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你说实话
作品:《大宋悍臣》 “是啊,小曹家如何比得过我石家?”
石元孙的话惹的两个兄弟极为赞同。
如今石家落寞了是不假。
可是将来大宋对外一旦有了战事,他们这些将门子弟自是要全力顶上去。
赵匡胤的那帮把兄弟们,大多数家族都属于有钱,但是政治地位落寞了。
诸如陈桥兵变六位核心人物,以及后续的一些武将,郭守文、符彦卿、王审琦、潘美、高怀德等等。
除了曹彬家族,这位在五代类人将领当中口碑极好的,家族子弟世代为将。
其余人的子弟大多数都是守卫皇宫去站岗了。
少数家族的女儿会嫁给皇帝。
反正就是不缺钱。
唯独在大宋朝廷当中缺乏“地位”!
毕竟钱多的几辈子都花不完。
不缺钱后,总是要有些追求的。
目前他们所追求的就是重铸家族荣光,争取也能光耀门楣。
政治地位,是他们迫切想得到的。
可是自从与大辽签订澶渊之盟后,数年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事。
他们这群想要靠着军功再次出头的,根本就没有机会。
连大曹家当今最有实力的子孙,文韬武略,他在边境上也没有施展浑身本领的机会,只能老死于病榻之上。
故而以石家为代表的武将家庭,就是想要找一个进士来当女婿。
可惜这些进士都看不上他们这群武将出身的家庭。
搞得为了不堕了门户,只能武将之间相互结亲。
不仅石元孙这样想,曹利用在没有遇到宋煊之前,也都一直在谋求找个进士当女婿。
奈何人家都是不愿意的。
甚至都走不到男女见面那一面,一听是武夫家庭出身,根本就没必要往下进行。
今日石元孙本来没想捉会元宋煊。
结果前十名他一个都没瞧见。
可是当石元孙看见宋煊他一副答应了曹利用当婚事,而拒绝了当朝宰相吕夷简的事,让石元孙又看到了希望。
这个宋煊宋会元对武人有好感,那就有希望。
就是不知道小曹家族给宋煊许诺了什么好处?
我石家也未尝不能出!
他们这个群体太想,也太渴望“上桌打牌”了!
“一会等宋会元从张家的房间里出来,你们请他过来说话。”
“是。”
此时宋煊在副宰相张士逊的房间内。
张士逊已然六十多岁了,带着的是自己的小孙女。
他身体很好,丝毫看不出来像是六十多岁的老年人。
他七十多岁退休,过了十多年才逝世。
本来干的好好的,只不过是想要救曹利用,被老曹牵连,从朝廷中枢贬谪出去。
“十二郎,果然一表人材。”
张士逊也早就泡好了茶,同样是大娘娘刘娥御赐。
小老头锐气一丁点都不足。
反而极为平和的询问一二宋煊的家世,并且说了自己早年间的遭遇,他要比宋煊惨上许多。
张士逊又点评了宋煊的几首诗词,觉得将来定然会有极高的成就。
万不可在洛阳那般,心中有腹稿也不屑写出来。
这样是大宋后来者的遗憾。
主要张士逊自己也是个诗人,约定日后一起唱和之类的。
宋煊只是礼貌的应和着,墨迹了一大圈,张士逊才笑道:
“你可是答应了吕相公的条件,成为他的女婿?”
“未曾。”
“未曾?”
张士逊虽然想要掺和一脚,但是觉得有吕夷简在,自家孙女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可是听着宋煊说没有答应,张士逊呆愣了一下。
“为何?”
“我已经答应了曹枢密使,如何还能反悔答应他人?”
“什么!”
方才还一副儒雅模样的张士逊惊的都站起来了。
曹利用他何德何能啊?
祖坟上冒青烟了?
啥好事都被他给赶上了?
当年孤身入辽营去谈判,然后在萧太后面前一丁点惧色都没有。
如今又要抓住一个极大可能连中三元的女婿。
关键他们家还是武夫家庭!
这就更不可思议了。
张士逊一脸震惊的瞧着宋煊,依旧是不敢接受这个爆炸的消息。
他与曹利用可以说是好的穿一条裤子。
曹利用举荐他当副宰相,在曹利用没有当好好先生之前,可谓是极为跋扈。
而张士逊不仅不制止他,反而什么都不表态,时人还给他起外号叫“和鼓”,一唱一和的,极为配合曹利用。
“不是?”
