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我叫聂卫国,我找刘文慧!
作品:《一家之主》 到了单位,刘正康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当看到办公室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副字,忽然就觉得有些刺眼。
进了办公室,刘正康习惯的给自己沏茶。
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杯,轻轻的吹着水上漂浮的茶叶。
刘正康忽然笑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以前他的心犹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但经历了昨天的谈话后,他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不知不觉已经在他心里生长出来了。
所以,才会看到‘副’这个字的时候觉得刺眼,心里不舒服。
自嘲的笑了笑,还是被这件事影响了心境啊!
喝了茶水,润了喉。
李抗战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出去。
“你好,这里是总机。”
刘正康字正腔圆,说道:“麻烦给我转到···单位···的办公室。”
总机话务员这边,道:“好的,您稍等。”
因为都是内线电话,只能让总机转出去。
没多久,电话接通。
“老师,我是正康。”
“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是个果决的人,说吧,做了什么样的决定。”
刘正康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去:“老师,感谢您的栽培,我愿意为海南的民生与经济发展,奉献自己。”
电话另一端传出来的声音,明显带着一丝兴奋:“好,既然如此,我们就争上一争。”
“你安心等消息吧。”
挂了电话,刘正康把这件事暂时的抛在脑后。
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毕竟这件事还没有形成文件定下来,现在想太多都是自寻烦恼。
况且,也不一定就能争的过其他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靠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所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能成自然好,不能成刘正康就继续当他的教育工作者。
大家都很忙,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宋铁跟三毛出去一整天,从早到晚,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
李跃进今天跟着他们俩一起出门去了。
先来了西单这边,把车子停好后。
宋铁领着他来到西单北大街,街面上有一个饭店。
宋铁介绍道:“跃进,房主就是这家店的老板。”
“我昨天打听到,这家饭店生意不好,加上国外的孩子想让他去养老,房主打算寻找买家。”
“不过,这钱怕是不会少。”
李跃进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走吧,咱们进去瞧瞧,跟房主聊聊。”
三个人迈上台阶,进入饭店里面。
有个年轻的姑娘看到他们进来,热情的招呼道:“三位,里面请。”
“咱们今天有···您三位看看吃点什么。”
李跃进笑着摇头:“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是来找你们老板的。”
姑娘一听不是来吃饭的,立马转身,朝着后厨喊道:“二大爷,有人找。”
就听后厨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底气十足:“谁啊?”
“来了。”
紧接着,从后厨走出来一个小老头。
挑开后厨跟餐厅之间的门帘子,开始四处踅摸。
看到就李跃进他们一桌客人,直径的走过来。
“爷们,找我?”
“咱们似乎不认识吧?”
李跃进站了起来:“是不认识,不过我找您有事儿商量。”
小老头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找我什么事儿啊?”
李跃进也不跟人家兜圈子,绕弯子。
一看这小老头就是爽快人,便快人快语,道出来意。
“我想买您的房子。”
“原来因为这事儿啊!”
小老头从凳子上站起来:“我是打算卖,也才刚传去消息,没想到就有人登门了。”
“这样,你要想买,我就带你前后左右的转转,价格咱们待会儿再谈。”
“您看中了要,看不中就留下来吃口饭,咱们当交个朋友。”
李跃进笑道:“您贵姓?”
小老头回道:“我姓那。”
哟呵,这是遗老遗少啊!
“那爷,是这么称呼
吧?”
“别,千万别这么叫。”
小老头紧张的回头张望一下:“小伙子,你还我一声老那,或者那叔都行。”
“就是这个那爷千万别再说了,虽然这几年看似有了变化,但谁知道往后什么样啊?”
“我怕以后别翻旧账,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
李跃进能理解,笑道:“那叔?”
“唉。”
那老头答应的十分痛快。
一行人穿过厨房,来到后院。
那老头站在院子里:“前面你们看到了,后面是我住的地方。”
“院子呢,有个百十来平米,几间房你们随意看。”
屋子什么样李跃进不在意,他买下来也要推倒重建。
“那叔,您这房子总共多大?”
那老头回道:“不算茅房,棚子,总共九间房,不到五百平。”
李跃进继续道;“房间里面就不看了,买下来肯定是要收拾一下的。”
“那叔,咱们坐下谈谈价格?”
几个人围着石桌,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那老头直言道:“小爷们,你也是爽快人。”
“我就直说了,按照现在的价格,我这九间屋子就值五千块。”
“还有这院子跟前脸门市,我总共要两万不过分吧?”
