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怨怼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如初神情平静,摇了摇头。


    冷然道:“没有什么好怨怼的,旁人不对我好,我就要怨怼,那这世间的人和事太多,又怎么怨怼得过来。”


    老爷子笑了起来,一针见血道:“看来还是有的,或许还记恨叔婶们拿走你家的田产铺子......”


    “但老头子我要问问你了,你家这田产铺子从何而来?”


    姜如初皱眉:“......自然是我外祖父留下的。”


    老爷子笑着摇摇头,再问道:“那我还要问,你外祖父的这些田产铺子又是从何而来?”


    “自然是他做官时,自己购置的,或是旁人赠送的.....”


    “只对了一半,你应该知道,你祖父一心钻研术学,只知为官之道,并不擅经营......”


    老爷子缓缓接口道。


    “购置田产,打理铺面,都是这些族人在为他奔劳,你外祖父从始至终都不操心这些杂事,他约莫连名下有几家铺面几处田产,他自个儿都不清楚。”


    “没有你这些叔伯,这些田产铺子焉能存至今日?”


    姜如初皱眉,沉默了一瞬。


    接着道:“你们也不会是白白付出,外祖父为官庇佑家族,你们为他奔劳,家族从中得到的好处也不会少。”


    她早已深知,这世间绝没有毫无目的的善意,不为名便为利。


    姜老太爷没有否认,笑着点头道:“大爷爷同你说这些,并不是要和你外祖父分清楚你我,恰好相反。”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外祖父和家族,从来都是不分你我的,家族受他庇佑,回馈于他,也是理所当然。”


    他笑着道:“而你和你的母亲,这些年,不提族中是否真的不闻不问,但若这背后真的没有家族......”


    “你觉得你们能安生的过这么多年吗?”


    没有家族的孤女寡母,便同她方才提到的安氏母女一般,走到哪儿都会受人欺凌,怕是连口饱饭都吃不上,遑论读书。


    姜如初沉默了,因为她知道,她从前也曾在族学中读书,便是顾及这一点,她才一直给姜氏几分脸面。


    她们母女,终究无法问心无愧的说一句,完全不靠姜氏。


    见姜如初不搭话,姜老太爷笑了。


    他缓缓摇了摇头,“我知道你对这族中亲人没有多少情分,还肯听我唠叨几句,也是你愿意给老头子我几分薄面。”


    老爷子打量她两眼,突然问道:


    “你是否以为,姜氏族人都等着沾你的光?”


    听到这句话,姜如初瞬间眉头一皱,出声道:“......没有。”


    她确实对族中的人没什么情份,但如今也不过就是一个小秀才,能有什么光给这些族人沾。


    她手里无权无势,不过秀才娘子的名头说出去好听些。


    姜老太爷不置可否,笑了一下,悠悠道:“大爷爷我没几年活头,也不知你将来能有什么光景,但我肯定是沾不上了......”


    他顿了顿,表情逐渐复杂的说道: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身上永远都有姜氏的印儿,福祸向来相依,你能带给家族的,也未必就一定是荣光。”


    “老头子知道你将来也不会顾惜这些族人,只求你凡事思虑,行事谨慎小心,别给家族带来灾祸就行......”


    姜如初沉默着点了点头。


    随后她又补一句,“就算有灾祸,我也绝不会拖累姜氏。”


    姜老太爷笑了一下,深知这不是她自己能左右的,家族是永远的烙印,从根上不可分割,永远的荣辱与共。


    他点点头,叹口气,“族中没几个能担事儿的人,你这几个叔伯也都是些目光短浅的,好歹你如成兄长算是不错。”


    “长辈们不指望你顾惜,这些兄弟姐妹至少都是你的亲人,本想让你带个妹妹出去见见世面,教一教......”


    听老爷子语气失望,姜如初依然不打算点头。


    却好歹解释了一句:


    “大外祖父,我并非成心不选姜氏的族妹,妹妹们都好,只是都不适合做伴读,现下我确实是看中那安氏小女娃。”


    姜老太爷本还以为她是随口胡诌,闻言一愣,定眼看向她。


    疑惑确认道:“你当真是瞧中那小女娃?”


    姜如初点头,“确实是看中那女娃一片求学之心,适合伴读,有这样的人在侧,便觉读书再苦,也不该浪费一丝光阴。”


    姜老太爷眉头缓缓松开,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


    他语气一松道:“原来如此,既是真的瞧上了,大爷爷还能非要勉强你选族妹不成......”


    老爷子方才一直以为她在故意疏远姜氏的族亲,现下知道她并无此意,他神情都轻松了几分。


    “行,这事儿也简单,我让人去谈,先问问那安氏母女的意思。”


    姜如初想了想,补充道:“大外祖父,我也不是非要她不可,若她母亲不愿意,咱也不能勉强。”


    姜老太爷笑着点头,“这是自然,总得让人家心甘情愿。”


    姜氏族中的办事还是很有效率。


    不过两日,第三日一早,姜如初家的院子里,就来了一对母女,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


    姜母高高兴兴跑到院子里开门,姜如初也放下书,从屋内走出来。


    虽然心中早有准备,但乍然瞧见安氏母女俩辛酸的模样,也让姜如初和姜母都是忍不住一愣。


    母女两人都穿得十分寒酸,一件衣裳没几处完整的,二人身上加起来的补丁怕是得有十几二十处。


    小女娃依然如往常般光着脚,瞧着倒是干干净净,比姜如初在族学中瞧见她时要干净许多,似乎特地打扮过。


    安母头上系着一块头巾,脚上的好歹还有一双破了尖的鞋,一双手糙得不行,全是被竹片划破的小口子。


    姜母给二人都搬来椅子,忙招呼局促的母女二人进来坐,“快进来,进来慢慢说。”


    小女娃似乎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的,一进门直勾勾的看向姜如初,看清楚她的脸时愣了愣,很明显认出了她。


    姜如初正斟酌着,打算开口。


    谁知,母女俩突然扑通一下,就双双跪倒在她的脚下。