张士逊转了个圈:
“你糊涂啊,如何能答应他呢?”
“曹侍中我了解啊,他这两年风评好了,完全是装的。”
“你是不知道他以前有多嚣张跋扈啊!”
“十二郎,他会耽误你进步的!”
张士逊一时间口不择言,心态极为复杂。
又是怕兄弟苦。
又是怕兄弟开路虎的。
结果他曹利用真的开上路虎了!
这谁能受得了啊?
老曹。
咱俩今后还能穿一条裤子吗?
见面打招呼,我都没这个脸了!
不用多想,张士逊就知道以后老曹见面必会提他的好女婿!
张士逊自己没有女儿,本想着终于有孙女可以榜下捉婿了。
结果却输在了不如曹家几个兄弟多,把人给抢回来这件事上。
哪年榜下捉婿不是各家使出浑身解数来啊?
结果今年到了曹利用这里,直接用蛮力把人抢回去就成了。
宋十二他连反抗就不带反抗的!
你小子好歹,要反抗反抗啊!
就算真的成亲了,人家也可以和离。
大宋律法是保护的正常离婚。
如何就这般轻易答应他小曹呢?
宋煊瞧着张士逊的表演,连一向眼里只有书法的儿子张友正也是满脸疑惑的瞧着他爹。
“看什么看?”
张士逊训斥自己的儿子:
“你以后给老夫多生几个孙儿,天天研究你那书法,有什么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张友正心想自己根本就打不过曹家七兄弟,就算把大哥叫回来都打不过人家的。
那七兄弟个个习武,可是彪悍的武夫出身呐。
咱们家哪有这种人?
宋煊瞧着张士逊这幅真生气的模样,随站起身来:
“张相公,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哎。”张士逊悠悠的叹了口气:
“倒是老夫一时失了心神,勿要介意。”
“我与小曹之间的友情有些复杂。”
张士逊瞧着眼前这个面若冠玉,极为雄壮,甚至要连中三元之人,即将成为老曹的女婿。
他不由得心里酸酸的。
“宋会元,我还有一个疑问,你能说吗?”
张士逊觉得要是此事不问个清楚明白。
他绝对睡不着。
宋煊轻微颔首:“若是能回答的,我定然会回答。”
“不知曹侍中许诺给你什么嫁妆?”
“我们没说这事。”
不等张士逊提问,宋煊就主动说出来:
“曹侍中只是把他女儿推出来让我瞧一瞧,我就同意了。”
“别闹,你说实话,本相绝不会往外说的。”
“张相公,我没闹!”
宋煊两手一摊:“真是实话实话。”
“咱两个都推心置腹了,你还想骗我!”
“不诚实!”
张士逊才不相信宋煊的话,他与曹利用是通家之好。
如何能没瞧见过自己那位独苗大侄女?
她长得确实不符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
“哈哈哈。”
宋煊大笑几声,也不想掺和他们这老一辈的事,随即想拱手出去:
“事情真相便是如此,张相公不信我也没辙。”
听着宋煊这真话不像真话的回答,张士逊宁愿相信他说的是假的!
如此传出去,岂不是说老曹他闺女国色天香。
一下子就把宋煊那个会元给迷住了!
张士逊觉得这下子更是让小曹能往外吹牛逼了!
倒是张友正又拉住宋煊的胳膊:
“我听我爹说十二郎书法独特,像是自成一家。”
“能否为我写一首水调歌头,我好回家去钻研钻研。”
“行。”
宋煊当即就用张友正准备好的笔墨开写,丝毫不清楚眼前这个人的草书是神宗朝一绝。
待到宋神宗即位,张友正在草书上已经多钻研了四十多年,早就从年轻小伙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米芾评张友正的书法为“如宫女插花,媚娇对鉴,端正自然,别有一种韵致”。
待到宋煊挥笔写,张友正一直都在盯着那副字的笔体,果然与众不同。
连宋煊离开他都没有注意到。
张士逊瞧着次子这般入魔的模样,更是长叹一口气。
就这样的儿子在,再参加十次八次的榜下捉婿活动,张家也抢不来一人。
“别看了,照这么下去,咱们家又该落寞了,我着急的吃不下饭去。”
张友正头都不抬的道:
“大人,你可以吃面啊!”
