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以后就是亲家了
作品:《重回86:我从整座大山进货》 众人进了屋子,按照次序,石关明先上了炕,再是赵山。
王桂和媒婆李婶子坐到屋里的炕沿边上,程雪兰则靠窗而坐。后边赵江和石关睿进屋后,则拽过四脚八叉凳,坐到了炕对面。
最后进来的程雪花拉着石慧和石少立。赵兰挨着王桂,石慧坐到了她妈旁边,程雪兰却没坐下,轻轻推了下石少立,石少立便跟赵家人笑着打招呼。
这小子年纪不大,却不怂这些场面,打完招呼后反而十分好奇地瞅着炕上的赵山和王桂。
他回头对上赵江的隐隐含笑的眼神,当即把头扭过——赵江两次上门来,他都挨了揍。
“孩子看着就机灵!”赵山看着石少立说。
“呵呵……”石关明笑了笑,也是没说啥。
坐窗边的程雪兰嘴角一扯,对妹妹做了个眼神,程雪花当即按在石少立的肩膀上往后一拽,带着他往屋外走。
石少立晃了下肩膀,还有点不乐意,他还没瞅明白呢。比如他现在就想问问,为啥赵叔的眼睛笑起来是两条缝,赵江的眼睛笑起来是月牙。
但一瞧见他妈程雪兰瞪眼和攥着的拳头,石少立马上朝后退了几步,跟着小姨去了西屋。
石少立岁数还小,这种相亲的场面不需要他全程在,只要露个面儿就行了。程雪兰也知道自己儿子童言无忌,怕唠嗑唠着,这小子嘴上没把门,来个语出惊人、技惊四座,那他石家名声就大了。
等两人出去,赵山和石关明说了几句话后,赵江趁着空档起身,拽出开封未动的石林来,抽出一颗恭敬地递给石关明,“叔,抽烟。”
就跟饭桌上筷子头不能对人一样,给长辈烟时头尾也不能冲人。所以赵江是横着递过去的。
“诶。”石关明看了眼赵江,不禁一笑,接过烟来,接着便听刺啦一声。
赵江擦燃火柴,一手伸出一手护着,为石关明点燃,再晃灭了火柴。
接着是给他爸赵山点烟,再是程雪兰,之前李婶子讲了,她平常是抽烟的。
完了后是媒婆李婶子,最后便是石关睿。至于赵江,他平时抽烟,但这个时候他不能抽。
赵江连上千人的台子都上过两回,一次是在林场抬大爪子,再是前两天的福江屯春猎拿第一。屋里才几个人,赵江肯定是不怂的,所以应对的也很从容。
别看不用说几句话、干啥事,不少小伙子在上门相亲这一步时特别紧张,递烟时手抖掉下不在少数,表现得别扭。
这个年代,说复杂也复杂,有很多规矩和老礼;说简单也简单,几句话的功夫,两个人一辈子便拴到一块儿了。
石关明看着赵江,和媳妇悄悄地交换了下眼神,都瞧出了满意神色来。
倒是姑娘石慧挺敏锐,心里在想,赵江怎么看上去这么熟练?他真是头回相亲么?