“这房子值钱就值钱在有个门市,没这门市我估计也没人买。”
李跃进点点头,这价格不算贵。
西单的门市,这个价格算是很公道了。
李跃进在思考的时候,那老头继续道:“我这还有些老家具,盘子碗啥的,都给你了。”
李跃进听到后,眼睛一亮。
“那叔,什么时期的?”
那老头回道:“大多数都是民国的,有几件明清的。”
“不过你也别多想,民国的不值钱,明清的虽然有点价值,但因为保存的不完整,也卖不出去。”
“就这还是我偷偷捡回来的,不然都被人劈柴烧火了。”
“这么说吧,我就带着贵重物品走,剩下的都给你了。”
“你喜欢就留着,不喜欢送人都随你。”
“要不是我这饭店实在不赚钱,我是真舍不得啊。”
李跃进这才站起来,挨个屋瞧了一圈。
八仙桌的腿换过,凳子面也有换过的。
还真没有保存完好的,不过这也不错。
虽然现在看着不值啥钱,但再过个几十年再看,价格能惊掉你下班。
如果古董其实不值钱,去信托商店就能买到瓷器,字画什么的。
只是李跃进不懂这行业里的猫腻,不然他早去琉璃厂碰碰运气了。
“那叔,什么时候能过户?”
“你什么时候给钱,咱们就什么时候过户。”
李跃进不想浪费时间,他也怕有其他人看上这个小院。
主要是位置好,只要是想做生意的人,看到这个门市肯定会出手买下来。
李跃进片刻不想耽搁:“您准备一下房契,我现在就回去取钱。”
“赶在中午下班之前,去房管所过户怎么样?”
那老头保证道:“我就在店里等你,你之后谁来买我都不卖。”
“中午之前,你不回来,那就另当别论。”
李跃进开车回家取钱,但他把宋铁跟三毛留下来了。
看着风风火火的李跃进,刘文慧问道:“你干嘛呢?”
李跃进拉着她的手,往屋里走:“给我拿两万块钱。”
两万块?
刘文慧一听这么多钱,便问道:“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啊?”
李跃进催促道:“先找钱吧。”
“我去西单看了个带院子的门市房,准备买下来。”
“买下来之后推倒重建,建一个服装城,用来零售跟批发用。”
听到是正经用,刘文慧从床底下搬出来一个袋子,打开后给他拿了两万。
“这是三毛跟姐夫给的六万块,我一直放在家里了。”
李跃进拿好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先走了,那边还在等着呢。”
当即,开车又回到西单北大街。
看着手表,才十点!
李跃进进去喊上那老头,还有宋铁他们两个。
“那叔,东西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
咱们就去房管所。”
那老头拍拍手里的房契:“准备好了,咱们走着。”
李跃进开车,那老头指挥,毕竟他不认识路嘛。
来到房管所,宋铁跟三毛没下车,李跃进跟那老头俩人进去的。
“那老头,你怎么来了?”
“同志,我想把房子过户给我亲戚。”
房管所的工作人员,问道:“什么?”
“你亲戚?”
“你亲戚不是都在国外嘛?”
那老头指着李跃进:“他也是外面回来的华侨。”
来的路上,俩人已经提前交流过了。
这个时候房子可以交易,但买卖有些难。
所以还是走赠与那一套。
李跃进也告诉了那老头,自己是香江的身份。
“当年,我欠我亲戚钱,这不人家回来要来了。”
“我一个孤寡老人,哪有钱还给人家?”
“弄个饭店还赔钱,只能把房子赠与人家了。”
房管所的人盯着李跃进,问道:“真的?”