张士逊登时感觉自己的嗓子噎得慌,一口气都险些喘不上来。
宋煊本以为解决完吕夷简后,便没有人会在上前。
他来张士逊这里也是随便照个面,不至于留下太坏的印象。
没想到却是被石家请到了房间里。
石元孙坐在椅子上,当即喝问:
“来者可是宋煊?”
“正是,你是何人?”
石元孙连忙站起身来,满脸带笑的道:
“好叫宋会元知晓,祖父威武郡王,我叫石元孙,乃是石家的当家人,如今是文司副使,勾当法酒库。”
宋煊听着石元孙的自我介绍,大名鼎鼎的石守信嫡子嫡孙。
文司院是大宋负责制造宫廷器用的官署,隶属于少府监。
勾当是管理的意思。
法酒库,就是宫廷御酒库,专门供应皇室和重要典礼用酒。
别说是闲职,这可是正经八本的专门伺候皇帝的活。
寻常人想做,都没这份信任。
他两个弟弟都还在皇宫站岗看大门呢。
想当个实职的“管理人员”,都没有那么多的职位空缺给他们。
可是石元孙等人却是不愿意当一辈子看酒库的保安队长。
积极谋求,待到宋夏战争,本想要去大展拳脚,恢复祖上威名,结果他损兵折将,直接被李元昊俘虏了。
“久闻宋会元大名,今日终得一见。”
石元孙脸上的笑容把眼睛都遮住了:
“快请坐。”
宋煊坐下之后,瞧着这个本想摆出一副架子。
结果却一丁点架子都没有的石家当家人,不由的有些想笑。
不用想,他们都是太想进步了!
尤其是石元孙他岁数也不大,当即开始了询问。
就是听闻你拒绝了吕夷简的招婿,此事是否为真?
当等到确信答案后,他立即开始介绍起了自家妹妹,如何如何。
再加上石家如今的家产,直接分成四份,你宋煊拿走四分之一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就这笔钱,就算你在怎么挥霍,子孙三代都花不完的。
石元孙觉得自己很大方,外面那五十万贯、八十万贯的嫁妆算个屁啊?
他认为要砸钱就砸的狠些。
否则如何能打动一个可能会连中三元的心?
反正咱们将来都是一家人之类的。
“多谢石副使的看重!”
宋煊点点头:
“令妹是很好,陪嫁也很多,可是我已经答应曹家的婚事了。”
“自古皆有死,人不信不立。”
石元孙没想到宋煊如此有原则,倒是个可以深交之人。
“所以抱歉了,石副使,这婚约我是不会反悔的。”
“要怪只能怪你们兄弟今日下手慢了,没有把我第一时间抢回来,推出你妹妹。”
石元孙有些不理解,他缓了一会:
“宋会元,我敢肯定,整个大宋没有比我石家更舍得出钱的了,你就说曹侍中方才许诺给你多少嫁妆,什么好处?”
“我石家完全可以出双倍!”
因为在石元孙的眼里,小曹家族完全都不够看的。
他曹利用何德何能的,有如此机遇啊?
宋煊开口道:
“我与我岳父之间并没有聊嫁妆,只是把他女儿推出来让我瞧瞧,我就答应了!”
“啊?”
石元孙当真是不相信宋煊说的话。
“别闹,我知道你不厌恶武夫,你实话实话,我石元孙对天发誓,绝不会往外透露一个字。”
“我宋煊也对天发誓,当真说的是实话。”
然后石元孙就觉得自己已经张着大嘴。
石化了!
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凭什么?
曹利用的亲闺女。
她到底是长得怎么国色天香的。
一下子就迷住了宋煊。
曹利用连嫁妆以及各种利益都不用跟宋煊谈,直接草率的同意了!
要知道寻常进士能与他们武夫家庭结亲就已经是赚大发了。
宋煊可是有机会连中三元的。
故而石元孙觉得曹利用绝对是祖坟冒青烟了。
宋煊方才的那种发言,听着也忒不像真事了。
谁能相信在他自己一人主导的卖方市场里,就凭借一个女人就直接让他同意了。
旁人扔过来的巨额财富,以及画大饼似的前途,他全都不要。
曹利用的闺女到底长什么样啊?
不光是石元孙不理解,连带着副宰相张士逊也不理解。
宋煊他喜欢这个类型的女子?