赵江干实事的头脑,和石慧细敏的聪明,倒是般配的一对。
不过在恋爱中,石慧很快把这点疑虑抛到了脑后,只当心上人聪慧。
等赵江散完烟坐回小板凳上时,程雪花也端着茶进来,给了石关明、程雪兰、赵家人和媒婆李婶子,完也在姐姐旁边坐下,把石慧坐在中间。
相亲到了这一步,便是自由发挥阶段,纯唠嗑闲聊,什么都能聊,就是不谈一字俩孩子的婚事。
赵山他们磕着瓜子,喝着茶水,两家大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拉起家常。
从最近在忙啥,到家里家外的各种大小事,春种夏耕秋收柴米油盐酱醋茶鸡鸭鹅羊……
别看这儿没什么主题,觉得没什么意义,其实能聊下去就是意义。这也是相亲中最重要的环节。
有的人平时不爱说话,其实不是肚子里没话,而是找不到说得着话的人。甭管说的是啥话,能遇上说得着话的,一句顶得上一万句。
两家人能聊起来,那就是说得着话。
至于石慧和赵江,虽然今天定的是两人的亲,但他们只能规规矩矩地坐着,听大人们聊天插不上嘴。
两人也不仅仅是摆设,是双方互相再仔细瞅瞅、瞧瞧未来的女婿、儿媳。
所以座位也是有讲究的。石慧跟程雪兰坐在炕沿,炕上的赵山能够瞅到姑娘的后边,王桂能看她的侧脸。
坐对面的赵江就能多瞧瞧姑娘的正脸,从神色中就能看出她对这桩婚事的态度。
赵江散烟时是一卡,聊天时石家人也同样能好好再观察观察他。再就是两家人瞅姑娘和小伙面对面时的反应,两人对不对路子。
如此一结合,一门亲事能不能敲定就有准了。
赵家和石家没聊什么大不了的事,话头子却始终
没掉到地上。
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唠了快四五十分钟。赵山吐出一口烟,忍住用手指头捻灭烟头的习惯,在烟灰缸里按下后,跟石关明说道:“二哥啊,那今天我们就先回去啦。”
“赵兄弟,搁家吃口饭再走呗。”石关明说道。
“不用的了,改天咱俩再好好喝一顿酒。”赵山摆手说道。
按照相亲的流程,赵家不会在石家吃饭,所以这些都是客气的套话。
随着赵山起身,炕桌两边的人相应起来往外走。
等两家人都出了房门到院子里后,都放慢了脚步,没急着往出走,目光不约而同地往中间的赵山和石关明瞅。
“赵兄弟。”石关明抽出烟盒来。
“诶。”赵山应道,两人互相点了一颗烟,齐齐徐徐地吐出烟气来。
“二哥啊,你看俩孩子的事,咱们给定了?”赵山左手支在右手胳膊肘下问道。
“嗯……”石关明也没推拉,直接坚定地说道,“赵兄弟,就这么定了!”
看上去跟俩爷们儿拿主意似的,其实这也是两家人商量后的结果。不过就像固定的流程一样,来这么一下,就盖章定调子了。
两人的话语一出,院子里的人皆是露出笑容,气氛也不由得欢快起来。站王桂旁边的李婶子甚至握拳,小小幅度地往出鼓捣了一下——又成一桩!
赵江目光看向石慧,想看看姑娘是啥反应。等他转过眼睛,却发现石慧先一步紧紧盯着他了。
赵江也不知道为啥,此时却有些躁动和害羞,两道年轻、火热的视线一触即离。
赵江摸了下自己发烫的脸面,突然想到刚才看见石慧微红的耳朵,意识到那或许并不是被风吹的……
“咱们以后可就是亲家了!”王桂拉着程雪兰的手说。
“可不是么。”程雪兰笑道。
“改天我们好好喝上一场。”石关明说,赵山应后便由他陪着走出了柳条帐子。
两家人在院门外又说了会儿话,赵家才离开。
拐了个弯,王桂脸上的笑就止不住了,用胳膊肘往赵山的肚子上一杵,赵山又轻轻锤了下儿子,道:“结婚成家后,可得收收心了啊。”
“嗯,我知道爸。”赵江答应道,脑子里却还想着刚才石慧的样子,让人心痒痒的。
“姐啊,这回是心安了吧?”李婶子笑问王桂。
“是啊妹子,心算落肚了哈哈。”王桂乐呵呵地答道。
赵兰看了眼哥,她喜欢石慧当她嫂子,是觉得她跟屯里其他的女子不太一样。具体哪儿不一样她说不上来,用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有“灵气”。
不过石慧的灵气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和山野中蹦跳的小鹿般天诞的。不若如此,也不会那回大胆地向赵江表露心意。
上了车回福林屯,赵江先将李婶子送回去,再开回了家。
王桂美滋滋地哼着歌,想着弄些好吃的来庆祝一下。
赵山则在院子里陪着狗帮玩,培养感情。赵江和妹妹一块儿进了库房,去看水狗子的情况。
昨天胡华清拿回来的鱼不少死了,也不知道水狗子吃不吃,只能试试。
王桂正擦着锅呢,突然想到了啥,转身走出屋外,对赵山说:“趁早的,你请石关明上家来吃饭喝酒,合计合计把日子给定下来。”
“好。”赵山点头,“最近场子里冬运还没忙完,他们调度忙。过了这阵的,月底前吧,我请他来。”
今天两家人是正式定亲,能够互相称为亲家了。但赵江和石慧结婚的日子还没定,这就需要赵山请石关明上门来吃饭。
石关明不用带别人,赵家作陪的同样只需要赵山,吃菜喝酒间把结婚的日子敲定。其实也是事先两边家里商量好的,走这么个官方流程。
每年在秋天和春天,是场子里调度最忙的时候,要修道、改道。定日子有讲究急不得,所以赵山要等石关明空下来,王桂自然没啥意见。
交代完后,王桂又去到外屋地做饭,听着从库房里传出来的母羊叫声手痒难耐。
她寻思现在小狗崽子也不用喝奶了,可以找个机会把它给宰了开宴。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桂又说:“江儿,你是不是说要进城一趟啊?”
