


    “陆大


    人!陆大人!”


    来的是个青年小生,穿的是青黑色圆袍,脚着黑靴,这是个正经府衙人打扮,陆世宁见着他如此称呼自己,心里有几分戒备。


    “你是叫我?”


    陆世宁身上还背着包袱,手里还牵着马儿,这样一身的打扮,确实是个行路人的样子。


    他们二人在这大街上,显的还是有几分突兀。


    “是啊,陆大人嘛,我们知府大人已经知道陆大人到了应天府,本是要小的去城门处去迎迎的,可是误了时辰,就说要来寻大人。”


    “你怎么知道是我?”


    陆世宁早就换上了常服,官服都收起来了,他这样简单的装饰,哪里能看出来是大人呢。


    陆世宁追着他仔细问,上下又打量了他一番,是个混官场的人,连面相,都是圆滑的。


    “哎哟,陆大人这独一份的气质若是一般人也没有的。”


    “再者,我们还有画像,看多了自然就认出来了。”


    他是佯装还要从自己的怀里拿出那张画像,陆世宁应付说可不用了,还是赶紧带他去府衙才是。


    “陆大人,我叫陈左星,若是大人以后有个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只管来问我,小的必定知无不言。”


    “陈大人知道陆大人是今科榜眼进士,也是没口的夸赞大人。这也安排好了一桌席面,要给大人来接风的。”


    他要来替陆世宁拿包袱,陆世宁敷衍说可不用,只是牵着马儿继续跟他走。


    他心里犯着嘀咕,这人,他不大喜欢。


    十焉跟在他身边,对这些话也是有些膈应。


    日头是还好,这到了六月,是暑热起的更大了些,近日家里用冰都多了些。


    宋南锦叫人去撤了屋内的被褥,这是容易生热,还将陆世宁书房里的被褥都给收拾了。要是不下雨,天气好,还是要多晒晒才好收拾回柜子里。


    满打满算,陆世宁是已经走了一个月,宋南锦才收到了他寄回来的一封书信,想着这应天府该也是热起来了。


    也不知道他给自己置办好衣裳没,宋南锦之前去书房里收拾东西,在书桌上见着一副他似乎没有画完的画,她也只是收回到了书架上,知道他珍惜这几卷画,她也不好随意就给他搁置了。


    这才她嫁过来一月,前天便听说,家里大娘子为着宋候知和宋金知的婚事,和宋父说的有些不愉快。


    大娘子的意思是,宋候知要不先成家,娶个正经的贤惠的媳妇回来,让他再收心用功读书也是一样的。宋父的意思却是,他还未成年,还是要先读出功名来,之后再谈娶妻成婚的事。


    大娘子是想着,便是如陆世宁这般上进的人,也是读了好几年书才读出来的。


    要是真等着宋候知像陆世宁一样读出了功名才讨论成家的事,也不知道会让别人钻了多少空子,这选媳妇和选郎君都是一样的,要是不早些就着眼就怕没得选好的了。


    大娘子还跟宋父说宋南锦如今寻得了这样好一位夫婿,那不也还是从小便盯上了的。


    要不是当初宋父一心等着陆世宁上汴京来,那还不是要允了别家的请婚之举。


    宋父是对宋南锦很偏心的,大娘子知道自己的这对儿女可没有宋南锦和陆世宁这般得宋父的眼,要是自己这个亲娘不多给他们上心,宋父也是没有当初为宋南锦这般考虑的心思的。


    这已经说了好几日了,还说家里的赵娘子也劝了劝大娘子,宋候知是还小,才十五呢,要说婚事,还是先操心操心宋金知的婚事吧。


    这要选个好夫婿可没有那么容易,要是还想选个上进的读书人出来,这不还是得等嘛。


    大娘子是有心思放在陆世宁身上的,他周边认识的可都是读书人,要是多放个心眼在他们身上,选个适婚的小郎君,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她还未向宋南锦开口。


    想着人家是新婚,这陆世宁又不在汴京里头,还是暂且开不了这个口。


    宋南锦还想着什么时候抽个时间回家去吃个饭,再劝劝宋父,可不要为着这点事跟大娘子置气,这些事不是也急不得吗。


    筠诸进了屋,跟她说,底下修缮的工人遣人来问了,这根据布局图的布局,是有几处不大合适,问娘子,是要怎么办才好。


    拖拖拉拉的,这是又过了好些时日,陆宅还没修缮好。


    当初成婚的日子,陆世宁便说是应付了过去,开府设宴的时候,为着婚事都挡过去了,也是没个给外人的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