可是宋煊他都发誓是真的了,石元孙不认同也只能选择相信。
宋煊当然不理解大宋士大夫们的审美,就像他们也不理解自己的审美。
什么叫作有容~。
“你我做不成亲戚,当真是可惜。”
石元孙长叹一口气,随即又询问道:
“前十名里九人全都是应天府学子,不知道宋会元能否从中牵线搭桥,若是事成,我必有重谢!”
宋煊对于这种牵线搭桥的事,还是极为谨慎的:
“石副使,什么意思?”
“我石家妹妹就是想要当进士夫人,谁是进士,无所谓!”
石元孙也没有瞒着宋煊,就是说了一下石家目前的处境。
因而石家二代目去世的早,三代目都沦为看守酒库的主管了,说白了石元孙顶多算是保安队长。
另外两个人就是更基层的站岗看大门保安。
这样在朝廷当中,能有什么话语权?
将来他们的子嗣们,兴许连个酒库的库管都当不了!
所以想要结一门亲事,做出改变。
至少在朝廷上石家也能说的上话。
将来一旦发生战事,他们也想要出征立功。
否则那么多将门子弟,哪能轮得到你出征啊?
宋煊轻微颔首:
“石副使尽管放心,此事我定然会帮你问一问。”
“因为我那几个同窗,他们有好几个都是家中早就定下婚约了,但其余人也皆是不错。”
“你知道的,婚姻大事,他们还是慎重的。”
“我明白,都明白。”石元孙起身道:
“我只要进士,高矮胖瘦,家里有钱没钱,我都不在乎。”
“既然如此,请石副使安心,我会尽快给你找个能中进士的潜力股的,人品定然也说的过去。”
宋煊脸上带着笑容:“但是最终还是你们之间去谈,我并不好给人做媒。”
“理解,有方才宋会元的那些话,我是相信的。”
他自己除了这种渠道外,当真没什么渠道去接触有潜力的读书人了。
待到那些进士上了名单,就算没有婚配呢,他们也不会选择武将的家庭去结亲。
石元孙送宋煊出门,他是改过名字的,毕竟刘娥临朝称制,他们要避刘娥祖上这种讳。
宋煊从石家房间里出来,确信没有人再邀请自己,于是笑呵呵的直接返回曹家的房间。
“官家,十二哥儿他出来了,石元孙对他很是客气,亲自送出门外的。”
听着贴身宦官的话,赵祯心中越发刺挠。
他十分迫切的想要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
但是此番他出宫根本就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也没有提前安排皇城司的人做好记录。
宋煊几次三番一下子就搞得他心中痒痒的。
赵祯是真的好奇。
宋煊是如何应对这种场面的,要是放在自己身上,定然早就手忙脚乱了。
哪像宋煊这样游刃有余的处理完所有事,才回到最初的起点。
自从宋煊出去之后,曹利用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他相信宋煊的人品,即使吕夷简开出什么条件,宋煊都不会动心。
而且事情的发展也是按照他的想法走的。
吕夷简气的拂袖而去,直接带着全家人提前离场。
至于曹清摇则是有些忧心,宋煊会被其余人家的条件给打动。
无论如何,曹家在东京城的武将家庭里,既不算事顶级的,也不算是有钱的。
只能算作是小康之家。
而且家中的积蓄也多是靠着三代人的俸禄,以及皇帝的赏赐。
吃喝不愁且比寻常人要好上许多,但是真要走奢侈那条路,曹家还真多不配。
“爹,咱妹夫当真是受欢迎啊!”
曹渊眼里还是有些担忧:‘
“相比于其余人家开出来的条件,咱们曹家确实不如他们。”
听了儿子的话,曹夫人脸上也是带着忧色。
她已然明白那天夜里,自家夫君说就算是借贷,也要给女儿女婿置办一场豪华婚礼,嫁妆也要弄的极为丰厚的话了。
曹夫人先前还觉得是因为小女儿受宠,是他的心尖宝贝。
如今看来,不全都是宠爱女儿的缘故。
若是宋煊当真是连中三元,那就是文曲星下凡。
曹家的祖坟也可以连带着冒青烟了。
大家是愿意相信这种说法的!
只有价值足够稀缺,才能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宋煊有机会连中三元,范详也有机会连中三榜尾。
他们在遇到相同的榜下捉婿这件事的待遇上,可谓是天差地别。
“我天天教你们沉住气,莫要冒失行事,否则就算是在军中也容易送了命。”
“可你们兄弟气人,有几个遇到事后还能宠辱不惊的?”