李跃进从兜里拿出香江的身份证,递过去:“真的。”
“同志,这是我的身份,你看一下。”
“我回来是搞投资建设的,招商局的夏局长能为我作证。”
检查了李跃进的身份证,确定他是华侨是外商,这些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身份证,是真还是假。
但这个时期对待外商,归国华侨都是另眼相看的。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再说也要靠这些人投资建设,所以态度好不出奇。
看到那老头的房契旧了,给换了一张新的房产执照。
虽然现在没有房产证,但有直至的房产执照,并且还给他贴心的办理了,土地使用证。
这速度,快的让人惊讶。
等他们从房管所出来后,李跃进看看手表,进去总共都没半个小时。
上了车,李跃进招呼三毛:“三毛,把钱给那叔。”
三毛把装钱的兜子交给那老头:“您清点一下。”
那老头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当着他们的面仔细的清点一遍。
“没错,正好。”
然后看着李跃进;“小爷们,你给我两天时间。”
“两天后,我给你腾地方。”
李跃进点头:“好,那我两天后来。”
“我先送您回去。”
那老头解释:“我需要办理签证,主要是正审,还要买机票。”
“这辈子都没坐过飞机,老了老了,还要去天上走一趟。”
“还要把命运交给被人掌控。”
那老头对坐飞机很抵触,他认为拿东西不安全,说不准就什么时候从天上掉下来了。
而且,那老头还要找人换外汇,这钱带到国外也花不了。
所以,两天时间其实很紧张。
不过,李跃进相信那老头能搞定一切,毕竟是他主动说出来两天时间的。
猫鼬猫道,鼠有鼠道。
京城有很多地方能够私下里换外汇,就是会吃点亏。
不过那些准备远渡重洋的人,根本也不会在意这点损失。
只要签证办下来,正审过了,就能买机票。
那老爷子,是老四九城的人了,肯定有这方面的人脉关系能帮忙。
而且,他的孩子就在外面,有这层关系在他想走,也不是难事儿。
送完了那老头,李跃进带着宋铁跟三毛回去吃饭。
到了家,李跃进主动把房产执照,还有土地使用证交给刘文慧保管。
“媳妇,放起来把。”
刘文慧接过后,去柜子里找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盒子。
然后把把房产执照跟土地使用证都放进去了。
这里面是她专门用来放证件的。
周秀兰做好饭,喊他们吃饭。
中午放学回来的李文娟,果然在饭桌上看到了糖醋排骨。
看来自己不是做梦,一切都是真的。
加了一块排骨放在嘴里,开始狼吞虎咽。
“妈,您做的排骨真好吃。”
周秀兰提醒道:“你要的排骨我可给你做了。”
“下午要用功读书。”
李文娟傲娇道:“我们老师教的,我早就学过了。”
“嫂
子已经提前教过我了。”
刘文慧看着骄傲的她,严肃的批评道:“不要骄傲自满,虽然我教过你了。”
“你也要用心听讲,每个老师讲课的侧重点不同。”
“温故而知新,认真听讲对你没坏处,这样有便于加深知识掌握。”
被教育的李文娟,频频点头称是。
吃过午饭,大家开始午休。
主要是午休后,下午上课才有精神头。
不过,李跃进没有午睡,而是带着钱出门去大栅栏跟南锣鼓巷。
大栅栏是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名气一点不比西单小。
跟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
来到这边,李跃进他们停在一家卖咸菜的店铺前。
三毛道;“哥,就是这里。”
“店已经关门大吉了,房子也发还给以前的房主。”
李跃进点头:“怎么进去?”
三毛指着房子后面:“咱们去敲后门。”
绕了一圈,来到后门。
随着敲响房门,成功见到了房主。
房主看到三毛:“小伙子,你来了。”
三毛应声:“大叔,咱们进去聊?”
“好好好,快进来。”
进去后,房主带着他们四处看了一圈。
李跃进问道:“面积有两百平?”
房主点头:“两百零几。”
“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正房有两间,东西厢房各一间。”
“门市不大,有个几十平。”
李跃进问道:“您打算卖多少钱?”
房主看着他:“这事儿你做主?”
