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作品:《女帝太霸道,状元不当也罢

    ”


    其中一个懒汉不服气,把嘴一撇说道:


    “你家婆娘娃都快饿死了,还管这些?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周大山直起身,把镐头往地上一杵,斩钉截铁地说:“话不能这么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俺婆娘说了,做人得有骨气,不能为了口吃的,就啥事都干!”


    “再说,多亏陈老爷心地善良,给俺们饭吃,还给工钱,俺婆娘和娃,这会儿估计早就饿得没气儿了。”


    “俺得好好干活,报答陈老爷,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几个懒汉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小声嘀咕着:


    “真是个死脑筋,没治了。”


    周大山也不理会他们,继续埋头苦干。


    一直干到日头偏西,实在累得不行了,才一屁股坐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个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几口凉水。


    “谁是周大山?”


    突然,远方突然响起一阵喊声。


    那些个在树荫底下乘凉的懒汉们,一听这话,像是被针扎了似的,一下子跳了起来,一个个抻着脖子往那边瞅。


    只见几个五大三粗的衙役,簇拥着一个穿官服的小吏,正气势汹汹地往这边走过来。


    懒汉们一瞧这架势,顿时来了精神,一个个挤眉弄眼,窃窃私语。


    都说这下周大山可要倒大霉了。


    平时衙役抓人,就是这个排场。


    看他以后还怎么逞能!


    最好把他抓走,省得碍眼,大伙儿也能踏踏实实地歇着了!


    周大山也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心里“咯噔”一下。


    他一个老实巴交的种地人,哪见过这阵仗?


    只见那小吏手里拿着一张纸,四下张望。


    旁边一个衙役指了指周大山,小吏便径直走了过来。


    懒汉们幸灾乐祸地看着周大山,等着看他出丑。


    周大山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吞了口唾沫,结结巴巴地问道:


    “大……大人……找……找俺?”


    那小吏上下打量了周大山一番,展开手中的纸,高声问道:


    “你可是清河县周家村的周大山?”


    “是……是俺。”


    周大山更慌了,这分明是冲着他来的。


    小吏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哨子模样的东西,放在嘴边,用力一吹。


    “哔——”


    一声尖锐的哨音划破长空。


    “清河县周家村,周大山,干活卖力,表现突出!”


    小吏扯着嗓子大声宣布:


    “褚知府大人亲笔题字‘劳动模范’,赏上好白面一袋,精米一袋,现钱三十文,以资鼓励!”“啥?”


    “大米?面粉?”


    “真有这……这好事?”


    几个耳朵尖的懒汉,支棱着耳朵,生怕自己听左了。有个汉子还把手拢在耳后,又往前凑了凑,活像个大茶壶。


    周大山也懵了。


    下巴差点惊掉在地上,下巴都要掉了,能塞进一个鸡蛋。


    那绿袍小吏倒是挺欣赏周大山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他故意咳嗽了一声,拿腔拿调地清了清嗓子,这才慢悠悠地拍了拍周大山肩膀。


    这一拍,差点没把周大山的三魂七魄给拍飞喽。


    “大山啊,东西,都在府衙呢。”


    绿袍小吏故意一字一顿,眼角的余光扫过那些伸长脖子偷听的懒汉们。


    “等你今天下班,拿着知府大人亲笔写的‘劳动模范’条子,去府衙支领,就行。”


    说完。


    从小吏手上接过一朵大红花。


    大红花沉甸甸的,还带着点儿扎手。


    他亲手给周大山戴上,还细心地整理了一下,生怕戴歪了,影响了“劳动模范”的光辉形象。


    “大山,干得漂亮!以后,再接再厉!”


    小吏还不忘鼓励几句。


    声音洪亮,像敲锣打鼓似的,就差拿个大喇叭全营广播了。


    “大佬开口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你们卷了多少,他老人家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


    周大山还傻愣愣地杵在那儿,像根木头桩子。


    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得他有点晕,还有点不敢相信。


    “是……是……好……”


    他结结巴巴,舌头都打卷了,一个字都说不利索。


    胸前戴着大红花。


    人却扭扭捏捏,活像个刚过门的大姑娘,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树荫底下,那些个懒汉可就坐不住了。


    一个个抓耳挠腮,心里跟猫抓似的,羡慕嫉妒恨,还有几个肠子都悔青了。


    也有几个心里打鼓的,悄悄交换着眼色,寻思着是不是该换个活法了。


    都是一块儿干活的,凭啥周大山有奖赏?


    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看来这知府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啥都逃不过他的眼!


    赏罚分明,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谁也不想饿肚子不是?


    这下,谁还敢偷懒?


    懒汉们一个个抄起家伙,卖力地干起活来。


    锄头挥得虎虎生风,恨不得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刨出个金元宝来。


    可总有那么几个不信邪的,还在那儿嘀咕,像几只嗡嗡叫的苍蝇。


    “切,傻不傻啊你们!”


    一个汉子把锄头往地上一杵,撇了撇嘴,活像个歪嘴葫芦。


    “米呢?面呢?钱呢?”


    “啥也没见着,别被当官的给忽悠了!”


    旁边一个汉子也附和道,声音尖酸刻薄:


    “就是!干吧干吧,有你们哭的时候!”


    “到时候别怪老子没提醒你们!”


    他说着,还故意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好像能把唾沫星子变成银子似的。


    褚无愆和陶无弦在背后推波助澜,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师爷尤澜定下的“劳动模范”计划,执行得那叫一个漂亮。


    周大山的事迹,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整个灾民营地,比那瘟疫传得还快。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


    当官的,不坑他们就不错了,还能给奖励?


    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可当他们亲眼看见周大山扛着米面,迈着八字步,大摇大摆回家的时候,一个个都傻眼了。


    有几个婆娘甚至激动地拍着大腿,哭天抢地,跟死了亲爹似的。


    扑通!


    有人跪下了,眼泪鼻涕一大把,直接对着府衙的方向就开始磕头,那叫一个虔诚。


    “褚知府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陶司苗也是青天大老爷!”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俺家娃儿有救了!”


    也有人在那儿后悔不迭,捶胸顿足。


    “早知道,前几天就不偷懒了……”


    “哎,这下亏大了!亏得裤衩都没得穿了!”


    一个汉子懊恼地直拍大腿,恨不得把大腿拍断。


    各种声音都有,乱哄哄的,跟个大集市似的。


    反正,大伙儿干活的热情是彻底被点燃了。


    这可比衙役和士卒们的鞭子管用多了,毕竟,谁不想吃饱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