“反倒一个个全都是毛毛躁躁,恨不得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西夏李明德之类的,最喜欢利用他手中的骑兵优势,吃掉你们这帮贪功冒进的小将。”
“你瞧瞧你们妹夫十二哥儿,他多沉得住气?”
“就算今日放榜,他也不会早早到来,这便是自信,你们今后跟着妹夫学着点。”
“是。”
曹渊等几兄弟被他爹教育了一番后,当真是沉住气了。
曹利用心中是不惧的。
即使他与宋煊一无父母之言,二无聘书约定。
他相信依照宋煊的人品,定然不会干出那般没品的事。
吕夷简都被他宋煊拒绝了,那天下再也没有与自己争夺之人了。
除非宗室子弟。
但是曹利用也不惧怕宗室子弟。
当今官家年幼,哪有时间去造孩子。
而且真宗皇帝的其余儿子早就死了,女儿也早就出嫁了。
这支子没有可能压制曹利用。
曹利用直接就把整个中枢任职的人缕了一遍,他们都开不出价码。
除非老曹家族也想要出手。
“我宋十二又回来了。”
宋煊推开屋门笑了笑,身后跟着带笑的曹旭。
随着宋煊踏进房门,曹清摇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
毕竟在京城这个贵族圈内,她在一帮待嫁女子当中,属于是垫底的存在。
为此甚至还穿过束胸,意图让自己的胸小巧一些。
嘲笑“大胸女”这种事,从古至今都有。
曹夫人险些眼泪都流出来。
她对这个女婿太满意了,总怕被人半路劫走。
特别是当朝宰相接二连三送请帖的时候,她就明白宋煊的前途是有多么的光明。
“回来了?”
曹利用沉声回应了一句。
虽然他十分确信宋煊会回来,但是心还是有些悬着的。
因为别人能许诺给他的许多东西,曹家都无法提供。
家族底蕴过于薄弱。
“好家伙,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在南京横行,就觉得自己赚的钱足够多,甚至还不断的往外撒钱。”
宋煊坐在椅子上,瞧着曹利用笑道:
“未曾想到原来东京真的是卧虎藏龙,各路豪杰齐聚于此,钱都不叫个钱了。”
曹利用当然知道宋煊在南京城有挣钱的买卖,光是进项便比曹家把钱放在大相国寺里收利息多上不少。
但是他在东京城一比,那还真是泯然于众人矣。
“妹夫,我听说吕相公为了让你当他女婿,都给你拱手行礼了,可是真的?”
听着大舅哥曹渊的询问,宋煊颇为诧异的道:
“没有啊,我都不知道这事。”
“那为何?”
“事关吕家私密之事,我不好往外讲的。”
宋煊看了一眼曹渊:“毕竟吕相公也是要脸面,大舅哥还是不知道的好,不是嘴严不严的事情!”
“嗯,既然不是这样,那你就不必往外说了。”
曹利用也很清楚,如今曹家抢了宋煊为女婿,极为惹人注目。
定然少不得被许多人来打探消息。
尤其是有关吕家的事,他们的底蕴也不是曹家能比得过的。
更何况吕夷简他心思活泛,指不定背后在谋划什么,还是不掺和的好。
自家这几个儿子还是太嫩了,及其容易被人把话给套走。
有些事不宜所有人都知道。
“婚事等你参加完殿试再挑选一个时间,如何?”
宋煊颔首,对于这样的安排并没有太大的想法。
“还是先把投在赌坊的钱拿回来吧,他们早就该气的跳脚了。”
听着宋煊的话,曹利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就算那些赌坊背后有人,可他们也不敢不赔枢密使的钱。
事情也确实如同宋煊预料的那般。
自从公布榜单,宋煊中了会元后,许多赌坊全都跳脚了。
因为他们的推波助澜,东京城许多凑热闹的百姓,都是买了宋煊能中会元,可算是让赌坊赔钱了。
“宋煊怎么就能真的中了会元?”
“消息有误啊!”