李跃进斩钉截铁道;“我做主。”
“你要是能尽快交易,我只要八千。”
“不瞒你说,我们一家已经在山西落户了,就是因为房子我才回来的。”
“如果你今天就能交易,我再给你便宜一点。”
李跃进郑重道:“七千,您同意咱们就立刻去房管所。”
“嘶·····”
“你这杀价,杀的也太狠了。”
李跃进胸有成竹:“我想我不是第一个来买房的,您没卖出去估计也是因为要价高了。”
“您自己也说了,已经在山西落户了,这房子您卖给我,拿着钱轻轻松松的回山西。”
房主一咬牙,一跺脚。
“卖了。”
不卖他也没有更多精力牵扯了。
这房子每个月还要交税,要是租出去以后撵租户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要不是因为之前卖咸菜的生意不赚钱,房子也不能这么痛快发还给他。
因为之前咸菜店是公私合营的。
李跃进带着房主去了房管所,还是上午那一套说辞。
只不过,不是同一个房管所罢了。
用七千块,顺顺利利的买下来一套门市。
这门市就算什么都不做,未来都能让他身价不菲。
房主说到做到,拿了钱就去火车站买票,拎着行李包就走了。
屋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咸菜店里的东西早就被人拉走了,后面住人的房间里连一张草席都没有。
真不知道,这个房主是怎么睡的。
为此,李跃进连锁头都懒得换。
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去南锣鼓巷。
到了这边,门市房挨着一家老字号卖布鞋的。
一家酒馆,还正在营业中。
只是里面没顾客。
日子虽然没有以前那么艰苦了,但也不是谁都能天天出来吃喝的。
来酒馆喝酒还要让酒馆赚钱,一般人宁愿去供销社买酒回家喝。
走进去,李跃进见到了老板。
老板正无聊的趴在桌子上,双眼无神的望着房顶。
三毛主动开口:“老板,我又来了。”
老板是一个三十多的中年男人。
老板有气无力道:“自己找地方坐吧。”
三毛继续道:“这次来,我们可是带着诚意来的。”
“老板,就不坐了、”
“您带我我们瞧瞧您这房子,顺便也介绍一下您房子的情况。”
老板这才强打起精神:“这酒馆有个四十几平米。”
“后面还有个厨房,不到二十平米。”
“我带你们
去看看吧。”
李跃进他们跟着老板来到后厨,狭隘逼仄的空间,让人感觉不舒服。
然后去了后院,一个二三十平的小院子,外加三间房。
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
李跃进问道:“打算卖多少钱?”
房主伸出一个巴掌,五根手指:“五千。”
李跃进淡淡道:“你也别五千了。”
“我们各退一步,四千五,我买了。”
中年房主摇头:“没你这么讲价的,你这不是讲价,是在放血。”
李跃进劝道:“你这都没生意可做,赚不到钱不说,你还要每天守在这里。”
“不如卖给我,你也轻松了。”
话是这样讲没错,但房主舍不得被李跃进砍下去的五百块。
他又没有急事儿,也不着急用钱,但一想到每天都要干巴巴的守在这里,心里就起腻,头也跟着疼。
“对了。”
“我这里还有个酒窖。”
房主在正房的窗户跟前,掀开了一块木板。
虽然下面乌漆嘛黑的,但能看出来这是个比菜窖大一些的酒窖。
但这对于李跃进来讲,没什么用啊。
房主指着酒窖里的木头梯子:“你们可以下去瞧瞧。”
“下面有几十坛老酒,这些老酒我都给你们了。”
李跃进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就一些老酒能值那么多钱?
房主从李跃进的表情中,仿佛看出来他的想法了。
“我跟你们讲,这是牛栏山的酒,最少都珍藏二十年了。”
“这还是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放进去的。”
李跃进招呼三毛:“你下去看看,然后抱一坛子上来。”
三毛点点头,然后顺着梯子下去了。
下去后一动不动,先让眼睛适应一下,顺着上面照射下来的光线四处踅摸。
“酒呢?”
“埋在下面了,下面有铲子,你慢点挖别太用力。”
三毛发现每个埋着酒坛子的地方,都插着一根筷子。
而且也不算深,没一会儿就挖出来一坛子。
等他把酒报上来之后,李跃进晃了晃,感受一下。
坛子里起码还有三分之二的酒水。
“老板,打开尝尝行么?”
“这·····”
李跃进继续道:“我不懂怎么珍藏老酒,但我会喝酒。”
“我总要尝尝你这酒他值不值五百块吧?”
反正你不让我尝尝,这五百块我肯定不给你。
二人稍作僵持,还是房主妥协了。
拍开泥封,李跃进嗅了嗅,然后找了一个碗倒出来一些清澈的酒水。
尝了尝,眼神出现了变化,心里暗道:这酒可以啊。
“有多少坛这样的老酒?”
房主摇着头回道:“不清楚,这要全部挖出来才知道。”
李跃进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时间来不及了。
沉吟道:“这样,你今天把所有的老酒挖出来。”
“明天早上我过来,咱们根据你有多少坛老酒,再决定你的房子价值多少钱。”
“太少的话,我也只能扣房钱了。”
跟房主商量好之后,李跃进就开车回家去了。
只是在刘正康家的门前,他看到一个男人,不断的朝着里面张望。
李跃进停下车子:“嗨,嘛呢?”
男人转过身来:“你是?”
李跃进:“我是谁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这一直盯着别人家,踩点呢?”
听了李跃进的话,男人吓了一跳。
这是把我当小偷了?我也没长的贼眉鼠眼啊。
“我叫聂卫国,我是来找人的。”
聂卫国?
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你找谁?”
聂卫国回道:“我找这里的主人刘文慧!”