“嗯呐。”赵江点头:“我去看看那豹子皮寻到买主没,看看机会,顺便把野猪肚子和猪砂给出了。”
还要问问谢安康,让他帮忙掏弄迷鹿的紫河车那些药材,不过赵江这没和娘说。
“啥时候?”王桂问。
赵江摇摇头,“那还没个准。这个月吧应该?咋了妈,有
啥事啊?”
“你进城,看有合适的,买点砖块和水泥。挑好的来。”王桂说着,翻过家里记账的本子,“倒也不急。你六月的备好就行。”
赵山挪动屁股想来瞅,却被王桂一盖,啥都没瞧见。
现在手里有钱,造新房王桂要按着高标准来,城里的红砖比山里那些人卖的好。
批地盖房的条子已经到手,就不差别的手续了。
现在春种的季节,大家伙还忙,还不能动土修房,但可以把要用到的东西准备起来。等春种这阵子忙完,就开始修了。
屯里人盖房子,亲朋好友们都会来帮忙。比如小舅子王竹肯定是会好好出力的,他们就不会要钱。
但要是其他人,赵江就要给人家工钱,毕竟有的人家没有别的来钱路子,就指着帮忙挣点。不仅如此,赵家还要管他们一顿中饭。
盖房的本钱和工钱,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跟赵江赚钱的速度比,又没那么紧张了。
吃饭的话,赵江倒不怕。别的不敢保证,但绝对顿顿有肉。
他还愁夏天天热,打下来家里存不住呢,正好让屯里帮忙的人消灭掉。
“行。”赵江答应道。
吃过饭,赵兰没闲在家,她怕跟不上进度,去学校上半天的课。
赵江则是在炕上睡了会儿,又牵着进财带上自家的机枪管,去山场外围转,让小狗子熟悉枪声。
与昨天相比,进财又有了进步。听到枪声不会受惊,而且不需要赵江喊,开枪便会跑来。
第二天,赵江开着解放,载着赵山、向志明、向登峰和任卓去林场上班。
给他们放到大门后,赵江驱车到了司机班,和师傅温鸿一起忙活,把被猪神撞坏的大灯换掉了。
上午范立不在办公室,赵江便把钥匙搁在他桌上。
吃过午饭过了午休时间,范立回来了。没过多久,韩场长的秘书刘均也来了。
“赵江!”他没跟其他司机打招呼,独看见赵江后眼睛一亮,摆手招呼道。
“刘哥,咋了?”赵江笑着走过来,为他递烟。
“有好事。”刘均却挡了没接,笑着拽他往孔伟的办公室里走。
“这是啥事儿啊?能惊动刘秘书。”
司机班里的人眼神交换,小声议论着。韩场长是大忙人,吩咐刘均办的都是要紧事。
过了不到一刻钟,赵江和刘均就出来了,后边跟着孔伟。
“不用送了,我正好去旁边调度有事。”刘均说完,便摆摆手急匆匆地走了。
孔伟看了眼赵江,眼神却是有些复杂和犯愁,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回到办公室去。
温鸿左右瞧了瞧,走到赵江身旁问道:“江,刘哥找你啥事儿啊?”