可是面对源源不断来兑换赌注的东京城百姓,赌坊也只能低头认了。
要不然口碑就完蛋了。
“去给我打听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今日的东京城越发热闹起来。
本次省试前十名,有九人是应天府学子,可谓霸榜。
宋煊真夺?中了会元。
他先前便是应天府解元,极大可能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
此事也不是没见过,天圣二年宋庠便是如此,奈何含金量不足。
他中了解元、会元,不用参加殿试,就成了状元,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可是许多人都不认。
再往前推便是二十五年的王曾,当今的宰相,完成了这一个成就。
大宋第一个连中三元是孙何,他与柳永成了忘年交。
柳永曾写拜谒诗《观海潮》,拜见孙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但是英年早逝,孙何并没有做到宰相的位置。
宋庠含金量不足,如今也是有刘太后照着。
可是依照宋庠的升迁速度,就算是刘太后照顾,在她有生之年都没机会把宋庠提到宰相的位置。
可是宋煊却是不同。
毕竟官家也长大了,若是宋煊真的中了状元,那可就前途无量了。
聚来财掌柜的听着下面打探回来的人说,当朝宰相吕夷简为了拉拢宋煊当他女婿,在大庭广众之下,都给他行礼恳求了。
就如此姿态,那宋煊还拒绝了,就是铁了心答应与小曹家结亲。
气的吕相爷直接带着全家人拂袖而去。
掌柜的倒吸一口气,上去就给他一脚。
别他娘的胡说八道。
吕家在大宋多少人为官啊!
更不用说吕家的姻亲,大大小小的官员分散在各地。
“掌柜的,我哪敢唬你啊!”
泼皮脸上带着委屈的模样:
“我那在现场的弟弟亲眼瞧见的,许多举子都看见了,绝对做不了假!”
掌柜的脸上登时呆愣住,不知作何表情。
因为他觉得不该是如此发展的?
难不成宋煊真的有极大可能会中状元?
“掌柜的,外面好多人询问,殿试的扑买什么时候出,他们都想要买宋煊中状元。”
“不卖!”
“让他们都滚。”
掌柜的本来就瞧着一筐筐铜钱被抬出去散给那些穷人,就觉得十分的晦气。
赔了那么多钱。
如何跟主家交代?
若是再开场子,赌宋煊中状元。
照着吕相爷的反应,怕是得赔得裤子都当了。
自己还得被扔进汴河里当死王八去。
“是。”
……
宋煊跟在曹利用身边,倒是没有人再敢上前搭茬。
倒是在人群当中,有人喊着愿意家里女儿给宋会元做妾。
曹利用抬头瞥了一眼后,立马就有人把身子给矮下去了。
可是其余举子们却是不管不顾,纷纷想要宋煊是何等模样?
毕竟最有可能连中三元之人,竟然是他们的同年。
今后喝酒吹牛也有谈资。
此时的王保与王珪护着祝玉,他们根本就挤不进去围观的人群当中。
倒是张方平道:“十二哥可能还会有安排,我等先回家休息,应对殿试再说,万一还能押中题呢。”
殿试本来是最后一次把关考试,取士比例或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压力也不小。
一说到这个,吕乐简连忙开口道:
“我在其余三科当中发挥一般,可是殿试就考一门策论,我可未必比你们差。”
以前策论是要考一诗、一赋、一论的,而且主要是考察诗赋,策论就是添头。
但是科举考试改革,就是选择策论,三题当中抽出一题来。
“是啊。”
王泰也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竟然会比吕乐简靠后一名,若是自己经义多写对一个,定然是排在他前面的。
“此番回去,定要好好押题。”
他们走着走着也遇到了包拯。
别看包拯面相黝黑,但是细看之下长得确实不错。
作为前十名里的人,他也被人给抓走了,幸亏包拯胖了些,又跟肥猪似的乱扭,累的那些豪仆失去了力气,他才开口说自己有婚约了。
就这,富商还是不死心的盘问了好一会。
希望他们能够和离,他家里给的陪嫁定然少不了的。
气的包拯更是怒斥一二。
他本就是对钱财这些身外之物不注重,如今竟然拿钱侮辱他,更是让包拯气愤。
几个人听着包拯的复述,登时大笑起来,同时询问韩琦如何还没有回来。
“估摸是被什么高官给掳走了,尤其是韩琦他长得也好。”
王泰对于这些事蛮熟悉的,自是要带进家里去详谈,给他时间考虑。
大家双向选择嘛!
