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回

作品:《锦缎程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回


    五月的夏雨在应天府还足的很。


    三月各县上报春耕之事时, 江大人跟陆世宁提了一句,这水利和水患都要提前考虑着,要是伤了农田可不好。


    陆世宁之前去游湖的时候, 也是特意问了问周边常年钓鱼的人,问着自开春来, 这雨量是多大, 他们是有经验的,这要是预感着会涨水, 都得提前想好对策。


    各县上报了水利的工程量, 陆世宁遣了身边的人去各处探消息, 看看这些常年做农活的人, 他们嘴里说的实话。


    上下传消息, 总是有几分不准确, 还是要实际去问问的好。


    今夜的风雨还刮的大,前些时日的雨是落的深, 打湿了院子里晒的书,十焉和四以抱了书回来, 也只好放了几张椅子在廊下,等着冷风吹干。


    这几日都是这般大雨, 陆世宁时时的听着雨声, 心里惦记着, 这雨要是再这么下,这水多半是会涨起来了。


    书房里的烛火时常被刮进来的风吹灭,陆世宁咳嗽了两声, 这明明都是五月了, 这下起了雨来,却还是冷的很。


    这要是风调雨顺的, 陆世宁还想着去寺庙多烧香拜拜佛,但要是天灾多,就是求到佛祖那里也无用。


    幸好公文文书还没被打湿,陆世宁去关了窗户,让风少透进来些。


    这是没个安稳时日,陆世宁心里总有些慌,之前在江南一地,也会有水患之灾,这要是提前考虑着,也不至於最后造成的结果太坏。


    看来是今年风雨下的太足了,这是要愁坏了农户们的心,陆世宁早先叫他们拿了应天府这地的地形图来,勾勾画画了好些,心里已经有几分把握了。


    已经是四更天了,十焉多拿了一盏油灯进了书房来,看着陆世宁还没睡,只劝了劝他,要是再这般的话,很容易得风寒的。


    他一连都打了好几个哈欠了,走近了陆世宁的身边,见着他手边的茶杯里都无茶水了,但就是还有,也想着肯定是生冷的茶水了。


    “大人,还是睡了吧,都这么晚了。”


    “这几日风雨大,我怕大人嫌冷,还多放了一床被褥。”


    陆世宁手里还握着笔,他在预估这要是因为涨水决堤要修的水岸该费多少钱,这样心里有数些,到时候底下的人来报,也不会觉得是他们太夸口。


    “我再算算就睡了。”


    “你要是累了你自己去睡吧。”


    陆世宁还不起身放笔,听着屋外的雨声,他心里还安定些。


    这处小宅子是陆世宁身边人去寻的,连江大人来了这里,都奇怪为什么陆世宁不住在官驿里,但也没多劝他。


    陆世宁喜欢清净,这里虽小了些,但是树木丛深,他有时能躲个清闲。


    只是十焉还担心院子里或许会积水,这雨这般大,连院子里晒的衣裳都被打湿了。


    没个太阳光,容易生潮湿。


    陆世宁又怕冷,十焉都想着再烧炭了。


    这雨连着是下了得有十天,时而大雨,时而小雨,反正这天总是阴沈沈的。


    这天刚一放了太阳光出来,这出城的人就多了。


    陆世宁早早的去了一趟官衙,跟江大人说了几句关於预防水患的话,免不了要雇劳工和费钱,这都是不能马虎的事,陆世宁写了份条文递给了江大人看。


    出了官衙,陆世宁想着去各水边看看,到底实际情况如何。


    官衙上报来的各县水岸工程,陆世宁只看了几眼,虽说暂且无事,可是这还是五月,要是六月和七月的雨水再一多,这不一定能防得住。


    要是因为水患冲毁了农田和屋舍,这还是能挽救的,要是叫人也失了性命,这就是一番罪过了。


    陆世宁心里还纠得紧,出城去看了看湖水上涨过了水没。


    江大人已经说派遣了官吏出去探查各处河水的情况,该加固的会加固,该修整的会修整,要是遇到低岸处,会劝着住屋的人离开此地。


    今年好似没有往年里平安,他也是忙的很。


    陆世宁坐了马车出了城,看见过路上的农田,心里也是好一阵担忧。


    “这里的问题,还是有的。”


    之前为着陈知府的事,虽然最后汴京里头的意思是将他贬黜,可陈见深吞进去的东西又收归进了官衙内。


    不知道那几亩良田的情况怎么样。


    这再等一阵,就是夏税,若是真的涨水了,陆世宁还想上书官家,请求减免一些应天府今年的赋税收成。


    都是事,陆世宁不住手的掩口咳嗽,十焉跟在外面,也听见了他咳嗽的声音。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you,第三声)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雨声大,湿气重,这屋内的药味也重。


    已经是四更天,陆世宁正熟睡着,门口正有人拍门,嘴里急急的叫着陆大人,陆大人。


    这虽已经是大半夜,可是公事太急,也没有办法。


    陆世宁是听见了声被惊醒了,忙起身来穿鞋要出去看,这外面还下着雨。


    “陆大人!陆大人!”