到了单位,刘正康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当看到办公室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副字,忽然就觉得有些刺眼。
进了办公室,刘正康习惯的给自己沏茶。
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杯,轻轻的吹着水上漂浮的茶叶。
刘正康忽然笑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以前他的心犹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但经历了昨天的谈话后,他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不知不觉已经在他心里生长出来了。
所以,才会看到‘副’这个字的时候觉得刺眼,心里不舒服。
自嘲的笑了笑,还是被这件事影响了心境啊!
喝了茶水,润了喉。
李抗战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出去。
“你好,这里是总机。”
刘正康字正腔圆,说道:“麻烦给我转到···单位···的办公室。”
总机话务员这边,道:“好的,您稍等。”
因为都是内线电话,只能让总机转出去。
没多久,电话接通。
“老师,我是正康。”
“哈哈,我就知道你小子是个果决的人,说吧,做了什么样的决定。”
刘正康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去:“老师,感谢您的栽培,我愿意为海南的民生与经济发展,奉献自己。”
电话另一端传出来的声音,明显带着一丝兴奋:“好,既然如此,我们就争上一争。”
“你安心等消息吧。”
挂了电话,刘正康把这件事暂时的抛在脑后。
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毕竟这件事还没有形成文件定下来,现在想太多都是自寻烦恼。
况且,也不一定就能争的过其他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靠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所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能成自然好,不能成刘正康就继续当他的教育工作者。
大家都很忙,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宋铁跟三毛出去一整天,从早到晚,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
李跃进今天跟着他们俩一起出门去了。
先来了西单这边,把车子停好后。
宋铁领着他来到西单北大街,街面上有一个饭店。
宋铁介绍道:“跃进,房主就是这家店的老板。”
“我昨天打听到,这家饭店生意不好,加上国外的孩子想让他去养老,房主打算寻找买家。”
“不过,这钱怕是不会少。”
李跃进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走吧,咱们进去瞧瞧,跟房主聊聊。”
三个人迈上台阶,进入饭店里面。
有个年轻的姑娘看到他们进来,热情的招呼道:“三位,里面请。”
“咱们今天有···您三位看看吃点什么。”
李跃进笑着摇头:“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是来找你们老板的。”
姑娘一听不是来吃饭的,立马转身,朝着后厨喊道:“二大爷,有人找。”
就听后厨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底气十足:“谁啊?”
“来了。”
紧接着,从后厨走出来一个小老头。
挑开后厨跟餐厅之间的门帘子,开始四处踅摸。
看到就李跃进他们一桌客人,直径的走过来。
“爷们,找我?”
“咱们似乎不认识吧?”
李跃进站了起来:“是不认识,不过我找您有事儿商量。”
小老头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找我什么事儿啊?”
李跃进也不跟人家兜圈子,绕弯子。
一看这小老头就是爽快人,便快人快语,道出来意。
“我想买您的房子。”
“原来因为这事儿啊!”
小老头从凳子上站起来:“我是打算卖,也才刚传去消息,没想到就有人登门了。”
“这样,你要想买,我就带你前后左右的转转,价格咱们待会儿再谈。”
“您看中了要,看不中就留下来吃口饭,咱们当交个朋友。”
李跃进笑道:“您贵姓?”
小老头回道:“我姓那。”
哟呵,这是遗老遗少啊!
“那爷,是这么称呼
吧?”
“别,千万别这么叫。”
小老头紧张的回头张望一下:“小伙子,你还我一声老那,或者那叔都行。”
“就是这个那爷千万别再说了,虽然这几年看似有了变化,但谁知道往后什么样啊?”
“我怕以后别翻旧账,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了。”
李跃进能理解,笑道:“那叔?”
“唉。”
那老头答应的十分痛快。
一行人穿过厨房,来到后院。
那老头站在院子里:“前面你们看到了,后面是我住的地方。”
“院子呢,有个百十来平米,几间房你们随意看。”
屋子什么样李跃进不在意,他买下来也要推倒重建。
“那叔,您这房子总共多大?”
那老头回道:“不算茅房,棚子,总共九间房,不到五百平。”
李跃进继续道;“房间里面就不看了,买下来肯定是要收拾一下的。”
“那叔,咱们坐下谈谈价格?”
几个人围着石桌,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那老头直言道:“小爷们,你也是爽快人。”
“我就直说了,按照现在的价格,我这九间屋子就值五千块。”
“还有这院子跟前脸门市,我总共要两万不过分吧?”