赵江一笑,没说话,却一仰头,示意温鸿跟他朝外走。
到了屋子外边,面对温鸿疑惑的目光,赵江笑着,手从兜里拿出来,手指上挂着车钥匙晃:“走,温哥,咱试试新车去。”
众人进了屋子,按照次序,石关明先上了炕,再是赵山。
王桂和媒婆李婶子坐到屋里的炕沿边上,程雪兰则靠窗而坐。后边赵江和石关睿进屋后,则拽过四脚八叉凳,坐到了炕对面。
最后进来的程雪花拉着石慧和石少立。赵兰挨着王桂,石慧坐到了她妈旁边,程雪兰却没坐下,轻轻推了下石少立,石少立便跟赵家人笑着打招呼。
这小子年纪不大,却不怂这些场面,打完招呼后反而十分好奇地瞅着炕上的赵山和王桂。
他回头对上赵江的隐隐含笑的眼神,当即把头扭过——赵江两次上门来,他都挨了揍。
“孩子看着就机灵!”赵山看着石少立说。
“呵呵……”石关明笑了笑,也是没说啥。
坐窗边的程雪兰嘴角一扯,对妹妹做了个眼神,程雪花当即按在石少立的肩膀上往后一拽,带着他往屋外走。
石少立晃了下肩膀,还有点不乐意,他还没瞅明白呢。比如他现在就想问问,为啥赵叔的眼睛笑起来是两条缝,赵江的眼睛笑起来是月牙。
但一瞧见他妈程雪兰瞪眼和攥着的拳头,石少立马上朝后退了几步,跟着小姨去了西屋。
石少立岁数还小,这种相亲的场面不需要他全程在,只要露个面儿就行了。程雪兰也知道自己儿子童言无忌,怕唠嗑唠着,这小子嘴上没把门,来个语出惊人、技惊四座,那他石家名声就大了。
等两人出去,赵山和石关明说了几句话后,赵江趁着空档起身,拽出开封未动的石林来,抽出一颗恭敬地递给石关明,“叔,抽烟。”
就跟饭桌上筷子头不能对人一样,给长辈烟时头尾也不能冲人。所以赵江是横着递过去的。
“诶。”石关明看了眼赵江,不禁一笑,接过烟来,接着便听刺啦一声。
赵江擦燃火柴,一手伸出一手护着,为石关明点燃,再晃灭了火柴。
接着是给他爸赵山点烟,再是程雪兰,之前李婶子讲了,她平常是抽烟的。
完了后是媒婆李婶子,最后便是石关睿。至于赵江,他平时抽烟,但这个时候他不能抽。
赵江连上千人的台子都上过两回,一次是在林场抬大爪子,再是前两天的福江屯春猎拿第一。屋里才几个人,赵江肯定是不怂的,所以应对的也很从容。
别看不用说几句话、干啥事,不少小伙子在上门相亲这一步时特别紧张,递烟时手抖掉下不在少数,表现得别扭。
这个年代,说复杂也复杂,有很多规矩和老礼;说简单也简单,几句话的功夫,两个人一辈子便拴到一块儿了。
石关明看着赵江,和媳妇悄悄地交换了下眼神,都瞧出了满意神色来。
倒是姑娘石慧挺敏锐,心里在想,赵江怎么看上去这么熟练?他真是头回相亲么?