    十焉就在隔壁,也起了身来点灯出去看。


    陆世宁还只穿了件单衣就去开了门,开门来一瞧,这是府衙内的人。


    “陆大人,宁水县涨水了,江大人要我请陆大人过去商议商议该发什么令。”


    这来的人是举着一把油纸伞,这雨是大的,他脸上还沾着雨水,陆世宁刚刚急着去开门,也没打伞。


    “行,我知道了。”


    “你回去告诉江大人,我穿了衣裳立刻就去官衙寻他。”


    “是。”


    十焉打着伞去了门口处,见陆世宁正关上了门,身上还是半湿的,问着是怎么了,陆世宁脸色不大好看,果然还是出事了。


    “十焉,你等会去准备马车,我们现在去官衙。”


    “是。”


    现在外面风吹的紧,烛火早熄了。


    陆世宁急急的回了屋去穿衣裳,虽是事情急了些,但陆世宁之前已经去看过了一番,心里还是有点数。


    江大人在官衙内也是急的很,见着陆世宁终於是来了府衙,这心才是稍稍的安了些。


    陆世宁之前写的条文,江大人也觉得很有道理。


    陆世宁着一身黑袍才赶来,这江大人才上前去忙跟他说话。


    “陆大人”


    “看来还是情形不大好,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江大人是急上了头,他才上任还没有多久,实际情况没有陆世宁了解得多。


    “江大人先别急,我有主意。”陆世宁身披的外袍都没系好,都要掉了。


    “早先便已经去查过了这水岸防护的修整情况,看来还是不行,这水一涨起来,还是赶不上天算。”


    陆世宁强装着镇定,这会儿大家心里都是慌的,可是光心慌也无用。


    “江大人,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先处理好宁水县的百姓。”


    陆世宁一手系着外袍上的衣带,想先定定他的心。


    “是是是,你说的对。”


    “江大人,请立刻调派官兵拿上工具去宁水县,协助雇夫修筑损坏水岸。”


    “再叫武卫营的人,於城门处设防,若有聚众闹事,作奸犯科者,一律收押进狱,决不轻饶。”


    陆世宁已经说了好些话,江大人是听他说一句,便叫一个自己身边的人赶紧去办。


    “江大人,我现在先去宁水县,协助他们。”


    “我跟你一起去。”


    陆世宁转身欲走,江大人跟上了他的步子,也说要去,陆世宁劝了他一句。


    “江大人,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陆世宁眼神迎上了江大人的目光,他还有几分不解。


    “之前我给江大人写过的一份文书,预想过若是遇上了水患,大人事先和事后该如何做的,大人难道都忘记了吗?”


    这官衙上的黑瓦都还滴着不断的雨水,这屋内也还稍冷的很。


    江大人听着外面的雨声,又听着陆世宁的话,是想了起来,只是,陆世宁这般冷静的模样,他若是看不见,他也会心慌的。


    “我都知道,但是?”


    “水患天灾,除了要尽全力治理,还是要安抚好民心。”


    “水患一起,江大人要保障后方供应,粮食药物都不可少。”


    “若是这些大人不亲自去督促,后患无穷。亲自督办,一来免得扰乱了坊市粮钱价格,二来是避免小人借此生乱。”


    “况且,江大人是知府,如果宁水县的百姓们看见知府大人如此为他们着想,也必定会感大人体恤之恩,博一个好名声的。”


    陆世宁歇了一口气,终於是跟他说明白了,这件事,谁都没料到。陆世宁不想再耽误功夫,最后留下一句,说要再派遣一队官兵跟随,若是在路上还有人存心生乱,杖责加倍,罪加一等。


    陆世宁说完就要走,他得去宁水县看看情况,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希望江大人不要拖后腿,耽误了救灾。


    这雨还大,陆世宁出了府衙的门,踩了一脚的雨水,上了马车,奔去了宁水县。


    江大人看见他离了这里,回想起陆世宁说的话,也是对的,眼下天灾起,最是不安稳的时候,要是不加以制止,就怕事情闹的太大,连官家都要降罪。


    “你们快去,去叫仓司长官来见我。”


    “是。”


    “还有,叫府衙的人先准备好几车粮食,运送到宁水县,叫府衙长官周大人协助,务必要送到。”


    “是。”


    江大人也是急,又去换了衣裳靴子,等着底下的人来回报,官衙内的人都派了出去,巡视城内,不许生事。


    马车行至半路,陆世宁感觉是有些慢了,叫十焉停了车,这样赶着去,都要等到天亮了。


    马车身后还跟了一队官兵,陆世宁下了马车,哪里还顾得上打伞,叫十焉放下车,松了绳,他要骑马赶过去。


    十焉心里一慌,这还下着大雨,行路本就很困难了,雨天行路本就是要慢一些的。


    雨水打着马车上的顶盖,陆世宁换上了雨衣和雨帽,自己松了绳子,就要上马,十焉还想再劝劝,这不是开玩笑的。


    “大人,大人,还是驾车吧,这不是说笑的。”十焉扯着嗓子,在陆世宁耳边大声说了一句。


    “你另外去牵马来套车赶往宁水县,我带着人先行一步,到那里跟我会合。”陆世宁只当没有听见,说着其他的。


    话毕,十焉是已经劝不住了,陆世宁已经上了马,就要走。


    如今已经是五更天,陆世宁带着一队人驾马已经走远了些,十焉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他是担心陆世宁的身体,他得了风寒怎么办,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为官者,不走在前头,谁走在前头,十焉还是明白他的,还是要去牵马来套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