“这房子值钱就值钱在有个门市,没这门市我估计也没人买。”
李跃进点点头,这价格不算贵。
西单的门市,这个价格算是很公道了。
李跃进在思考的时候,那老头继续道:“我这还有些老家具,盘子碗啥的,都给你了。”
李跃进听到后,眼睛一亮。
“那叔,什么时期的?”
那老头回道:“大多数都是民国的,有几件明清的。”
“不过你也别多想,民国的不值钱,明清的虽然有点价值,但因为保存的不完整,也卖不出去。”
“就这还是我偷偷捡回来的,不然都被人劈柴烧火了。”
“这么说吧,我就带着贵重物品走,剩下的都给你了。”
“你喜欢就留着,不喜欢送人都随你。”
“要不是我这饭店实在不赚钱,我是真舍不得啊。”
李跃进这才站起来,挨个屋瞧了一圈。
八仙桌的腿换过,凳子面也有换过的。
还真没有保存完好的,不过这也不错。
虽然现在看着不值啥钱,但再过个几十年再看,价格能惊掉你下班。
如果古董其实不值钱,去信托商店就能买到瓷器,字画什么的。
只是李跃进不懂这行业里的猫腻,不然他早去琉璃厂碰碰运气了。
“那叔,什么时候能过户?”
“你什么时候给钱,咱们就什么时候过户。”
李跃进不想浪费时间,他也怕有其他人看上这个小院。
主要是位置好,只要是想做生意的人,看到这个门市肯定会出手买下来。
李跃进片刻不想耽搁:“您准备一下房契,我现在就回去取钱。”
“赶在中午下班之前,去房管所过户怎么样?”
那老头保证道:“我就在店里等你,你之后谁来买我都不卖。”
“中午之前,你不回来,那就另当别论。”
李跃进开车回家取钱,但他把宋铁跟三毛留下来了。
看着风风火火的李跃进,刘文慧问道:“你干嘛呢?”
李跃进拉着她的手,往屋里走:“给我拿两万块钱。”
两万块?
刘文慧一听这么多钱,便问道:“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啊?”
李跃进催促道:“先找钱吧。”
“我去西单看了个带院子的门市房,准备买下来。”
“买下来之后推倒重建,建一个服装城,用来零售跟批发用。”
听到是正经用,刘文慧从床底下搬出来一个袋子,打开后给他拿了两万。
“这是三毛跟姐夫给的六万块,我一直放在家里了。”
李跃进拿好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先走了,那边还在等着呢。”
当即,开车又回到西单北大街。
看着手表,才十点!
李跃进进去喊上那老头,还有宋铁他们两个。
“那叔,东西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
咱们就去房管所。”
那老头拍拍手里的房契:“准备好了,咱们走着。”
李跃进开车,那老头指挥,毕竟他不认识路嘛。
来到房管所,宋铁跟三毛没下车,李跃进跟那老头俩人进去的。
“那老头,你怎么来了?”
“同志,我想把房子过户给我亲戚。”
房管所的工作人员,问道:“什么?”
“你亲戚?”
“你亲戚不是都在国外嘛?”
那老头指着李跃进:“他也是外面回来的华侨。”
来的路上,俩人已经提前交流过了。
这个时候房子可以交易,但买卖有些难。
所以还是走赠与那一套。
李跃进也告诉了那老头,自己是香江的身份。
“当年,我欠我亲戚钱,这不人家回来要来了。”
“我一个孤寡老人,哪有钱还给人家?”
“弄个饭店还赔钱,只能把房子赠与人家了。”
房管所的人盯着李跃进,问道:“真的?”
