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摔杯为号

作品:《山水行记

    其实王二麻子是打心眼里不想见袁崇焕。


    为什么?


    因为朝中议论纷纷,之所以这次皇太极出其不意,不走寻常路,绕过了山海关,是因为袁崇焕和皇太极暗通款曲,想和其一起杀入北京,平分天下。要不然,以东虏的异族智商,怎么会知道从喜峰口入塞?


    这话说的,这不是莫须有吗?


    袁崇焕要是想和皇太极平分天下,那么为何还要在广渠门外和后金军血战,这不是没理由吗?有这么平分天下的吗?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从这句话延伸到人的身上,就是,不要瞧不起人。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一个人可能工作能力不行,但他画画比你好;一个人画画不行,但可能写作能力强。总之,人的时间是平等的,一个人在一个方面有弱点,在另一个方面上绝对有优点。


    谁也别瞧不起谁,没必要,也没意义,与其互相攻击,不如好好做人。


    大明王朝,把皇太极看扁了。


    袁崇焕私通皇太极,那为什么还跟后金军大战?满朝大臣得出的结论是,这是袁崇焕的计策,想勾引北京守军出广渠门,然后趁城门开启之时,扭头给皇太极带路,杀进城中。


    想象力挺丰富的。


    但中国有句老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王二麻子信了。


    因为朝中大臣给出的理由是,如果不是袁崇焕给皇太极引路,那为什么他的九千关宁铁骑只比皇太极的后金军早到了一天?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袁崇焕毕竟在广渠门外获胜了,按道理说,不让人家进京,着实有点说不过去。于是,王二麻子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决定在平台召见袁崇焕。


    如果袁崇焕有一点反意,立刻就地正法!


    后左门附近,埋伏了不少有武功的东厂太监,只等王二麻子摔杯为号。


    王承恩看着王二麻子如此安排,心中不屑,你一个假皇上,至于这么兴师动众的么?


    劲劲的!


    袁崇焕一身青衣,头戴玄帽进了宫,和他一起进宫的还有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吴三桂。


    当王二麻子看到袁崇焕第一眼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人,眼窝深陷,身材中等,并非如他想象的那般,是个豹头环眼、虎背熊腰的大汉。


    这等书生模样的人,能先斩后奏,杀了毛文龙?


    所以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来的可是袁崇焕?”王二麻子问道。


    这话问的,可给王承恩吓坏了,王二麻子现在可是崇祯帝,怎能不认识袁崇焕?于是,他补充道:“皇爷,您日理万机,想必忘了,袁督师出京前,您可是在这赐过宴啊!”


    王二麻子一拍脑门:“瞧朕这记性!”


    跪在地上的袁崇焕道:“回皇上,目前战局不明,虽然臣侥幸胜了一仗,但皇太极毕竟人多,如今局势,还是有些紧急!”


    “那爱卿想怎么做?可有对策?”


    袁崇焕答道:“臣连日奔波,又加上征战,兵马早已疲惫不堪,想请旨,援引满桂所部进入德胜门瓮城的先例,准予所部官兵进到城内,稍事休整,补充给养。”


    “这……”王二麻子犹豫了,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摇了摇头。


    这要是袁崇焕进了城,万一谋反,杀将起来,如何是好?况且,袁崇焕还是袁妃推荐的。


    “朕理解爱卿的心情,不过城中毕竟装不下你许多人马,朕看,还是城外扎营比较好。这样,皇太极杀来,爱卿也好迅速做出应对。”


    一听此话,同样跪在地上的吴三桂,心里立刻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毕竟年轻,抬头看了一眼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见这员小将看了自己一眼,立刻心中胆寒,避开了眼神,把面前的茶杯紧紧握起。


    跪在一旁的祖大寿见吴三桂如此无理,立刻用手把他的脑袋压了下去。


    “臣,遵旨!”袁崇焕答道。


    王二麻子又把茶杯放下,然后起身,来到袁崇焕面前,说道:“爱卿辛苦了!朕也是为了城中百姓着想。”


    说完,王二麻子故意躲开吴三桂一步,把披在自己身上的貂裘大衣解了下来,披在了袁崇焕的身上。


    “谢皇上恩典!”袁崇焕带头,众人都跟着磕起头来。


    “朕乏了,退下吧!”


    王二麻子转身就走了,吓得一身冷汗!


    袁崇焕一肚子退敌良策,还来不及张口,人便没了。


    “去吧。”王承恩补充道,“皇爷累了。袁督师,五年平辽之期还未到,这皇太极可就杀到了天子脚下。你,好自为之。”


    “多谢内相提醒!”


    袁崇焕感觉王承恩也走了后,又等了一会儿,才敢起身,带着众人,向宫门而去。


    “舅舅,这样的皇上,不要也罢!”吴三桂边走边道。


    他这一句,吓得众人是大惊失色!


    祖大寿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向四周看了看,然后小声说道:“宫中谨言慎行!你不要脑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