赵江干实事的头脑,和石慧细敏的聪明,倒是般配的一对。
不过在恋爱中,石慧很快把这点疑虑抛到了脑后,只当心上人聪慧。
等赵江散完烟坐回小板凳上时,程雪花也端着茶进来,给了石关明、程雪兰、赵家人和媒婆李婶子,完也在姐姐旁边坐下,把石慧坐在中间。
相亲到了这一步,便是自由发挥阶段,纯唠嗑闲聊,什么都能聊,就是不谈一字俩孩子的婚事。
赵山他们磕着瓜子,喝着茶水,两家大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拉起家常。
从最近在忙啥,到家里家外的各种大小事,春种夏耕秋收柴米油盐酱醋茶鸡鸭鹅羊……
别看这儿没什么主题,觉得没什么意义,其实能聊下去就是意义。这也是相亲中最重要的环节。
有的人平时不爱说话,其实不是肚子里没话,而是找不到说得着话的人。甭管说的是啥话,能遇上说得着话的,一句顶得上一万句。
两家人能聊起来,那就是说得着话。
至于石慧和赵江,虽然今天定的是两人的亲,但他们只能规规矩矩地坐着,听大人们聊天插不上嘴。
两人也不仅仅是摆设,是双方互相再仔细瞅瞅、瞧瞧未来的女婿、儿媳。
所以座位也是有讲究的。石慧跟程雪兰坐在炕沿,炕上的赵山能够瞅到姑娘的后边,王桂能看她的侧脸。
坐对面的赵江就能多瞧瞧姑娘的正脸,从神色中就能看出她对这桩婚事的态度。
赵江散烟时是一卡,聊天时石家人也同样能好好再观察观察他。再就是两家人瞅姑娘和小伙面对面时的反应,两人对不对路子。
如此一结合,一门亲事能不能敲定就有准了。
赵家和石家没聊什么大不了的事,话头子却始终
没掉到地上。
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唠了快四五十分钟。赵山吐出一口烟,忍住用手指头捻灭烟头的习惯,在烟灰缸里按下后,跟石关明说道:“二哥啊,那今天我们就先回去啦。”
“赵兄弟,搁家吃口饭再走呗。”石关明说道。
“不用的了,改天咱俩再好好喝一顿酒。”赵山摆手说道。
按照相亲的流程,赵家不会在石家吃饭,所以这些都是客气的套话。
随着赵山起身,炕桌两边的人相应起来往外走。
等两家人都出了房门到院子里后,都放慢了脚步,没急着往出走,目光不约而同地往中间的赵山和石关明瞅。
“赵兄弟。”石关明抽出烟盒来。
“诶。”赵山应道,两人互相点了一颗烟,齐齐徐徐地吐出烟气来。
“二哥啊,你看俩孩子的事,咱们给定了?”赵山左手支在右手胳膊肘下问道。
“嗯……”石关明也没推拉,直接坚定地说道,“赵兄弟,就这么定了!”
看上去跟俩爷们儿拿主意似的,其实这也是两家人商量后的结果。不过就像固定的流程一样,来这么一下,就盖章定调子了。
两人的话语一出,院子里的人皆是露出笑容,气氛也不由得欢快起来。站王桂旁边的李婶子甚至握拳,小小幅度地往出鼓捣了一下——又成一桩!
赵江目光看向石慧,想看看姑娘是啥反应。等他转过眼睛,却发现石慧先一步紧紧盯着他了。
赵江也不知道为啥,此时却有些躁动和害羞,两道年轻、火热的视线一触即离。
赵江摸了下自己发烫的脸面,突然想到刚才看见石慧微红的耳朵,意识到那或许并不是被风吹的……
“咱们以后可就是亲家了!”王桂拉着程雪兰的手说。
“可不是么。”程雪兰笑道。
“改天我们好好喝上一场。”石关明说,赵山应后便由他陪着走出了柳条帐子。
两家人在院门外又说了会儿话,赵家才离开。
拐了个弯,王桂脸上的笑就止不住了,用胳膊肘往赵山的肚子上一杵,赵山又轻轻锤了下儿子,道:“结婚成家后,可得收收心了啊。”
“嗯,我知道爸。”赵江答应道,脑子里却还想着刚才石慧的样子,让人心痒痒的。
“姐啊,这回是心安了吧?”李婶子笑问王桂。
“是啊妹子,心算落肚了哈哈。”王桂乐呵呵地答道。
赵兰看了眼哥,她喜欢石慧当她嫂子,是觉得她跟屯里其他的女子不太一样。具体哪儿不一样她说不上来,用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有“灵气”。
不过石慧的灵气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和山野中蹦跳的小鹿般天诞的。不若如此,也不会那回大胆地向赵江表露心意。
上了车回福林屯,赵江先将李婶子送回去,再开回了家。
王桂美滋滋地哼着歌,想着弄些好吃的来庆祝一下。
赵山则在院子里陪着狗帮玩,培养感情。赵江和妹妹一块儿进了库房,去看水狗子的情况。
昨天胡华清拿回来的鱼不少死了,也不知道水狗子吃不吃,只能试试。
王桂正擦着锅呢,突然想到了啥,转身走出屋外,对赵山说:“趁早的,你请石关明上家来吃饭喝酒,合计合计把日子给定下来。”
“好。”赵山点头,“最近场子里冬运还没忙完,他们调度忙。过了这阵的,月底前吧,我请他来。”
今天两家人是正式定亲,能够互相称为亲家了。但赵江和石慧结婚的日子还没定,这就需要赵山请石关明上门来吃饭。
石关明不用带别人,赵家作陪的同样只需要赵山,吃菜喝酒间把结婚的日子敲定。其实也是事先两边家里商量好的,走这么个官方流程。
每年在秋天和春天,是场子里调度最忙的时候,要修道、改道。定日子有讲究急不得,所以赵山要等石关明空下来,王桂自然没啥意见。
交代完后,王桂又去到外屋地做饭,听着从库房里传出来的母羊叫声手痒难耐。
她寻思现在小狗崽子也不用喝奶了,可以找个机会把它给宰了开宴。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桂又说:“江儿,你是不是说要进城一趟啊?”