李跃进从兜里拿出香江的身份证,递过去:“真的。”
“同志,这是我的身份,你看一下。”
“我回来是搞投资建设的,招商局的夏局长能为我作证。”
检查了李跃进的身份证,确定他是华侨是外商,这些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身份证,是真还是假。
但这个时期对待外商,归国华侨都是另眼相看的。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再说也要靠这些人投资建设,所以态度好不出奇。
看到那老头的房契旧了,给换了一张新的房产执照。
虽然现在没有房产证,但有直至的房产执照,并且还给他贴心的办理了,土地使用证。
这速度,快的让人惊讶。
等他们从房管所出来后,李跃进看看手表,进去总共都没半个小时。
上了车,李跃进招呼三毛:“三毛,把钱给那叔。”
三毛把装钱的兜子交给那老头:“您清点一下。”
那老头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当着他们的面仔细的清点一遍。
“没错,正好。”
然后看着李跃进;“小爷们,你给我两天时间。”
“两天后,我给你腾地方。”
李跃进点头:“好,那我两天后来。”
“我先送您回去。”
那老头解释:“我需要办理签证,主要是正审,还要买机票。”
“这辈子都没坐过飞机,老了老了,还要去天上走一趟。”
“还要把命运交给被人掌控。”
那老头对坐飞机很抵触,他认为拿东西不安全,说不准就什么时候从天上掉下来了。
而且,那老头还要找人换外汇,这钱带到国外也花不了。
所以,两天时间其实很紧张。
不过,李跃进相信那老头能搞定一切,毕竟是他主动说出来两天时间的。
猫鼬猫道,鼠有鼠道。
京城有很多地方能够私下里换外汇,就是会吃点亏。
不过那些准备远渡重洋的人,根本也不会在意这点损失。
只要签证办下来,正审过了,就能买机票。
那老爷子,是老四九城的人了,肯定有这方面的人脉关系能帮忙。
而且,他的孩子就在外面,有这层关系在他想走,也不是难事儿。
送完了那老头,李跃进带着宋铁跟三毛回去吃饭。
到了家,李跃进主动把房产执照,还有土地使用证交给刘文慧保管。
“媳妇,放起来把。”
刘文慧接过后,去柜子里找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盒子。
然后把把房产执照跟土地使用证都放进去了。
这里面是她专门用来放证件的。
周秀兰做好饭,喊他们吃饭。
中午放学回来的李文娟,果然在饭桌上看到了糖醋排骨。
看来自己不是做梦,一切都是真的。
加了一块排骨放在嘴里,开始狼吞虎咽。
“妈,您做的排骨真好吃。”
周秀兰提醒道:“你要的排骨我可给你做了。”
“下午要用功读书。”
李文娟傲娇道:“我们老师教的,我早就学过了。”
“嫂
子已经提前教过我了。”
刘文慧看着骄傲的她,严肃的批评道:“不要骄傲自满,虽然我教过你了。”
“你也要用心听讲,每个老师讲课的侧重点不同。”
“温故而知新,认真听讲对你没坏处,这样有便于加深知识掌握。”
被教育的李文娟,频频点头称是。
吃过午饭,大家开始午休。
主要是午休后,下午上课才有精神头。
不过,李跃进没有午睡,而是带着钱出门去大栅栏跟南锣鼓巷。
大栅栏是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名气一点不比西单小。
跟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
来到这边,李跃进他们停在一家卖咸菜的店铺前。
三毛道;“哥,就是这里。”
“店已经关门大吉了,房子也发还给以前的房主。”
李跃进点头:“怎么进去?”
三毛指着房子后面:“咱们去敲后门。”
绕了一圈,来到后门。
随着敲响房门,成功见到了房主。
房主看到三毛:“小伙子,你来了。”
三毛应声:“大叔,咱们进去聊?”
“好好好,快进来。”
进去后,房主带着他们四处看了一圈。
李跃进问道:“面积有两百平?”
房主点头:“两百零几。”
“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正房有两间,东西厢房各一间。”
“门市不大,有个几十平。”
李跃进问道:“您打算卖多少钱?”
房主看着他:“这事儿你做主?”
