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作品:《女帝太霸道,状元不当也罢

    她怎么可能服气,心中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冒。


    “你说啊,你倒是给我说清楚,到底哪里不对了?”


    “你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今天这事儿没完!”


    冀玄羽气得脸色通红,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副要跟尤澜理论到底的架势。


    尤澜见她真的生气了,连忙伸手去拉她的手,想哄哄她。


    结果还没等他碰到,就被冀玄羽一把打开了。


    “别碰我!有话就说,别动手动脚的!”


    冀玄羽怒视着他,眼神中充满了警告的意味。


    尤澜尴尬地收回了手,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不敢再造次。


    “要平定朝中乱局,比削藩难多了。”


    他开始解释,语气严肃认真。


    “如今朝廷里,主要有三股势力。”他伸出手指,开始数了起来。


    “第一股,是以石丞曹令明为首的老臣,还有那些几百年的世家。”


    “第二股,是以左丞钱英朗为首的关陇人,还有军队里那些将领。”


    “第三股,是科举上来的那些寒门子弟,不过这些人官小,说不上什么话。”他摇了摇头。


    尤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想控制朝廷,就得先搞定石丞和左丞,可她拿什么搞?”


    他反问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她有兵吗?”


    尤澜自问自答,“要不是我让她找周战师组建天策军,她手里能用的兵,就一千多人,还不够钱英朗一个人杀的,拿什么跟人家斗?”


    “她有人吗?”


    他又追问了一句,“能跟她说心里话的,就一个鲜于清羽。罢免的官员多了,谁来补缺?就这么个情况,拿什么扳倒曹令明?”


    “不把朝堂清理个七七八八,她凭什么掌控朝局?”


    尤澜冷笑一声。


    “想要不流血,短时间内控制朝廷,做梦去吧,费力不讨好。”


    “就她那两下子,我估计还不够路师臣、曹令明、钱英朗他们几个联手玩弄的。”


    尤澜撇了撇嘴,对女帝的处境表示极度的不看好。


    “这烂摊子,没个三五年,朝堂上的人心根本聚不到一块。”


    尤澜毫不客气地评价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轻蔑。


    冀玄羽听了,也不禁沉默了。她低着头,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尤澜说的没错,女帝现在确实是势单力薄。


    正因如此,她才想让朝堂上的两派势力先斗个你死我活,自己好从中渔利。


    但这事儿,不能急,得一步一步来。


    等到自己实力强大了,那两派势力还能不能如她所愿地斗下去,可就难说了。


    万一他们不斗了,或者斗得不厉害呢?自己岂不是白费力气?


    搞不好到时候,三足鼎立,更麻烦。


    冀玄羽越想越觉得头大,忍不住用手扶住了额头。


    整顿朝堂,确实如尤澜所说,困难重重。


    但问题是,削藩的风险太大了,那些藩王可都等不及了。


    一旦朝廷动手,他们肯定会立马起兵造反。


    那些传承了几百年的世家,除了杀光他们,根本没有别的办法。


    这条路,走不通。


    冀玄羽抬起头,看着尤澜,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


    “就算整顿朝堂困难,不能一刀切砍掉诸侯势力啊!”


    “那些藩王可都等着朝廷犯错呢,你这不是给他们造反的借口吗?”她再次强调道。


    “娘子啊,你还是没明白。逼反藩王,这路子走歪了。”


    尤澜伸手轻轻捏了捏冀玄羽的脸颊,这次冀玄羽没有躲闪,只是轻哼了一声。


    “如果是我来削藩,我只需要下一道圣旨,就能解决朝廷的心腹大患!”


    尤澜自信满满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藩王们跪地求饶的场景。


    “所以说,削藩才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等收拾了藩王,慢火候培植自己的班底,跟朝堂上那些老狐狸慢慢斗。”


    “什么?”


    冀玄羽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一道圣旨就能削藩?你在说笑吧!”


    她猛地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尤澜,眼神中充满了质疑。


    “谁会嫌自己的地盘大?到手的肥肉谁会愿意吐出去?”


    她反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更别说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了,他们做梦都想造反呢!”


    冀玄羽补充道,语气更加肯定。


    尤澜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说道:


    “娘子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计将安出?”冀玄羽挑了挑眉,催促道。


    尤澜也不再卖关子,缓缓吐出三个字:


    “推恩令。”


    “推恩令?”


    冀玄羽一脸茫然,她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词。


    “这是什么东西?”她好奇地问道。


    尤澜解释道:


    “现在大衍的规矩,皇位必须大公子来继,对吧?”


    他引导着冀玄羽的思路。


    “没错。”


    冀玄羽点了点头,但还是不明白尤澜想说什么。她微微歪着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尤澜继续说道:


    “你想想,藩王的其他儿子,他们想不想也当个王爷?”


    冀玄羽不假思索地回答:


    “当然想了!谁不想当王爷,手握大权?”


    她语气坚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就对了。”


    尤澜微微一笑,表示赞同。


    “如果朝廷现在下一道圣旨,让藩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所有的儿子,每个儿子都能继承一部分,你猜会怎么样?”


    尤澜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冀玄羽听到这里,脑海中如同划过一道闪电,瞬间明白了尤澜的意思。


    她猛地睁大了眼睛,失声道:


    “这……他们会为了争夺封地而内斗!”


    冀玄羽的声音微微颤抖,既有震惊,也有兴奋。


    “没错!”


    尤澜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藩王为了自保,只能把封地分给儿子们。儿子越多,每个儿子分到的就越少,诸侯的实权逐渐被架空。”


    尤澜进一步解释道。


    “现在的藩王,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儿子一大堆?这分家产的事,就够他们焦头烂额的了!”


    “那些儿子们为了能多分点家产,肯定会明争暗斗,甚至大打出手!”


    “还有那些妃子们,谁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多继承点?这后宫啊,恐怕要比前朝还热闹!”


    尤澜语气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味道。


    “这就是推恩令的妙处所在!”


    冀玄羽听完,忍不住拍手叫绝:


    “妙!实在是太妙了!”


    “这推恩令,简直就是阳谋中的阳谋,无解!”她赞叹不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推恩令,当真是绝了!”


    冀玄羽一声赞叹,纤手轻挥,仿佛要把这计策的精妙之处揉进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