“嗯呐。”赵江点头:“我去看看那豹子皮寻到买主没,看看机会,顺便把野猪肚子和猪砂给出了。”
还要问问谢安康,让他帮忙掏弄迷鹿的紫河车那些药材,不过赵江这没和娘说。
“啥时候?”王桂问。
赵江摇摇头,“那还没个准。这个月吧应该?咋了妈,有
啥事啊?”
“你进城,看有合适的,买点砖块和水泥。挑好的来。”王桂说着,翻过家里记账的本子,“倒也不急。你六月的备好就行。”
赵山挪动屁股想来瞅,却被王桂一盖,啥都没瞧见。
现在手里有钱,造新房王桂要按着高标准来,城里的红砖比山里那些人卖的好。
批地盖房的条子已经到手,就不差别的手续了。
现在春种的季节,大家伙还忙,还不能动土修房,但可以把要用到的东西准备起来。等春种这阵子忙完,就开始修了。
屯里人盖房子,亲朋好友们都会来帮忙。比如小舅子王竹肯定是会好好出力的,他们就不会要钱。
但要是其他人,赵江就要给人家工钱,毕竟有的人家没有别的来钱路子,就指着帮忙挣点。不仅如此,赵家还要管他们一顿中饭。
盖房的本钱和工钱,加起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跟赵江赚钱的速度比,又没那么紧张了。
吃饭的话,赵江倒不怕。别的不敢保证,但绝对顿顿有肉。
他还愁夏天天热,打下来家里存不住呢,正好让屯里帮忙的人消灭掉。
“行。”赵江答应道。
吃过饭,赵兰没闲在家,她怕跟不上进度,去学校上半天的课。
赵江则是在炕上睡了会儿,又牵着进财带上自家的机枪管,去山场外围转,让小狗子熟悉枪声。
与昨天相比,进财又有了进步。听到枪声不会受惊,而且不需要赵江喊,开枪便会跑来。
第二天,赵江开着解放,载着赵山、向志明、向登峰和任卓去林场上班。
给他们放到大门后,赵江驱车到了司机班,和师傅温鸿一起忙活,把被猪神撞坏的大灯换掉了。
上午范立不在办公室,赵江便把钥匙搁在他桌上。
吃过午饭过了午休时间,范立回来了。没过多久,韩场长的秘书刘均也来了。
“赵江!”他没跟其他司机打招呼,独看见赵江后眼睛一亮,摆手招呼道。
“刘哥,咋了?”赵江笑着走过来,为他递烟。
“有好事。”刘均却挡了没接,笑着拽他往孔伟的办公室里走。
“这是啥事儿啊?能惊动刘秘书。”
司机班里的人眼神交换,小声议论着。韩场长是大忙人,吩咐刘均办的都是要紧事。
过了不到一刻钟,赵江和刘均就出来了,后边跟着孔伟。
“不用送了,我正好去旁边调度有事。”刘均说完,便摆摆手急匆匆地走了。
孔伟看了眼赵江,眼神却是有些复杂和犯愁,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回到办公室去。
温鸿左右瞧了瞧,走到赵江身旁问道:“江,刘哥找你啥事儿啊?”
赵江一笑,没说话,却一仰头,示意温鸿跟他朝外走。
到了屋子外边,面对温鸿疑惑的目光,赵江笑着,手从兜里拿出来,手指上挂着车钥匙晃:“走,温哥,咱试试新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