李跃进斩钉截铁道;“我做主。”
“你要是能尽快交易,我只要八千。”
“不瞒你说,我们一家已经在山西落户了,就是因为房子我才回来的。”
“如果你今天就能交易,我再给你便宜一点。”
李跃进郑重道:“七千,您同意咱们就立刻去房管所。”
“嘶·····”
“你这杀价,杀的也太狠了。”
李跃进胸有成竹:“我想我不是第一个来买房的,您没卖出去估计也是因为要价高了。”
“您自己也说了,已经在山西落户了,这房子您卖给我,拿着钱轻轻松松的回山西。”
房主一咬牙,一跺脚。
“卖了。”
不卖他也没有更多精力牵扯了。
这房子每个月还要交税,要是租出去以后撵租户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要不是因为之前卖咸菜的生意不赚钱,房子也不能这么痛快发还给他。
因为之前咸菜店是公私合营的。
李跃进带着房主去了房管所,还是上午那一套说辞。
只不过,不是同一个房管所罢了。
用七千块,顺顺利利的买下来一套门市。
这门市就算什么都不做,未来都能让他身价不菲。
房主说到做到,拿了钱就去火车站买票,拎着行李包就走了。
屋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咸菜店里的东西早就被人拉走了,后面住人的房间里连一张草席都没有。
真不知道,这个房主是怎么睡的。
为此,李跃进连锁头都懒得换。
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去南锣鼓巷。
到了这边,门市房挨着一家老字号卖布鞋的。
一家酒馆,还正在营业中。
只是里面没顾客。
日子虽然没有以前那么艰苦了,但也不是谁都能天天出来吃喝的。
来酒馆喝酒还要让酒馆赚钱,一般人宁愿去供销社买酒回家喝。
走进去,李跃进见到了老板。
老板正无聊的趴在桌子上,双眼无神的望着房顶。
三毛主动开口:“老板,我又来了。”
老板是一个三十多的中年男人。
老板有气无力道:“自己找地方坐吧。”
三毛继续道:“这次来,我们可是带着诚意来的。”
“老板,就不坐了、”
“您带我我们瞧瞧您这房子,顺便也介绍一下您房子的情况。”
老板这才强打起精神:“这酒馆有个四十几平米。”
“后面还有个厨房,不到二十平米。”
“我带你们
去看看吧。”
李跃进他们跟着老板来到后厨,狭隘逼仄的空间,让人感觉不舒服。
然后去了后院,一个二三十平的小院子,外加三间房。
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
李跃进问道:“打算卖多少钱?”
房主伸出一个巴掌,五根手指:“五千。”
李跃进淡淡道:“你也别五千了。”
“我们各退一步,四千五,我买了。”
中年房主摇头:“没你这么讲价的,你这不是讲价,是在放血。”
李跃进劝道:“你这都没生意可做,赚不到钱不说,你还要每天守在这里。”
“不如卖给我,你也轻松了。”
话是这样讲没错,但房主舍不得被李跃进砍下去的五百块。
他又没有急事儿,也不着急用钱,但一想到每天都要干巴巴的守在这里,心里就起腻,头也跟着疼。
“对了。”
“我这里还有个酒窖。”
房主在正房的窗户跟前,掀开了一块木板。
虽然下面乌漆嘛黑的,但能看出来这是个比菜窖大一些的酒窖。
但这对于李跃进来讲,没什么用啊。
房主指着酒窖里的木头梯子:“你们可以下去瞧瞧。”
“下面有几十坛老酒,这些老酒我都给你们了。”
李跃进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就一些老酒能值那么多钱?
房主从李跃进的表情中,仿佛看出来他的想法了。
“我跟你们讲,这是牛栏山的酒,最少都珍藏二十年了。”
“这还是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放进去的。”
李跃进招呼三毛:“你下去看看,然后抱一坛子上来。”
三毛点点头,然后顺着梯子下去了。
下去后一动不动,先让眼睛适应一下,顺着上面照射下来的光线四处踅摸。
“酒呢?”
“埋在下面了,下面有铲子,你慢点挖别太用力。”
三毛发现每个埋着酒坛子的地方,都插着一根筷子。
而且也不算深,没一会儿就挖出来一坛子。
等他把酒报上来之后,李跃进晃了晃,感受一下。
坛子里起码还有三分之二的酒水。
“老板,打开尝尝行么?”
“这·····”
李跃进继续道:“我不懂怎么珍藏老酒,但我会喝酒。”
“我总要尝尝你这酒他值不值五百块吧?”
反正你不让我尝尝,这五百块我肯定不给你。
二人稍作僵持,还是房主妥协了。
拍开泥封,李跃进嗅了嗅,然后找了一个碗倒出来一些清澈的酒水。
尝了尝,眼神出现了变化,心里暗道:这酒可以啊。
“有多少坛这样的老酒?”
房主摇着头回道:“不清楚,这要全部挖出来才知道。”
李跃进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时间来不及了。
沉吟道:“这样,你今天把所有的老酒挖出来。”
“明天早上我过来,咱们根据你有多少坛老酒,再决定你的房子价值多少钱。”
“太少的话,我也只能扣房钱了。”
跟房主商量好之后,李跃进就开车回家去了。
只是在刘正康家的门前,他看到一个男人,不断的朝着里面张望。
李跃进停下车子:“嗨,嘛呢?”
男人转过身来:“你是?”
李跃进:“我是谁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这一直盯着别人家,踩点呢?”
听了李跃进的话,男人吓了一跳。
这是把我当小偷了?我也没长的贼眉鼠眼啊。
“我叫聂卫国,我是来找人的。”
聂卫国?
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你找谁?”
聂卫国回道:“我找这里的主人刘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