“我主要是没想到十二哥儿会拒绝我吕家的提亲。”
待到终于走出这片广场之后,吕乐简才悠悠的叹了口气:
“我更没想到我堂哥为了招十二哥儿为婿,竟然会下这么大的血本。”
王泰知道纵然是自家老爹往外嫁女儿,也是出了许多嫁妆。
所以他十分理解吕夷简的操作。
更何况谁都能瞧得出来十二哥儿,剑指大宋状元,达成连中三元的成就。
如此人才,几十年都可能无法出现一个。
毕竟三年前的宋庠,还是靠着取巧才有的。
“十二哥将来的前途,也不会比吕相爷低啊!”
张方平出口提了一嘴:
“吕家就算是如今势力再强大,可是能保准在吕相爷之后,吕家依旧还能出相爷嘛?”
吕乐简沉默了。
虽然他爷也是宰相,他堂哥也是宰相。
但是下一代子嗣,还真没有出现一个什么都挺不错的后辈。
为了家族荣耀的延续,吕乐简倒是明白堂兄的良苦用心了。
更何况现成的例子在这里摆着呢。
名相王旦都配享太庙了,他的三个儿子,除了王泰还在考科举,另外两位兄长如今也是担任的清贵官职,绝无可能本着宰相的位置而去。
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王泰这个想要靠着科举入仕的子弟身上了。
包拯听着他们的话,虽然没有出口反驳,但是他自己对于名利并不在乎。
只想着考中进士之后,对自家爹娘有个交代,回去孝顺他们。
毕竟他们年纪大了,大哥又去外地为官,二哥早逝。
他这些年也一直都在外求学,很少回家。
约定婚约妻子,也偶尔代替自己行孝。
所以包拯更是万万不能背叛人家的。
要知道这媳妇还没过门,就来探望未来的公婆,代替儿子尽孝,背负了多大的压力以及闲言碎语。
包拯甚至想着真的能顺利考取进士后,请求回老家为官,娶了董氏,如此他们夫妻两个方能更方便的照顾父母,同时也要给董氏一个名分!
几个人本着家走。
今日众人争抢宋煊为婿的事,着实是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以前他们在南京城内读书,甚至通过了发解试,也没有遇到这种。
热情的有些过头了。
现在张方平才理解了宋煊那句,东京城真是富贵迷人眼啊!
五十万贯,上百万贯的嫁妆,他们脱口而出,甚至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那家底也多厚啊?
张方平自己靠着佣书赚生活费,就算是几辈子日夜不休也赚不到那些银钱。
故而此时,对他内心的冲击力极大。
做买卖是有挣钱的就有赔钱的,可是钱怎么就那么容易的被他们全都给赚走了呢?
他想不明白!
待到十二哥忙完之后,再去问一问他。
毕竟十二哥他也是做买卖挣了不少钱,对于经商这块有着自己的心得。
其实每次放榜省试都会如此热闹。
只不过今年这次因为宋煊强势高中会元,再加上应天府学子集体霸榜的事件,更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再加上吕夷简被宋煊这个新会元“踩在脚下”的事,经过各种版本的谣传,更是让天圣五年省试的话题经久不衰。
大宋皇帝赵祯看够了热闹,上一次宋庠那波省试他尚且年幼,且还在为父皇守孝当中,并没有参与进来。
甚至都没想到会有如此节目。
但是因为通过西游记这件事,寻到了当年宋温暖的真身,宋十二。
赵祯这才着重关注本届科举考试。
不仅是宋煊带给他的惊喜,这次其余举子给他带来的惊喜也是显而易见的。
更何况晏殊以及范仲淹的教育方法,更是冠绝大宋。
否则也不会培养出来如此多优秀的学子。
赵祯心满意足的坐进驴车当中,返回皇宫。
出门在外,他也不好招摇。
一旦走漏了风声,无论是母后还是宰执那里都无法交代,更何况他目前还没有后代,属于独苗呢。
尽管早早成婚,他的长子长女,大抵还要等待十年时光,才有可能问世。
待到赵祯回了宫,还没有换回衣服,就听着小宦官汇报,说是大娘娘找官家过去,方才已经来人了。
他只能搪塞官家睡着了。
赵祯一听这话,当即头上冒出些许热汗。
正是担心什么来什么,唯恐自己露馅。
赵祯焦急的吩咐道:
“快给朕更衣,也不知道大娘娘突然找我有什么紧要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